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平原湖沼历史演变/张修桂

本章所论述的“湖沼”,实际包括湖泊与沼泽两种地貌类型。在历史时期,湖泊也有天然湖泊和人工湖泊之分。但由于文献记载通常比较简略,历史上的一些湖泊与沼泽,不易分清;天然湖泊和人工湖泊,有时也难以判别。所以我们总称为“湖沼”,并尽可能地在具体论述中予以区分。

黄淮海平原的湖沼地貌,在历史时期经历着沧桑巨变。先秦汉唐时期, 根据文献记载和钻井资料分析,黄淮海平原的湖沼分布,星罗棋布。历史早期大量湖沼的存在,对于调节河川径流、改善平原地区气候环境、发展农业经济,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后,随着黄河在黄淮海平原决、溢、改道所造成的水沙再分配的加剧,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不断加深, 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对耕地的迫切要求,黄淮海平原的湖沼地貌发生重大变化。先期众多的湖沼,绝大部分已从平原上消失,个别残留至今的古湖,也已面目全非、处于自然消亡的最后阶段;而在人为作用下形成的大量人工湖泊,也由于种种原因而从地面上消失;历史后期所形成的若干湖泊,又有再度被泥沙所充填的可能。黄淮海平原湖沼地貌的如此重大变化,无疑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对黄淮海平原湖沼演变的特点加以适当的总结,不仅可以加深对黄淮海平原整个地理环境变迁的理解,而且对今天的生产建设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先秦时期湖沼分布特点

一  关于先秦湖沼数量问题

根据先秦文献记载统计,当时黄淮海平原范围内,约有大小湖沼40个左右。可以肯定,文献记载的湖沼会有不少遗漏,记载的地域也很不平衡。如当时在今黄河下游以北的今河北平原中部和东部地区,据《禹贡》记载,存在着一个兖州“九河”与一个冀州“九河”的黄河下游分流区,在分流区之内,河道决溢频繁、迁徙游荡不定,其所遗留下的废河床、牛轭湖和河间洼地,是湖沼发育的良好场所。1949年以来,在上述地区发现过很多适应生活于温湿湖沼环境的四不像麋鹿遗骸,反映了该地区早期应属湖沼密布、洼地连片、盛产芦苇和香蒲等水生植物的湖沼自然景观。在今白洋淀一文安洼的冀州“九河”地区,钻井资料表明,先秦时期湖沼沉积相地层极其典型,由灰黑色淤泥黏土、亚黏土组成,并含有大量螺、蚌壳化石及植物根茎,表明该区确属湖沼地貌景观。又如在今河北涿县、固安、新城之间,战国时期是燕国最富饶的督亢地区,水利事业相当发达,后世记载这里有一个“径五十里”的督亢泽。战国末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即以督亢地图为进献礼。可以推断,督亢泽在战国时期应当已经存在。再如在淮河中下游的今苏皖地区,先秦文献虽然少有湖沼记载,但从当时淮河北岸诸平行支流所构成的河间洼地以及邗沟系利用自然湖沼修建的事实,同样可以说明该地区也应存在不少天然湖沼。此外,沿海地区如天津的七里海一黄庄洼地区以及苏北连云港以西一带,钻井资料也均已证明在先秦时期已有湖沼存在,详见表1。

表1 先秦时期黄淮海平原湖沼分布表

二  先秦时期湖沼分布特点

即便如此,我们根据先秦文献不完全的湖沼资料,制作成当时湖沼地域分布图,从图中仍可反映先秦时期黄淮海平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范围内,湖沼分布的一个基本轮廓。分析图1可知,先秦文献记载的湖沼分布,大致集中在三个不同的地貌单元之内,构成三个湖沼带,具有明显的分布地带性规律。

图1  先秦文献记载湖沼分布图

(一)第一湖沼带,在今修武、郑州、许昌一线左右的黄河古冲积扇顶部。

这里有著名的圃田泽、荥泽、萑苻泽,以及修武、获嘉间的河南大陆泽等等。

由于第一湖沼带处在黄河古冲积扇的顶部地区,黄河出孟津之后,摆脱两岸丘陵、阶地制约,汛期洪流出山之后,漫滩洪水首先在这一地区的山前洼地和河间洼地停聚,从而形成第一湖沼带的诸大湖沼。同时,第一湖沼带所处位置,恰是郑州以西更新世末期所形成的古黄河冲积扇的前缘地带,扇前地下水溢出在低洼的地区滞留,显然也是这一湖沼带形成的另一个原因。

(二)第二湖沼带,在今濮阳、菏泽、商丘一线以东地区。

这里最著名的湖沼有大野(巨野)泽、菏泽、雷夏泽以及孟诸泽。第二湖沼带所处的地貌单元,大致在早全新世黄河冲积扇前缘与中全新世黄河冲积扇前缘之间。

早全新世时期,黄河冲积扇迅速向东北、东、东南三个方向推进,前缘已达今东明至宁陵一线,此线以东不少地方分布着代表湖沼环境的灰黑色淤泥质黏土层,如曹县、成武、单县、定陶、巨野等地。至中全新世前期,黄河冲积扇前缘已经延伸至鄄城县左荣一巨野县柳林一单县李丰庄一线。大量泥沙虽然掩埋了早全新世的部分古湖,但由于中全新世气候温湿多雨,我国东部沿海普遍发生海侵,黄河冲积扇的前缘地带,湖沼随之迅速扩展,当时的湖相地层分布广泛而且具有连续性。先秦时期第二湖沼带上的大部分湖沼,便是在古黄河冲积扇前缘湖沼带洼地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当时黄河通过其分流济水和濮水等,为这一带湖沼提供大部分水源。

(三)第三湖沼带,位于河北邯郸至宁晋之间的太行山东麓冲积扇的前缘洼地。

第三湖沼带中以大陆泽最为著名,此外还有鸡泽、泜泽等等。

在全新世中期,黄河以流经其冲积扇北区泛道为主,其出冲积扇东北之后所塑造的下游冲积平原,介于今冀鲁之间。在此下游冲积平原与太行山东麓冲积扇之间,形成一个自西南向东北延伸的巨型洼地,由于当时气候温暖多雨,海平面上升,巨型洼地形成一个断续相连的统一湖群。其后,由于气候日趋变干,海平面下降,湖沼日益变浅,并在滹沱河与永定河两大冲积扇的向前推进的背景下,相对统一的湖沼群体逐渐瓦解成三个大型湖群:大陆泽-宁晋泊湖群、白洋淀-文安洼湖群、七里海-黄庄洼湖群。先秦文献记载的第三湖沼带,便是大陆泽-宁晋泊湖群,在先秦时期的残留部分。当时黄河在古冲积扇地区,除了继续保持中全新世时期的东北流路之外,又形成一股北向分流流经大陆泽,这便是所谓的《山经》、《禹贡》河。中全新世以后,大陆泽-宁晋泊湖群,演变成为先秦时期的第三湖沼带诸湖,这显然与黄河北分流泥沙的充填淤积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  先秦湖沼基本状况

上述先秦时期三个湖沼带的湖沼,几乎都是属于天然湖沼,关于它们的大小与水文状况,因文献记载过于简略,只能选取其中较大的几个湖沼,作一概略分析。

圃田泽是第一湖沼带最大的一个湖沼,公元6世纪《水经注》记载其范围,尚有“东西四十里、南北二十里”,其在先秦时期或许远不止此。第二湖沼带中的孟诸泽,汉代曾有人把它与南方大泽云梦泽相提并论,可见其范围不小。但此带最大的湖沼应属大野泽,尽管黄河泛滥泥沙经常充填此泽,但至唐代,据《元和郡县志》记载,范围尚有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其在先秦时期的范围,当然也是非常可观的。第三湖沼带最大的湖沼当推大陆泽,据钻井资料分析,其范围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最宽可达20余公里。

先秦时期的三个湖沼带,由于处在河流冲积扇前缘或河间洼地的地理位置,长期受河流泛滥所带来的泥沙充填,湖沼形态通常较为平浅,洲滩密布,水草茂盛,湿生动物如麋鹿之类大量生长繁殖,成为当时各国诸侯田猎的良好场所。如鲁定公元年(前509年),魏献子田猎于河北大陆泽;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在大野泽狩猎,二十六年游猎于空泽;鲁昭公二十年(前522年)齐侯田猎于沛泽等等。

汉唐时期湖沼分布特点

汉唐期间(前206年一公元907年),尤其自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王景治河之后的800余年内,由于黄河相对稳定、泛滥次数减少,黄河挟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于固定的河堤之内,黄淮海平原先秦文献所载的大量天然湖沼,在这一阶段大部分依然存在。它们不但见于《汉书·地理志》记载,而且在唐代的《元和郡县志》和以唐末五代资料为素材的《太平寰宇记》的记载 中,仍然大多见在。因此,研究这一时期黄淮海平原湖沼分布情况,可根据反映6世纪前后我国湖沼详细情况的《水经注》记载加以分析。

一 《水经注》记载的湖沼

《水经注》记载的湖沼,名目繁多,计有湖、泽、薮、淀、渚、渊、坈和陂、塘、池、潭、堰等12种类型。大致上说,前七种可划为天然湖沼,后五种基本上属于利用自然洼地蓄水的人工湖泊。《水经注》记载的黄淮海平原两大类型的大小湖沼,共有190个之多。兹按当时不同流域地区的湖沼,排列如表2。表中湖沼所属今地,只是一个大致的方位。

表2《水经注》记载黄淮海平原湖沼分布表

二  汉唐时期湖沼分布特点

对照表1和表2可知,先秦文献记载的湖沼,在《水经注》时代绝大部分依然存在。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水经注》这190多个湖沼中的天然湖沼部分,可能大部分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只是因为先秦时期没有一部类似《水经注》的著作,详尽地记载河流湖泊罢了。

图2是我们根据表2绘制的黄淮海平原湖沼平面分布图。据图分析,当时平原湖沼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点。

图2《水经注》记载湖沼分布图

(一)滹沱河以北的河北平原北部地区

该地区共有大小湖沼20个,其中天然湖沼占四分之三,人工陂塘约占四分之一。它们虽然全部未见先秦文献记载,但从其分布均在先秦《山经》河下游西北地区考虑,无疑是在太行山东麓冲积扇前缘与《山经》河北岸之间的河间洼地上所发育形成的,则其中大部分天然湖沼在先秦时期当已形成。其最著名、范围最大的当推督亢泽,它形成于先秦时期不成问题,北魏时期它处在圣水、巨马水的下游河间洼地之间,是一个大型的天然湖沼,但显然又经过人为的不断维护,所以它又有督亢陂之称。此外,夏谦泽、阳城淀和天井泽,也都是本区较大的天然湖沼。夏谦泽是在鲍丘水、沟水与潞河之间的河间洼地上发育形成的,由夏泽与谦泽两部分组成,《水经注》谓其“渺望无垠”,可见范围也相当大。本区的人工陂塘,集中在南北易水之间,面积一般较小。

(二)滹沱河、黄河间的河北平原中南部地区

该地区在先秦汉唐时期,是黄河下游决溢改道最频繁的地区,根据区内湖沼分布的差异,该区可分为两个亚区。

1.滹沱河、清河间的河北平原中部亚区

区内20个大小湖沼,自西南向东北展布,除乌子堰之外,几乎全部属天然湖沼。该亚区在先秦时期为《山经》、《禹贡》河的中下游游荡地区,汉唐时期则为漳水和滹沱河决溢改道场所。区内西南部的大陆泽、泜泽、鸡泽等均见于先秦文献记载,形成于《山经》、《禹贡》河西侧的堤外洼地,汉唐时期则为漳水的堤外洼地湖;东北部的大浦淀、狐狸淀以及武邑、武强间诸湖,先秦时期属冀州“九河”的河间洼地,汉唐时期则为滹沱河、漳水和清河之间的河间洼地湖。

2.清河、黄河间的河北平原东、南部亚区

该亚区先秦时期未见湖沼记载,在汉唐时期的1100多年里,也很少有湖沼见于文献记载,《水经注》虽然载有本区4个湖沼,但其中落里坈只能视为黄河在高唐县东境的一个放宽河段,堂池也只是当时武阳东门外的一个小池塘,白鹿渊仅是笃马河故道上的一小段河床,唯一可能稍大的是大河故渎上的沙邱堰。《水经·河水注》云,“堰,障水也。”自王景治河以后,大河故渎断流,至《水经注》时代,沙邱堰是否还有水可障,也属可疑。

该亚区在先秦汉唐的2000多年内,几乎没有湖沼形成,是整个黄淮海平原上的一个独特地貌现象。究其原因,显然与先秦西汉时期,《汉志》河长期在此区域内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其泥沙长期充填大河两侧的堤外洼地以及下游的兖州“九河”河间洼地,湖沼形成的地貌条件消失,湖沼当然也就不可能存在。

由此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山经》、《禹贡》河所流经的滹沱河-清河亚区,湖沼星罗棋布,而且不少属于大型湖沼;而《汉志》河流经的清河-黄河亚区,几乎没有湖沼形成?我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山经》、《禹贡》河和《汉志》河的发育先后问题,也就是河北平原中南部的地貌发育过程问题。

在全新世中期,黄河下游大致取道《汉志》河流注渤海,其所塑造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东南部与山东丘陵北麓的冲积-洪积扇相接,西北部与太行山东麓冲积-洪积扇之间则构成一条宽阔湖沼带,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其后《汉志》河下游流路不畅,尽管经过先人的疏浚,仍不可避免地在其上游地区形成北向分流,注入黄河下游冲积平原西北部的湖沼地带,从而形成 《山经》、《禹贡》河。《山经》、《禹贡》河是河北平原中部地区,由湖沼地貌演变成为平原-湖沼地貌的外动力,其丰富的泥沙沉积,瓦解了统一的湖沼带,使之分解成为大陆泽-宁晋泊湖群和白洋淀-文安洼湖群。战国中期以后,《汉志》河沿线全面筑堤,《山经》、《禹贡》河断流的结果,滹沱河-清河亚区来沙骤减,原先沿河两岸的湖群,淤塞速度减缓,因此至《水经注》 时代,该亚区的湖沼仍呈星罗棋布的分布形态。而《汉志》河流域的清河-黄河亚区,由于自中全新世以来至汉唐时期,黄河泛滥泥沙长期堆积,不但《汉志》河大堤之内的河床与洼地被淤平抬高,而且其堤外洼地也被泛滥的泥沙所填没。其泥沙堆积的进程,首先是《汉志》河下游的“九河”分流区,其后向上游地区推进,最终导致黄河下游离开数千年之久的《汉志》河故道,改走东汉以后的黄河新道入海。正是由于《汉志》河长期在此亚区内活动,因此该亚区不但在先秦时期缺少湖沼,就是在汉唐时期也缺乏湖沼形成的地貌条件。

(三)蒗荡渠、汴水以北的豫东北、鲁西南地区

该区位于汉唐时期黄河冲积扇的顶部地区,北部以漳河冲积扇南缘为界,东部以泰山西麓冲积扇为界,南界大致在今黄河一废黄河一线左右。黄河岀孟津之后,其所形成的分流及决溢对本区湖沼的影响较大。该区以今黄河为界,可分为豫东北和鲁西南两个亚区。

1.豫东北亚区

该亚区是《山经》、《禹贡》河、《汉志》河和东汉大河上游河段长期稳定活动的地区,也是黄河右岸分流濮水、济水上游河段的活动地区。《水经注》记载亚区之内有大小湖沼18个,其中较大的皆为天然湖沼,如东西三十里、南北二十里的吴泽,即先秦时期的河南大陆泽,是黄河北岸的堤外洼地湖;阳清湖一名燕城湖,东西三十里、南北五里,是黄河右岸分流濮水淤塞后的条带状故道湖。该区的人工陂塘已明显增多,总数达11个,大部分分布在清水、白沟一线的左岸,利用太行山南麓与东麓的河流开发而成;其中最大的是鸬鹚陂,东西范围达到30里,它是利用漳水、洹水和白沟之间的河间洼地开发而成的,对于补给白沟水源,起着一定的作用。

2.鲁西南亚区

该亚区是《汉志》河、东汉大河干流及其右岸分水濮水、济水等决溢泛滥潴水的场所,其湖沼总数虽然不算多,但绝大部分都是天然湖沼,而且规模较大、历史悠久,基本上是先秦时期湖沼的延续。巨野泽是本区最大最著名的湖沼,先秦时期谓之大野泽,汉武帝时,河决瓠子,东注巨野泽,巨野泽水面当有所扩展,据《水经注》记载:

湖泽广大,南通洙泗,北连清济,旧县(巨野)故城正在泽中。

整个湖沼水面呈一漭漭巨浸,至唐代《元和郡县志》记载,泽面东西达百里,南北竟至“三百里”,其面积仍然相当可观。面积仅次于巨野泽的,当推商丘东北、单县西南的孟诸泽,其在先秦时期又有孟猪、望诸、明都、盟猪、盟诸之称。《禹贡》时代曾“导荷泽、被孟潴”,《水经注》 时它是济水分流黄沟所潴汇的一个较大湖沼,至《元和郡县志》时,周围尚有50里。《水经注》记载的雷泽,即先秦时期的雷夏泽,此时它位于北济、濮水和瓠子河之间的河间洼地,其范围“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也是一个不小的天然湖沼。该区的人工陂塘极少,除曹县附近的大荠陂、 嘉祥附近的育陂和单县东南的黄陂之外,在广大的地区之内,不再见有人工陂塘的记载。

(四) 鸿沟以西的嵩山东麓地区

该地区介于蒗荡渠与颍水之间。源出嵩山的河流,如洧水、潩水等,在其下游地区受诸大河自然堤的阻挡,因宣泄不畅而形成众多的湖沼。区内面积不大,但河网密集,湖沼星罗棋布,共有大小湖沼30个,天然湖沼与人工陂塘各占一半。先秦时期该区之内的天然湖沼,在《水经注》时代依然存在,如圃田泽、中牟泽、荥泽、洧渊、狼渊等等。本区最大的天然湖沼圃田泽,形成于黄河冲积扇顶部、嵩山东北麓的扇前洼地,先秦时期它既是黄河的一个蓄洪区,又是鸿沟系统的供水湖盆,其范围可能相当广阔,至《水经注》时代,其范围尚有东西四十余里、南北二十余里,但此时统一的大泽已解体成为20多个小湖沼,由上下二十四浦相互沟通,可能在洪水季节仍能维持统一的湖面,所以唐代的《元和郡县志》记载它的范围东西仍有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与《水经注》所载基本一致。该区人工陂塘众多,与其河网密集、农业经济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数陂塘兴建于河网之间的洼地,如范围达十五里的鸭子陂,便是在洧水与鸿沟之间的洼地上修筑的。也有的人工陂塘是利用先秦的天然湖沼加以改造的,如狼陂即是在先秦狼渊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的。

(五) 鸿沟以东,汴、颍之间的淮河中游地区

该区北界大致沿今废黄河一线至今淮阴市,南界包括淮河以南的冲积、洪积平原地区。区内主要河流如雎水、涣水、涡水、沙水等,皆源出鸿沟,东南流注淮河。诸水之间的河间洼地又大多发育次一级的分流,如睢水与涣水间的蕲水,涣水与涡水间的苍水、北肥水,沙水与颍水间的夏肥水、细水等等。众多西北、东南流向的河流,其间构成的河间洼地的长轴方向均与河流方向一致,在此基础上发育和修建的湖沼,其排列均呈西北、东南方向或串珠状形式。区内共有湖沼35个,其中人工陂塘21个,天然湖沼14个,人工陂塘数量超过天然湖沼,是该区湖沼成因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人工陂塘大多分布在睢水与颍水之间的次一级鸿沟分流区内,如夏肥水沿程即有高陂、大漴陂、鸡陂、黄陂、茅陂呈串珠状排列;在细水的上下游即有阳都陂和次塘;蕲水沿岸也有潼陂和徐陂。但区内较大的人工陂塘,当首推淮河以南寿县境内的芍陂,它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东汉至唐,屡经修浚,《水经注》谓其“陂周百二十许里”,隋唐以后,因陂在安丰县境内,故又名安丰塘。其次,较大的陂塘应属杞县东境、睢水与汴水之间的白羊陂,引睢水潴积成湖,“方四十里”。

区内的天然湖沼,全部集中在睢水、汴水之间,均见于先秦记载。其中最大的渒湖,位于今徐州与宿县之间,“南北百余里、东西四十里”,《山海经·东山经·东次二经》所载今宿县东北境的湖泽,当即《水经注》的渒湖,《水经注》又称渒湖为渒陂,当是天然湖沼已经过人工加以改造的结果。

(六) 颍淮之间的淮河上游地区

该区是黄淮海平原受黄河及其分流影响最少的地区之一。区内36个湖沼几乎全部属人工陂塘,这是该区湖沼成因上最大的特点,其以《水经注》 汝水干流为界,可分为南北两个亚区。

1.北部汝颖亚区

15个陂塘分散在颍水与汝水之间的河间洼地,其中汝水分流澺水流域占有9个之多,它们大多是利用澺水及其分流富水、鮦水、润水河道的适当河段加以利用兴筑而成的,方圆数十里的葛陂,是澺水流域最大的陂塘。该亚区之内的青陵陂和汾陂,也是两个较大的陂塘,方圆分别为二十里和三十里。

2.南部汝淮亚区

21个陂塘全部集中在汝水下游与淮河之间的洼地上,大致在今正阳、息县与新蔡三县之间。其中最著名的即为汉武帝时开凿的鸿郤坡,它是引淮水注入洼地所形成的一个巨型人工陂塘。成帝时因泛滥而决去陂水,鸿郤陂曾一度消亡,王莽时,当地大旱,即有人主张修复。东汉时加以重建,起塘四百余里,再度成为一个大型湖沼。至《水经注》时代,由于泥沙的长期充填淤积,统一的湖沼已基本解体。分离出众多的串珠状小陂塘,如燋陂,上慎陂、中慎陂、下慎陂等等,此时,鸿郤陂自身的范围已显著缩小在今正阳与息县之间一带。至唐代,汝淮亚区的人工陂塘已基本消亡。

(七)沿海地区

该区北起渤海湾北岸,南至苏北沿海,可分为三个亚区。

1.渤海湾沿岸亚区

《水经注》记载亚区之内的两个湖沼,除滦河三角洲上的北阳孤淀之外, 著名的即为巨型湖沼雍奴薮。雍奴薮地区在中全新世大海侵时属浅海地区,其后海水退出由海湾瀉湖而演变成沼泽。《水经注》时代,它成为黄淮海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沼泽,其范围介于今宝坻以南的北运河与蓟运河之间的广大地区,《水经注》载:

其泽野有九十九淀,枝流条分,往往径通。

曹操曾利用雍奴薮的这一地貌特点,在其中开凿名为泉州渠的人工运河,从泃口经雍奴、泉州,历水泽“一百八十里”,以通河海。

2.莱州湾沿岸亚区

该亚区沿岸的五个湖沼,除平州渊乃济水“迆为渊渚”之外,其余四个湖沼,皆属河口海湾。较大的马常坈,即为漯水的河口海湾,由于黄河在其北侧分流入海,泥沙沿岸线淤积成沙嘴,使马常坈与大海分隔成瀉湖性质的滨海湖沼。而巨淀湖与皮丘坈,则是淄水、时水和浊水等共同入注的河口海湾。别画湖是白狼水的河口海湾。《水经注》所载的这四个河口海湾,由于海岸线的向外推进,沿岸沙嘴的封锁,均具有潟湖性质。

3 .苏北沿岸亚区

南北朝时期,该亚区的海岸线大致相当今范公堤一线。《水经注》记载的苏北沿岸湖沼,即分布在此线之内的里下河地区和运河沿岸,如射阳湖、博芝湖、白马湖等等,它们在中全新世海侵时期属瀉湖范围,先秦时期的邗沟即利用瀉湖群开凿通运,《水经注》时代,这些湖群仍是运道的通航水域。

废黄河以北的苏北沿海地区,《水经注》虽然没有湖沼记载,但据地层沉积物分析,该地区在历史早期已有湖沼存在,至唐代,据《元和郡县志》 记载,湖沼的范围在今沭阳以东、涟水以北、连云港以南的广大地区之内,名曰硕濩湖。

三  汉唐时期湖沼流域分布差异

黄淮海平原在以《水经注》为代表的汉唐时期,湖沼星罗棋布,类型众多,而且大范围的湖沼不少,与今天的地貌形态,迥然不同。但从整个黄淮海平原而论,当时190多个湖沼的成因、类型和平面分布,在淮河流域、海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三个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详见表3。

表3 人工陂塘与天然湖沼的比照表

1 淮河流域

在蒗荡渠、汴水一线以南的淮河流域地区,湖沼分布最为稠密,共有 110个之多,占黄淮海平原湖沼总数的56%。其中,80%属人工陂塘,鸿郤陂和芍陂还是当时黄淮海平原上最大的人工陂塘,它们绝大部分是利用淮河支流间的河间洼地或小支流的适当河段修建而成的;天然湖沼仅占20%,以圃田泽最为著名。

2.海河流域

在清水、白沟、清河一线以西的海河流域地区,湖沼总数也有51个之多,占黄淮海平原湖沼总数的26%,其中天然湖沼占57%,而且湖沼个体的面积通常较大,如雍奴薮、督亢泽、大陆泽等等都是黄淮海平原著名的大湖沼,它们大多是在太行山、燕山山翼冲积扇与《山经》、《禹贡》河之间的洼地上发育而形成的。本区人工陂塘占43%,但其中除鸬鹚陂稍大之外,其余皆为面积极小的小陂塘。

3.黄河流域

清河、汴水之间的黄河流域地区,面积最大,湖沼却最少,总数只有35 个,仅占黄淮海平原湖沼总数的18%,其中80%属天然湖沼,大多集中在鲁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大型的巨野泽,人工陂塘仅占20%。

汉唐时期,黄淮海平原湖沼成因类型与平面分布所存在的地域差异,是由自然条件与人为因素两方面共同造成的。淮河流域在汉唐时期少受黄河决溢干扰。鸿沟系统运转基本正常,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农田水利大发展的结果,人工陂塘因之遍地开花。黄河流域因受黄河决溢影响最为严重,由于泥沙的大量堆积,一者洼地普遍被充填,二者人工陂塘难以长期维持,所以流域之内湖沼极少。海河流域,汉唐时期黄河的决溢改道对它的影响也不太大,先秦湖沼大都尚存,建造人工陂塘的自然条件也较为充分。

先秦汉唐时期湖沼稳定发展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两部分的论述可知,在先秦汉唐时段内,黄淮海平原的湖沼数量、从记载的30多个发展到190多个,其中先秦文献所记载的天然湖沼, 绝大部分至《水经注》时代依然存在;在湖沼的地域分布方面,汉唐吋期的湖沼,在海河流域尤其是淮河流域,具有明显的发展趋势。那么,先秦汉唐时期,湖沼基本稳定、数量与分布的地域范围又有明显的发展趋势,其原因究竟是什么?下面试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诸方面进行讨论。

一 黄河中游的土地利用

黄淮海平原湖沼地貌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黄河下游的决溢改道所带来的水沙再分配。而黄河下游变迁的关键,在于中游的土地利用方式问题。

黄河中游流经广阔的黄土高原地区。在历史早期,中游地区植被覆盖良好,森林较为稠密茂盛,水土流失情况不太严重,黄河尤其是它的支流所挟带的泥沙,与后世相比而言是比较少的。黄河下游泥沙,绝大部分来自大黑河、沧头河流域、晋西北、陕东北和伊盟东南部的黄河山陕峡谷流域和泾、洛、渭、汾、涑、弘农河流域两个地区,这两个地区的黄土层深厚,地形起伏不平,故一经开垦,植被遭受破坏,面蚀与沟蚀同时并进,水土流失就很严重。因此,这两个地区在历史时期水土保持的好坏,即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所引起的植被覆盖的好坏,是决定黄河下游安危与湖沼存亡的关键因素。据谭其骧先生研究,先秦时期山陕峡谷流域和泾渭北洛上游两区,还处于以畜牧射猎为主要生产活动方式的时代,原始植被还未经大量破坏,水土流失还很轻微,所以战国以前黄河下游的决徙不多,泥沙主要大量沉积在黄河沿程范围之内。上述先秦时期黄淮海平原的三个湖沼带,除太行山东麓的第三湖沼带外,其余两个湖沼带受黄河来水来沙的影响很少。

秦与西汉时期,积极推行“实关中”和“戍边郡”两种移民政策。黄河中游上述两个地区,人口迅速增加,农田大片开辟,生产方式由畜牧射猎为主演变为以农耕为主。在那时,由于开垦是盲目、无计划的乱垦滥垦,不可能有水土保持措施,原始植被因此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终于导致西汉一代,尤其是武帝以后,黄河下游的决徙之患越闹越凶。最著名的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河水在东郡濮阳瓠子口(今濮阳西南)决,洪水东南泻入巨野泽,由泗水经淮水入海。这不但是历史记载上黄河夺淮入海的第一次,而且也是黄河水沙对先秦第二湖沼带,尤其是鲁西南地区湖沼影响最严重的一次。但相对而言,先秦时期所形成的第一、第三湖沼带,黄河决徙对区内湖沼影响较小。

从东汉初期至北魏时期,黄河中游上述两个地区,以农耕为主的汉族人口急剧衰退,以畜牧为生的羌胡人口迅速滋长,畜牧业成为当地的主要生产方式,反映在土地利用上,当然是耕地的相应减缩,牧场的相应扩展。黄河中游土地利用情况的这一改变,结果是导致下游来沙量相应地大为减少,不但黄河安流无事,黄淮海平原的湖沼也因此处在基本稳定的状态之下。

自北魏至隋,这一带的生产方式虽然处在由牧变农的过渡阶段,但牧业经济比重始终超过西汉时期,因此水土流失虽有所增加,但仍不太严重,下游的黄河与湖沼基本稳定的局面仍能继续维持。

唐代在安史之乱前后时期,这一带的农牧比重,从农牧兼营,演变成为几乎是单纯的农业区。唐后期黄河中游边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趋向,则为下游河道迁徙和湖沼消亡留下祸根。但总的来说,自先秦至唐前期,除西汉一代之外,黄河中游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利于水土保持,流域产沙量相应较少,因此下游黄淮海平原的湖沼,自然消亡速度相当缓慢,所以先秦时期的湖沼,不但绝大部分见于《水经注》的记载,而且在唐代的文献中,也多数见在。

二  黄河下游河道的决溢迁徙

先秦汉唐时期,黄河下游因河道迁徙所造成的水沙再分配,其所影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今黄河以北的河北平原地区,其南的鲁西南地区、尤其是郑州一徐州一线以南的淮河流域地区的湖沼,受其影响较少或者基本没有受到黄河泥沙的淤灌。

中全新世至西汉一代,黄河基本上以《汉志》河为主干道,由于流经时间长,泥沙长期大量堆积在沿河流域,河间洼地和局部低洼地区,早被充填淤高,因此先秦时期《汉志》河流域,基本未见湖沼记载。其所形成的《山经》、《禹贡》河分流,它们所挟带的泥沙,促使先秦时期太行山东麓的第三湖沼带的湖泊,从中全新世统一的范围广阔的大湖沼中分离出来,并有继续进行分离和逐渐促使消亡的自然趋势。

但自战国中期开始,黄河下游沿《汉志》河全面筑堤,《山经》、《禹贡》 河断流,第三湖沼带所接受的黄河来沙中断,仅靠太行山东麓的河流来沙补给,因为这些河流的泥沙补给量远少于黄河,所以先秦第三湖沼带湖泊的葑淤速度大大放慢,并且能够一直维持至汉唐时期。战国西汉初期,黄河下游即《汉志》河的堤距很宽,两岸相距达五十里。大量泥沙随流落淤在大堤之内,决岀堤外的泥沙相对减少,因此《汉志》河沿程两岸,更不可能有新的湖沼形成,而三个湖沼带则因大堤对黄河泥沙的制约而处在基本稳定的状态。

自西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开始至西汉末的近200年里,因中游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来沙量急增,黄河下游大堤之内的地势被抬高,导致河患剧烈,共发生过10次较大决口,5次造成改道。但这一时期因黄河决溢改道而受影响较大的湖沼,主要的是第二湖沼带的鲁西南诸湖。其中影响最甚的便是巨野泽。由于黄河水沙灌注,巨野泽因来沙淤积而湖底抬高变浅,又因来水不断而导致湖面继续扩大。南北朝时期巨野泽湖区辽阔,“南近洙泗,北连清济”,巨野县为湖水所围,显然与汉武帝时河水决入有关。除此之外,第一、三湖沼带基本不受西汉黄河决徙水沙所影响。

这一阶段,黄河北决所形成的分流,如屯氏河、屯氏别河、张甲河和鸣犊河,其水沙影响所至,仅局限在馆陶至东光一线以东的《汉志》河河曲西侧地区。在这个三角形的地区之内,汉唐时期未见任何湖沼记载,除了《汉志》河长期的泥沙淤积影响之外,可能与这些西汉黄河分流挟带泥沙充填河间洼地有关。而先秦的第三湖沼带,偏安于西汉的漳水以西地区,基本不受黄河诸北分流水泥沙的干扰,因此基本相安无事。

《汉志》河经过长期的运行,至王莽时代,河床因泥沙的长期堆积,尤其是西汉一代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使泥沙急增的结果,终于导致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以上决口东流,当时王莽为保元城祖坟而未堵,导致黄河漫流近60年之久。其时,先秦三个湖沼带,当以鲁西南诸湖受黄河来水来沙影响最甚。但自东汉明帝王景治河以后,直至唐代前期,黄河下游基本稳定在《水经注》所载的黄河河床之内,决溢虽有发生,但终未造成较大幅度的河道改徙。因而当时黄、淮、海三流域之内的湖沼,基本上很少受到黄河泥沙的淤填,所以先秦三个湖沼带的湖沼,从魏晋至隋唐,仍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便是黄泛区内的一些湖沼,如雷泽、菏泽、巨野泽、孟诸泽等,它们虽不时受黄河水沙干扰,但基本上尚处在动态下的平衡,湖底虽不断淤高,但湖面尚可维持或甚而有所扩大。当然也有个别的如第一湖沼带的荥泽,它原是靠黄河补给的一个天然湖沼,但在《水经注》之前已完全淤平,其原因与黄河泄出的泥沙在这里停滞有关,但决定的因素当是东汉安帝吋,在河水南岸修造八激堤,切断其水源补给所造成的。

三  重视湖沼的社会经济效益

我国古代文献中,往往将湖泊和沼泽,统称为“泽薮”或“薮泽”。《周礼·地官》郑注曰:

泽,水所钟也。水希曰薮。

古代的社会经济,是从采集、渔猎发展起来的,所以对低洼地区的泽薮一直是比较重视的。先秦以来,无论是各国诸侯,或是秦汉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其统治境内的湖沼环境。首先因为这些泽薮往往是帝王诸侯游猎场所;其次是泽薮中水生动植物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再次是泽薮能对农田灌溉起着良好的作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楚蒍掩:

书土田,度山林,鸠薮泽。

杜注曰:

鸠,聚也。聚成薮泽,使民不得焚燎坏之,欲以备田猎之处。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垦荒地,但仍然十分注意泽薮的保护。《商君书·算地》载:

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薮泽居什一。

《来民》记载:

其薮泽、溪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

这些记载便是最好的说明。因此,先秦时期的典籍,多有泽薮的记载。《禹贡》讲九州平治水土,提到了11处重要泽薮。《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和《淮南子·墬形训》都有“九薮”、“十薮”的记载。可见先秦时期,泽薮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是自然环境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社会经济效益,已为人们所普遍认识。统治阶段为了加强对泽薮的管理,设有专门的职司。《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曰:

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

杜注曰:

衡鹿、舟鲛、虞候、祈望,皆官名也。言公专守山泽之利,不与民共。

《周礼·大宰之职》九职中有“虞衡,作山泽之材”,九赋中有“山泽之赋”,《地官》中有“泽虞之官”。《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水居千石鱼陂”。《汉书·地理志》南郡编县有云梦官,九江郡有陂官、湖官。虽然没有记载到黄淮海平原的湖陂官,但《汉书·地理志》中盐、铁官脱漏不少,湖陂官也完全可能有脱漏。《盐铁论·刺权》论述;

今夫越之具区、楚之云梦、宋之巨野、齐之孟诸,有国之富而伯王之资也,人君统而守之则强,不禁则亡。

这里已经将泽薮的存废与政权的兴亡联系起来,可见统治阶段充分认识到泽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至于泽薮的自然效益,如对调节河流流量的作用,也已为有识之士所认识。据《汉书·沟洫志》记载,西汉末年贾让在治河三策中就提到:

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蜃水势所不及,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汙泽,使秋水多,得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

总之,先秦以来的统治阶级注意到湖沼的存在,有利于他们的统治和统治区内的生态环境,因此釆取行政手段加以保护,使湖沼免于湮废。又因为当时客观条件尚好,如黄河流域植被覆盖良好,中游地区的生产方式有利于水土保持,下游平原未尽开垦的土地尚多,加以黄河下游的决徒基本局限在今海河流域,故黄淮海平原的湖沼,有可能暂时避免因泥沙填淤和人为垦殖而迅速消亡。

四  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

以上三方面的论述,着重说明的是先秦时期黄淮海平原的湖沼,之所以能在汉唐时期继续维持并保持基本稳定的原因,而汉唐时期黄淮海平原湖沼数量及分布与先秦时期相比存在明显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人为的兴建陂塘所造成的。

西汉武帝时,曾一度兴起大规模引水灌溉,发展农田水利事业的浪潮。武帝认为:农是天下之本。泉流灌寝,所以育五谷。通沟渎,蓄陂泽,所以备旱。因此:

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巨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它小渠及陂山通道者,不可胜言也。

汉汝南郡辖境相当今郾城、周口、郸城、利辛以南和淮河以北地区。《水经注》记载这一区域之内共有陂塘30多个,它们多数可能即为武帝时所蓄之陂泽。其中最大最著名的即为汝、淮之间引淮潴汇而成的鸿郤陂。此陂在成帝时,曾因泛滥而被决去陂水,垦为民田。王莽时,当地大旱,于是主张恢复,童谣说:

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复,陂当复。

至东汉初建武年间,汝南太守邓晨重修鸿郤陂,“起塘四百余里,溉田数千顷”,成为一个巨型陂塘。北魏时期,鸿郤陂已因泥沙的充填而解体,《水经注》记载汝淮之间鸿郤陂周围的20个小陂塘,应是两汉鸿郤陂的残留湖群。至唐代,鸿郤陂才最后淤废。

西汉的九江郡在今寿县、凤阳的淮河以南地区,《水经注》所载淮南地区陂塘,便集中在这里。其形成年代显然与西汉武帝“蓄陂泽所以备旱”有关。古代淮河流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芍陂,相传即春秋楚相孙叔敖所造的期思陂,缺乏根据不可信。芍陂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记载,我们认为它可能即西汉武帝大兴陂泽时所兴建或重建。自东汉至唐,屡次修浚,陂周至二三百里,灌田到万余顷。隋唐后因陂在安丰县境内,又名安丰塘,宋元以后渐就堙废,今安丰塘即其残存部分。

西汉兴起的利用洼地蓄陂塘进行灌溉的措施,东汉三国以后,在黄淮海平原普遍推行。东汉时除了修复鸿郤陂和芍陂之外,元和年间(84—87年)下邳相张禹还在今安徽泗县境内修复蒲阳陂,“通引灌溉,遂成熟田数百顷”,“广二十里,径且百里”。

《三国志·魏书》载:

(曹魏时,邓艾)修广淮阳、百只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

《水经注》记载颍水南北20个左右的串珠状陂塘,很可能就是邓艾在该地区兴办屯田时所修建、改建的。此外,当时沛郡太守郑浑在萧县(今安徽萧县)、相县(今濉溪市东北)间低洼处兴陂遏、开稻田,号曰“郑陂”。豫州剌史贾逵也在汝南,“遏鄢、汝,造新陂,又断山溜长溪水,造小弋阳陂”。

在北魏、北齐时,黄淮海平原北部也续有陂塘兴筑和修浚,如督亢陂等。正因汉魏北朝人工陂塘普遍兴筑,因此黄淮海平原湖沼数量与布局均有明显发展趋势。直至唐代,黄淮海平原引渠蓄水,修筑人工陂塘进行灌溉的势头未衰。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的椒陂塘, 下蔡(今凤台)的大崇陂、鸡陂、黄陂、湄陂,陈州西华(今县)的邓门陂,汴州陈留(今开封县东南陈留)的观省陂,怀州修武(今县)的吴泽陂,相州安阳(今安阳南)的广润陂,冀州信都(今河北冀州市)的葛荣陂,赵州平棘(今赵县)的广润陂、毕泓,沧州清池(今沧州东南)的李彪淀,蓟州三河县(今县)的渠河塘、孤山陂等等,都是唐代新筑或修复的人工陂塘。如果我们将《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以及《新唐书·地理志》 有关湖沼陂塘记载与《水经注》核对,将会发现从6世纪初至10世纪,黄淮海平原上的湖沼虽然有一部分消失了,有一部分水面缩小了,但整个平原湖沼的数量与布局,似无根本性的变化,其原因仍在于有唐一代,农田水利事业发展,人工陂塘又有新的续筑的缘故。

唐宋以后河北平原湖沼的演变

前已述及,唐代自安史之乱后,黄河中游几乎变成单纯的农业区,而且新开辟的农地,正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产沙地区。五代以后,这一土地利用趋势又继续变本加厉地发展下去,中游耕地无休止地继续扩展的结果,宋代以后黄河下游的决徙之患也就无休止地愈演愈烈,黄淮海平原的湖沼因此普遍遭受灭顶之灾,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由于黄淮海平原面积辽阔,黄河决徙所及存在地域差异,因此,北部海河流域的河北平原和中南部黄淮间的黄淮平原,在湖沼演变的时间、特点和具体原因等方面,有所不同,所以必须分别进行论述。

河北平原《水经注》记载的数十个湖沼,自唐宋以后几乎全部淤为平陆,目前被誉为河北平原明珠的白洋淀,也是冀中湖群经历沧桑演变的最后残迹。

一  河北平原北部湖沼演变

在河北平原北部的永定河冲积扇上,《水经注》记载的著名湖沼夏谦泽、督亢泽、雍奴薮等等,唐代开始逐渐被永定河水系的泥沙所淤没。今通县东侧的夏谦泽,唐代的志书均已不见记载,当在唐代已经消亡。督亢泽在北魏、北齐时起灌溉作用。据唐初《括地志》记载,“督亢陂,径五十余里”, 则湖泊尚有较大的范围。但经过190年后,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大和六年(832年),以故督亢地置”新城县,属涿州。则说明督亢陂在大和之前也已基本淤没。元《都水监事记》云:

古燕赵之壤,吾尝行雄、莫、镇、定间,求所谓督亢陂者,则固已废,何承矩之塘堰亦漫不可迹,渔阳燕郡之戾陵诸堨,则又并其名未闻。豪杰之意有作以兴废补弊者,恒慨惜之。

说明到了元代,欲寻督亢陂等湖沼的故迹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原在宝坻、天津之间,武清以东的雍奴薮,变化比较特殊。它原属大海侵撤退以后的瀉湖,至《水经注》时代,大面积的潟湖已瓦解成为无数的淀泊,分布在这一滨海沼泽之上。但由于地势低洼,斥卤严重,不宜垦殖,雍奴薮的基本范围,自北魏以后变化不大。明万历《顺天府志》卷一载:

宝坻之南、天津之北三角淀,大三角淀即其处也。

即雍奴薮在明代虽已改称为大三角淀,但其范围与所在位置,和《水经注》记载仍基本一致。《读史方舆纪要》武清云:

三角淀)在县南,周回二百余里,即古雍奴薮也。

《清史稿·地理志》记载:

三角淀一曰东淀,古雍奴薮,亘霸、文、东、武、静、文、大七州县境。

这两条史料把武清西南、明代永定河下游尾闾的三角淀,追认为《水经注》的雍奴薮,无论在地理位置或形成原因上都存在明显的错误,纯属附会。《水经注》记载的武清以东的雍奴薮湖沼区,直至清康熙年间和雍正年间,相继在其中开挖了筐儿港和青龙湾等人工排水河渠,以及近代开挖的潮白新河等等,才将雍奴薮湖沼洼地人为地分割成黄庄洼、里自沽洼、大黄铺洼和七里海,并且相继脱水,昔日的滨海湖沼洼地,现今已大部分被开垦成为良田。

二  河北平原南部湖沼演变

在河北平原南部,先秦汉唐时期以大陆泽为代表的湖沼群,在北宋以后也发生重大变迁。大陆泽在先秦时期为《禹贡》河所潴汇。战国中期以后,《禹贡》河断流,大陆泽汇集今巨鹿、隆尧、平乡、任县、永年以及邯郸等数县市境内的太行山东麓地表径流,由于来沙骤减,大陆泽尚能基本维持先秦时代的大湖形态。但至唐代后期,据《元和郡县志》邢州巨鹿县和赵州昭庆县下的记载,大陆泽的主体部分已显著缩小,仅“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而且呈现出一片沼泽化的景象,“葭芦、茭莲、鱼蟹之类充甹其中”。值得指出的是,《元和郡县志》在深州陆泽县下云:

《禹贡》大陆既作。此县南三里,即大陆之泽,因名之。

深州鹿城县下又说;

大陆泽在县南十里。

唐陆泽县即今深县,鹿城县即今辛集市。唐代此两县之南的大陆泽,与巨鹿、昭庆间的大陆泽,中间间隔瘿陶、堂阳、衡水诸县,显然不是一个统一的大湖。但李吉甫所载确凿,当有所据,而且陆泽、鹿城之名,皆与大陆泽之名有一定联系。我们据此推断,先秦《禹贡》时代的大陆泽,其范围当包括唐代的巨鹿至陆泽之间的广大地区。其后,由于滹沱河冲积扇前缘扇体的发展,先秦时期统一的大陆泽才被分隔成东北和西南两个部分,《元和郡县志》所载即反映分隔之后的大陆泽的基本形态。现在深县与巨鹿之间的滹沱河冲积扇前缘扇体之下,普遍存在着中全新世至晚全新世早期的湖沼相沉积地层,便是最好的证明。东北部陆泽、鹿城之南的大陆泽,在唐代之后即消失不见记载,其原因显然与它接近滹沱河,受其冲积扇前缘扇体覆盖以及北宋黄河北决的泥沙淤积有关。西南部巨鹿、昭庆间的大陆泽,据《宋史・河渠志·黄河下》记载,在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黄河北决淹没了巨鹿城,波及隆平县(今隆尧县),大陆泽也因而被黄河来沙所淤浅,湖底抬高,湖水顺着葫芦河(今滏阳河)向下游泄入今宁晋东南、《水经注》所载的泜湖地区,潴汇成为宁晋泊。明初开始,宁晋泊为南徙的滹沱河所汇注,湖面水域不断扩大,而上游的原大陆泽则继续缩小其范围。明代中期,在洪水季节,宁晋泊与大陆泽尚可连成一片,合称大陆泽;枯水季节,则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的宁晋泊称为北泊,南部的大陆泽称为南泊,然其主体已在北泊,南北两泊以河道相通。清雍正年间,导南泊之水注于北泊,南泊再次缩小。以后正定、广平、顺德三府,广开稻田,截河水灌漑,南泊大陆泽的 来水大减,渐趋淤平。道光年间,“大陆泽在任县,不过一泓宛在”而已;而宁晋泊自明初以后常受滹沱河浊流灌注,也不免“日就高仰”。至清代末年,南北二泊随着湖底抬髙,积水通过子牙河下泄至河北平原中部的文安洼一带,终致历时数千年之久,史书屡载的著名的大陆泽,最后在地面上消失,无处觅其踪迹。

三  河北平原中部湖沼演变

在河北平原中部今白洋淀、文安洼一带的构造凹陷地带,是先秦时代属《禹贡》、《山海经》河的“九河”分流区,据沉积相分析,其河间洼地当有为数不少的湖沼存在,只是没有文献记载罢了。《水经注》时代,该区之内明确记载的湖沼有大埿淀、小埿淀、范阳陂、狐狸淀、大浦淀、阳城淀等等。其中,郦道元在《水经·滱水注》中对阳城淀的描述最为形象:

博水)又东径阳城县(今望都县东),散为泽渚,渚水潴涨,方广数里。匪直蒲笋是丰,寔亦偏饶菱藕,至若娈婉草童,及弱年崽子,或单舟采菱,或叠舸折茭,长歌阳春、爱深绿水,掇拾者不言疲、谣咏者自流响,于时行旅过瞩,亦有慰于羁望矣。世谓之为阳城淀也。

从北宋开始,今白洋淀一文安洼一带湖群发生重大变化。北宋与辽,在河北平原中部以白沟河(上游为拒马河,下游至今雄县北白沟镇折东经霸县北、信安镇北,东流至天津入海)为界,故白沟河又称界河。界河以北的永定河水系南流注入界河东去;界河以南即为白洋淀一文安洼低洼湖沼带。据《宋史·河渠志》记载,北宋初年,为了防御辽朝骑兵南下,人为地将滹沱河、胡卢河(今滏阳河前身)、永济渠等河水引入这一低洼地带,筑塘蓄水,形成一条西起今保定市,东至于海的淀泊带,南北最宽处达一百三五十里,最狭处也有八里十里,深度三尺至一丈三尺不等,“深不可以舟行,浅不可以徒涉”,史称“塘泺”。

当时,在塘泺地区之内,大小淀泊星罗棋布、不胜枚举。在今保定以西以北有西塘泊、沈苑泊;今保定与白洋淀之间有大莲花淀、洛阳淀、牛横淀、康池淀、畴淀、白洋淀、边吴淀、齐安淀、劳淀;今白洋淀与文安洼之间有小莲花淀、黑羊淀、百世淀、粮料淀、回淀;今文安洼与贾□洼之间有鹅巢淀、陈人淀、燕丹淀、大光淀、孟宗淀、水汶淀、得胜淀、下光淀、小兰淀、李子淀、大兰淀;在今运河以东至海岸则有破船淀、灰淀、方淀等。

这条北宋北境的淀泊国防线的修筑,开始于太宗淳化四年(993年)知雄州何承矩的建议,以后又陆续将沿边诸水引入塘泺,以补充淀泊的水量。宝元元年(1033年)因天旱水枯,又将北面界河的水也壅汇于塘泺。熙宁中:

(又引)徐、鲍、沙、唐等河,叫猴、鸡距、五眼等泉为源,东合滹沱、漳、淇、易、白等水并大河,于是自保州西北沈远泺,东尽沧州泥枯海口,几八百里,悉为潴潦,阔者有及六十里者,至今倚为藩篱。

至此,河北平原南北一些湖泊,因主要河流都汇注于这一条湖沼带而逐渐枯涸。

但自庆历八年(1048年)以后,黄河三次北决,流经平原中部夺御河入海,前后60余年,侵犯塘泺,“浊水所经,即为平陆”。此外,导入塘泺的 “漳水、滹沱、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自然也带来大量泥沙。所以,《宋史》记载:

(自徽宗以后,塘泺)淤淀干涸,不复开浚,官司利于稻田,往往泄去积水,自是堤防坏矣。

当海河水系河流泛涨时,塘泺地带积水四溢,一片汪洋,浩渺无际,人民不胜其害。

至明代中叶,北宋时期的界河,因永定河南徙带来大量泥沙而淤平,附近的地表径流遂汇集于界河南侧新的低洼地带。所以,在宋代末年以来已经淤废的塘泺淀泊地带,又形成许多新的大型的淀泊。例如,宋代的白洋淀,仅是高阳和雄县之间一个很小的湖泊,而明代中期的白洋淀比宋代扩大了好几倍,跨任丘、新安、高阳三县境,“周回六十里”。霸州境内的高桥淀,周回竟达四百里。武清县南境的三角淀,周回也达二百余里。任丘县的五官淀,也是众流所归,其东与武清县三角淀相接。嘉靖年间,雄县境内即有淀泊29处,较大的有苍耳淀(周三十里)、马务淀(周三十里)、烧车淀(周三十里)、莲花淀(周三十里),最大的是矛儿湾,下连直沽,周百余里。明代河北平原中部这些湖淀被总称为“东西二淀”。

(东淀)延袤霸州、文安、大城、武清、东安、静海之境,东西绵亘一百六十余里,南北二三十里及六七十里不等。永定河水自西北来汇入,子牙河水自西南来汇入。

西淀跨雄、新安数邑之境,既广且深,西北诸山之水皆汇焉。

东淀大体上即今文安洼和东淀,西淀大体上即以今白洋淀为主体的湖群。所以在明代和清代前期,河北平原上的零星湖沼大多消失,潴水的湖泊唯存“东西二淀”和上文所说的“南北二泊”。当时正定、广平、顺德三府之水,过南北二泊之后,又由滏阳河、子牙河归入东流;顺天、保定、河间三府之水皆汇于西淀,又由玉带河、会同河归入东淀,因而东淀举畿辅全局之水,渺然巨浸,周二三百里。

但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巡抚于成龙疏筑兼施,将永定河水引入东淀之后,大量泥沙也随之输入,“于是淀病而全局皆病”,东淀湖群相继“尽变桑田”。

明清时期,随着降水的年际分配与年内分配不均,“东西二淀”湖区,时而“弥漫数百里之间,无处无水”,“淀水汪洋浩渺,势连天际”;时而河滩裸露,垦殖日众,湖田弥望。但由于泥沙的充填,“东西二淀”总的趋势是日渐淤浅。例如明嘉靖年间,在河间府境内有洋东淀等十多个淀泊,至清乾隆年间“皆已湮废”。今肃宁、河间有呈西南东北向展布的若干长条状洼地,在洪涝之秋暂时积水,与文献对照,大体上即明洋东淀的遗迹。任丘县的五官淀,到清代后期也淤平,今为一片盐碱洼地。三角淀在清雍正年间,便已“所余无几”,其余“各淀大半淤塞”,“或仅存浅濑,或竟变桑田”。至20世纪初,三角淀全被淤平。最近几十年,东淀湖群已淤为文安洼。西淀的白洋淀,从顺治元年(1644年)至光绪七年(1881年),由于泥沙淤积,湖区面积缩小了十分之七。本世纪以来,白洋淀仍继续淤高。目前,白洋淀虽然被誉为河北平原的一颗明珠,但它正面临着湮废的严重威胁,必须抓紧加以整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