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写好一篇作文,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我们要做好这些事……
本文约6000字,我想把自己知道的都写出来,我主要从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三个方面来谈,老师、家长、学生都可以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家长不要觉得写作都是老师的事,我们不妨想想: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主要集中在课堂,老师同时要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能单独花在您孩子身上的时间有多少?而写作,又是最需要花时间才能出成绩的。
所以,要教孩子写好作文除了老师的引导,还得靠家长及时指导。
如何引导孩子们写好作文?我主要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
一、写作前
所谓有备无患。写作前的准备工作是必须的,而且准备得越多,准备得越久对写作越有利。这也是我要详谈的。
1 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老师,作为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的阅读,既要有课内阅读,更要有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重在精读,读得越深入越好,最好把它们熬成一锅汤,吃得骨头都不剩。
课外阅读重在广博,天文地理,历史人文,涉猎的面越广越好。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坚持课外阅读,不仅能让孩子们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还能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将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课外阅读)上。
就比如,我们学了《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在语文课上,老师教孩子们通过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来理解“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意思,孩子们在课外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可以用老师教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这样阅读起来就会比之前顺畅多了。
再比如,我们学过分析课文的结构后,我们自己分析起文章结构就简单多了,看一篇文章会更加轻松顺畅,没有之前那么吃力。
阅读不仅能促进我们学以致用,还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作用大着呢!董卿曾说:“我始终相信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总会在未来某一个天发挥作用,使我变得更出色。”
最主要的是,如果你要写作,必须要有大量的阅读。阅读是吸收知识,拓宽知识面,是知识的输入。而写作是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内化,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讲述出来,是知识的输出。
只有大量阅读的输入,才会有顺畅的文字输出。就如牛吃进去的是草,经过咀嚼、内化,变成了香甜的牛奶。牛没了草就会断了奶。
我的做法:我教高年级一开学一般要求每个同学到宜春市图书馆办理借书卡一张,我会一一检查。借书卡平时可借书看,周末可到图书馆看书。一周最少读一本书,并摘抄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或制作读书卡片等。
我教一年级我建议家长办绘本卡,每天督促,一个星期小结,每个月总结,评选出阅读之星(周之星、月之星、学期之星)并及时进行表扬奖励。一年下来,绘本读得多的有几百本了。
二年级起开始涉及文字书,搞了书箱活动,每人奉献两本书,每周发不同的书让孩子回去看,继续坚持督促,及时小结奖励。
我倡导坚持阅读比坚持写作业更加可贵,所以阅读之星的奖励一般也更重,一般发大奖,想激励更多人爱上阅读。
从一年级,我们每天早上诵读经典,诵读经典是为了和平时的绘本、文字书互补,我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光看白话文不够,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更为珍贵。
所以,我每天利用早读前的时间带着他们读经典。读了《小学生必背古诗》、《笠翁对韵》、《格言联璧》《论语》等,一学期就精读一本古诗古文。
2、好词金句的积累。
平时看书读文章看到好词好句时记得随时摘抄下来,也可以先做好标志有时间再去摘抄,这也是将读过的书内化成自己的血肉的重要环节,最好不要省略。
高年级孩子大多会自觉去做,三年级孩子还需要慢慢引导。
老师和家长平时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每次写话或是写作前去看看自己的摘抄本,看看有没有用得上的词语和句子。
孩子只有觉得自己摘抄的工作有用,他们才会更有动力坚持去做这件事。如果孩子觉得这件事没用,老师或家长就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们意识到积累的重要性和重大作用。
3、生活素材的积累。
想说的话,生活中有感触的人、事及时记录下来,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没有时间时可以一两句话略写(建骨骼),主要目的是积累素材。等到需要的时候,我们再拿出这个素材往里面填充血肉就行。
我记得管建刚老师就是每天下班前用几句话写下自己一天中觉得值得写下来的素材,周末有时间再挑一周最有价值的素材写成一篇篇文章。
除了用写的方式积累素材,我们还可以通过拍照片或视频积累素材。自己觉得有意义有价值的画面拍摄下来,分门别类保存。
我所教的班级我都会将孩子们平时的学习、活动照片全部保存,及时输送,有的存在QQ空间,有的存在QQ相册,有的存在了我的公众号里,作为孩子们日后的备用素材。
4、 平时看到的新闻热点、影视剧等是大家都喜欢的而且容易引起共鸣的素材,平时也可以用心积意要多积累正能量的素材。
5 、老师、家长和孩子要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老师”,身正为范,这样孩子才能养成用心观察的习惯。
6、 在生活中寻找细节,从平凡中挖掘有趣味,有意义的东西,并及时和孩子们分享。
老师或家长要及时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和孩子们分享,让孩子们感受生活中不缺少美,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比如:一个学生不怕脏不怕累地用手去垃圾桶里掏分错的垃圾,我会用上我能想到的一切美好的词语和句子来赞美她;比如我们班几个学生争着帮助腿脚不方便的同学上下楼,我会美美地赞美他们;再有孩子忽然说出几句很诗意的话,我很欣赏,会为他点赞.
当然,当我看到不文明和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我也会狠狠地批评,让孩子在您的表扬和批评中去发现真善美,去改正假恶丑。
7、手把手教孩子怎样积累素材
可准备一个积累本积累好词好句,再准备一个素材本积累生活素材的,老师平时可重点引导孩子积累发现素材,积累素材。
比如今天杨雨涵在垃圾分类中获得一等奖,我们来讨论一下她为什么能得一等奖,因为她平时很注意关注垃圾分类的知识,而且用心识记,并身体力行,每天精准分类,我们可以及时把这个素材记下。
再比如金汇洋、袁安琪在宜春市垃圾分类画画比赛中分别获得金奖和优秀奖,金汇洋还得了300元奖金,我们都为她们高兴。那么,在这光环的背后她们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呢?她们为画画付出多少努力呢?我们可以问问她们,并把其事迹及时积累下来。
8、素材积累了一定的量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刻意练习自己的思考力。文字都是要经过思考才能输出,没有思考输出的文字是杂乱无序的。
平时积累的时候我们就要带着思考力去积累,去归纳,同类的素材可以放在一起,同一主题的素材它们有什么联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他们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等到我们写作时,我们在调取素材前,也要对自己的文章先进行“排兵布阵“,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我们先把一篇文章(一张网)的脉络想好了我们再填充素材。
写作前要准备的东西可以从很多维度入手,不怕准备得太多,就怕准备得太少。我就列举了几点我平时注重的,大家可发散思维,多想想我们还可以做一些什么准备工作。
总的来说,就是多阅读,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素材的积累,平时没有养成勤于思考勤于动笔的习惯,不能怪孩子写不出通畅的文章。谁天生就是作家呢?
二、写作中
1 写不下去时,不要硬写。这时可以先看看书,看看影视剧,散散步,和同学聊聊天,玩个游戏,找到感觉再写。写不下去,一是写作方法积累不够,二是素材积累不够,三是感觉酝酿不够,逼自己写,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的,自己读得也别扭。
首先我们要找方法,明白写作方法(套路),弄懂结构布局,你是想用总分总的结构?还是先分后总?还是先总后分?
想好结构,再列提纲,提纲越详细越好,大到每段写什么,段与段之间有什么关系?小到一段中每句要写什么,句与句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是训练孩子思考力的关键一步,老师和家长最好手把手教。
再就是找素材。如课文第一单元写人的文章你写不出来或写不好时,你可以放弃写这个你不熟悉的人物,也可以先观察这个同学了解他(她)的外貌特点,再和他聊聊天或是来个现场采访,或是采访他的亲朋好友来充分了解他(她),熟悉他(她)的性格特点和爱好等,找到你最想写的点和对应的素材,将这些素材烂熟于心,等到你心中的感觉酝酿得差不多了,再来写。毛姆说:对你的人物了解得越透彻越好。
写作,很多时候需要酝酿,需要一种感觉。我经常说,孩子,是母亲孕出来的,文章如孩子,也要靠人“酝”出来。
2 写得不好,是修改次数不够。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海明威说过,所有的初稿都是臭狗屎。只有不断地修改才能让自己的作文变得更好。
我自己所有的文章都是先在本子上写了草稿,再一个字一个字敲在电脑上,再打印出来修改,再在电脑文档修改,再放在公众号上排版,然后把临时链接发手机上,再看,再修改,看上五到十遍,确定没有问题时,最后才发最终大家都可以看到的链接。在大家看到的链接之前,我已经十来次看过和这个链接有些不一样的链接了。
虽然每篇文章在现在看来有些不顺眼,但在当时,已经代表我的最高水平。一个人的文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只要活着,就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去修改。
修改方法:可以自改、家长改、同学改,老师改,想要文章更好,你可以试着虚心倾听每个人的意见。
自己修改前最好能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三遍,文章的问题大多能在朗读中发现。
作家阿林汉说过:每一段我都写了四次:一次是写下我想说的话,一次是添入我所遗漏的,一次是删去不必要的,再一次是把全文精练成有如我才刚想到的一般。
3 、改不出来搁几天再来改。
觉得没有可以修改的地方了,但是还是觉得文章写得不好,又找不出文章的问题时怎么办?那说明这已经是你现在的最高水平的文章了。把文章放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沉淀,再过来重新阅读这篇当时不是很满意的文章,说不定你就可以马上找到问题并修改得更好。
现在我们看的这篇文我周三就编辑了,但是不满意,然后就放了几天,今天感觉来了,就又坐下来修改了。
三、写作后
1、点评的重要性,点评要以表扬为主,以点带面。表扬时以点为主,并不是“完美”的文章才值得表扬。文如其人,每篇文章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都值得表扬。。
你可以表扬开头结尾写得好的同学,表扬内容写得具体(字数多)的同学,表扬书写好的同学,可以表扬素材用得好的同学,也可以表扬同时有两点或三点都做得好的同学,以点带面,这样,孩子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而这些不足之处又具体该向哪些人学习。
2 、作品展示
我之前每个学期都会将学生写得好的作品及时贴在教室或拍照放在QQ相册,每个单元更新一次,然后换新的旧的会保存,一学期的装订在一起,装订成册的范文供学生下学期传阅。
3、我认为最好的展示就是将孩子的文字变成铅字让更多人能够看到。我有时间会把孩子写得好的作品发在QQ空间或是公众号,或是直接打成文档,打印成册,让孩子传阅。
四、写作,无处不在
你讲出的每一句话,
你和孩子们的每次交流,
你在孩子本子上留下的激励语和批评语,
你在孩子素质报告册中的留言,
你和家长的每次沟通,
你的每次备课,
你的每次讲课,
……
你的每次反思都是写作,生活中处处都有练习写作的机会。
教无定法,写无定法,写,不停地写,这样才有进步。
就拿我之前写读后感来说,我写每篇读后感前都没有想好要怎么写,都是提起笔才来思索要怎么写,写不出来我就再看书。
为了写出不一样的读后感,我用的方法是有所不同的。
我写第一本书《哪吒闹海》的读后感时,为了让孩子们易于掌握,我就单纯地就书论书,集中精力谈书中的人物,并且一口气写了四篇,目的是想让孩子们快速入门写好读后感,读书论书是最简单入门的读后感,就是当你写不出联系生活实例的更深入的读后感时,你可以把精力花在书上,去精读书中的一个人,一个主题,重点联系书中的内容或片段谈自己的感悟。
我后来和孩子们看的几本书的读后感多联系了生活素材或名人素材谈感想,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谈感想,这也是最常见的读后感。
我写《小巴掌童话》的读后感时,我采用了一种新的写法----故事串联法。我先确定几个我要写的主题,再把相同主题的童话故事通过恰当的衔接语和过渡语,把我的收获和感想串联起来。这种写法适合故事很多、篇目很多的书,而你又对书中的许多篇目有感触,很多篇目你都想写,就可以尝试串联法。
不知道怎么写读后感的同学可以参考我公众号前面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五、热爱写作,坚持写作
热爱,是写作最好的通行证。唯有热爱,才能坚持。
就拿我现在写的这篇文章,仅仅因为有老师要我分享写作的经验,有人需要我,我就不眠不休地一直想,一直写,一直改,到今天,这篇文章加上构思已经“写”了十来天了,我想把我知道的都写出来,也想让更多人有所收获。
还有之前我写的每篇文章都要花很多时间,仅仅为了能给读者带去一点帮助,我自己是得不到任何实际上的好处的。(我还得偷偷地写,老公看到就不许写,呵呵,他也是为我身体着想。)但我本身是喜欢写的。
学生也是,只有热爱,才能写出感人的文字,才会愿意写。我教语文时所带的班成绩都不错,有两次没有达到我的目标,都是因为有孩子作文没写完或没动笔,尽管平时我每次考试都守着每一个人写完了作文。可能因为不热爱,还是有孩子在期末不写作文或是仅仅写个开头。
最后,希望我们珍惜每次交流、沟通的机会,用心沟通,用心写作。
真正的写作,是心灵的交流,是从心底飞出的文字。
能否写出好作品,在于我们精神世界的韧性、广度、深度。
麦家曾说:写作不要怕慢,坚持就是快。
写,不停地写,这样才有进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写作,不要有玻璃心,要像“犟龟”一样,只管朝着目标走,不管他人冷嘲热讽,不论前路艰难险阻,不达目的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