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行:走近红色恩阳
在去巴中看红叶的途中发现了恩阳这个地方,临时决定进去看看。进入恩阳才知道这里是当年我党打天下时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地盘上的一个重镇,当时的经济地位相当于现在的上海吧。
恩阳,古称“义阳”,为巴蜀重镇。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始置“义阳郡”,后设置“义阳县”。据说是隋朝统一天下,大巴山的百姓为了感念皇恩,将义阳改为恩阳,这个传说仔细揣摩觉得还是有点勉强。
恩阳镇具有悠久的红色革命历史,1933年,红四方面军反三路围攻胜利后,先后在恩阳建立了仪阆县、恩阳县、恩阳特别市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工会、贫农团、少共、少先队、童子团等群众组织和区乡游击队武装力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工业、农业、交通、文教卫生事业等均得到了空前发展。红军时期,恩阳镇处在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带。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恩阳建立县苏维埃各类行政机构13处,现保存较为完整的有8处,许多巨幅石标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见证。
步入恩阳老街,街上十分宁静。
淅淅沥沥的小雨,淋湿了恩阳的青石板街。我们在街上兜兜转转、走走停停,享受这里静好的时光和岁月。
1933年至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恩阳设置前总指挥部,建立恩阳县苏维埃政权。古镇上随处可见的红色标语,诉说着当年的峥嵘岁月。
约400米长的上正街和下正街,是恩阳红军文化遗址最多的街,共有原中共川陕省仪阆县委、恩阳县委、恩阳财政委员会、法庭、红军经理处等各类行政机关遗址13处,街上“红军胜利万岁”“粉碎川陕会剿”“为土地归农民而战争”等红军石刻标语随处可见。
据介绍,1932年,红四方面军由鄂豫皖经陕西转战巴山,解放巴中,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至1935年,在恩阳设置前总指挥部,建立恩阳县苏维埃政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工、农、文、卫等领域都得到了发展。在汇集各地优秀学生的列宁模范学校,出了五个将军,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中所赞颂的红军战士张思德,也曾在此读书。
恩阳老场镇上,红军史迹随处可见,犹如一座露天革命博物馆。
对面,曾经是我党在这里的最高领导机关,
我们在门口呆了一会儿,还是决定进去看看,
这是十年前的布局,现在去看应该有一些变化。
门厅房上四周残存着当年的标语,不晓得在这里开了多少次会议
1933年6月,中国第二大苏区红军反“三路围攻”胜利后,红四方面军为巩固革命成果,在巴中建立特别市,恩阳镇成为仪阆县,并成立革命法庭。保卫局,县委办公室的建筑都相对保护完整。当年的妇女部也就是现在的妇联,字迹依旧清晰可见。
这标语可能是当年多少革命者参加红军的理由,其实,我更喜欢改革,因为革命死的人太多了。
神坛前供奉着党纲
老街上到处可见当年红军的痕迹,不过这些红军标语到底是国民党毁了的,还是红卫兵毁了的,老太太笑而不答。
大栈房位于正街81号,是一座三进式四合院。当年的大栈房一晚能同时容纳200至300人居住,当时的栈房里多设大通铺,一间房内可供10多人同时居住。1933年,大栈房的雷老板一家人为躲避战乱举家外逃,红军进驻恩阳后,便将此设立为“川陕省苏维埃恩阳县政治保卫局”。
恩阳老街上保存了大部分的原始风貌,商业气息十分淡薄,几乎看不到外来的经商,都是原汁原味的本地住户依街而居的自家作坊。目前居住在恩阳老街上的原住民仍然有四千多,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老街之间而心意自得。
恩阳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在这里,红军文化、码头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巴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依托。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候,恩阳有三十七条街道,现在还保存有十七条古街老巷,其中保存完好的有九条。
无意中走进一个二进式四合院,有前后两个天井,院内整体为穿斗梁架结构,歇山式小青瓦屋面,属川北干栏式建筑。这里应该是一个茶馆,一些当地人正在这里打麻将。当时如果时间允许,我一定会在这茶馆里坐坐,听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边磕着旱烟袋,一边讲述恩阳的故事。
由于还要赶路,我们在这里仅仅呆了一个多小时。不过,我很庆幸遇见了恩阳千年时光里的红色情怀。慢时光在老街上缓缓流淌,旧岁月还永远留在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