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版”相互保出现,几多惊喜几多愁!
前段时间,支付宝的相互保上线之后,号称只要你芝麻信用分达到650分,年龄在18-59岁之间,又符合健康告知,你就可以免费加入相互保。
浮生君已经详细分析过这款产品,详见《支付宝,相互保,我并不想和你发生那一毛钱的关系!》。
相互保是正宗的阿里系成员,保障包括恶性肿瘤在内共计100种重疾。
相互保是阿里系的成员
但是相互保存在显著的缺点:
40周岁及以后保额降为10万,60周岁及以后不再赔付。
有芝麻信用分650分的门槛,对于不太用支付宝的人而言无法加入。
分摊保费无总额上限,一年会支付多少保费不明确。
因此,相互保虽然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保障,但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加入前需要详细了解规则后再决定。
不过,支付宝凭借着巨大的影响力,以及宣传"0元加入"的口号,让相互保着实火了一把。
这边厢相互保的热度尚未散去,那边厢京东的老刘又想给相互保险再点一把火。
在京东金融上,刘强东上线了京东互保。
京东上线"京东互保"
我们来深扒一下,和相互保相比,京东互保究竟更好还是更差呢?
京东互保的承保公司同样是一家正规的相互保险社,在保监监管管辖范围之内。
目前国内获得保监会批准设立的相互保险公司只有三家。
支付宝"相互保"的承保公司是信美相互,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寿险相互保险社。
京东互保的承保公司叫做众惠相互,是国内最早设立的相互保险社。
国内3家相互保险社
众恵相互的初始发起会员中有37%是产业链企业,客户群体粘性强。
众惠相互保险社发起人中产业链企业居多
众惠相互成立以来,以意外险和健康险的销售为主,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线,近一年来的保费稳步增长。
近一年众惠相互的保费收入情况
所以,京东互保和支付宝的相互保一样,都是由安全靠谱的公司承保的,其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条款、保险费率、再保险业务、审计制度和偿付能力监管都有明确要求。
京东相较于阿里,刘强东相较于马云,一直都处在一种追赶的态势之中。
除了自建的物流系统和客服服务之外,国内电商老二京东虽然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但在阿里面前仍然还是追赶者。
电商是如此,保险亦是如此。
相较于阿里,京东始终处于追赶态势
从2013年开始,蚂蚁金服通过参股、增资、战略协议等多种方式,开始局部保险。而京东真正开始谋划保险布局是在2015年。
此次推出京东互保,也有着和支付宝相互保较劲的味道在里面。
有了相互保的模式在前,不难想象,京东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推出相互保险,一定是做了改进的,主要有5点:
1
保障范围增加
京东互保在100种重疾的基础上,增加了30种轻症,包括原位癌、不典型心肌梗塞、轻度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介入术、主动脉手术等高发的轻症,诚意十足。
2
加入条件降低
京东互保没有信用分这类的准入门槛,且70周岁前都可以加入,而相互保目前只允许59周岁以内的人群加入。
3
整体保额提升
支付宝相互保所谓的30万保额只对39周岁及之前的人群有效,40-59周岁保额只有10万,超过59周岁保额降为0。
这也是相互保为人所诟病的地方。
京东互保在保额上做了一定程度的改进。41-50周岁的人群比相互保增加了10万的保额,重疾保额达到了20万,另外还有2万轻症保额;60岁以上人群也有5万重疾保额以及5000元轻症保额。
不同年龄段"京东互保"的保额
4
轻症不影响续保
京东互保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如果被保人因为轻症疾病后发生了理赔,仍然可以续保,可以继续享有重大疾病保障。
"京东互保"轻症理赔不影响续保
5
保费分摊有上限
之前相互保虽然号称每次赔付分摊保费最多不超过1毛钱,但是一年下来有多少件理赔案是未知的,消费者最后一年要支出多少保费是无法预知的,这就给现金流支出带来了不确定性。
京东互保的分摊机制和相互保类似,每月10日和25日进行保费分摊,众惠相互保险社收取赔付款10%作为管理费。
但京东互保在保费分摊上做了改进,约定了各年龄段年保费的分摊上限。
换句话说,无论每年的理赔案件有多少,也无论众惠相互保险社理赔款支出了多少,最终投保人分摊的金额都会小于等于约定的分摊金额上限,如有多出部分将由保险社承担。
"京东互保"承诺了年保费分摊上限
从这几点来看,京东互保的确做出了不小的改进。
但是,京东互保还是存在几个问题:
1收费模式不统一
支付宝的相互保在推出之时,宣称的是"0元免费加入"。现在我们知道了,其实这只是文字游戏,采取的是后端收费的模式,到了分摊日将根据实际理赔情况再来分摊保费。
京东互保就有意思了,它虽然采取的也是后端收费的方式,到了分摊日根据实际理赔情况再来分摊保费,但它却还要收"门票费",30天-50周岁的人要交9元钱加入互保计划,51-70周岁的人要交99元钱才能加入互保计划。
现在推广期间,30天-50周岁的人可以0元免费加入,51-70周岁的人也可以优惠9元钱,以90元钱的门票费加入。
但是前、后端均收费的模式导致收费形式显得有些混乱。
前后端均收费,导致收费模式有些混乱
2续保条款不甚友好
和其他一年期的短险一样,京东互保也是非保证续保保险,因此其保险费率是可以调整的。
支付宝的相互保在保险条款中写明,保险费率的调整适用于所有被保人或者同一类被保人。因此不会单独对某位被保人调整费率。
而京东互保在其保险条款中,是允许单独对某一位被保人调整费率的。
假设被保人身体状况发生了变化,或者赔付了轻症,京东互保并未排除他们行使费率调整的权利,因此存在对单一被保人提高费率的可能性。
"京东互保"的续保约定
从整体保障来看,京东互保的优势大于劣势,优于支付宝的相互保产品。
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参与京东互保计划的成员每年分摊的费用会高于参加相互保的成员。
一是因为大数法则。群体基数越大,赔付率就越接近于精算结果,否则就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性。
支付宝相互保上线8天就加入了1000万人,目前总共已经有1800多万人加入,基数庞大,赔付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最终结果就是摊薄成本。
而京东互保上线一天,仅仅有2000多人加入,如果刘强东不想办法搞点活动促进一下的话,最终可能也就是一个几十万人数级别的互助计划,成本会高于相互保。
二是因为京东互保提高了41-50周岁年龄段人群的保额,并且允许60岁以上、70岁以下人群参保。这对年龄相对较大的人而言固然是好事,但这也意味着京东互保的赔付支出必然大于相互保,最终大家分摊的费用也必然高于相互保。
相互保险的模式正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道路之中,阿里和京东两大互联网巨头相继出手,竞相角逐,有利于打磨出更优质的相互保险来。
但不管怎么说,相互保险仍然还是一年期的保险,产品结构和产品费率的稳定性永远是一个硬伤,而且保额偏低,无法完全起到转移风险的作用。
因此,相互保险我们可以作为一个一年期的消费型险种辅助配置,甚至作为自己献爱心的途径,但还不能作为家庭核心险种配置。家庭保障的基石,仍然需要借助传统商业保险的力量,合理进行组合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