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记忆成为对确定性的渴望的猎物 ——《当心!你的记忆会犯罪》│ 书海遨游 No.20037

书海遨游 No.20037

推荐指数:☆☆☆

  不要让记忆成为对确定性的渴望的猎物   

——《当心!你的记忆会犯罪

原书阅读:508分钟

本文字数:3,109

本文阅读:9分钟

你还记得你小时候有一次在逛街时走丢吗?

……

也许你要去回想几分钟,很好奇你的回答是什么?“记得”,还是“不知道”?

……

很抱歉,在这里和你玩了一个小游戏,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请务必忘掉这段,因为这段有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个小游戏是学者们设计出来从伦理、危害等方面影响最小的测试,但即便这样也有可能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可想而之,如果在“欧普拉”这种收视率超高的节目上如果说出下面的话,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威力:

“当别人问你:’你小时候有没有被性虐待过?’你只能提供两个回答:一个是’有过’,另一个是’我不知道’。你不能说’没有’。”

—— 罗希安妮·阿诺德在’欧普拉’上的讲话

这一切都和我们的“记忆”有关,也是这本书在讨论的议题。作者伊丽莎白博士也以此开启了记忆研究有争论的一面,即不管你的回答是什么,都有办法让你回想起“这段记忆”。

当然这本书本身就类似是辩论赛一方的辩词一般,咄咄逼人甚至还带着一点作者的情绪。而辩论对手就是以《治疗的勇气》为代表的一系列畅销书和一些“记忆工程”派的心理医生。不知为何,有些庆幸的是好像《治疗的勇气》没有翻译成中文版。

很少见的在正式出版的书籍里如此指名道姓的在反驳甚至指责。如果其中观点和读者原来的认知有出入,往往会引起一些不适。所以还是要慎重的打开这本书,或者说辩证的去看这个议题。

由于我是见过不少书中提及的“记忆工程”派的心理咨询师,特别还见过连续10个来访者中发现8例都有童年被性侵经历的心理咨询师。同时也不可否认的是我擅长的催眠术有时的确是在做一些基于记忆的工作。当然如果你相信这种记忆工程的话,这一切都很正常,甚至是你会因掌握这种技能沾沾自喜。

但是,记忆是会骗人的!

书中作者列举了不少案例来证明一点,“记忆内容是感性的故事性事实,而不是理性的陈述性事实。”更形象的说,“记忆是我们忠实的仆人,任由我们的意愿去驱使。”

讽刺的是无论什么学派的记忆工作大多都是基于弗洛伊德的“压抑”理论,都或多或少的在指向“被压抑的记忆”。就比如有不少心理咨询师在想的是,“当一个成年人回忆不起来整段整段的童年经历时,我就不得不考虑某种虐待经历的可能性。”

“心理医生打的是童年创伤的招牌,童年创伤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这是早期的弗洛伊德理论);受过创伤的儿童通常会压抑事件的记忆以避免精神痛苦(这是牵强的弗洛伊德理论);而精神治疗的目标就是将这些埋藏的记忆都挖出来,重见光明,这样它们的危害就会被削弱了(这是廉价的弗洛伊德理论)。”

而真正弗洛伊德已经明确阐明过的是,“压抑机制的本质仅仅局限于头脑将思想拒之意识的门外这一心理功能而已”。我们能看到“本质上都是情感层面和主观的,不存在所谓的被压抑的客观性事实。”

作者很风趣的说,“弗洛伊德如果知道了这些心理医生如此自私的简化、扭曲和丑化的本来深奥复杂的理论,他肯定会气得从坟墓里跳出来。”

但我想说,正是因为“压抑”理论的深奥才会被误解或者被用来背书做些其它的事情,“压抑”这个词本身已经魔化了。诚如作者说的,“科学在压抑这样一个魔幻力量面前手无寸铁。”

“记忆的治愈效力往往在这类压抑记忆的案例中被强调。”我们也的确能找到很多以此真正得到治愈的案例。也许这就是争论的起点,其实双方都是站在希望真正的治愈来访者,也都是肯定针对记忆工作的一些有效性,但真正的分歧是在确定性上。就好像已经抓到老鼠,但还是要去确认是黑猫还是白猫。

很喜欢作者引用的一句话,“医生们有时候会成为对确定性的渴望的猎物。”——朱迪思·刘易斯·赫尔曼。

我能看到的是,在书中那些案例中,很多心理咨询师的前提假设是一定要确证他们的猜想。这往往是做咨询的大忌,也就是将咨询师的观点,哪怕是所谓”专业“的观点强加在来访者身上。当心理咨询师如此专注的用力在一个点上时,其实已经偏离了治疗或者助人的本质。

无论是心理咨询师,还是其它人,其实都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记忆是主观可塑的。参照书中给的建议,“让世人能够在当他们想把一切寄托在某一个'具体'的记忆片段的时候,犹豫三分,不要妄下结论。几乎没有哪一个记忆片段是可作为证据的。”

如果作为专业人士的心理咨询师都不能做到这点,“这种行医方式很可能对病人造成极大伤害,对这个行业也将造成巨大危害。”

当然,在此也不得不强调下,这本书本身也是会对心理咨询行业造成一定危害,会引发很多人对于心理咨询师的害怕和恐惧。译者在序言中也指出,“这样'问题心理医生’是不是存在,甚至是否不止一两个、两三个?我相信很可能不仅是存在的,而且还不是个别现象。但是,我同时也相信,优秀的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的数量,远远多于这些问题心理医生的数量。”所以还是希望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能够辩证的看问题。

对于其它学派的具体参考建议我也给不出,就催眠来说,可以说下我自己的想法。

对于催眠部分,作者的描述我是认同的,“在催眠状态下产生的伪记忆对于病人来说就是真实记忆,真实到如果他们去作测谎都是测不出来的。”特别是针对赫伯·斯皮格尔的“第五级人格”,即容易被催眠的人的共同心理特征,是很容易产生一些记忆。

我真正想补充的是,在催眠状态产生的记忆的真伪性其实并不是催眠师和来访者关注的重点,关键的产生这些记忆的过程和内容对来访者的现在乃至将来会有什么帮助。

而且更重要的是记忆不是我们唯一能够工作的对象,所有心理咨询师都可以也必须要放下对记忆的执念。如果你还没有放下,那就来看看这本书吧。

2020-8-11


作者:伊丽莎白·洛夫特斯
Elizabeth Loftus

附录一:记忆工程的风险

1、症状清单:

一个正常人的正常人格的一些相对无害的方面,在这种乱伦显微镜下就会变得非常扭曲和可怕。

2、意象工程:

“编造自己的故事”和“想象不知道的故事情节”都是小说和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

3、梦工程:

这些梦到底是“真的”,还是在医生和病人一起分析和互相搪塞的过程中“成真”的?

4、日记写作:

在很多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写日记是一种“很冒险的练习”。

5、身体工程:

理论上讲,虽然无意识记忆影像行为,造成生理反应是有可能的,但是没有证据能证明,肌肉和组织的反应就是情节记忆的体现。

6、催眠术:

催眠术不是一个万能的招供药,只有当客户愿意“面对真相”的时候才能起作用。

7、艺术疗法:

画画也许可以让被堵塞的感受流露出来,但是利用这些感情去“深度探究怀疑和恐惧感的微波”是否为明智之举呢?

8、感受工程:

因为缺乏真正的证据证明怒火释放能帮助恢复事实的、可核实的记忆,更有可能只是辅助一些臆想的、无中生有的记忆的产生。

9、集体疗法:

尽管很多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都认为集体治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刺激和激励联想记忆的形成,但他们也认为团体里的记忆串联现象很容易失去控制。

10、直面相迎:

其产生的后果都远远超出被指控人所应得的,更不用说被指控的人是否真的有罪。


“每日糊图”:每天都会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本人看书很杂,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也以此分享给大家,当然更喜欢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月一片”:每月还会挑选一部当月看的最喜欢电影,做些感想和评价,以此推荐给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