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2020年3月5日,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

从课本里《端午的咸鸭蛋》,让人心心念念馋了好多年;到人间系列,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生活。

汪曾祺的文字,总是令人读后悠然神往。

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岁朝清供》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人间草木》

从抗日战争时在炮火连天中读书,到1997年去世,汪曾祺一生所经历的大事,遭受的磨难不可谓不多。

他却始终旷达平和。

人生如梦,我投入的确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人间草木》

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事。有时你疲疲困困,你的心休息,你的生命匍伏着像一条假寐的狗,而一到有什么事情来了,你醒豁过来,白日里闪来了清晨。

——《邂逅》

最可贵的是,他从不矫情。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人间草木》

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最后一个士大夫”

贾平凹说,他“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文人气里混杂着烟火气,烟火气里透着熨帖人心的暖意。

像汪曾祺这样的人,值得一读再读。

不管走到哪一步

总得找点乐子

看《无问西东》时,对这样一个情节记忆深刻:

日本的飞机来袭,西南联大警报拉响。

当别的同学都开始躲跑的时候,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拿着白搪瓷茶缸,走到锅炉房,不紧不慢煮着母亲带给他的冰糖莲子。

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这也太心大了。

其实,这是有历史原型的,就记在汪曾祺的文字里。

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

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

——《跑警报》

他对这种不在乎的态度极为欣赏。

“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他自己也不遑多让。

为什么是“跑”警报?

因为“躲”,太消极;“逃”又太狼狈。惟有这个“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

所以,即使是跑,汪曾祺也极有个人特色。

他要么往松林的方向跑,那松子可吃;要么自备点心。

可谓是边吃边躲,死也不做饿死鬼。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吗呢?”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

汪曾祺常常调侃自己,百无一用,乃成作家。

我事写作,原因无他。

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考入大学,成天泡茶。

读中文系,看书很杂。

偶写诗文,幸蒙刊发。

百无一用,乃成作家。

看着好像是因为数学不好,逼不得已选择文学了。

其实,他目的一直挺明确的。

1937年,抗战爆发,汪曾祺的老家沦陷,避难的时候,陪着他的,是一本沈从文小说选集。

自此,改变了他对文学、小说的看法。

后来选大学的时候,一路向西南,直奔沈从文所在的西南联大。

当时,西南联大学风自由,上课考试都很随意,汪曾祺也因此将天性暴露无遗。

一面的他,成了大家公认的学渣。

自己不感兴趣的课,比如英语、体育,能逃就逃,和同学泡茶馆,下馆子,谈文学、谈人生、谈理想,吃遍云南名吃……

最后连毕业证都没拿到,只能算是肄业。

一面的他,又手不释卷。

常常因为一本喜欢的书,在图书馆一直读到第二天天亮。

大学几年,读了大量的西方文学。

有一次因为没钱下馆子,给人当枪手写文章。

闻一多看后欣赏不已:“这位同学,比汪曾祺写得还好!”

沈从文对他更是偏爱,不仅给他的习作课打出120分的高分(满分才100),还将他的作品寄往各大杂志,称比自己写得还好。

那时,很少有人相信,他会成为西南联大培养的最有才华的作家。

“爱,是一件非专业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是花木那样的生长,有一份对光阴和季节的钟情和执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

后来,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都甚少心灰意冷。

“我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我这里一点是热的。”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汪曾祺与施松卿是一对公认的神仙眷侣。

但开始时,两人相互看不上对方。

提起汪曾祺,施松卿说:我们外文系的女生谁会看得上学中文的男生?尽是些穿长衫布鞋的乡下人!

提起施松卿,汪曾祺说:都说外文系有个林黛玉式的美人,远远地看过。长得真是清秀,可是病歪歪的!

所以大学期间,虽知道彼此,却从无交往。

1945年,施松卿从西南联大毕业,也到了汪曾祺任职的的学校当教师,两人成了同事。

从放学后的结伴而行,到渐渐地心意相通。

算得上是日久生情。

施松卿喜欢吃昆明的萝卜,两人同行时,施松卿总会买上几个。

有次施松卿说吃萝卜可以养颜,然后一边吃着一边看着汪曾祺。

汪曾祺笑着说:吃了萝卜真的变美了。

于是,两人就自然而然走到一起了。

结婚时,什么都没有。

汪曾祺穿着绿军装,施松卿穿着的确良衬衫,照了张相,然后晚上到沈从文家里,告诉老师和师母:我们结婚了。

就算礼成了。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在静好安宁的好时光里,她为他生下了三个可爱的儿女。

后来,汪曾祺三起三落。

聚少离多的日子里,她为他撑起整个家。

“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

灯火之所以可亲,是因为有了烛光下等待的人,一切才变得温暖。

所以,汪曾祺说:“我想成为一个温柔的人,因为曾被温柔的人那样对待,深深了解那种被温柔相待的感觉。

有生活趣的人,生活才快乐

汪曾祺曾有部很奇怪的作品——《中国马铃薯图谱》。

那时,汪曾祺在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

有一阵子,没有人开他的会。

趁着难得的悠闲,他一头扎到了马铃薯地里。

马铃薯开花,他就画花和叶子;等马铃薯逐渐成熟,他就画薯块。

画完一种薯块,他就把它放进牛粪火里烤烤,然后吃掉。

对此,他颇为洋洋自得。

一是,像他这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全国盖无二人。

二是,他还对马铃薯的科研工作有过一点很小的贡献。以前认知里,马铃薯的花都是没有香味的。他却发现“麻土豆”的花,却是香的。连科研站的研究人员都不知道。

不过,可惜的是,《中国马铃薯图谱》稿件后来被毁,没有出版。

但这样的往事,汪曾祺真是笔笔皆是。

像干活时,感叹杀菌剂是“很好看的天蓝色”;采到了一个大蘑菇,就乐呵呵地高兴不已,可以做汤了。

永远怡然自乐,永远对生活充满热情。

汪曾祺业余爱好是做菜

慢慢走,品品茶、喝喝酒、听听曲、写写字、做做菜,晚年的汪曾祺绝对是将生活过得最有滋味的老头。

汪曾祺曾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大概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从吃食中参悟人生的况味和哲理。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有文学评论曾批评汪曾祺的作品,过于“淡化”:

淡化主题、淡化人物、淡化情节。

汪曾祺说:“淡化,是本来是浓的、不淡的,或应该是不淡的,硬把它化得淡了。我的作品确实是比较淡的,但它本来就是那样,并没有经过一个‘化’的过程。

我想了想,说我淡化,无非是说没有写重大题材,没有写性格复杂的英雄人物,没有写强烈的、富于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这是一个作家的气质所决定的,不能勉强。”

“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是我们今天应该快乐。一个作家,有责任给予人们一份快乐,尤其是今天。”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人生如梦,我投入的确是真情。

他看到了所有苦难,却把它们化成淡云轻风,像一个老朋友,与你隔桌而坐,一壶茶,娓娓道来。

本号文章,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相关推荐

  • 《汪曾祺散文》的读书笔记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汪曾祺散文>的读书笔记(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 ...

  • “顽童”汪曾祺,生活是用来玩的

    生活是什么? 是一点苦夹着一点甜,一点酸带着一点辣,是一点喜带着一点悲,每个人的日子里,都有喜有悲,有苦有乐. 作家史铁生对待生活,即便充满苦难,也是乐观积极的.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对待生活,是敬畏的 ...

  • 被誤解的汪曾祺。

    也不知从哪年起,汪曾祺突然就成了"畅销作家",随便走进一家书店,哪怕是堆满各种中小学教辅资料的那种,都能看到汪曾祺的书像神位一样突兀其中. 据为汪曾祺写传记的陆建华统计,汪曾祺的书 ...

  • 「反卷先锋」汪曾祺

    你要用生活,去治愈生活. 明天是汪曾祺的忌日. 这个可爱的老头儿,已经离开人间24年了. 此刻在另一个世界里,不知他是否依然想念着昆明的米线.云南的菌子,以及高邮的鸭蛋? 说起汪曾祺,在很多人眼里,他 ...

  •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喜欢汪曾祺,一定是有理由的.尤其是我这种处于时光飞速,步步心惊的中年里的,睁开眼睛,就是上有老,下有小,无一处不是需要来依靠的,茫然四顾,竟无一处可依. 总会看到醉酒的人,不是年老的,就是年轻的,很少 ...

  • 行行出状元,何必要上学?

    最近总被烦人的小芯问及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上学?或者直接向我宣示:我不想上学!现在的孩子,真是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都放假173天了(截止至2020年7月3日),天天在家吃饭睡觉打游戏,无聊得时候坐着 ...

  • 《九零后》,这部电影才像《觉醒年代》的续集

    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到几个月,整个华北全面沦陷.山河破碎之际,清华.北大.南开这几所中国最优秀的大学,决定南迁. 最终在1938年,在中国西南边城昆明,诞生了一所特殊的大学,由国 ...

  • 汪曾祺:淡到极致也是浓

    ' 今天的中国,清醒一点来说,和过去的传统中国,已截然不同.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在消费主义.物质主义之下成长,习惯了短平快的节奏.重口味的审美,失去了"慢"和"淡" ...

  • 如果觉得生活没意思,劝君读读汪曾祺

    在<慢煮生活>中汪曾祺曾说:"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 他写的都是关于人间草木.四方食事.天涯游子.故人往事. 可 ...

  • 汪曾祺:人活着,一定要爱点什么

    1997年5月16日,作家汪曾祺离开了我们. 一晃23年过去了,这位可爱的"老头儿",现当代作家中的"常青树",名字被人们不断提及,作品出版量比在世时还要大. ...

  • 逛吃贵州丨贵阳人的辣子鸡,甚至征服了懂吃爱吃不下乃父的汪曾祺先生长子汪朗的胃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

  • 汪曾祺:爱吃的人,都比较不自私

    物道君语: 明天是汪曾祺的忌日.这个爱吃的老头儿,已经离开人间有23个年头了. 发旧文一篇,怀念可爱的汪老.如果可以,我真想给他寄云南的鸡枞啊. 很久以前有一次泡香菇,友人说要用冷水泡,这是汪老爷子说 ...

  • 汪曾祺《受戒》:左手佛门,右手凡尘,探寻喧嚣世界中的人性本真

    在上世纪中国文坛,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人道主义"和"天真"是永远贯穿汪曾祺作 ...

  • 汪曾祺:人生一定要,爱着点什么!

    "有时候觉得,活着真的挺没劲的." 烟灰缸经常会在后台收到这样的留言,叹息着人生的无趣,对日复一日的枯燥日子丧失热情. 工作上,介于最尴尬的年纪,想要往上走一走,思想和精力却早已落 ...

  • 汪曾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才叫活着

    汪曾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才叫活着

  • 汪曾祺《人间草木》: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可爱老头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热爱点什么? 第一点首先要爱生活,寻常人的生活,没有什么轰轰烈烈, 也没有什么很大的波澜.生活 ...

  • ​陈纬 | 汪曾祺的绘画世界

    汪曾祺的绘画世界 陈纬     汪曾祺有诸多角色,是作家.戏剧家.民间文艺家,是书画家,是美食家,更是"生活家".他自谓"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浑身洋溢着六朝以来 ...

  • “出版热”“阅读热”,何以大家都爱汪曾祺

    最近出版的新书中,有一个名字频频出现. 5月初,共20册的<汪曾祺别集>正式出版:6月中旬,问世一年的<汪曾祺全集>第三次加印,累计印数达1.2万套:"汪曾祺经典&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