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分泌系细胞具有干细胞活性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Kelley S. Yan等研究人员确认Bmi1-GFP+细胞和Prox1+细胞为内分泌系细胞,在损伤诱导的再生及稳态过程中,这些细胞具有肠干细胞(intestinal stem cell,ISC)活性,相关文章发表于《细胞·干细胞》杂志。

由于肠道隐窝处的肠道干细胞(intestinal stem cell,ISC)具有生成多系分化的祖细胞的能力,肠道展现出显著的再生能力。肠道隐窝处的干细胞生态位(niche)包括上皮组分、上皮下组分及肠腔组分,提供了关键的旁分泌信号。在稳态及损伤诱导的再生过程中,有几种细胞群被报道具有ISC活性。

研究人员通过比较RNA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的结果,分析了假定的小鼠ISC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多个周期中ISC群体的转录物组与Lgr5+的ISCs(最明确的ISC池)非常相似,但是Bmi1-GFP+的细胞却是不同的,且富含肠内分泌(enteroendocrine,EE)标志物,包括Prox1。Prox1-GFP+的细胞在体外表现出持续的克隆生长情况。通过追踪Prox1+细胞的细胞谱系,研究人员发现,在稳态过程中和放射诱导的损伤后,Prox1+细胞会出现长时间的克隆。单细胞的mRNA测序显示了Prox1-GFP+细胞的两个亚集:一个类似于成熟的EE细胞,而另一个表现出低水平的EE基因表达,但共同表达簇细胞标记物——Lgr5和Ascl2,让人联想到标记滞留分泌祖细胞(label-retaining secretory progenitors)。

这些研究数据表明,EE谱系(包括成熟的EE细胞)由稳态和损伤诱导型ISCs库组成,该研究扩展了我们对细胞可塑性和干细胞性的理解。

参考文献:Cell Stem Cell 2017;21:78-9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