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枷臂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在肌萎缩侧索硬化(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ALS)中有一组称之为连枷臂综合征(Flailarm syndrome,FAS)的临床变异型,该型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男性,表现为对称性双上肢近端为主的肌无力和肌萎缩,而双下肢、延髓受累较轻,病变进展较慢,生存期长[1]。该病于1886年首次被报道,西方国家统计ALS发病率为1.89/10000/年,患病率为5.2/10000/年[2],而FAS约占ALS的5%。我国尚缺乏FAS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可靠统计资料。由于临床罕见,目前对FAS的认识甚少,因此,加强对FAS病例报道及经验总结,是提高对FAS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我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3例FAS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的3例FAS皆因“双上肢无力”入院。FAS临床诊断根据1998年修订的El-Escoria诊断标准,入选病例均有完整的临床诊断资料,并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及电生理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FAS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电生理检查结果。
2临床特点分析
3例FAS患者的临床资料如表1所示。3例均为男性,湖南籍,年龄37~64岁,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8月~14月,平均12月。3例均有双上肢对称性无力合并近端肌群萎缩,1例有肌束震颤,2例无肌束震颤。2例上肢肌张力低,1例正常,3例下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上肢腱反射1例减弱,2例消失,下肢腱反射2例活跃,1例亢进。3例患者病理征均为阴性。头颅MRI结果2例表现为腔隙性梗死,1例无明显异常。3例患者电生理检查均呈现广泛的神经源性损害。
表1:3例连枷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3讨论
FAS为ALS的一种临床变异型[1],1999年佐佐木昌通过对2例临床诊断为FAS的患者进行尸检,发现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脑干运动神经元丢失,锥体束和运动皮质的变性,与ALS尸检表现一致[3],证实这一观点。2007年Vucic等[4]通过神经电生理方法检测11例FAS患者皮质和外周兴奋性,发现其皮质高兴奋性、外周神经钠、钾电流失调表现均类似于ALS患者,也支持FAS是ALS的临床变异型而非一种独立疾病。FAS与ALS的起病年龄并无明显差异,发病高峰在50~60岁之间[5],但本组病例起病年龄在37~64岁之间。二者性别构成比差异显著,文献报道ALS男女发病率比为1.5∶1,FAS为10∶1[4],本组3例患者均为男性。FAS与ALS性别构成差异提示Y染色体、男性激素在FAS发病及病程进展可能发挥重要作用。FAS最显著的特点为双上肢近端肌群对称性出现严重的肌无力和肌萎缩,下肢、球部肌群早期不受累,上运动神经元的体征往往位于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未侵犯区域[6]。FAS区别于经典的ALS的另一特点在于其病程进展缓慢、呼吸障碍出现较晚。Wijesekesa等[7]的研究发现,在135例FAS患者中,临床表现从一个区域进展至另外一个区域的平均时间在肢体起病的ALS为12.3个月,而在FAS为34.3个月。从症状出现到需要通气支持的平均时间在肢体起病的ALS是26.7个月,在FAS患者为61.6个月,故有人称FAS为良性运动神经元病。虽然颈髓运动神经元严重减少,高颈段脊髓却早期幸免[1],这也是FAS呼吸功能障碍较晚出现的原因所在。本组3例患者均以对称性双上肢无力起病,合并双上肢近端肌如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的萎缩,且下运动神经元体征如肌无力、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均出现在上肢,而上运动神经元体征如腱反射的活跃或亢进出现在下肢。3例患者就诊时病程为8~14个月,仅表现为颈髓临床受累,至出院时均无需通气支持,符合上述特点。除需具备上述临床特点之外,FAS的诊断需满足确诊或很可能级别的ALS诊断,即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球部、颈、胸、腰骶段4个区域中至少3个区域检测到正在进行的失神经现象和慢性神经再生现象。急性失神经改变如纤颤电位、正锐波并非ALS特异性表现,在皮肌炎、周围神经病也可出现,然而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体征并慢性神经源性改变出现时,纤颤电位、正锐波对ALS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慢性神经源性改变包括时限延长、波幅增宽的UMP,干扰性减少,运动单位招募减少[8]。其次须排除其他类ALS疾病,如肯尼迪病、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副肿瘤综合征等。本组3例患者均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双上肢近端肌无力和肌萎缩,无男性乳房女性化,阳痿、肌痛等表现,电生理检查符合3个区域以上的慢性神经源性改变,未出现传导阻滞现象,且3例患者肿瘤全套、甲功5项、腰穿脑脊液检查、脊髓磁共振、胸部CT、腹部彩超、生殖系统彩超及常规的血液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基本可除外类ALS疾病。迄今为止,利鲁唑是目前唯一批准的可延长ALS生存期的药物,但利鲁唑价格昂贵,治疗周期长达18月,效果有限,临床应用受限。应用神经生长因子、调控轴突钠、钾离子通道、诱导体内多能干细胞向运动神经元分化等方法尚在研究中[9,10]。由于不同类型的ALS具有异质性,药物对特定亚型的作用可能会被掩盖,有必要设计针对FAS的药物临床试验[11]。本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有不同时程地服用利鲁唑,1例患者自觉上肢无力症状较前改善,3例患者均未规范治疗达18个月。总之,目前对FAS知之甚少,总结其临床病例特点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诊断,为进一步探索针对FAS的治疗方案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