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一)夏夜起读偶感
昨夜雨疏风骤,夏日电闪雷鸣的空档就是天空最寂静无声之时。最是安静之时,便也是胡思乱想时刻。为了踢掉胡思乱想的念头,最好的方式就是沉浸在别人的思想中。遂即翻来几本旧书来阅。
除了枕边之《圣经》和重品东野圭吾之《宿命》外,皆是英文原版。其中《scorch trials》因为此前已经看过原版电影,读起来不是很费力。反而因为培养了语感,重新跳回去抽读了Stephen Bly的《Hard at Winter Broken Arrow Crossing 》,一部兼有西部风和牛仔风的美国拓荒期感历史背景的小说。同时还有着小李子奥斯卡首次问鼎作品《荒野猎人》意向的小说。纯粹是借着《移动迷宫》一气呵成读完的劲儿让自己读下去的。故事性不佳,但语法和词汇完全能应付。属于文学系大于故事性却又在欧美完全靠故事性背书的畅想书类型小说。
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会把你“啃”了
真要觉得自己了不得的还是啃了一本专业性极强的外语大部头《General Pathology》(Third edition)1962.(<病理学>第三版1962年)。这是一本1962年出版于伦敦的病理学专著。由牛津大学William Dunn病理学院讲座课程而来,病理学教授Howard Florey编辑出版,专事医学出版的LLOYD-LUKE医学书籍公司出版发行。这本书初版于1954年,看了下11位作者的介绍,无一不是以色列和英国牛津大学该学院的顶级角色。出于好奇心还顺便Google了下他们的生平,真是神仙级别的人物。一开始以为这样的书会很难懂,有鉴于上次看加州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书籍的基本经验,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主要还是受限于专业术语。换句话说,这类讲座课程在面对大教室讲课的学生来说特别是医学专业背景的学生来说其实是通俗易懂的。
虽然专业书籍晦涩,但是病理学的历史配上版画读起来很有味道
读这本病理学书也没有多费劲,只是读到了化学成分和专业术语太多的时候就跳过去了,到七百多页就有点视疲劳。毕竟这种乏味的专业,总需要理工科思维去解读。(这里推荐一本书《万万没想到》,是告诉你理工科思维怎么看世界)。
让我能坚持读下去的理由似乎也只是因为Carin的专业。有时候你做一件事情还是需要理由的,至于坚持不坚持还是要看这个事情对你自己的意义。或许我内心深处只是想在专业代沟上补个差,也权当是五柳先生所言之“不求甚解”即可。至少,两次读专业原典的经历让我看到了西方人逻辑和教科书设计的严谨。记得在温州医科大学的图书馆和自习室,看到学生们啃着厚厚一本中文版的《病理学》,那样的滋味或许正是她们的“不足为外人道也”吧。而像我手中这样的原版厚重的西医基础书虽然在图书馆从不缺,怕也是甚少问津的。感慨于当初苦苦寻觅此书的前辈,而本书前主人,这位“杨浩俊”怕如今也是杏林中的老江湖领着诸多后浪在大海里奔袭了吧。
病理学逃不过一堆的化学方程式,还是令人头疼的存在
虽然后来还把一本托尔斯泰的原著《Tales of Sevastopol》拿出来读了读,但手上这本1946年俄罗斯出版的英文版作品跟值得细嚼慢咽,战争场景的描述实在是翻译的太好了。只可惜不懂俄语,网上找了下中文对应的译本,完全失去了原文的味道。我想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吧。即使是名家,也未必能在跨语言中找到对应的文字之美。
特别喜欢这种旧书的版面设计,插画也多以版画为主。艺术风格明显,是现在出版的书籍完全比不了的。
读东野圭吾的书是很想从他的风格里学习点自己小说的构局,虽然总能找到那些畅销书作者的套路。但始终免不了小说作为文学最严谨方式的表达难题。一个纯文学作品总是在越来越小的圈子里流传,所以永恒流传的也总是那些难以跨越的高山。像内容存世的作品,最后市场化的高级结果无非是IP化,却始终跨越不了文学与影视的鸿沟。我想,一个作家从写手到畅销书作家再到作家的道路总是崎岖的吧?《放学后》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而《宿命》却才第二次品。这种不读到最后不知道结局的悬疑设置应该是悬疑小说最有魅力的地方了吧?
东野圭吾在《放学后》和《嫌疑犯X的献身》区间过渡较为明显的作品就是《宿命》,这本书已经他向着自己的写作套路衍生的风格特点了。
大部分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与杂书和专业书籍为伍的。包括与自己的专业和职业挂钩。教师和医生、药师的在职继续教育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典型。而伴随我们乐趣常在的往往就是那些口口相传的“闲书”。于是乎,一个读书人的品味就诞生了。文学成为了所有的高雅,鸡汤成为最廉价的一纸黄杨。文化成为大众消费,小品成为经典中的小典。名著成为历史的永恒,而专业常常遭到摒弃,为人束之高阁。古籍成为收藏、畅销为人追捧,网络甚至喧嚣尘世。不过,无论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却总需要为自己找一个读书的理由,尽管它从不需要理由。这点,像极了爱情。
有时候作为一个爱书人,偶尔在电视上看到某个角色在读着自己喜欢的书也是一种莫名的感触。那种感觉就类似于触电却更像是初遇知己的感动一样。这和自己喜欢上一本书,又遇到同好之人,书又偏偏是很小众的感觉一模一样。记得这样的感觉比较早的还是在一部讲述性侵的电视剧中,剧名叫《女人不再沉默》。那个典型猥琐主编拿起那本《绝对隐私》对着女下属堂而皇之的说着正经话的时候,真是感觉彻底侮辱了这本书。我记得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是同龄里早熟的初中生,就和剧中刚开始就已经接触早期QQ和BBS的男孩一样对我们那个年代的性避讳产生了兴趣,2003年还参与了当时几个初中生一起做的性调查,被保守的周围的师生们视为异类。如今,我们的成果却已经被继承了下来,《书包里的玫瑰》后来也据说出了第二本。想想后来大学时代爆发出来的艳照门事件,到了今天中国的性开放程度令人无法想象过去曾经的保守。多年后在《无懈可击》里看到胡歌他们在讨论《八百万种死法》,虽然觉得过于夸张,但还是会觉得能在剧情里植入点广告外的文化味道,实属难得了。而胡歌这个文青代表,也充分诠释了文青的单身狗本质,我行我素的喜欢着他自己的上海阅读。也难怪他在2018年上海书展上自嘲屁屁踢时还是圈了一大波影视圈外的读者粉。
生活有着多种麻痹方式,有的人纵酒纵欲、有的人沉迷网络和游戏。但还是有着一群书呆子为了书,不惜逃避和躲闪现实中因为书本产生的家庭矛盾,执著着这一方小小天地,寻求众乐的过程中独乐其身吧?
附:相关书籍如下
1. 《想在书包里的玫瑰》对中学生性调查的最早的自己的作品
2. 《宿命》东野圭吾自己早期最满意作品
3. 《放学后》东野圭吾成名作
4. 《八百万种死法》悬疑小说经典
5. 《绝对隐私》中国较早揭露情感隐私的非虚构采访作品
6. 《Tales of Sevastopol》(《塞瓦斯托波尔故事》)比起超长的《战争与和平》,同样是拿破仑战争背景的这本不足两百页的小说是更值得推荐的托尔斯泰的战争小说。原版战争描绘场景语言十分优秀
7. 《Hard at Winter broken arrow crossing 》Stephen Bly的畅销书,语法简单、对话较多,人物性格十分圆润、丰满,立体感强。个人感觉很适合改编为舞台剧(话剧)。
8. 《scorch trials》(《移动迷宫》(The maze runner)的续作)有条件还是读一读原作,比看电影和中文版有意思多了。
9. 《General pathology》(病理学),纯催眠专业书籍。专业人士都头疼的书,大家还是绕道吧
10. 《圣经》版本太多了,中文的普遍是和合本,五四以来都百年了。有条件的还是听一听、读一读原版的KJV版圣经,也是流传最广的英文版(1611詹姆斯国王钦定版),或者CNV(新译本)。只要不去接触暗黑版圣经,哪怕读一读房龙的名著《圣经故事》也是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