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与音乐相遇

荷马史诗】《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德》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荷马史诗》以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状况,采用扬抑抑格六音步诗写作,节奏感强烈,由行吟诗人边弹里尔琴边诵唱,进行口头传播。

抒情诗】抒情诗是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独唱歌曲,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由抒情诗人自创自唱,诗人即音乐家。一般分为笛歌和琴歌两种,笛歌是用阿夫洛斯管伴奏演唱的诗歌,琴歌是用里尔琴伴奏演唱的诗歌。代表诗人有阿基罗库斯、泰尔潘德阿尔凯奥斯和女诗人萨福等。

颂歌】颂歌是为重大仪式写作的诗歌,以华美的合唱形式演唱,格律较为自由,唱时伴有舞蹈和乐器演奏。分为太阳神颂歌和酒神颂歌两种,前者用于赞美太阳神,用基萨拉琴伴奏,后者是在酒神节上演唱的狂野的歌舞,用阿夫洛斯管伴奏,是悲剧的前身。创作合唱颂歌的诗达罗斯。

悲剧】悲剧是古希腊时期戏剧、诗歌、音乐和舞蹈合而为一的综合艺术形式,由酒神颂歌发展而来。古希腊悲剧的含意不在于“悲”,而在于“严肃”,情节严肃,常取材于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悲剧的演出,最初由一个演员叙述故事,后发展到三个演员同时登台,用吟诵的“宣叙调”解释剧情,演员面戴假面具,脚穿高底靴,演出中有歌队演唱,用阿夫洛斯管伴奏,在可容纳数万人的半圆形露天剧场演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是著名的三大悲剧作家,经典悲剧剧作有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里拉】里拉是一种较古老的抱弹弦乐器,常用于敬奉太阳神阿波罗的仪式上,也被用来为颂歌或史诗伴奏,琴身音响用龟壳或果壳蒙上牛皮制成,两边竖起框架干。琴弦用动物的肠或腱制成,最初有四根,后增加至七根。里拉一直被视为古老正统的乐器,它的形状一直被当做音乐的象征和标志。

基萨拉】基萨拉是里拉的加强版,不同的是其尺寸和音量都比里拉大,演奏技巧较复杂,且做工讲究、装饰精致,一般为专业演奏者使用。

阿夫洛斯管】是簧管乐器,声音比较坚硬,具有穿透力,常用于敬奉酒神狄俄尼索斯,代表着狂野豪放的力量。其构造是将簧片插入木质、骨质或金属管中吹口,管底不封口,管身侧有指孔,两根管排成V型。

西林克斯】是排箫类乐器,以七根管子为标准样式,一般被看作是乡间牧人的乐器。

笑剧】是一种综合性的滑稽表演,可模仿日常生活场面,也可模仿希腊悲剧中的情节,中间插入歌曲和舞蹈,它的娱乐性很强,但品位不高,甚至近乎猥亵。【哑剧】是一种表现神话故事的戏剧舞蹈、盛大的哑剧表演有时多达三千歌手,三千舞蹈者参加。【军乐】。军乐同罗马军团的庞大方阵相适应,音乐规模非常宏大。大型的合唱和管弦乐队的人数成百上千。为了适应这种大型化的要求,人们从各民族的乐器中选出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用于军乐演奏,使用最多的是大号和水压风琴。大号为铜制,管长一米多,不同的号声代表不同的命令,如有的用于关闭城门,有的用于宣告胜利,有的用于冲锋等:水压风琴是最早的管风琴,通过水的压力送风发声,音量宏大,起先作为观赏角斗时的伴奏,后常用于戏院、剧场乃至家庭。

格里高利圣咏】罗马教会圣咏,俗称“格里高利圣咏”或“格里高利素歌”,是中世纪天主教会音乐最重要的体裁,它是无固定节拍、无伴奏的单声部歌曲,歌词来自于《圣经》,由教堂唱诗班以拉丁文演唱,在日课和弥撒仪式中应用。附加段、继叙咏和教仪剧,是圣咏的衍生物,在9世纪以后得到发展。

【附加段】附加段是中世纪时在原有格里哥利圣咏的基础上进行附加或插入的新材料,形成圣咏的扩展。附加段常用于日课中的交替圣歌、应答圣歌等部分,以及常规弥撒的某些部分。【继叙永】继叙咏是9世纪时在弥撒中的“哈利路亚”后,在其花唱旋律上附加歌词,最后脱离哈里路亚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形式。

奥尔加农】中世纪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和作曲手法,约见于公元10世纪的音乐记载中。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上方写作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形成复调形式,由最初的“平行奥尔加农”“反向和斜向的奥尔加农”,发展到带花唱的“华丽奥尔加农”及有节奏模式的“有量奥尔加农”。

狄斯康特】迪斯康特是中世纪盛期奥尔加农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复调形式,通常指在已有旋律上作即兴对位的手法。13-14世纪时,迪斯康特尤指高声部以相似的有量节奏对位定旋律进行的复调风格,其低声部是带有节奏模式的旋律,高声部与定旋律声部形成一音对一音的风格,但它们旋律进行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反向的。狄斯康特是中世纪复调音乐形式。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主要有:1.常被拼成用以指12世纪多声部作品,即所谓奥尔加农。2.指由一位歌唱者用即兴方式演唱一个声部,同时一个不是即兴的声部由另一位歌唱者演唱。3多声部音乐创作中,运用音对音的织体形态,运用节奏模式,使乐曲整体上显示出分句的结构特征,这与奥尔加农即兴式的松散结构有很大区别(而此种含义常常为教科书所采用)。此外,也还有其他不同的概念含义。总之,狄斯康特是一个使人迷惑的名词。

经文】形成于13世纪的多声部复调音乐体裁,在克劳苏拉的基础上形成。通常为三声部,低音固定调采用格里高利圣咏曲调,拉丁文演唱,上方第二和第三声部自由创作,用法语演唱宗教或世俗内容歌词。13世纪经文歌的代表作曲家有佩罗坦、弗朗科等,14世纪等节奏经文歌的大师为维特里和马肖。

孔杜克图斯】孔杜克图斯是流行于12-13世纪的一种单声部或复调拉丁文歌曲体栽。复调孔杜克图斯常见为三声部,声部写作较为简单,和声主要由协和音程八度、五度和四度构成,所有声部几乎是以同样的节奏进行。孔杜克图斯与同时期其他复调音乐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定旋律声部往往不采用教堂圣咏旋律,而是新创作的。孔杜克图斯在巴黎圣母院乐派作曲家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至13世纪末叶,孔杜克图斯逐渐被经文歌所取代。

巴黎圣母院乐派】巴黎圣母院是12-13世纪欧洲教堂音乐中心,发展复调音乐的重要基地,聚集了大批出色的作曲家,是这一时期的欧洲复调音乐臻于登峰造极的境地。莱奥南和佩罗坦是巴黎圣母院乐派仅有的留下名字的两位巨匠,前者被称为“最伟大的奥尔加农作曲家”,后者则有“最杰出的狄斯康特作曲家”。

伪音】伪音是在早期音乐的特定做法。教会调式的前八种既不能移调,也不能转调或做任何半音变化,歌唱者在唱某些音程时,感到别扭,如:f-b是增四度,有时把b唱成降b,或把f唱成升f,这种降低半音或升高半音的变化,并不在谱面上显示出来,所以称为“伪音”。这种“伪音”的运用实际上为转调创造了条件,如多里亚调式因常常降低第六音而渐渐变成爱奥尼亚调式;利底亚因常常降低第四音、混合利底亚因常升高第七音而渐渐变成伊奥利亚调式。而这后两种调式到了17世纪确立大小调体系,取代了教会调式成为近代欧洲音乐的调性基础。

纽姆谱】纽姆谱是欧洲7-14世纪的一种记谱法,用于记写中世纪教会音乐。

有量记谱法】有量记谱法是在13世纪后半叶建立并沿用至1600年的记谱法体系。13世纪,德国的音乐理论家弗兰克著有《有量歌曲艺术》一书,提出用不同的音符表明长短不同的音的设想,促成了“有量乐谱”的产生。“有量乐谱”使纽姆谱大大前进了步,出现了长短不同的音符。15世纪出现了接近现代的五线谱。

游吟诗人】中世纪的贵族阶层诗人音乐家,发源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南部游吟诗人称为“特罗巴杜尔”,北部游吟诗人称为“特伦威尔”。他们写作单声部世俗诗歌,内容常是爱情、时事评判和英雄史诗,运用田园恋歌、破晓歌、挽歌、维勒菜、回旋歌、叙事歌等体裁写作。德国的游吟诗人称为“恋诗歌手”。

恋歌诗人】恋歌诗人(也有译为恋歌歌手)是大约12-14世纪产生于德国的、受法国游吟诗人影响而四处游吟奏乐的贵族骑士。因为他们大多演唱爱情歌曲,而被称为恋歌诗人,与游吟诗人一样,他们常亲自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乐曲多采用爱奥尼亚调,两拍子或四拍子的节奏较多。

流浪艺人】流浪艺人是浪迹四方的音乐和杂技表演者。他们地位低下,无定居、无法律约束,常聚在一起,走遍欧洲。后来才稍有组织。他们的音乐多属于即兴性质,但也因此而能更纯真地表现出与生俱来的音乐。德国的“高克勒”、法国的“戎格勒”,英国的“吉格勒”和“格里曼”都是这种流浪艺人。

名歌手】名歌手(也有译为歌唱大师、师傅歌手或恋诗歌手)是15-16世纪出现德国的音乐行会。名歌手多属于中产阶级或操各种手艺的诗人,他们并不到处游荡,而是有组的行会,每个人在行会中的地位,要通过各种歌唱比赛,按照严格的评分标准来评定,从最低到高分别有学徒、学友、歌手、诗人、师傅等称号。名歌手的音乐创作有严谨的规范。

圭多】圭多·达雷佐,11世纪法国本笃会修士,中世纪杰出的音乐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主要著作为《辨及微芒》,书中不仅探讨了古代音乐理论问题,还记录了他发明的六声音阶体系、用于视唱练耳教学的”圭多手”,并确定扩展了以三条或四条横线来标示音高的记谱法,他的理论法则是所有早期音乐学说的基础,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新艺术】“新艺术”最初是法国作曲家和诗人维特里于1320年所写论文的标题,论文记录了当时欧洲音乐发展的最新成果:相对于“古艺术”时期的有量音乐三分法,音值二分法已被接受并实践,引人二分音符,确定三、六度音程的协和性,强调半音的表情意义,“等节奏经文歌”的运用等。当时的理论家用“新艺术”这一术语来称呼14世纪在法国处于巅峰的新音乐,与13世纪的“古艺术”相对,现用来指代整个14世纪的欧洲音乐艺术。法国的马肖和意大利的兰迪尼是欧洲新艺术时期的代表作曲家。

马肖】14世纪法国诗人,作曲家。曾供职于卢森堡大公兼波西米亚国王及法王夏尔五世。他是欧洲新艺术音乐的典型代表,所作(圣母弥撒曲》是复调常规弥撒套曲的最早范例,经文歌普遍采用等节奏技术;他的世俗音乐亦是复调尚松的杰作,有叙事歌、回旋歌和维勒菜,还创作有单声部的行吟歌曲。

兰迪尼】14世纪意大利作曲家和管风琴家。生于佛罗伦萨,童年因患天花而双目失明,终生侍奉教会。留存下来154首音乐作品,除4首牧歌和1首狩猎歌外,全部是巴拉塔(舞歌)。单声部的巴拉塔与劳达赞歌紧密联系,常为宗教题材,复调巴拉塔是类似于牧歌和狩猎歌的世俗体裁,结构与维勒莱相似。兰迪尼是意大利新艺术音乐的代表人物还是“兰迪尼终止式”的创始人。

第乐派】15世纪上半叶,第戎的勃艮第宫廷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音乐文化中心,通常认为,文艺复兴音乐发源于此。勃艮第的辖境相当于今天的法国东北部、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等地,聚集了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和歌手,创作和演唱法语世俗复调歌曲。勃艮第乐派作曲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C.迪费和G.班舒瓦。

弗兰德乐派】15世纪中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重要的音乐流派。相当于现在部分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地区的佛兰德地区,培养了大批杰出的音乐家,在教堂唱诗班或王公贵族的宫廷中服务,影响遍及全欧。佛兰德乐派作曲家的主要创作,在宗教领域集中于弥撒曲和经文歌,在世俗领域集中于意大利的牧歌、法国的尚松和德国的利德,他们运用高度发展的模仿复调技术、无伴奏合唱织体以及用音乐描绘特定歌词形象的“绘词法”,成就了文艺复兴音乐的高峰。佛兰德作曲家的代表为奥克冈、若斯坎,德·普雷、奥布雷赫特、伊萨克和拉索,其中,拉索是文艺复兴音乐的集大成者。

(0)

相关推荐

  • 中世纪音乐之旅(下)

    上两章中我们可以发现,中世纪早期的歌并不注重乐器,表现形式主要以单声部的歌曲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中世纪后期,由于世俗文化的繁荣,逐渐出现了器乐体裁,乐器的种类也多了起来. 弦乐类:提琴在这个时候 ...

  • 名词解释:中间消耗

    中间消耗(zhōng jiān xiāo hào)名词解释:也称中间投入,是指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其内容具体包括生产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料.材料 ...

  • 名词解释: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lín shí shè shī)名词解释:是指建筑业企业为保证施工和管理的进行而建造的各种简易设施,包括现场临时作业棚.机具棚.材料库.办公室.休息室.厕所.化灰池.储水池.沥青锅灶等设施: ...

  • 名词解释:国有资产预算管理

    国有资产预算管理(guó yǒu zī chǎn yù suàn guǎn lǐ)名词解释:是指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机构为实现其职能,利用价值形式,在所管理的范围内,对具有一定法律形式和制度保证的国有资 ...

  • 名词解释:偿债基金折旧法

    偿债基金折旧法(cháng zhài jī jīn shé jiù fǎ)名词解释:是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在信托者手中存放一笔现金基金,将每年的折旧费存入,以便以后代置固定资产之用.此方法要考虑资 ...

  • 名词解释:原始成本

    原始成本(yuán shǐ chéng běn)名词解释:亦称历史成本.资产在其取得时,为它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负债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为交换而收到的或为偿付将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

  • 名词解释:会计核算软件

    会计核算软件(kuài jì hé suàn ruǎn jiàn)名词解释: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电子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凡是具备相对独立完成 ...

  • 【新人】名词解释:“重生”是什么?

    所谓重生,标准模式是主角回到若干年前,带着这些年的记忆,成为更年轻时的自己,而这些记忆,这些人生经历,自然成为了他最强大的金手指. 如果说系统流是近几年渐渐被写滥的话,重生文可就是被写滥了十几年了,而 ...

  • 明清瓷器名词解释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因其烧制的明官窑瓷器光至茂美,底部有"景德年制"故名景德镇.明初,景德镇御窑厂成立,从此景德镇成为北方制瓷的中心.御窑专供烧造宫廷使用的器物,制作精巧,无物不备. ...

  • 名词解释:外汇信托放贷

    外汇信托放款(wài huì xìn tuō fàng kuǎn)名词解释:是指金融信托投资机构运用吸收的外汇信托资金或自筹外汇资金对目行审定的企业或项目发放的贷款.外汇信托放款按期限分为短期外汇信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