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融合”打造柔性数字工厂(上)
建设数字工厂需考虑自动化、精益化和信息化,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相互支撑、融合提升,同时要兼顾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避免信息孤岛和自动化孤岛,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成为领先的精益数字工厂。
定制化生产面临的挑战
随着个性化定制需求越来越突出,多品种小批量、 短交期给生产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
▲大规模定制下产品生产的特点
个性化定制生产企业普遍面临这些困难。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这些方面:计划编制、成套和缺件、高库存和在制品、多个部门之间协同、柔性自动化产线集成、生产过程、应对变更和插单等。
▲定制化生产面临的现实问题
常见的应对策略包括大规模定制和柔性化生产,主要有几个方面:
▲应对个性化定制的常见措施
先建设后集成的问题
很多企业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需考虑建设柔性自动化及数字工厂,其中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建设,他们选择了:优先推进单点自动化→集成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及引领的实施路径。
▲柔性数字工厂常见的推进策略
这种渐进式数字工厂建设路线是正确的,单点自动化及柔性化通常会选择建设柔性化自动化的生产线。下图是常见的柔性制造系统原理图,包括了加工单元、存储系统、搬运系统、工夹具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统这五个部分。
▲常见的柔性制造系统的原理图
有些企业投入了很多资金,进行柔性自动化改善,但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常见的特征如下:
▲自动化产线建设常见的问题
(1) 自动化产线手工输入、统计分析及生产切换麻烦
产线数据均是手工输入,易出现人为错误,且生产切换周期长,生产过程、质量数据通常需要导出,靠手工汇总才能进行统计分析。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上层信息系统缺位,或有上层信息化系统,但缺少集成。
(2) 缺少统一集成规范,集成难度和成本很高
自动化产线的建设缺少信息化集成接口规范,为将来集成造成很多技术上的困难,补救成本很高。原因是前期轻视信息化的作用,信息化部门参与不够,缺少集成标准及规范。
(3) 自动化仓储与物流设备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每条线都有独立的自动化仓储与物流设备,不能共享使用,大部分仓储物流设备利用率很低,导致重复投资和浪费。原因是总体规划不足,缺少上层信息系统同步建设,导致各生产线各自为政,重复建设。
(4) 企业其他部分工作没有跟上来,自动化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企业其他部分工作没跟上来,比如物料齐套率低、缺少自动化配送,该自动化系统作用不能充分发挥。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配套工作没有同步进行,包括信息系统、物流系统、供应链系统的建设,设计工艺的模块化和结构化等。
(5) 自动化系统运维难度和成本高
由于不同柔性生产线管理系统是由不同厂家提供的,功能模块完整程度不一,技术架构也不同,这些系统的运维也非常困难。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缺少标准化。
(6) 没从企业整体考虑,没解决企业关键问题
部分自动化项目在立项时,没从企业整体考虑,没解决企业的关键问题,局部优化不代表整体的优化,产生成本,但不产生效益。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精益化总体规划不足,没有找对优化的关键点或者方向。
▲产线自动化未必是企业的关键问题
以上6个问题就导致了“自动化孤岛”! 前期花费大量资金、精力及时间,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效益,事后集成又需要花费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加以补救,且补救难度还很非常大。所以说,“先建设再集成”有时是短视的、不负责任的说法!
局部自动化是指针对企业的某个部分,比如一台机器、一个单元、一条产线、一个车间实现的自动化,假如做得好,也能使该局部实现优化,即局部优化。局部自动化形成了的“自动化孤岛”。这些单元自动化相当于,军队的单兵作战能力很强,但如果缺少统一指挥与调度的指挥官,整体作战能力就会变得很差。
三化融合推进数字工厂
事实上,很多企业也意识到了总体规划的重要性,但在总体规划方面能力不足,面临很多难以跨越的问题,比如:
精益生产如何指导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如何对自动化进行支撑?
如何制定通用的集成规范和标准,减少集成成本,缩短项目周期?
如何通过信息化打通各个自动化单元,实现整体协同精益化?
建设数字工厂要同时考虑自动化、精益化与信息化,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互相支撑、融合提升,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成为领先的精益数字工厂。
▲三化融合推进数字工厂
精益化既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同时也是目标,需要关注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数字工厂建设能帮助降低成本、提升品质、缩短交期,这与精益生产的目标一致,精益生产推进的同时,需进行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总体规划,指引自动化、信息化及智能化项目实施。
自动化通常需要先行,更多替代体力劳动,更多关注局部优化的实现。自动化可以更好地减少人的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为信息化与智能化创造条件,信息部门参与自动化项目,制定自动化产线和各个业务、中控系统的集成接口标准。
信息化支撑智能化,更多代替脑力劳动,更多关注整体优化的实现。信息化负责生产计划制定、所有产线/设备联网、包括生产、质量、仓储、物流、包装等资源的计划调度,确保生产资源的自动优化与高效利用,实现柔性自动化生产与精益化生产,更大程度地减少、脑力劳动。
▲正确理解自动化、信息化、精益化的辩证关系
如图,从三个维度将精益、自动化与信息化分为4个层次:
精益的角度,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益,从单元级的改善提升至车间级、工厂级甚至供应链级的改善。
自动化角度,从刚性自动化、柔性单元、柔性产线上升至柔性自动化工厂的改善。
信息化角度,从碎片式系统、集成式系统上升至平台一体化、智能化平台。
如图所示,通过产线自动化实现单点级的改善,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实现对车间、工厂与供应链更高层次的改善和优化。
▲通过信息化、智能化对精益提供更高层次的支持
MOM是制造系统的大脑
对于自动化的产线和设备,更多是接收指令和工艺参数,并进行自动化生产,可以认为替代了人的体力劳动,是生产制造的执行机构。当然,自动化设备不仅可以替代人生产执行,还能替代人进行生产排程、物流配送、质量检验、包装发运与生产调度等。
我们认为:MES平台是制造系统的大脑,负责计划的制定、所有产线和设备的联网、包含生产、质量、仓储、物流、包装等资源以及相关活动的计划排程和动态调度,确保生产资源的自动优化与高效利用。
▲MES驱动制造,是制造系统的大脑
虽然柔性单元、柔性生产线具有部分感知和边缘控制的功能,但柔性单元和柔性线更多是为了替代人的体力劳动,关注局部优化。MOM/MES是为了更多替代让人的脑力劳动,关注制造系统整体的优化。
MOM/MES并不是替代传统的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ERP(企业资源规划)、IIOT(工业物联网)系统,而是与PLM、ERP、IOT形成了互补的关系。
▲部分智能化支撑手段的业务流场景
如下图,MOM位于产品生命周期轴、企业信息化轴和价值链轴的核心交汇环节,需避免制造运营管理相关信息系统的碎片化,建立统一的MOM平台。
▲避免制造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碎片化
从总体角度来看,建立统一的制造运营平台,要考虑覆盖从零部件到总装发运全制造链、支持异地多工厂协同、支持各组织职能横向协同、支持人机料法环全生产要素、支持与供应商的协同、平台化和可持续发展支持等等。
▲统一的制造运营平台需考虑的因素
另外,对于集团型企业,还要考虑覆盖不同放入管理层次需求,覆盖集团、园区、分厂、车间、产线、工位多个层次管控需求。建立多层级计划一体联动、基地与分厂物流协同、制造过程透明、质量全生命周期溯源、产线与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管控体系。
▲覆盖集团、园区、分厂、车间、产线、工位多个层次的管控
为更好实现MOM高效协同,要选择一体化平台的MOM系统,基于统一底层技术平台,可选配的业务模块、单一的数据源和统一的开发运维平台,减少系统集成与接口的数量。MOM平台提供了生产排程、生产执行、仓库管理、物流执行、质量控制、设备管理、采购协同、能源环境管理以及工业物联等等功能。
▲基于单一数据源的一体化MOM平台
柔性工厂须配柔性的MOM系统
建设柔性自动化工厂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持续的优化和调整,不断提升自动化、精益化以及智能化水平,这就要求最核心的信息系统MOM也要是灵活可扩展、柔性的。
从业务角度来说,MOM应当提供如下建模功能,能方便定义产品工艺模型、柔性自动化单元、计划及调度模型、仓储及物流模型、质量控制模型、设备联网模型、智能分析等等模型,这些建模功能能方便对模型进行调整。
▲MOM需支持的低门槛的业务建模能力
从IT角度来说,系统应当建立低代码可配置的开发方式,提供包含数据结构建模、基于脚本的插件开发、在线表单设计、在线报表看板设计、在线集成接口开发等工具,能够快速对已有功能模块进行扩展,也可以开发出新模块。
▲从IT角度提供低代码可配置的开发方式
高度自动化的工厂,为实现柔性自动化生产,MOM平台建议具备和产线集成、支持柔性生产建模以及工业IOT物联的相关模块,能够快速搭建模型,不但能加快项目推进的进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还能保证系统良好的可维护性与灵活性,满足工厂持续改进系统调整的要求。
▲MOM平台柔性生产建模和工业物联的相关支撑
FMS(柔性制造系统)的功能和MOM平台中很多模块,比如计划排程、生产执行、物料配送、质量管理、设备监控等都有相关关系,也需利用“工业物联”模块用来连接自动化生生产、仓储以及物流设施,基于以上特性,FMS系统可作为MOM平台的子模块,通过MOM平台为传统FMS“赋能”。
下图是一条焊接的柔性生产线,包含三个自动焊、人工焊、机加工作业岛。
▲包含三个作业岛的柔性生产线
德沃克智造系统能提供对自动化产线设备的内在集成能力,实现信息的采集、工艺信息下发、生产过程监控等功能。
▲德沃克智造系统虚拟工位
计划智能排程与调度优化
对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多变化的柔性自动化工厂,生产计划制定通常是很困难的,特别是经常插单、工艺变更、生产过程不稳定,同时还需根据多品种的工艺差异,合理组合生产计划,减少工艺切换带来的成本,生产计划和调度通常是最需要经验,工作繁琐,最有挑战性的岗位,一个车间有10多个计划员,但计划制定效果依然不理想。
生产计划是工厂运行的指挥棒,生产计划要指导物料的备料、工具工装的准备、拉动物料的配送、驱动自动化设备自动生产和按顺序进行生产切换等。加入生产计划不合理,会导致产能的巨大损失,原材料以及在制品积压、无法按期交货等问题。
基于MOM平台,实施高级计划排程APS模块,建立拉动式的计划体系,考虑单个设备、单条产线产能的约束,最重要的是,考虑不同自动化产线之间的平衡,优化瓶颈,减少在制品。比如有些批量生产的工或瓶颈工序需要拉动上游工序的生产,这样能有效减少在制品数量,事实上自动化工厂在制品缓存都有一定容量限制。
系统可以快速验证生产计划的合理性,例如检查物料的齐套性、工具工装的准备,并且提前驱动生产准备,同事对异常进行及时的预警。以前要人工去了解和跟踪物料的齐套、工具工装的情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得到的信息时效性很差,通常会造成计划不合理。
对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多变化的工厂,APS解决了“计划没有变化快”的问题,排程模块能根据收集的最新信息,设备可用情况、订单齐套性等,支持快速滚动重排,确保计划更新的合理性与及时性,同时针对一定周期内的生产计划进行锁定,保证生产计划的稳定,这点对于柔性自动化工厂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