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室发现的完整版《欧阳询化度寺碑》(...

《化度寺故僧邕禅师合利塔铭》 简称《化度寺碑》。此碑立于贞观五年(631),李百药撰文,三十五行,行三十三字,字稍小。北宋庆历初年,范雍见此碑,叹为至宝,以至于寺中贪财的僧人们以为石中藏有宝物,竟然砸碎了碑石,在没有发现什么之后,就把它扔在寺后。范雍将它弄到了家里。在南宋时。又遭兵乱,于是碑石就彻底地毁了。现存多为翻刻本,传世拓本惟吴县吴氏四欧堂藏清成亲王旧藏本是原石拓之孤本,今藏上海图书馆。赵孟頫跋此碑说:“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最善,而《邕禅师塔铭》又其最善者也。”明人王世贞更以为此碑“精紧,深合体方笔圆之妙”。清杨守敬《学书迩言》评曰:“欧书之最醇古者,以《化度寺碑》为最烜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以为:“《化度》出于《晖福寺》及《惠辅造像记》耳。”
此碑与《九成宫》仅差一年,因而除了字稍小之外,形神酷肖,下笔、收笔、挑出或转折的地方,全都小心收敛,是欧阳询理性规范的极致。只要一看到《化度寺碑》,我们必会惊异于他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总是那么清明、平稳,而没有丝毫的紊乱、波动。所以,他的一点一画也表现得有力、细致、充分、正确。在结构方面,更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化度寺碑》似乎比《九成宫》写得更凝练一些,这便是杨守敬看出它比《九成宫》醇古的地方。郭尚先在《芳坚馆题跋》中特意用了“渊穆”二字,以区别于欧阳询的其他作品。在这件作品中,欧阳询书法一向所具有的北方书风,残留的已经不多,而是强烈的自我面目了。从某些用笔特色来看,后来的柳公权似乎得力于此者颇多。
石久佚,宋代已有翻刻本数种流传。上海图书馆藏本为今存唯一原石拓本。历为明王偁(孟阳)、清成 亲王、荣郡王、潘祖荫及今人吴湖帆所藏。有翁文纲、成亲王、荣郡王、王同愈、罗振玉、沈尹默、吴湖帆及法人伯希和题跋。吴氏合其所藏宋拓《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温彦博碑》装成一匣,上镌'四欧宝笈'。
《化度寺碑》由于原石早佚,宋时即有翻刻本,翻刻分南瘦化肥两种。光绪年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一旧拓《化度寺》剪裱残本六页,据王壮弘考证“实也是翻刻本”。传世拓本仅吴县吴氏四欧堂藏本是原石拓之孤本,现藏上海图书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