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触碰楹联之美
刘志刚
楹联,是文学中的轻骑兵,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字艺术形式,是国粹艺术中最为活跃、最具实用性、观赏性、传承性,最受广大群众喜爱和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一副优秀的楹联作品,可以在寥寥数字间蕴涵丰富的知识,包罗广阔的世界,展现多彩的生活,揭示高深的哲理,抒发博大的情怀,折射深邃的思想,传达新颖的观点,激发无穷的意趣。它属于格律文学的范畴,又不囿于格律,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包容性、兼容性、扩展性、延伸性和可创造性。因而,它既是文人雅士咏时抒怀、言事述志、吟物寄情的好文体,也是广大群众即兴消遣、打趣逗乐、玩味贺喜的好方式。正是因为如此,在历史长河中,它是奔腾不息、光彩夺目的激情浪花;在艺术领域里,它是高屋建瓴、敲金曳玉的文字精粹;在现实生活中,它是活力四射、朴实无华的群众艺术。
什么样的联才算是好联?标准当然不止一条,每个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我认为,要写好一副对联,就必须注之以真情,能打动人的真情。最少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立意、寓理是重点。立什么样的意,寓什么样的理,决定着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和任何文学艺术一样,主题是楹联创作永恒的灵魂。健康的、正确的主题,是作品成功的一半,甚至占有更大的成分。没有一个完整的、健全的、鲜明的、积极向上的主题,仅仅依靠华美的文字,别致的表现形式,纯熟的写作技巧,是写不出真正意义上的好的楹联作品的。主题就是思想,就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的感知,是客观事物改变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支配客观事物的结果。说穿了,主题归根到底就是情,是人情、世情、亲情、爱情、山水情、事业情、朋友情、同志情……是人生体验过滤后的精华,是社会生活前进中的积淀。只有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事业的人,才会具有这种真情,才能在他的楹联创作中不断地注入这种真情,以丰富和提升楹联的主题,从而使他的楹联创作不断上升到一个新境界。
二、切题、致用是关键。楹联创作是有目的的活动,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写成的联是要使用的,就得考虑它的用途、用法和使用效果。这就正如走路,只有明确要到哪儿去,到那里去干什么,才能确定走什么路线,怎么走,要注意什么。我们常见一些人写作楹联时,要么盲无目的,乱写一通,根本不管为谁写,为啥写;要么偏好太重,自家的孩子俊百家,明明知道需要写成什么样的作品,却就是舍不得自己的“杰作”,硬要拿上金条点蚊香,再好也使不上劲;再要么投其所好,曲意迎合,为切题而切题,为求用而致用,把自己局限起来,思维、创作空间极其狭小。这都是一些十分有害的创作习惯,要坚决予以改正。弄明白为啥写,写来干什么,在合乎主题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张思维空间,挖掘生活内涵,提炼提升意境,是楹联创作成功的基本方法。
三、特色、个性是亮点。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楹联作品,好大喜空,说了等于没有说;千篇一律,“文字邮票”到处贴;人云亦云,客话套话一大串;平淡无奇,残汤剩菜嚼三遍;机械模仿,照猫画虎不如猫……毫无特色可赏,更无个性可言。这样的作品写的越多,往往容易导致降格以求,只能说是付出了艰辛,并不能代表水准的提高。要克服这种平庸化、一般化的创作状态,就必须强化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意识。针对创作对象,要多想想别人(当然包括古人)没有想过的东西,别人没有写过的东西,别人没有写成的东西,别人不会写、不敢写、不愿写的东西。能写出高于别人的作品,那叫提高,叫超越;能写出别人没写过、没写出的作品,那叫与众不同,叫富有个性特色,叫创新。可以是内容上的超越与创新,也可以是表现形式上的超越与创新,也不排除技法上的超越与创新。我们必须要具备这样一种创作意识,才能使自己的楹联创作脱颖而出,不断提高。
四、格律、对仗是前提。在联律问题上,我个人向来是主张从活、从宽的,坚决反对以辞害意。但楹联毕竟是格律文学,特有的格式、声律要求,固有的词性对仗规范,是楹联有别于其它文学形式的基本特征。纯粹不懂得、不讲究、不遵循格律、对仗,那就不叫楹联写作,那样写出来的楹联,也就只能看做是两句话,而绝不能称之为楹联。有的人不懂得、不会使用格律、对仗,这很正常。但也有一些人却因此而否定它,排斥它,甚至因此而要贬低、否定百千年来的格律文学,乃至于国粹艺术,这却是很不理智、很糊涂、很可悲的,是一种无知的表现。严格地讲,过不了格律、对仗这一关,就进不了格律诗、词曲、楹联这一门。这个门槛其实并不高,但却是是与不是的分界线。凡有志于诗词楹联艺术的人,都应当好好地补补格律、对仗这一课。在掌握、遵守其基本规律,体现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尽可能地自由发挥,哪怕是不得已而犯点规,也是无碍大体的。
五、知识、技巧是基础。当然,和其它文学形式的创作一样,必要的、丰富的知识积累,规范的、娴熟的文字处理技巧,是楹联创作必不可少的。只有熟悉历史,懂得现实,才能博古通今;只有看清现象,弄懂本质,才能融会贯通。写历史古迹,而不清楚历史背景,不了解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那就无从下笔;写当今的人物、事件,而不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不清楚写作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不明白他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特点、与社会的关系、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等等,就一定写不完整、写不透彻,很大程度上也就写不好,写不成功。天文地理,民俗风情,民族历史,政策法规,花草树木,风云雨露,山川河海,日月星辰,文物古迹,人物事件……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类各门各科知识,都是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同时,规范地、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也要成为一项常修课程。要清楚这样一个概念:楹联是各种文学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而绝不是有些人错误地认为的小儿科。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语言文字艺术、高远的思想境界、高深的艺术造诣,可以促使我们写出更多更好的楹联作品来。
一点浅见,但求对楹联爱好者多少有所裨益。
刘志刚,男,55岁,甘肃省崇信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崆峒诗社副社长,甘肃省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著有诗《龙泉逸韵》、《汭声集》等诗词联文集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