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幽门

幽门

《针灸穴名解》:

幽,阴而隐也。地下厚土之所治也。前穴为通谷,本穴曰幽门,即如肾经之气临于幽谷之门也。足少阴之气,行至本穴以后,即出腹部之阴,而达于胸廓之阳也。此后诸穴均在膈上。本穴与巨阙平,亦内应横膈也。足少阴之气由腹入胸,本穴为其一大关键,为走出幽隐之初步,故云“幽门”,一名“上门”。曰“上门”者,为气向上通,脱离腹腔之门也。
《内经》:“两阴交尽曰幽”。《周书·谥法》云:“雍遏不通,曰幽。”以生理内景及功能言之,幽门居肠胃之交,遇硷则开,遇酸则合。针灸各书多谓幽门可治中焦雍遏诸症。则本穴与胃之上下口,均有感通。至于升降开合,则以补泻手法为之。按刺法不过补泻,补泻之变,不可胜用也。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所属经络

足少阴肾经

《针灸大成》主治

主小腹胀满,呕吐涎沫,喜唾,心下烦闷,胸中引痛,满不嗜食,里急数咳,健忘,泄利脓血,目赤痛从内眦始,女子心痛,逆气,善吐食不下。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夹巨阙两旁各一寸五分陷中,足少阴、冲脉之会。
《中国针灸学》
脐上六寸,巨阙旁开五分。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先从胸剑联合中点直下3横指,再自前正中线旁开半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

幽门
【别名】上门(《甲乙》)。
【位置】在巨阙两旁各五分陷者中。(《甲乙》)
【取法】在肓俞上6寸,巨阙(任脉)旁开0.5寸处,仰卧取穴。
【局部解剖】肌肉、血管同阴都;布有第七肋间神经。
【主治】腹痛,呕吐,善哕,消化不良,泄泻,痢疾。
【配伍举例】《百症赋》烦心呕吐,幽门闭彻玉堂明。
【刺灸法】直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可灸。
【文献选摘】《甲乙》冲脉、足少阴之会。

足少阴肾经巡行视频

视频录自于|3Dbody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