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读书】课堂教学变革的十个要点
【教育读书】
课堂教学变革的十个要点
文/郑金洲
课堂是学校中最细小的细胞,是学校中最基本的单位,但正是这个细胞和单位承载和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想与新课程改革的希望。如果课堂没有变化,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没有调整,素质教育就很难实现,新课程改革也就无法落实。在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外部条件逐渐具备的情况下,将关注点转向课堂是必要的。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内容上看,当今的课堂教学改革至少需体现出以下十个方面的变化。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
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反思等活动中,高度关注学生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联系,努力打通两个世界,在两个世界间搭建起桥梁。
“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转化为课堂教学实际行为,就是要求教师树立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有语文、生活中蕴含着各种教学资源的观念,有意识地将生活世界相关资源引入实际教学中,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事实证明,一旦生活世界的相关信息纳入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会提高,互动水平会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增强。
联系生活世界可以贯穿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可以在导入阶段联系,把生活世界的资源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的工具;可以在课堂临近结束时联系,把生活世界中的某些问题呈现出来,作为本节课汇总新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抓手,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平;可以在传授新知时联系,把生活世界的某些相关经验或疑难作为了解与掌握新知的“敲门砖”;也可以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自始至终用生活世界的资源作为学习的重要工具。
要做到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首先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的观念,要认识到课堂是学生的一种生活,与学生的课堂交往是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和生命价值的体现,更要认识到所有知识都有其生活基础与来源,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可以转化为教学的资源,将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书本知识与以真实存在为特征的生活世界两相融通,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取还是教学方法的采用,无论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还是教学结果的反思,都要注意分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经济社会现有发展状态以及未来社会的变化趋势等,探讨自己可以在哪些方面联系学生的哪些生活世界的经验,联系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联系的效果如何检验,联系中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联系过程中自己的角色定位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防止无视学生生活世界的重要教学资源,一味要求学生复制书本知识的情况,又要杜绝生拉硬扯、牵强附会联系社会实际或学生经验感受、生硬地将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的现象,同时要注意不能将联系生活经验当作教学的点缀。换句话说,用在当用时,行在当行处,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二,学生学习主动化
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二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化,表现为课堂教学上,改变原有的学生静听的状态与面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逐步得到确立,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课堂上能逐步得到发掘与体现,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互动、对话、交往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改变态度。
无论是素质教育提倡的学生主动发展,还是新课程强调的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都需要将课堂教学的重心真正实现下移,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实现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
以学生主动发展为着眼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在教学设计等环节中,创设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与空间。从学生的角度和眼光思考教学内容选择与方法的确定,而不是用教师自己的思维替代学生的思维,用教师自己的行为替代学生的行为,用教师自己的文化替代学生的文化。真正从学生的立场去观察与思考课堂,教师就会认识到,学生既有的经验有哪些,教学的内容与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有无差距,差距多大,如果将某些知识点让渡给学生自行去探讨,会遇到哪些障碍,产生怎样的问题,教师自己如何帮助学生破解障碍与问题,现有课时与学生主动学习有无矛盾,这些矛盾如何克服等等。从今天来看,教师不常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原因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在观念上未能充分认识到教学应产生的变化,没有认真分析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没有从思想观念上扭转原有的教师单一的知识传授的角色定位;二是现有教学时间安排与学生主动学习有一定矛盾,两者难以兼顾,一旦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与权利,教学时间常会难以调控;三是教师并没掌握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策略,课堂上学生动起来活起来的同时,恰恰是凸现自己教学无能无助的时候,换句话说,学生活了,教师自己就“死”了。
对于上述问题,要区分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观念未转变,主要解决观念问题,要通过培训、专家引领、教师现身说法等途径促使教师的观念产生应有的变化。时间不充分,要从制度上进行设计与安排,用制度去规范相关的行为,同时要积极探究在既定时间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正如同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指出的,任何一种新的教学行为,初始阶段常常是损耗较长时间的,而这种行为运用一段时间后,就会缩短时间甚至比原有的时间还短。指导策略不当,要通过研究、集体备课等各种方式,不断探寻在学生新的学习情景下教师指导的新方法,要注重通过日常实践积累相关智慧,使教学逐步达到一种新的境界与水平。
三,师生互动有效化
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三,是师生互动越来越注重凸现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越来越呈现出多维、积极等一系列特点,那种为互动而互动,或者仅仅注重形式上的互动而忽略互动效果的现象日益得到消除。
新课程将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互动、对话、沟通、交往这些描述课堂教学基本形态的语词逐渐为教师所接受,教师已不再排斥互动,而是主动地将互动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体现为教学的主要状态。但在课堂上,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不少互动是缺乏实效性的,如形式的互动,仅有互动的形式,互动承载的内容很少或者没有,课堂上我们常见到的教师询问学生“对不对”“好不好”,学生齐声回答“对”“好”之类,似乎就没有承载多少实质性的内容;如专制的互动,互动的主体是教师,互动的主动权在教师,互动所有过程及结果都是教师调控的,这样的互动的效果可想而知;如垄断的互动,互动只是由少数学生掌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仅限于少数的尖子学生或其他特征的学生,问题针对这些学生提出,回答由这些学生完成,活动由这些学生控制,这样的互动成效也更主要的是限于这些学生,对其他学生来说效果低下。诸如此类的互动,从效果上来看,大多属于低效、无效乃至负之列。
教学总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总是要追求一定教学效率的,即使再强调人本,再注重人文,再反对工具理性,也不能完全改变教学与特定目标相联这样的基本事实与道理。就此而言,师生的互动也应该高度关注效用,教师在设计互动时,要思考这样的互动有没有安排的必要,是不是不可替代的,它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其效用应该如何评估或检测,互动中有可能出现哪些非预期的事件,遇到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等等。要从效率、效果、效益的角度来设计与实施互动。
一般来说,有效互动常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一是互动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的状态下进行的,学生有互动的愿望,有参与互动的兴趣,并且掌握了互动所需要的相关方式方法;二是互动是在多个不同的维度展开的,在互动中,既有个人与个人的互动,也有个人与小组的互动,同时也可能有小组与小组、个人与小组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三是互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加以设计与安排,互动形式的选择、过程的掌控等都从教学的既定要求出发;四是互动与其他相关教学方式相配合,既有学生的互动,也有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既有互动得到的智慧与经验的分享,也有理性的提炼与升华。
课堂上的频繁互动,对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技能的挑战是巨大的,很多老师习惯了无互动状态下的教学,掌握了单位时间内传授知识的“诀窍”,熟悉了自己在课堂上“一言堂”的角色,而互动对教师提出的是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形成新的教学智慧。这些智慧的形成,来自于教师直面自己的“本领恐慌”,通过研究与培训等一系列方式,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积累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来自于教师勇于超越自我,在放手给学生互动机会的同时,洞察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不同形式呈现出的“闪光点”,逐渐形成新的教学本领。
四,学科教学整合化
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四,是在课堂教学中牢牢树立整合的观念,用系统、整合、复杂的眼光考察与分析课堂教学的行为以及行为中的诸要素,使教学的各环节与各方面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以新课程为指向,当今的学科教学的整合,至少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作为打破学科知识疆界、连通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课程形态,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科教学整合化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在教学中高度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着力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现有学校教育框架内的实现途径等。
第二,关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学的整合还表现为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关注本学科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另一方面关注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进度,分析其他学科与自己所任教学科内容间的联系,并有意识地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资源等学习本学科知识。历史知识与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与数学知识、语文知识与英语知识,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本学科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将各种知识融汇贯通,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掌握与灵活运用。
第三,关注知识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整合。知识与态度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统一,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组织等环节,注意将知识中蕴含的态度、意识、价值观挖掘出来,而且巧妙地采用“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知识的掌握;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习得情况,也要注意将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有机地渗透进教学过程的始终。
第四,关注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小学、初中阶段的探究式,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不应该孤立地存在于特定的学科形态或只是单独将其作为课程形态来看待,它们只有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如何将探究式学习与小学、初中阶段的各学科教学整合起来,将研究性学习与高中阶段的各学科教学汇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第五,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是实施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与学科教学应该构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小学课堂教学应致力于改变以往的“平时教学信息技术不用”“公开教学信息技术滥用”的现象,使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内容结成一个整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既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更牢固地掌握学科知识,同时也能获得信息技术所蕴含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
整合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摒弃割裂,拒绝分立,注重一体,突出融合。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各层面、各环节的整合,并在整合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整合教学的新智慧与新艺术。
五,教学过程动态化
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五,是课堂教学越来越处在变动不居的状态,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即时生成的资源以及产生的一系列非预期变化,调整后续教学设计,形成新的教学进程,以便更优地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新课程对互动的关注、对过程的强调、对探究的重视,都使得课堂教学越来越处在一种变化、动态的场景中。的确,教学重心下移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互动的范围与深度大了,课堂也就变得鲜活了,变化也就成了正常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还是按兵不动,仍然是用备课时的教案设计来框定课堂上的行为的话,那么,即使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了学科知识的传递,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不要说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态度的统一了。
教学需要有预设,这是毋庸置疑的。当下有专家谈到,教师可以不写教案,不用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对此,我不敢苟同。今天中小学教学承载的使命、学生学习的目标指向、教师评价考核的运行机制、家长对教学的关注与期望等诸方面的因素,都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指向一定目标的达成。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正确分析学情教情,进行教学设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问题是。有了预设,有了设计,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是不是就需要照此办理,不再调整了。既然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与必要,已经充分认识过程自身的重要价值,那么,也就相应地需要在预设与生成、设计与实施之间铺设起桥梁,不惟预设“马头是瞻”,不依设计定教学进程。
动态是常态,生成是关键。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树立这样的观念是重要的。同时,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进一步探讨分析课堂教学中常规的生成性因素有哪些,非常规的有哪些;哪些条件或环境因素影响着课堂教学的生成;是不是所有课堂教学生成的因素都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利用,如果不是的话,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在动态生成情景下,教师需要掌握哪些教学策略,学生需要提升哪些学习本领;生成是否都是非预设的,预设的生成是否存在,两者关联程度多大;这些问题都值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思考、斟酌。
以前,有的教师习惯于将自己的教案写得非常详尽、具体,甚至连课堂上的每一句对白都体现在教案上,认为课堂教学就是淋漓尽致地展现教案的过程,课堂上一切新生成的因素都不是自己关注的重点。这样的教学虽然也完成了预期的知识传递的任务,但离学生内在建构知识的需求、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相去甚远。动态生成,对教师的素质与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是最能考验教师教学智慧的方面之一,要形成这种新的教学智慧,还需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
六,教学内容结构化
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六,是教学内容建立起结构性的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新知识各构成部分之间、新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寻找关联,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认识。
内容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学目标的确定离不开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更是依托内容。虽然课程改革大大拓展了原有课程的含义,但课程的核心仍然是内容,关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内容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内容为中心,辐射至教学活动乃至学校改革的其他方面。近几年,学界有对新课程是否削弱了“双基”、影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等争论,撇开这种争论的是非不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课程关注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
内容为什么要结构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一是结构化的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大体上呈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也就是说,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表现形态,如果没有知识作后盾的话,形式的表现也就受到了许多限制。但并不是所有知识都有助于能力的提升,不是知识越丰富,能力就越强,而恰恰是结构化的知识对能力的形成是起促进作用的,因为这样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粘合力,较严密的逻辑性,较丰富的关联度,可以较好地为知识的灵活运用服务。二是结构化的知识强化了知识的整体性。任何知识都不是片断、孤立存在着的,它既有生活实践的基础,同时也与其他知识相关联。对学生来说,认识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注意到各知识点之间的共通性或互补性,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的知识观,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将知识融汇贯通,真正纳入自己的认识框架,与原有的知识经验结成一个整体。三是结构化的知识是基础知识存在的主要形态。以往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那就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范围都是领先的,因为它能够使学生较为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这种说法其实是无法验证的。正如同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所说的,他所接触的大陆的留学生并不见得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学生在基础知识上有过人之处。但基础知识确实是存在于概念与概念、范畴与范畴、命题与命题、原理与原理之间的联结之中的,掌握基础知识也主要是掌握知识的结构形态和内在要素的关联。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下不少教师或学校也在积极探索这些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与途径。在运用这些以学生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方法时,教师不应也不能忘记引领学生注意到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升华,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分享与研讨,在探究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概括与总结,也就是借助于种种不同的引导方式,促使学生对知识有总体把握、整体认识。
七,教学策略综合化
课堂教学改革要点之七,是教学中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出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选择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并且将这些策略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知识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目标要求,呈现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形态。课堂教学可供选择的策略很多,提问、讨论、讲述、角色扮演等都属此列。每种教学策略都有其适用的特定要求,有其自身的优势,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可以说,没有哪种教学策略是可以通用于所有课堂,应用于所有班级,适用于所有教师的。教学目标调整了,教学内容变化了,师生关系的状态改变了,就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策略是为目标、内容服务的,一味地追求策略的“花哨”,一味地追求策略的样式,其实是一种舍本求末的行为。这个道理本来是极为普通的,但在今天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却确实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我曾经听过一堂课,内容是初中语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开始,教师就是让学生观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片头曲,伴随着刘欢高亢明亮的“大河向东流”,一百零八将的形象在屏幕上粉墨登场。看毕,教师提问:“咱们班上哪些同学最具有表演才能”,同学共举荐了6位同学。这6位同学分别被分成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两位同学组成,分别扮演鲁提辖和镇关西。在进行初步排练后,三个小组分别亮相,分别进行课本剧表演。观看的同学兴趣盎然,笑得前仰后合,课堂气氛异常火爆。25分钟过后,表演完毕。这样的课,我们看到了教师教学策略上的设计与运用,但问题是这样的策略到底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完成怎样的教学任务,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得我们在评价这堂课时,都会对策略的运用提出批评性分析。新课程立足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知识传授状态,要变知识灌输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对此问题的认识,不能离开课程结构、内容的调整,不能孤立地就策略谈策略、就方法谈方法。策略只有和内容结合才有意义,方法只有和目标相联才有价值。在理解和认识新课程所讲的各种策略与方法时,也要把其他相关的要求整合起来进行分析和判断,否则就会在认识和行为上出现一系列偏差。教学论著作林林总总,谈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是公婆各说,但其中总能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强调一堂课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大概没有哪一堂课是可以完全应用一种教学策略的。当今的课堂还存在一种倾向,那就是教师过多倚重于某种教学策略,因为他对这种策略的运用已相当娴熟,明了这种策略运用规范可能达到的目标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比如,有的老师总是从头讲到尾,觉得讲述这种策略最得心应手;有的老师总愿意组织课堂讨论,觉得这才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凡此种种,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转变,要善于从多种策略人手组织课堂,从策略综合运用的角度调控课堂。
八,教学资源优化
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八,是课堂教学资源的优化,表现为教师逐渐树立起资源的意识和观念,不再将自己当作唯一的教学资源,而是将课堂教学方方面面的潜在资源提升到显在的层面上,围绕教学要求加以挖掘、利用、整合,从而使教学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的要求。
“挖掘资源,盘活存量”,这本是经济领域中常用的一句话。这句话,对课堂教学改革来说,同样适用。我们说,课堂要成为师生互动的园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乐园、师生共同成长的阵地,要达到这些要求,教师就不应将自己当作唯一的教学资源,而是要充分注意到与课堂教学相关联的一切事物都有可能成为教学的优质资源,关键是要把这些资源挖掘出来,整合起来,为当下的教学服务。
学生是重要的资源。不要仅仅因为他们是“学生”,教师就想当然地以为,他们只能处在“学”的位置,只能坐等教师将相关知识传授给他们。其实他们完全充当“教”的角色,体现自身“教”的价值。当学生文化日趋明显,文化反哺以及教育反哺成为常态的时候,“生不必不如师”已成为共知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转变单一的“学”的角色,让学生也担当起“教”的职责,就成为教师利用来自于学生资源的重要方面。,其他学科相关知识是重要的资源。理解本学科知识,除了把握本学科内部各知识要素之间的关系,还应充分关注其他学科知识的进度及相关知识点,因为这些知识对于认识本学科知识以及形成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认识至关重要。所以,教师除了关注本学科之外,也要有一双发现资源的眼睛,去观察、思考其他学科可否为本学科教学提供支撑,可以在哪些方面以何种方式实现学科间的联系。
网络是重要的资源。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三个世界,而不是以往的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书本世界,以语言符号为载体;一个世界是生活世界,以真实存在为特征;还有一个是网络世界,以虚拟现实为表现形态。三个世界都蕴含着无尽的教育资源,需要教师挖掘利用。尤其是网络,现在已成为学生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教师也理应将其纳入教学的视野内,将这些“体制外”的信息加工整合进教学“体制内”来,否则,学生不仅掌握知识缺少了许多途径,认识世界存在了一定的欠缺,而且会进一步加深对三个世界割裂的认识,久而久之甚至有可能形成认知上的分裂。
社区、学校是重要的资源。社区是学生离开学校后主要生活的场所,学校是学生日常生活的所在。这两个公共生活机构中,有着一系列教育教学的资源,教师可以与学生一道对这些资源加以分析、利用。事实也证明,当这些资源引入课堂,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热情、探讨态度、钻研精神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变化。
资源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发现资源,并且进而优化资源。一堂课不是把所有资源都吸收利用,也不是所有的课都必须利用相关资源,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从教学的预定目标出发,从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出发,从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风格出发,将这些资源巧妙地加以利用和整合,使资源水乳交融地与教学过程结为一个整体。
九,教学对象个别化
课堂教学改革要点之九,是教学对象个别化,主要表现为教师从关注学生个别差异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立场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将每个学生当作具有独特生命价值的个体来看待,区分学生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发展。
个性、差异性、多样性是与创造性和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没有个性,漠视差异,忽略多样,也就没有了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学生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是关系到创新人才培训乃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事。“孔子施教,各因其材”,两千多年前,孔子能做到的事情,在今天成了教育界的一大难题,这似乎多少有点不可思议。其实,仔细分析当今教育面临的场景,回顾教育的发展历程,出现这样的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孔子所处时代,能够接受教育的人是少数中的少数,实施的教学方式是师徒制,也就是一对一进行教学。颜回什么特点,子路什么表现,宰予在做什么,孔子了然于胸,他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授受与开导。而历经工业革命以后,教育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兴建了工厂式的学校,改变了原有的一对一式的教学,班级上课制这一类似工业流水线的方式在教育中应用开来。当教师一对一改为一对多的时候,要想统筹兼顾不同学生的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去进行教学,就成了一个突出的矛盾和难题。
教学改变“近代化的工厂运作模式”,变革“工业流水线”的运作规程,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教育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不少教师总是感觉在班级上课制尤其是大班额教学的情况下,无法做到针对教学对象的个别化进行教学,在我看来,并非完全不能为,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想为。当我们在课堂上围绕某一难题,给学生探讨不同答案留有空间,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说出不同解决问题方法的时候;当我们在课堂上留意学生的不同表现,对这些表现进行原因探寻并给出不同的教学安排的时候;当我们允许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坦陈己见,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就是在实施着个别化的教学。班级上课制并不是与个别化教学完全对立的,在统一中体现个性,在个性中关注统一性,恰恰考验的是教师的智慧与本领。从今天来看,我们在教学个别化上经验还不够丰富,办法还不太多。分层教学等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但总体上能够在面上推广并且为大家共享的智慧还有待强化。在教学设计时,头脑中装的不是全班模糊了的学生形象,不是把学生看作抽象的群体;在教学实施时,有意识地去分析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而且将这些情况作为后续教学的基础;在教学反思时,捕捉自己对待不同学生的成功做法与需要引起注意的教训,探讨区别对待学生的不同途径;我们就会越来越接近对学生的个别化施教。
十,教学评价多样化
课堂教学改革要点之十,是教学评价多样化,表现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运用评价这一杠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励学生学习行为,通过多样化评价手段、标准等的应用,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在课堂教学中有所获、有所得。
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发挥着激励、规范、引导等一系列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评价手段运用得当,可以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一步步走向优异和卓越;反之,评价手段运用不当,则会压制学生学习热情,降低学生学习动机,弱化学生学习兴趣,最后使得学生有可能逐渐拒斥课堂参与。
教学评价多样化,有着形形色色的表现形式。
评价主体多样化。教师不应仅仅把自己当作唯一的评价主体,其实,学生也是重要的评价主体。在今天,文化反哺日趋常态,学生占有的文化信息日益丰富,他们也完全可以承担起评判其他同学甚至评判教师的职责。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都会成为重要的评价方式,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评价形态多样化。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广大教师越来越注重用积极的外在表现出来的方式评价学生。有时,在一堂课上,教师会接二连三地称赞学生“好”“很好”“真不错”。这样的称赞多了,也就无法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将评价形态由显在状态转化为隐性状态,反而倒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对学生精彩的回答予以重复和强调,对某个表现出色的学生的一个微笑等等。
评价标准多样化。在课堂上,教师多了几把评价的尺子,眼中也就多了几个好学生。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是当今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这一点也应体现在评价标准上。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针对达到要求的情况,予以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
评价内容多样化。课堂上的评价不应仅限于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学习教学内容的情况,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学生大胆的质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等,都应该成为评价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中,都应将这些内容作为自己思考的对象。
多样化的评价,促成多样化的课堂。将评价置于多样化的背景下有意识地加以设计和考量,是当今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需要强化的一个方面。
以上关于课堂教学改革要点的论述,是以“化”为表达形式的。这里的“化”更多是指变化,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而不是“彻头彻尾之谓也”的“化”。并且,也不是要求所有课堂都要体现这十种变化,而是当变则变,灵活运用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