地处西北荒漠,却有先进武器,准噶尔部60万人为何要清朝打70年?
在清朝276年历史中,持续70年之久的平定准噶尔之战。是清中前期影响力最大一场战役。这场从康熙27年开始一直延续到乾隆23年的漫长战争,也让清朝三代帝王殚精竭虑。
随着准噶尔部的平定,清朝完成了西北地区的统一。然而这场战争,也让清朝付出极大人员伤亡。
准噶尔部虽来自草原,但并非乌合之众,他们战力强悍、装备精良,连清军都羡慕,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准噶尔部短期之内,从一个普通游牧民族崛起成为和清朝叫板的地方势力?
一、地处中亚十字路口,准噶尔部的天赐良机
元朝灭亡之后,蒙古草原再次陷入分裂。在明朝立足中原的200多年间,蒙古草原各派势力相互攻伐,明朝初年蒙古草原瓦剌称王,首领也先在土木堡之变击败明军精锐三大营,俘虏明英宗朱祁镇。却又败在于谦手下,最终不得不灰溜溜退出蒙古草原。
也先死后,瓦剌爆发内乱,准噶尔部为避祸,选择离开蒙古草原朝西域进军。相比蒙古草原的狼烟遍地,位于亚洲中部的西域相对安全。准噶尔部最终定居在一个叫七河的草原地区,该区域有7条河流流过,非常适合游牧民族生活。
历史上的七河曾是窝阔台的龙兴之地,也是耶律大石建立西辽所在地。因此中亚七河也是一块游牧民族的“福地”,也是在这片福地上,准噶尔部完成了部落重建和重新崛起。
相比较蒙古草原以北是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七河地区地处中亚十字路口,四周不是草原就是平原。加之古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欧亚商旅来往不断。因此占据这片区域的准噶尔部,除了放牧之外,自然也就经起商来。相比较他们在蒙古草原的同胞,生活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对于准噶尔部来说,七河地区是长生天的恩赐。当他们羽翼渐丰之后,蒙古人心中那份恢复祖先荣光的想法又再次浮现。在蒙古部落上千年历史中,有过无数次复兴,而准噶尔部的这次复兴,也成为蒙古部落最后一次复兴。
二、兵精粮足,背靠两大靠山,准噶尔部叫板清朝
准噶尔部在中亚休养生息之际,遥远的东方已经发生巨变。强大的明朝被女真人建立的清朝取代,16世纪最强大骑兵从北至南,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整个中原江南收入囊中。此时蒙古草原的各个部落,已经选择臣服清朝。
清朝在经历多尔衮、顺治两朝短暂混乱后,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巅峰王者。他就是清圣祖康熙,而几乎在同一时代,准噶尔部也迎来了一位强悍领袖,他就是噶尔丹。
这位也先后裔,准格尔汗国大汗。拥有和祖先一样的野心,他在平定内部之后,开始走上对外扩张之路,噶尔丹先后侵占河套、青海地区,并出兵天山南路,控制这条咽喉要道。
在占领上述地区后,喀尔喀蒙古占据的蒙古草原,就成为噶尔丹的下一个目标。从地图上看,如果噶尔丹顺利征服喀尔喀蒙古,他就可以居高临下,效仿也先从大同南下直接威胁北京。
而这个战略企图也被康熙敏锐察觉到,为了不让噶尔丹阴谋得逞,也为了打开清朝在西北地区局面。在噶尔丹第二次远征喀尔喀蒙古之际,康熙终于出手,派出左右两路大军直扑蒙古草原。
在双方第一次交锋中,清军对准噶尔军队情况并不了解。准噶尔部位居的中亚地区,西面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北面则是沙皇俄国。作为两个大国在中亚地区代理人,准噶尔军队自然也得到不少先进武器装备。
同时代清军虽然也有大炮和抬枪,但主要武器依旧是长矛弓箭。相比较下,准噶尔军队已经完成冷兵器到热兵器的过渡。此时已在西方军队装备20年的燧发枪,也成为准噶尔军队手中的利器。
相比较清军手中的火绳抬枪,燧发枪射速更高,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在康熙远征准噶尔部过程中,准噶尔军队总是能集中上万火枪兵对抗清军骑兵。在乌兰布通之战中,准噶尔火枪军用骆驼身躯做城郭。利用燧发枪火力优势,大量杀伤清军骑兵。以至于让彪悍的清骑兵不得不退出战斗,可见伤亡之大。
除了大量装备燧发枪外,准噶尔部军队还装备有24磅加农炮,甚至榴弹炮。同时代清军还在沿用明朝末期“红衣大炮”也就是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人装备的舰炮。无论威力还是射程,都不如准噶尔军队火炮。因此在双方炮战中,清军往往是吃亏的那一方。
在这些先进武器装备支持下,准噶尔部也就有了和清朝叫板的资本。
三、鏖战70年,除武器因素外,准噶尔还有三大优势清军不具备
从双方力量对比来看,准噶尔部人口不过60余万,士兵不过4万多人。即便最巅峰时期也不过7万人而已。而清军人数是其10倍,如果清朝以举国之力进攻准噶尔部。就是靠人堆也能堆出一个胜利。然而这场战争最终持续70年,直到乾隆皇帝执政期间,靠着准噶尔部内乱,清军趁乱出兵攻占伊犁,这才取得平定准噶尔部战役主动权。
在这70年间,清军还曾出兵青海地区,遭遇一次全军覆没,战局之艰难可想而知。而清军之所以始终无法平定准噶尔部,原因是准噶尔部相对清军有三大优势在手。
第一大优势地理优势,上文已经介绍过,准噶尔占据的七河地区,是中亚十字路口。清军和准噶尔部战斗期间,沙俄始终给予准噶尔部支持。由于地理优势,准噶尔军队能很快得到沙俄方面军械补充。而清军则需要从中原地区调集粮草军械,上万里运输艰难,也成了清军的痛。
第二大优势战术优势,相比较清军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准噶尔军队战法和欧洲列强无异。尤其是排枪战术更是效仿沙俄军队,与之相比清军对此类战术并不了解,盲目冲锋只会造成大量伤亡。
加之准噶尔也有骑兵,准噶尔骑兵使用骑枪作战。在撤退时还能高效完成装填、瞄准和击发,相比之下,清军骑兵使用弓箭射程不足。很难给敌方火枪骑兵造成伤害,双方交战呈现一边倒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兵员优势,康熙时期清军虽然强悍,但从顺治入关到康熙27年的几十年期间,毕竟没有参与过多少实战。与之相比,准噶尔部军队刚击败周边几个部落。并且已经远征喀尔喀蒙古两次,军中多为百战老兵。作战经验丰富,双方在交战中,上万清军往往拿不下几千准噶尔军。清军能获得两次平准之战胜利,第一次是因为噶尔丹去世,而第二次则是利用准噶尔内乱。因此就兵员战斗力来说,当时清军士兵一对一无法击败准噶尔士兵。
即便如此,清朝靠着强大国力和耐心,还是最终将准噶尔部消灭。彻底打通西北通往欧洲通道同时,也给予沙俄沉重一击。失去代理人的沙皇俄国,不得不将战略重心东移,继而为清朝平定新疆提供了天赐良机。
文/斜杠青年
参考资料:
1、《最后的游牧帝国--准噶尔部的兴亡》,宫肋淳子
2、《乌兰布通之战考察》,袁森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