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21年,它凭什么独步中国近现代文学史
1910年的今天,由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小说月报》在上海创刊。1932年,因商务印书馆遭“一·二八”战火而停刊,最后一期是1931年12月10日出版的第二十二卷十二期。刊物历时21年有余,共出258期,又另发号外3册。
《小说月报》是跨越中国近现代、持续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学期刊。它几乎见证了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全程,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这一点上,很难有其他文学期刊能望其项背。
《小说月报》的兴起
1910-1920
晚清以前,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作家。作家的职业化始于清末民初。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著作权律》,对版权的保护保障了作家的经济利益,直接促进了作家的职业化。另一方面,稿酬制度出现并逐渐完善,使得作家以写作为谋生手段成为可能。《小说月报》最初的作者群正是在此背景上形成。
学界把《小说月报》的发展分前后两个时期,自创刊至1920年末,即一至十一卷是它的前期,刊物具有传统的旧文学特性。1921年后进入后期,属于新文学的重要刊物。
点击查看《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
前期共两任编辑,分别是王蕴章和恽铁樵。王蕴章旧学功底深厚,《小说月报》大量刊登旧体诗、骈文小说和以文言体翻译的西洋小说。受当时文坛风气影响,王蕴章在后期大量发表哀怨动人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因此前期的《小说月报》一直被诟病为鸳鸯蝴蝶派阵地。在追求纯正的雅文学之余,也流露出民初文人常见的通俗化和趣味化取向。
恽铁樵接任主编后,保证了《小说月报》的雅文学路线;增加小说刊载量,逐步减少言情小说的比重,增加翻译小说发文量,特别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改造的外国小说。
恽铁樵 图源网络
总体来看,《小说月报》在王蕴章编辑时更多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内容,在恽铁樵编辑时则以纯正、严肃、简洁著称。将两人主编时期的《小说月报》统称为鸳鸯蝴蝶派的阵地,似乎有失偏颇。
新文化运动开始之后,大量进步杂志涌现出来,《小说月报》的销量和口碑受到冲击,为顺应时代潮流,商务出版社高层决定启用具有新文学思想的青年人来编辑《小说月报》。1920年,沈雁冰(即茅盾)出任《小说月报》主编,开启了《小说月报》的新纪元。
新文学发展的阵地
1920-1931
茅盾担任《小说月报》编辑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在《小说月报》的《改革宣言》中写到:“文学不仅是供给烦闷的人们去解闷,逃避现实的人们去陶醉;文学是有激励人心的积极性的。尤其在我们这时代,我们希望文学能够担当唤醒民众且给他们力量的重大责任。”为其奠定了现实主义基调。
茅盾 图源网络
在确立纲领的同时,以茅盾、郑振铎、耿介之为首的青年人提出建立文学研究会。《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代用机关刊物。革新后第1期《小说月报》几乎全是文学研究会同人的作品。《小说月报》的主编也始终由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担任——茅盾、郑振铎、叶圣陶。
当时文学研究会的成员有:王统照、孙伏园、郭绍虞、周作人、许地山、老舍、梁宗岱、丰子恺、朱湘、徐志摩、谢冰心、朱自清、李金发、陈大悲、欧阳予倩、熊佛西、李健吾、李青崖、曹靖华、傅东华、黎烈文、王伯祥、金兆梓,等等。二十年代文坛的重要人物几乎悉数在内。
文学研究会实际上是《新青年》模式在文学领域里扩散的结果,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领袖虽然促成了新文学的诞生,又为它设计了一系列发展方案,却并没有花太多的气力去实现这些方案。真正去实现这些方案的,是文学研究会。《小说月报》也因此成为新文学发展的重要阵地。
点击查看《想像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
这一时期,《小说月报》改文言语符为白话语符,封存了全部旧稿,展现出摒弃旧文学的姿态。此外,茅盾设立了一系列专栏,在“论评”专栏发布文学批评文章,旨在推广新文学,帮助和指导读者阅读;在“通信”专栏发布读者反馈和编辑回复,在“读者文坛”发布读者感悟,为读者和编辑架起沟通的桥梁。
《小说月报》1卷1期
与此同时,《小说月报》对外国文学译介做出了极大贡献。改革后的《小说月报》翻译并介绍了39个国家304位作家及其作品804篇,共约950余万字,占后期《小说月报》文字总量的58%左右,不仅翻译作家作品,还着重介绍世界文学潮流趋向,以期改造中国文学。
茅盾将俄罗斯文学、世界被损害民族和弱小民族的文学作为译介的重点,认为这些国家的境况与当时的中国相似,可以提供一定参考。这在极大程度上拓展了中国文学界的视野,并影响了文学鉴赏的标准。
青年作者成长的舞台
1910-1931
《小说月报》自创刊伊始,便有善于发现新人,奖掖后进的优良传统。
《小说月报》的第一任编辑王蕴章在任时就曾请尚无名气的茅盾主编“小说新潮栏” 。第二任编辑恽铁樵曾明确提出“佳者虽无名新进亦获厚酬,否则即名家亦摈而勿录。”鲁迅、张恨水、叶圣陶等都曾得到他的提携与支持。
编发鲁迅的《怀旧》时,恽铁樵在文章佳妙处密加圈点,并加按语向社会大力推荐这篇小说。他接到十八岁的张恨水两篇稚嫩的投稿,虽没有采用,却回信赞许了几句,使张恨水“简直大喜若狂,逢人便告”。
“现在都说我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其实我的最初排了活字的东西,是一篇文言的短篇小说,登在《小说林》(?)上……内容是讲私塾里的事情的,后有恽铁樵的批语,还得了几本小说,算是奖品。”
——《致杨霁云》
文学史上众多知名作家,如巴金、老舍、丁玲、徐志摩、梁实秋、戴望舒、施蛰存等,他们的文学之路也都是在《小说月报》的扶持下开启的。
老舍的处女作《老张的哲学》(1926)、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7)、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小说(1928)、戴望舒的《雨巷》(1928)均由《小说月报》首先刊载。
点击查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1927年《小说月报》以创作栏第一篇的重要位置刊载了丁玲的处女作《梦柯》,彼时丁玲还是无名之辈。第二年又发表了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暑假中》、《阿毛姑娘》、《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每一篇都是头条。丁玲成为继冰心、庐隐之后在《小说月报》扶持下成长的又一位现代著名女作家。
其他耳熟能详的作品还有鲁迅的《端午节》、《社戏》、《在酒楼上》,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冰心的早期散文《往事》(一)(二),许地山的系列散文小品《空山灵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叶圣陶的《五月卅一日急雨中》,茅盾的《叩门》、《雾》,等等。
《小说月报》始终贯彻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态度,为20世纪的中国文坛发掘并培养了众多新进作家,产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社会的变迁推动着文学思潮的演进,《小说月报》历经晚清、“五四”及随后整个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漫长而动荡的岁月,记录了中国新文学第一代作家艰辛跋涉的足迹,见证了新文学的起步和发展,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可堪称独步。
参考文献:
[1] 李红秀. 《小说月报》的改革与五四新文学的发展[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07(003):70-72.
[2] 王晓明. 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识'五·四'文学传统[J]. 上海文学(4期):65-76.
[3] 谢晓霞. 编辑主张与改革前《小说月报》的风格[J]. 东方论坛, 2004(3):38-41.
[4] 谢晓霞. 1910—1920年《小说月报》作者群的文化心态[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92-95.
[5] 刘洋. 现代出版视野下的《小说月报》(1910-1931)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 2013, 000(012):137-143.
[6] 殷克勤. 简论《小说月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之一)[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
[7] 殷克勤. 简论《小说月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之二)[J].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3):16-20+22.
[8] 金家勋. 关于鲁迅的第一篇小说[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99(12):43-43.
[9] 周雪梅. 持重中的流变[D].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