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在大理丨完美越冬攻略
北方的冬天是荒芜的,萧瑟的,甚至是雾霾的,但在此时的大理,却创造着逆天而行的惊艳。
大理的阳光,到了冬季就变得温暖。冬天一到,大理人喜欢蹲在墙根角或在小院里、阳台上烤太阳——大理人晒太阳不叫“晒”,而叫“烤”。
摄影/谢罡
第一天
8:00
在街边尝口当地小吃
清早,走在古城的小巷里,总会听到“吃碗油粉”的叫卖声。这里的油粉,就是白族人的豌豆粉。坐下来吃上一碗热乎乎、酸辣可口的稀豌豆粉,大概是最惬意的一件事情了。
通常,旁边的小摊会支一个火盆,上面放置着张铁丝网,下面是红红的栗炭火。摊主正在翻烤着一块块白色的圆饼,饼比较薄,一会儿就烤熟了,闻起来有点香,这就是饵块饼。随后,摊主将饵块饼放在一个盘子里递给食客,由食客随需放上佐料。你可以在饵块中裹上一根油条,或者将烧饵块掰成小片后放到刚才那碗稀豌豆粉里,这就是大理街头常见的早点——烧饵块。
▼
9:00
在喜洲周城的白族人家看手工扎染
从大理古城出发,沿着环海西路一路北上,左边是苍山,可看到山脚的大理三塔,右边则是洱海,岸边是一个接一个的村庄。周城,是其中之一,这里被誉为“白族扎染之乡”。
随意走进白族院子,迎面就是一片片染就的以蓝底白花为主的各色布料,晾晒在阳光下。
白族老奶奶坐在院子里穿针走线,将扎好的白布放进染桶染缸里浸染,布从染缸内出来,就形成了一块块的色彩,如此反复几次,扎染就完成了,每一道工序都是按照最传统的制作工艺,让人感觉穿越时光,来到一个古老的年代里。
摄影/葛蔼
看罢扎染,在典雅的白族民居中驻足流连也是极美的享受。密如蛛丝的石板路,汩汩的泉水顺着七拐八弯的巷道流淌,古朴而又幽静。巷道两侧一幢幢白墙青瓦楼房,“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形式构建是白族传统建筑特征的写照。
▼
11:00
在海舌半岛看天光云影
喜洲镇往东北方向3公里,有一处延伸到洱海中长达1公里的半岛,这是由苍山万花溪带下的泥沙在东西两面波浪的夹击下形成的沙洲,由南至北由宽渐窄伸进洱海,犹如“舌头”,故名“海舌”。
这里,三面环水,临水之处或青沙白浪、蚌壳累累,或泡在水中满是沧桑的枯树朽木;岸边渔舟穿梭于波光树影之间。清澈、明冽、干净的天空和湖面,一直延伸到空气里。
▼
12:00
在桃源村面朝大海吃顿饭
桃源村,同样是临海的村子,因蝴蝶泉而著名,与双廊相比,这里多了几分宁静。找一家面朝洱海的餐厅,吃午饭。村里餐厅没有菜单,所有菜都是当季菜,依次摆开,供食客们挑选,特别接地气。
新鲜食材就在眼前,从蘑菇到海菜,树皮到芝麻叶,卤肉到洱海鱼,应有尽有。
▼
14:00
在挖色镇的小普陀看红嘴鸥
小普陀是一个很小的海中岛,其他季节很有可能就是经过了草草看一眼离去,但是到了冬季,它就是环海时必停留的一个点了。为什么呢?因为洱海上多了一个精灵——红嘴鸥。这群不怕人的鸟儿在这里和人们亲近地打招呼,可以从岸边买鸥粮喂它们。
从岸边向西眺望,苍山洱海都在背后,一座小岛和楼阁独立湖中,画面奇幻而又美丽。每当成群的红嘴鸥飞过时,画面更加动人。
▼
16:00
在大理大学赏冬日樱花
大理的冬樱这几年越来越出名,其中最佳观赏地点在无量山,可惜无量山路途太远。其实在大理古城也有可以看樱花的地方,那就是大理大学。这里的樱花毫不逊色,而且还可以看玉兰和腊梅。大理学院背靠苍山,面对洱海,学生宿舍不是山景房就是海景房,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简直羡煞旁人。
▼
18:00
在古城感受南诏夜色
冬天吃饭肯定也要暖暖的才好,虽然冬季不是野生菌的采摘季节,但是现在的保鲜技术足以让你在冬季吃到一锅野生菌养生汤。
菌汤火锅开火后都要让锅底里的鸡肉和菌菇一起煮15分钟,只有保证足够的时间,在煮的过程中鸡肉和菌菇的香味才能混合到极致。菌菇的鲜香在高温鸡汤的作用下被逼出,鲜香阵阵,味道迷人。菌菇清甜鲜美,入口滑腻爽口,其精髓便在鸡汤的鲜美和菌菇的软嫩。这味道幸福感太强烈!
吃过暖暖的菌汤火锅,月光下,霓虹灯里,沿着古城中轴石路徜徉。光可鉴人的石板街道,曲径通幽的深街长巷,古朴的民居,经营特色商品的小铺,仿佛在述说着几百年来小小古城的富庶繁华。
▼
21:00
在才村的海景房里数星星
住是大理最有特色的一个部分,各色各样的客栈遍布大街小巷。才村是离古城最近的临海村子,选择一家客栈的海景房,坐在落地窗前,将整个洱海尽收眼底,放肆地数星星,看月亮。
第二天
6:30
在才村码头等待日出
冬季大理的清晨寒意十足,当第一缕晨曦洒下时,云被染成了金色,连同海上的倒影。
待太阳升起,就可出海了。出海,多风骚的词,意思是,坐个船,去洱海兜一圈。此时洱海的晨光还未散去,海面洒满一片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