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电工程规划实施要点探析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黄宁海,在2015年第4期《电气技术》杂志上撰文,总结了城市供电工程规划与实施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及规划实施建议,旨在提高供电工程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实施性,促进电网建设与城市建设的融合、协调发展。

科学可行的供电工程规划可为城市电网建设、管理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本文总结城市供电工程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措施及建议,目的在于构建满足于城市开发建设的安全可靠、适应能力强、布局合理的供电网络,提高城市建设及生态文明水平。

1 城市供电工程规划实施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增大,城市的用电量及单位面积负荷密度不断增长,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变电设施深入城市中心区建设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电网建设速度需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城市供电工程规划和建设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1.1 城市建设中输变电设施落实难

1.1.1土地资源紧张,选址难度大

城市建设的扩张与提速,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速度加快。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要求深入到城市负荷中心,并且满足对应等级变电站建设的用地规模、进出线条件要求。在城市中心区,符合变电站建设条件的用地越来越少,选址难度越来越大。

1.1.2前期工作难,征地难、拆迁成本高

电网建设前期工作在规划、用地、环评等方面,相关报批程序愈加繁琐,周期长。新建变电站征地、拆迁成本呈不断上升趋势,甚至出现输变电设施拆迁、征地等费用数倍于变电站建设费用。

1.1.3居民反对,建设受阻

受居民所谓的“电磁辐射”恐慌以及政府提出城市景观美化要求等因素影响,变电站选址落地困难。随着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输变电设施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受到周边居民的反对,影响了输变电站工程建设进度甚至被迫重新选址。例如福清市燕墩500千伏变电站受到周边居民的反对建设,影响了整体建设工期。

1.2 城市建设与电网建设不同步

1.2.1高压廊道落实难,中压管网不同步

高压线路走廊的清赔费用不断攀升,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并提高了整体工程造价。同时,因城市景观需要,政府部门要求城市中心区新建线路须采用电力电缆敷设。但是,由于市政建设与电网建设存在部分不同步,造成部分变电站建设没有相应的路网配套,市政道路没有预留城市电力管道。

1.2.2城市公共配网节点预留少

城市更新改造深化,特别是市政道路改造,要求原有架空线路采用电力电缆沿电力排管敷设。原有杆上变改造为城市公共配电节点,如电力环网柜。受实际现场限制,市政道路红线内并无预留公共配网设施的位置,使得电力环网柜只能设置在人行道上,不仅影响路容景观,更对城市交通安全造成影响。

图1 电力环网柜布置在人行道

2、城市供电工程规划实施策略

针对城市供电工程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更科学、合理规划输变电设施,保障电网可持续发展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的营造良好的电网建设环境,推动供电工程的规划实施,建议如下策略。

2.1 完善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衔接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各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梳理,适时编制城市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及配电网专项规划,重点针对变电站选址、高压线路走廊及电力管线廊道,目的在于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进行控制。

同时,动态跟踪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维护进程,适时开展电网实施评估及年度滚动规划,做好电网建设前期工作,主要是变电站规划选址、环评、征地、立项,同时积极做好电网建设正面宣传。

2.2 电网建设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

电网建设需和政府建设部门的五年计划、近期建设计划及年度建设计划融合对接。在规划电网配套建设时序上,笔者建议适度超前。特别是在城市更新改造,比如地铁建设、旧路改造、旧屋区改造等,涉及城市电网管线、公共配网设施的迁改、预留。供电部门与城市建设部门必须紧密联系,建立长效联络机制,从技术要求、管理程序、建设时序上进行有机的协调,才能避免道路的重复破路、环网柜设置在人行道的问题频繁出现。

3、城市供电工程规划实施建议措施

电力需求增长超过预期,原规划预留输配电设施不足,新增变电站选址、新增高压线路廊道成为城市供电工程规划的常态化工作。城市更新改造的深化,为了营造生态绿色的人居环境,电网建设改造需满足城市景观的需求。因此,为了使城市供电工程更好体现公众利益、具备更好的实施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3.1变电站周边的控制要求

在城市建设区范围内,220千伏及以下规划变电站周边采用20米绿化带作为防护绿化带,尽量与周边公共设施用地统一布局。图3显示了福州某规划变电站的优化调整方案,原规划变电站的站址紧贴居住用地。如果居住项目先期启动,变电站滞后建设,其建设过程中引发矛盾的可能性极大;如果先行建设变电站,在周边用电负荷偏低的情况下,变电站的运行效益无法充分体现。

针对此类问题,首先在变电站与周边用地的布局上进行规划调整,将变电站与周边分散的公共设施用地进行统一布局,按照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进行优化。

3.2 变电站的建设模式因地制宜选择

现阶段,城市变电站建设形式分为:全户外、户内式、全户内、半地下、全地下五种[1]。根据是否与建筑结合建设,可分为“与建筑合建”和“单独建设”两类。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建设成果[1],不同类型变电站建设情况如下表:

表1 不同类型变电站建设情况列表

名称

电压等级

建设模式

与建筑合建

占地面积(平方米)

建筑面积

(平方米)

投资

(亿元)

1

110

全户外

5000

700

0.55

2

110

半户内

5000

800

0.7

3

110

全户内

3500

2800

0.8

4

110

半地下

3000

4000

1.2

5

110

全地下

2500

5000

1.3

6

110

全地下

4800

9000

1.5

变电站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类型的建设模式。目前,福州中心城区范围内均采用全户内式的变电站建设模式,可减少变电站投资,并且兼顾环境景观要求。远期,随着城市负荷的增长,在土地价值高、建设强度大的区域可采用与公共场地结合的建设模式。如图4为上海某110千伏变电站结合城市公园建设的半地下式变电站。

图4 变电站结合公园建设(半地下)

3.3 高压线路走廊布置

在城市建设范围扩张过程中,经常遇到高压架空线路切割城市建设用地,不利于土地利用与开发。220千伏高压架空线路走廊宽度30-40米,110千伏高压架空线路走廊宽度15-25米[2]。《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11条规定,市中心区新建110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应采用电缆敷设,现状架空线路应结合城市建设逐步改造为电缆敷设;除城市中心区外新建110千伏电力线路宜采用电缆敷设、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敷设方式。城市新建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应采用电缆敷设[3]。

对于现状线路,可结合城市道路更新改造进行下地缆化或结合河道、城市道路绿化带整合梳理。对于规划高压线路,在城市规划进程中应该前置。在规划前期,供电工程专业就需介入到规划设计方案。如规划采用架空线路,须按照国家规范预留相应的高压走廊宽度,并有序布置,尽量沿着道路、河道的绿化带架设,并采用同塔多回路的型式,尽量减少对城市空间和景观环境的影响。

笔者的经验,对于现有高压走廊迁改实施困难的,可利用高压线路走廊与城市绿地结合,也是对城市公共绿地资源进行保护。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高压线路迁改、建设的成本昂贵,不易实施;二是高压线路的危险性可以限制违章建筑的蔓延。图5为福州市某高压线路结合城市河道绿化带布置,利用河道绿化带作为其高压走廊。

5 高压线路结合河道绿化带设置

3.4、变电站规划需适度超前,有序衔接

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对于城市电力负荷的增长存在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实际开发建设的规模、容量超过原有设计水平,造成电力负荷突破原有的预测范围;二是城市开展存量土地、建筑的更新改造,特别是对于旧屋区、旧厂房的整体改造,对于用电负荷的增长将是超常规的。

因此,建议在规划用地布局上采用市政备用地作为预留变电站用地,同时预留变电站的高、中压电力进出线预留管廊。

如福州市南台岛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落实原有电力专项规划所需的30个变电站之外,规划新增四座110千伏变电站,并且预留3座110千伏变电站的备用地,作为远期南台岛不可预见增量建筑的负荷增长所需变电站使用。

国家电网公司要求新建变电站均采用典型设计,建议规划110千伏变电站围墙内用地面积按照0.36公顷预留,尺寸为(90x40)米[4]。

3.5 注重城市电网配套建设

3.5.1变电站建设外观形式

城市供电工程中,对应于各个层级体系的供配电设施,在各阶段建设应注重其自身配套建设,并和城市景观协调。城市变电站建设采用全户内式建设,其建筑外形、建筑风格应与周围环境、景观风貌、城市色彩相协调。如图8所示为福州市某110千伏变电站整体建设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图8 全户内式110千伏变电站

3.5.2市政中压配网建设

作为城市中压配网建设的城市电力管道,须与城市道路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针对110千伏变电站远期均配置3台主变,其10千伏出线可达48回[4],因此建议变电站周边道路的中压配网出线方向应不少于3个,每个断面按照16-18回预留,在变电站10千伏出线相邻的道路两侧布置电力管网。

城市10千伏配电网按照10千伏环网和开闭所结合的方式[4]。建议在主干路及主要次干路周边,结合公共建筑、或道路红线外公用绿地预留公用配电设施节点位置(特别是环网柜的位置),结合道路在其红线外征地设置,并与道路周边路网景观协调,注意路容美观、保证行车视距和行人安全。

城市中压管网的建设除满足城市电力负荷需求外,还需满足城市环境美化要求,做到科学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在细节上,电力检查井的设计、建设需考虑行人安全、盲道布置及景观需求。

4 结论

城市供电工程规划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安全可靠、适应能力强、结构合理、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生活用电需求的电力网架。在供电工程规划实施过程中,应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紧密联系城市建设,近期联系实际,目标明确;远期适当超前,科学合理。

在城市快速开发建设,城市管理精细化的趋势下,城市供电工程规划实施应统筹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电网与城市、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保证电网规划的技术、经济合理性。电网建设需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融合,逐步实现电网配套设施景观化,成为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