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云』—— 盛元靖书法篆刻小品展
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
获硕士学位
现任教于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品参加全国第八届楹联展
全国第四届隶书展
全国第五届青年展等
投稿请点击
↓↓↓
精英榜征稿启事
冉冉云,本是词牌名。南宋卢炳词曰:“带露天香最清远”,歌咏牡丹花香气如行云流水般沁人心脾。国色天香的牡丹象征故乡的情怀,云水诗境寄托了时空转换、渐入佳境的艺术领悟。盛元靖书法篆刻作品展因此为名,恰如其分的反映了当下青年一代书法家思考人生与社会、专业和未来发展的一种诠释。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盛元靖连读七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9年,因为喜爱云南奇特的自然风情,向往高尚纯粹的艺术境域,加以他在书法篆刻艺术创作上已取得了不俗成绩,被选聘为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书法系专任教师。回想初识和今天所见的盛元靖,他的为人和作品风格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是随着时代发展而适应进步的。他说:“创作、研究几乎都在与篆、隶打交道,像是一早便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目前将创作重心放在了行书与篆刻上,并尝试将已获得的艺术元素进行融合。”我想,他属于同侪学子中天赋和能力相称的优异者。对这类学生的教学,首先考验教师的心胸和学养。在多年的观察中,我发现盛元靖笃诚勤奋,具有自学和创作的特长技能,学习技法,敏悟善用,一点就通。作为他的老师,我大多引导方向和品格,在技法上指出并包容存在的不足,肯定并期待他走向理想的风格。如此,盛元靖大学专业学习和创作始终保持着自觉而独特的宝贵状态。这里展出的30件作品几乎都是近作,主体为书法小品,篆刻作品是一批云南建水紫陶陶印,形式精彩多样。从中可见他在新、古两极范畴中勇于探索与自我革新的阶段性成果,也能揭示求新所面临的思虑和不安。众所周知,生活地域的转变的确会给艺术创作以丰富的内容,也带来多重的影响。盛元靖的书法篆刻从之前的泼辣、肆恣蜕变至目前的朦胧、古奥,我想他应该是已经感受到了云南与中原大地的异同,基于传统融入现代的形式美学,体现活用云南本土书法篆刻资源的一场新实践。我常常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级别的展赛,以提高创作能力,锻炼自信与实力。多数同学明白不断创作与参赛入展的作用,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很少有同学做好达到。元靖是其中“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一个例证。我问元靖关于此次展览的意义是什么?他体会道:“创作已不自觉地融入了我的生活,与作息饮食共同成为不可或缺。所以我常向别人讲,自己像是泡在专业里的。尤其在平日创作小品时不如创作大幅作品需要十足的激情,更像是带着些安闲与欣喜在不经意间完成一个个小目标。”我赞同他为艺术“泡”的哲学理念,也羡慕这种自在自足的“小目标”。从作品本身的展览作用而言,对技法表现的进取远远不能呈现一个年轻书法家的思绪与创作状态所折射的文化镜像。元靖不满足于已有的才气和功力,清醒奋发的创新意识让与他接触的同道都寄予厚望。彩云之南、冉冉云升,祝贺盛元靖书法篆刻艺术展取得圆满成功!作品是作者审美的表达,而审美首先要划分层次,继而划分角度,如果不划分层次直接划分角度,便没有内行和外行之分了。判断一个人是否是能够称为书法家,不是看其作品像不像古人,而是看其作品有没有自己的风貌,有没有艺术价值。像古人是学习的过程,是吸取养份的过程。有自己的风格并有艺术价值和时代性的作品才叫创作。学古人不是为了像古人,而是要超越古人,能否超越是个人天赋与努力程度决定的,但如没有超越古人的想法,还是不要搞艺术的好。盛元靖创作的作品我看了。其学习与创作的过程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李心草先生说:搞艺术的人要有百分之百的天赋,还要有百分之百的努力。努力吧!本次展览由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主办,云南省书法家协会学术支持,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书法专业、竹隐岑今承办。开幕式开始,策展人吕多女士主持并介绍了出席开幕式的嘉宾:中国书法协会理事、云南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张斌,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唐楷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书法家理事李小刚,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李全恒,云南省文史馆创作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赵月秋。随后嘉宾进行发言,张斌先生说今天的展览给他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冉冉云在他的理解是彩云之南,冉冉升起。唐楷之先生说没想到这个展览办的这么有气氛,重视内涵、内容。虽然展览都是小品,但是小中见大,在展出的作品中看到了于朦胧中、苍茫中追求精致的美。李小刚先生也提到盛元靖的书风和很多人不一样,他有某些很合理、很高级的元素。李全恒先生说到盛元靖展览的作品和场所的气氛很融合,是精致、古雅、隐约、非常有情调的艺术创作展览,他创作的作品高度也是毋庸置疑的。本次展览的艺术家盛元靖先生也总结到他本次小品展的初衷是展示他平时一些只言片语式的积累,同时也见证他近期的创作状态,将作品拿出来希望同道予以指正。最后在一派祥和的氛围中由张斌先生宣布展览正式开始。
▲ 《楷书手札》
▲ 《隶书斗方》
▲ 《行书对联》
▲ 《小楷斗方》
▲ 《楷书竖幅》
▲ 《行楷手札》
▲ 局部
▲ 《行草斗方》
▲ 《行书条幅》
▲ 《隶书对联》
▲ 《行书对联》
▲ 《行草册页》
▲ 《行书条幅》
▲ 《行草横幅》
▲ 《行书手卷》
▲ 《行草横幅》
▲ 局部
▲ 局部
▲ 《行书横幅》
▲ 《行书横幅》
▲ 《行书横幅》
▲ 局部
▲ 《印屏》
▲ 《报喜马子》
▲ 《留白》
▲ 《吉日相会》
▲ 《固若金汤》
▲ 《山水方滋》
▲ 《画中游》
▲ 《雄浑》
▲ 《马入华山》
▲ 《偏心》
▲ 《弥勒》
▲ 《大吉子多所宜》
▲ 《染于苍》
▲ 《大吉大利》
▲ 《与天无极》
▲ 《陈年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