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姥姥家过新年/赵伟

我是在吉林市龙潭区的乌拉街镇出生长大的,那个在东北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城,过春节保留了许多满族习俗。乌拉街向北过江20里,就是九台境内的莽卡屯,是母亲的娘家我的姥姥家。满语莽卡翻译过来是沙丘的意思,姥爷姥姥及舅舅一大家子人在那顶着老房子生活。我每在寒假时越过冰封的松花江去姥姥家串门并在那过年,感受到了许多传统风俗。一近年根,舅舅要连续几天磨米压面,舅妈要洒扫门庭贴窗花墙纸。家里要杀口猪冻在缸里一直吃到二月二。孩子们蒸馒头蒸年糕、买鞭炮买冻梨冻柿子,跟着大人祭先祖祭灶王爷置办年货,初一后挨家给长辈磕头拜年要压岁钱。有两件事,现在还记忆犹新。

先讲说书。农村的冬天是猫冬的,左邻右舍几大家子十几二十号人,约好每天走一家帮助包饺子蒸豆包。饺子包完,摆在高粱秆串的帘子上拿外面冻,随吃随煮;豆馅揉成蛋蛋塞进面里包好后,要在有各种图案的模子上压出各种形状及花纹,上锅蒸熟后再拿外面冻,随吃随拿。无论到谁家,往往南北两炕坐满,中午就煮饺子喝小烧,一天包的足够一家吃一正月。包饺子的同时还闲话家常里短天气收成奇闻逸事,往往口才好的说书人上场,才算进入正题。一场书能从早说到晚,说得引人入胜天昏地暗,说得除了包饺子旁无杂音。没讲完不要紧,第二天在另一家接续。

我就是在包饺子的说书文化中一听上瘾津津有味乐此不疲的,听完说书多长无论字句情节都记得住的。开学后,班级男生照例下课后打闹,不知怎么开的头,我给大家说起了听来的评书。结果每到下课,一群小伙伴儿就挤围在我身边,一直听到上课铃响,才依依不舍散去,还要且听下回分解。再说年画,那时过年用报纸或墙纸糊墙,用墙纸糊墙是要拼出花来的;报纸没有漂亮的图案,却有着文字和图片,有着紧扣当时年代的丰富内容。糊完墙纸,照例去乡镇供销社设在村里的分销店去选购年画,年画大多画的是胖娃坐莲花、鲤鱼跃龙门、喜鹊叫枝头等,寓意招财进宝年年有余吉祥如意,给古旧老房增添许多靓丽。那些年,很多年画印的是陈胜、吴广、王小波、洪秀全等历代农民起义将领,画面都是义军领袖骑马带刀率军战官兵反抗旧朝廷。想说的是当时在学校,写诗歌搞朗诵我就是主力,还让美术老师出在黑板报上。看到画上英姿勃勃的农民将领,我就诗兴大发写了首长诗赞颂。舅舅家东厢房那家来的三个客人,是家住吉林市的一个姐姐带一对双胞胎妹妹。这对妹妹总来舅家和我一块玩,读到我的顺口溜,她们怀疑:“这是你写的,你能写出这么长的诗来?”她们哪知道我是参加学小靳庄学大寨开赛诗会练出来的。这也让我,一个镇里的小学生,面对大城市人陡然生出无比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也一直在我心里埋藏扎根潜移默化直到现在。

转眼时光40年,舅家长辈都已过世,孩子们也早走出村庄儿孙满堂,记忆里姥姥家的过年,以及那包饺子贴年画的故事,就如老房黄土夯筑的墙院上的毛毛狗草,时时在我心里摇曳;就如老房冬早玻璃上的霜花,真实美丽想起就涌出浓浓怀旧情绪。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还想在舅舅家的炕上听回说书。如果时光不能倒流,我想知道现在应该在同一座城市居住的小时玩伴,能否读到我的怀念文章。

作 者 简 介

赵伟,曾用笔名三郎,新浪博客雄伟。1965年出生于吉林古城乌拉街。读过煤田地质勘探和工业管理工程专业,MBA学历,高级工程师。在地质队及永吉、龙潭的政府工作多年,现就职于吉林高新区管委会。喜欢读书写字,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报纸杂志,入选多个文集并多次获奖,出版诗集《爱在松花江》。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龙潭山诗词协会副会长。




评选办法

征文将根据“文章点击率”、“打赏率”、“评委意见”进行评选。点击率超过5000的征文直接入围;有打赏的,每一元折算成100个点击率。获项作品领取证书和奖品后,新媒体《行参菩提》即获得版权,结集出版时不再向作者支付稿酬。

投稿方式: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不收纸质稿件;投稿信箱为“289341034@qq.com”,邮件主题请注明“思恩·清明”散文有奖征文。

行参菩提·“思恩·清明”散文有奖征文启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