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备考:记叙文高频考点归纳
一.概括文章内容(必考考点)
答题公式:
①(必要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结果
②(时间/地点)+谁+干什么+结果
考点分析:
公式1:首先要找到故事的中心人物,这是概括情节的第一步,可以从两个细节入手,一是文章的线一是文章的标题。其次是判断事件,即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或者围绕中心人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当把两个要素都寻找完毕后,就可以在文中寻找起因。
公式2:此公式的应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文章中人物比较单单一,确定好中心人物,然后根据公式1的的方法答题即可。另一种情况是文章人物众多,故事情节也纷繁复杂,对于这样的试题,要明确每一段落都有相应的人物物,并且注意陈述角度的变化。
以上两个公式分别对应不同类型的试题,前者主要对应一句话概括主要情节或字数要来较少的试题;而后者主要对应没有特别明确的字数限制或者文章情节比较复杂的试题。
常见概括方法:
① 六要素综合法②关键词与提炼法(含中心词语提炼法)③段意合并法④去粗取精法
阅读方法:
应特别注意开头、结尾,看文中是否有概括性的段落,每段开头或结尾是否有概括或总结性的语句
答题方法:
抓住核心要素——人物和事件。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准确”二是“简洁”,答题语言一定要精炼,切记啰嗦。
二.顺序(重要考点)
答题公式:
①顺序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给人鲜明的意象,便于读者理解
②倒序的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制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增强文章感染力,便于突出文章的主题。
③插叙的作用:(概括内容+作用+好处)
① 概括插叙内容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更好的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为下文……做铺垫,便于突出文章的中心③这样写补充背景材料,有助于情节完整,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考点分析:
理清记叙顺序
①理清时间。要分清顺叙、倒叙和插叙的类型,其方法是仔细读文章,看看其中有无时间上的先后错乱现象。
②关注变动。要仔细分析事件的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如有,则这些地方可能运用了倒叙和插叙
③紧扣段落。阅读时应特别注意“倒”“顺”之间的起讫点,认清那些起关键作用的词句和段落
三.关键句段在文中的作用(高频考点)
答题公式:
1.结构
①开头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营造气氛、奠定基调;铺垫伏笔、设置悬念
②中间段: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或只承上,或只引出下文
③结尾段:总结全文、收束全文、照应开头(或题目)
2.内容:
①开头段:奠定感情基调;点明题意;点明(或:引出)叙写的人、事、物、景;渲染气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中间段:点明中心(或:主旨)、升华(或:深化)主题
③结尾段:点明主旨,卒章显志;抒情议论,深化主题;内容含蓄,发人深省。
考点分析:
1.结构方面:
①开头段:如果包含总结概括性内容,其作用一般就是总领全文;如果对下文有引领作用,就是引出下文;如果作者写景抒情,这便是营造氛围,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如果开头能让读者感到好奇,想急切往下读,就是设置悬念,架设伏笔。
②中间段:段落处于文章的中间位置,作用往往就是承上启下,衔接前后文。
③结尾段:“总结全文”用于概括性的做结论的句子,如果结尾段有文字、情节和开头段或文章题目相关,那便是“照应开头(或:题目)”。
2.内容方面:
①开头段:奠定感情基调、点明题意、渲染气氛,以上术语在运用时都要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来谈,即要答出“奠定了什么感情基调”“点的什么题”“渲染了什么气氛”,而切不可只是单纯地答出几个枯燥的术语
②中间段:在文章的中间部分,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意义明显拔高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往往和主旨相关。如果句子读出来,情感充沛,语意激动,这种情况就用“升华”;如果句子读出来,心里非常平静或者很沉重,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深化”了。
③结尾段:与中间部分的答题规律一样。
四.写作手法的作用(重要考点)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铺垫、照应、设悬念、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答题公式:本文采用了……的写作手法,内容上起到了……的作用。
五.人称和作用(重要考点)
答题公式:
① 本句用了第几人称②结合内容来谈,(适时用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③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利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④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的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六.线索的作用(重要考点)
考点分析;
答题公式:①文章以“……”为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选材经典,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②文章围绕“……”这一线索,按照从……到……的时间(地点)顺序展开叙述,故事结构完整,叙事条理清晰。
③运用“……”顺序,使文章叙事有“……”妙处(或:好处、作用)
考点分析:
明确行文线索
①紧扣时间。有些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让读者看到各阶段的不同变化,能在鲜明对比中感受事件,得到感悟,阅读时要紧扣表示时间的词语。
②着眼事物。在一些文章中,具有某一特点的事物是文章的主轴,它左右着故事内容,连缀着情节,决定情节的走向。因此,要善于把握贯穿全文的事物。
③探究情感。有时候,则用议论抒情来显示线索,这样的线索往往是某种感情。作者的思想情感不是一成不变的,抓住情感的变化,就能理清故事情节,迅速把握全文。
④追踪见闻。有些文章以“我”为线索人物,以“我”的见间和感受为线索来展开叙述阅读时要把握好“我”的见闻和感受。
⑤通读文章,大体划分内容,看看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⑥了解文章体裁和内容,表现手法。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往往是以作者对景、对物的感情为线索的
⑦找出文章中多次出现的句子或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暗示了文章的线索。
⑧注意分析文章的题目,许多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线索
形式:①以人物为线②以时间为线③以空间为线④以某物为线⑤以事件为线⑥以情感为线⑦以题目为线⑧以地点为线⑨明暗两线
七.题目的含义及作用(重要考点)
答题公式:
标题含义:表层意思是……,深层意思是……。
标题的作用:①点明文章主要内容,更好的表现主题(或:点明主旨)。②点明故事发生的线索(或:感情脉络)③如果运用象征、比喻、双关,要答出具体事务④具有文学色彩,奠定文章感情基调⑤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点出写作对象)
考点分析:
标题的含义:
①本层的含义:标题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
②深层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① 结构(线索、悬念)②主旨,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③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④写法,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⑤表现手法 象征
标题是比喻性的,应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
标题的作用:
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②作为文章的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③读者感情的出发点④具有象征意义⑤语带双关⑥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⑦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⑧寓意含蓄,引人深思⑨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寻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要为文章的主旨服务,“点明主旨”是其主要作用。标题如果让人眼前一亮,和普通标题相比,一定会起到更好地表现主题的作用。在答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答出文章正表达的主题,以求答案的完整性。
②标题作为文章的眼睛,对文章而言至关重要,如果一篇文章始终围绕标题的内容展开来写,就像“一线串珠”,文章题目就起到了“线索”的作用。有时,文章的标题还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心得感受,全文也是循着这条“感情脉络”来写的,答题时这一点也不要遗漏。
③散文、小说的标题有时不像议论文、说明文那样直白,而是很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因此,其标题除了具有表层意思之外,还有更为深层的含义,即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我们答题时一定要答出其隐性意义。
④有的文章标题能够营造独特的意境,比如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思念等这些往往具有很浓郁的文学色彩,从而很好地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⑤有的题目中作者巧设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的急切期待和关切的心理状态,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积极性。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文章标题的表述比较质朴,并且是文章主要的表述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是否是“点出写作对象”的作用。
八.环境描写(重要考点)
分类:①自然环境描写②社会环境描写
答题公式:
① 运用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往往出现在文章开头,为人物的出场起铺垫的作用)②交待人物性格/身份(有的作品通过环境的介绍便能预示人物的身份、地位,特定的环境又塑造出人物特殊的性格)③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人物都活动在特定的“环境”当中)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做铺垫)+暗示人物(或:某物)……的命运(或:发展方向)
九.分析人物形象(高频考点)
答题公式:
文章运用……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的内容,表现了……的性格(心理),体现了……的品质精神
考点分析:
①外貌描写---体现人物性格的特征,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到烘托作用。
②语言描写---能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③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或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心理理描写---直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
⑤正面描写。答题模式:(1)通过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或:地位),描写了……的处境(或:经历),表现了……的心理状态(或:思想性格)。(2)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或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或心理,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⑥侧面描写。答题模式:通过……侧面描写,烘托出人物的……心理(或:性格),反映……的社会现实。
⑦细节描写。答题模式: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或:心理、品质等)。
十.赏析语言(必考考点)
1.修辞方法及作用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对偶、设问、反问
答题公式:
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谁的……特点,抒发……情感或突出了人物……性格特点。
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当做人来写,赋予谁人的动作和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谁的……特点,抒发……情感。
排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加重……感情。
夸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特征,感情强烈,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跟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反复: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
对偶: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工整优美。
设问: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使文章波澜起伏。
反问: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激发读者情感。
2.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人物描写: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答题公式:文章运用……描写,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内容,表现了……的性格(心理),体现了……的品质精神。
考点分析:
①正面描写:
A.通过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的身份、……地位,描写了……的处境、……经历、……形象、……心理状态,表现了人物……思想、……性格。
B.通过语言、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细致传神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或:心情),反应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思想品格)
C.通过心理描写:生动形象、细致传神地反应了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侧面描写:
D.通过……侧面描写,烘托出人物……的心理(或:性格),反映了……的社会现实。
②细节描写:
答题公式:
A.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或:心理、品质)
B.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文章……中心,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C.一些写景的句子可以从修辞的手法等角度去赏析,写人的句子还可以从侧面描写的角度去赏析
考点分析:
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此外还有: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动态描写: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
3.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①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②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
4.词语描写:
答题公式:选择词语+解释词语+具体内容+表达情感
考点分析:
A.一定要注意词语蕴含的丰富内涵
B.运用反语或贬词褒用,要分析出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特殊意义和情感
C.一些精辟准确的动词、形容词,能把人物或所写事物写得生动传神。
十.感悟探究评价,想象拓展应用(次重点)
答题公式:
①感受启发类:一句话概括看法+两三句话谈理由+联系文章和亲身经历。
②质疑探究类:选择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从文章内容,语言、写法、立意等方面)+结合文章说出理由。
③想象补写类:选准人称、角度,确定话题+根据情景补写相关内容。
④综合应用类:内容必须结合文本,形式应符合问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