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江湖浪子,生死离别时吟诵了两句诗,却成不可复得的绝唱!

一句顶一万句:这首诗只有两句,却讲了个比两万句还长的故事!他本是江湖浪子,生死离别时吟诵了两句诗,却成不可复得的绝唱!

1/易水悲歌

前些年,河南籍的著名作家刘震云出版了一部受人追捧的小说,名字叫《一句顶一万句》,誉之者称其为中国版《百年孤独》。但是,老黄疏懒得很,并没买来一读。但是,“一句顶一万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却是人人都耳熟能详的。

其实,现实中并没有“一句话顶一万句”的神话,即使是皇帝的金口御言,也没有如此威力。如果说有,我们只能文学作品中去寻找,比如,老黄今天要给你介绍的这首短诗,它虽然只有两句,但是,却可以演绎出两万多句的故事。

这首诗就是人人熟知的《易水歌》,作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刺客荆轲,系其离别燕太子丹赴咸阳刺秦王前有易水离别时所作。荆轲的《易水歌》,其诗只有两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首诗仅两句,乍一看,浅近易懂,直白如话;细细品味,却意蕴深长,正气凛凛,而且颇具艺术功力。全诗仿拟《诗经》“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首先以西风易水起兴,进而引出勇士的壮志情怀,一气贯通,颇有气势。

诗的前句通过描写秋风萧瑟、易水寒冽,极写天地愁惨之状,渲染了苍凉悲壮的肃杀气氛,渗透出歌者激越澎湃的感情。后句则是赞美主人公大义凛然、义无反顾、抱定必死决心深入虎穴的献身精神。

燕太子丹的这首《易水歌》,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但是,其悲壮之情却能穿过历史的万水千山,既是一支壮行歌,也是一曲诀别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以身许国的英雄儿女所以,至今读来,仍令人热血沸腾。

就是这短短的两句诗,却将一幕刺秦的英雄悲歌固定下来,为后世文人的创作提供了最饱满的情感基调。荆轲刺秦的故事,从他慷慨赴死的那一天起,就为世人所传诵,至今已有2248年。期间,古今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有关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有评话、小说、戏剧、影视……零零总总,不下千万言。

2/荆轲刺秦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27年,距离秦王嬴政秦一统六国,还不到7年时间。早在荆轲决定刺秦的3年前,秦王嬴政就开始了并吞天下之战。秦王嬴政自公元前230年始,相继攻韩、击魏、破楚,燕国危在旦夕。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攻陷燕之邻邦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迁被俘,被发配到房陵深山中。秦军所指,下一站就是易水之北的燕国了。燕太子丹非常害怕,就找荆轲问计。

荆轲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荆轲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荆轲远走燕国。荆轲到燕国以后,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结交,成为知己。筑是中国古代汉族击弦乐器,形似琴,先秦时为5弦,后来发展为13弦。弦下有柱。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起源于楚地,其声悲亢而激越,在先秦时广为流传。高渐离是技术超群的民间音乐演奏家。

荆轲好酒,天天和高渐离到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拍节在街市上唱歌;不一会儿,又旁若无人地相互哭泣。一时间,燕国人都知道了这两个疯子。燕国隐士田光却明白,荆轲并非普通人,也刻意来结交他。

后来,田光将荆轲推荐给了求才若渴的燕太子丹。成为燕太子丹的门客后,荆轲受到燕太子丹的优厚礼遇。

所以,当燕太子丹问计于荆轲时,为报燕太子丹知遇之恩的荆轲,决定前往秦国都城咸阳去行刺秦王秦王嬴政。为了能接近秦王嬴政,荆轲向燕太子丹要了两样东西,一是秦之降将樊於期的项上人头,一是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的地图。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战国策·燕策三》)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易水在今河北省易县,当时为燕国的南界。燕太子丹及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为荆轲送行,送行的场面十分悲壮。荆轲的好友高渐离也在送行人中,他再次为荆轲击筑,荆轲和着节拍,唱出了那首至今仍令人动容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踏歌而行,一去不回头。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果然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荆轲就这样牺牲了。

3/精神不死

荆轲远逝,易水长流,许多为后世文人,每临此地,必发思古凭吊之幽情。比如,唐代“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易水送别友人时,就赋诗《于易水送人》以明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的这首《于易水送人》,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借咏史以喻今。前两句通过咏怀荆轲刺秦古事,写出作者送别友人的地点;后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全诗构思巧妙,语言含蓄,寓意深远,感情强烈,笔调苍凉。

荆轲在此挥别太子丹,壮士出征时怒发冲冠。

昔日英豪已赴死长眠,今天的易水依然凄寒。

骆宾王7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那首著名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就是他7岁时所作。

唐高宗永徽年间,骆宾王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后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贬谪,从军至西域,长期守卫边疆。后入蜀,进入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僚,平定蛮族叛乱的文檄多出于其手。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骆宾王入朝为侍御史,武则天当政,他多次上书讽刺,触忤武则天,不久便被诬下狱。作《在狱咏蝉》以抒悲愤: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人借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秋,骆宾王终于遇赦出狱;当年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前述的《于易水送人》一诗,大约就是写于这一时期。唐高宗调露二年(680年),骆宾王出任临海县丞,武则天临朝称制之后,弃官游广陵,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 此种心境,是《于易水送人》的延续。

唐中宗嗣圣元年(684年),武则天废中宗,引得天下忠于李唐的臣民不满。这年九月,徐敬业(即李敬业,李勣之孙)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为徐府属,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他起草《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当年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有人说他死于乱军,还有人说其逃过不死,出家杭州灵隐寺为僧。为了证明骆宾王确实脱过兵灾,诗坛上还传出了为人续诗的轶闻。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宋之问贬为越州长史,离京赴越。途中经过杭州时,夜游灵隐寺,触景生情,信口吟出“岭边树色含风冷”。这句诗因为是偶然得之,故后面的句子就卡了壳。 据说, 正当他百思莫能续之时,一个老和尚却为他续了下句“石上泉声带雨秋”。宋之问一听叹服,便知道此人不凡。

二句既成,宋之问又想写首诗纪念此行。然而,只想了开头两句“鹫岭郁岩峣,龙宫锁寂寥”,便思路枯竭。结果又是那位老僧为了续了后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顿时,宋之问便灵感一闪,文如泉涌,当夜就一气呵成山水名篇《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一夜辗转难眠,第二天一早醒来,宋之问想留下来拜老和尚为师,虚心请教。不料他已经不知去向。经打听,方知那和尚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因兵败于灵隐寺削发出家。

当然,人们宁愿相信这只是个传说,因为骆宾王如果能活到宋之问写《灵隐寺》之年,当是84岁高龄的老人了,如何能忽见其来,又忽见其没呢?这个故事的背后含义,不外乎人们是希望“英雄不死”,给骆宾王一个善终罢了。

因为,在唐代文人中,骆宾王是最有傲骨的人物之一,为了维护李唐旧主,他不惜与武则天作对,与荆轲的慷慨赴秦,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骆宾王的身后事,才会如此引人关注。

4/结语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之举,倘若没有非凡的勇气和胆魄,怎能做到。因此,虽然他“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唱出便嘎然而止,无复他言,却仍使送行者“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实乃不可复得的千古绝唱。

但是,有人觉得只有两句的《易水歌》太过单薄,只算是半自诗,于是,又给续了两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诗中的白虹,即人们常说的白虹贯日。

白虹贯日最早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白虹贯日后来成为一个常用成语,意指白色的长虹穿过太阳,形容异常的现象。古人以为这种变异的天象,是人间君主遇害或英雄精诚感天的征兆。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可意译为,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肯定秦始皇的统一,但同时也要肯定荆轲的精神,荆轲是个抗暴的英雄和勇士,他刺秦不为报私仇,也不为太子丹个人,而是为了所有深受战争灾难的人民。

秦国在统一的过程中对人民构成了伤害,人民赞成统一,但不一定赞成秦国这种残暴的统一方式,虽然秦不采取武装暴力的方式也不行,但荆轲的作为还是正义的,我们应该把荆轲刺秦和荆轲之死,看成统一大业中人民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