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下)

最近有粉丝反映看不到教学手札更新的文章进入公众号,点击右上角三个点设置星标即可

上期回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下)六、音乐、文娱(一)古代音乐1.五音、六律。古人把宫,商、角、微、羽称为五音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1、2、 3、4、5 )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徽,就形成七个音阶,即: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1   2   3    4    5   6    7例如:“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古书常把五音或五声和六律并举。律,本指用来定音的竹管,后来成为我国古代音乐方面的专门名称。即:黄钟、大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例如:“夔于是正六律和无声。”(《察传》)“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2八音,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具体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3.经首。相传为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一说为黄帝所作。《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来源:Zxxk.Com]4.六么,唐时有名的琵琶曲名、本名《录要》,后比为《绿腰》《六幺》。《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5.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全曲共十二遍,前六遍为散板,无拍,不舞,后六遍有拍有舞。《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6.桑林。古乐曲名。《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7.无射。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8.阳春白雪。《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所作。在战国时代成为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9.下里巴人。“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10.乐师。可以演奏出动人的音乐,天籁之音的人被称为乐师。11.十二律。古乐的十二调。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12.宫调。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近人吴梅曾解释说:“宫调者,所以限定乐器管色之高低也。”我国历代均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定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声,是乐律之本。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以七声配十二律,可得十二宫、七十二调,共为八十四宫调。13.俗乐。宫廷中宴会时所用的俗乐,称为“燕乐”。“雅乐”是统治阶级制定的典礼乐舞,寻根究底,几乎都来自民间音乐,只不过改变了它的内容和情调而已。有著名琴曲《广陵散》《酒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琵琶曲《阳春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丝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广东音乐《旱天雷》《雨打芭蕉》等,以及大量的寺院音乐、各地各种乐曲,其中不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14、雅乐。雅,正也。雅乐,即典雅纯正的音乐,是一种古代的传统宫廷音乐,指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15.中国十大名曲。《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曲中高山流水之意。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梅花三弄》——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又名《夕阳箫鼓》、《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汉宫秋月》——崇明派琵琶曲。《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阳春白雪》——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独奏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渔樵问答》——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三十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歌词。乐曲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中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胡笳十八拍》——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传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的民间乐曲。现仅存古琴曲,以《神奇秘谱》载录最早。早期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不详。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广为流传,并有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 对于曲情的理解,有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寓鹄鸿之志的;也有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音调基调静美,静中有动,旋律起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十面埋伏》——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明《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记载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两军决斗是,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金、剑击声、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成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二)古代文娱1.五射。古代的五种射技。这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2.文房四宝。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文房,即书房。北宋苏易简著有《文房四谱》一书,叙述了四种文具的品类及故实等。这些文具,制作历史悠久,名手辈出,且品类丰富,风格独特。著名的有: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县的歙墨、广东端州的端砚、浙江吴兴的湖笔。3.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汉字经历了篆、隶、楷等发展阶段,技法日精,在文字书写的点画篇章之间,表达出作者的性格、情感、意趣、素养、气质等精神因素,遂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用笔、结构、章法为书法之大要。从商周甲骨文、两周金文、秦篆、汉隶,以及魏晋到唐宋楷、行、草,书体繁复,流派众多,涌现了王羲之、颜真卿、怀素等伟大的书法家,留下了《兰亭序》《自叙帖》等珍贵书法遗产。4.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今人一般认为后两种与造字无关。象形即描摹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月、山、羊、马”等,象形字全是独体字。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如“上、下、本、末、中、甘、刃”等,指事字也全是独体字。会意是由两个或多个字合起来表达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明、旦、采、休”等。形声是意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法,形声字占汉字的百分之八十左右。5.永字八法。“永”字具有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6.阳文阴文。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7.岁寒三友。指古诗文中经常提到的松、竹、梅。松,是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常被看作刚正节操的象征。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8.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竹、兰、菊。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梅、竹”见上条。9.弹琴。古代文人的四大技艺之一。古代文人弹奏的一般是“古琴”。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汉族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10.八音。八音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质材所制;泛指音乐;八风之音。出自于《吕氏春秋·孝行》:“杂八音,养耳之道也。”11.围棋。古代文人的四大技艺之一。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直线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X.X.K]12.手谈。指的是下围棋,又称“弈”。13.画。古代文人的四大技艺之一。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14.茶道。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15.曲水流觞。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饮酒游戏,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fuxi)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16.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酒令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由来己久,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17.射覆。射覆,中国民间近于占卜术的猜物游戏。“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盖之意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射覆所藏之物大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如手巾、扇子、笔墨、盒罐等等。'18.投壶。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礼来源于射礼。由于庭院不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鹄;或者由于宾客众多,不足以备弓比耦;或者有的宾客的确不会射箭,故而以投壶代替弯弓,以乐嘉宾,以习礼仪。宋吕大临在《礼记传》中云:“投壶,射之细也。燕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19.风筝。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20.观灯。观灯是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21.孔明灯。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又称祈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22.蹴鞠。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23.踢毽子。踢毽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之一,起源于汉代,由古代蹴鞠发展而来。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24.马球。马球在中国古代叫“击鞠”,始于汉代,在东汉后期,曹植《名都篇》中就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诗句来描写当时人打马球的情形,并风行于唐代。25.摔跤。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两运动员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规则,以各种技术、技巧和方法摔倒对手。26.百戏。百戏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百戏”一词产生于汉代。《汉文帝篡要》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可见百戏是对汉族民间诸技的称呼,尤以杂技为主。27.六博。六博,又作陆博,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掷采行棋的博戏类游戏,因使用六根博箸所以称为六博,以吃子为胜。其中的古玩法大博,由于是与象棋一样要杀掉特定棋子为获胜,是很早期的兵种棋戏,被推论象棋类游戏可能从六博演变而来。28.摴蒱。摴蒱是一种古代博戏。博戏中用于掷采的投子最初是用樗木制成,故称樗蒲或摴蒱。又由于这种木制掷具系五枚一组,所以又叫五木之戏,或简称五木。29.斗鸡。斗鸡是以善打善斗而著称的珍禽,又名打鸡、咬鸡、军鸡。两雄相遇或为争食时,或为夺偶相互打斗时,可置生死于度外,战斗到最后一口气。30.斗蟋蟀。中国民间搏戏之一,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但这种休闲方式很残酷。斗蟋仅有雄性,它们为保卫自己的领地或争夺配偶权而相互撕咬。二虫鏖战,战败一方或是逃之夭夭或是退出争斗,倒是鲜有“战死沙场”的情况。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七、天文、历法(一)天文1.【星宿】宿( 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2.【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ǎo、毕、觜zT、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3.【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4.【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5.【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雪,犹向旄头夜夜看”,旄头亦指昴宿,诗句表现了一位老将高度警惕、细心防守的情景。6.【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如曹植“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7.【壁宿】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两颗星组成,因其在室宿的东边,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唐代张说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图书库。8.【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9.【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古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小石潭记》中用“斗折蛇行”,形容像北斗星的曲线一样弯弯曲曲。10.【北极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重,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围绕着它转。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为北极星,隋朝宋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一万两千年以后,织女星将会成为北极星。11.【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如《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12.【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家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如《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汉代邹阳《狱中上梁书》:“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燕太子丹厚养荆轲,让其刺秦王,行前已有天象显现,太子丹却畏其不去。13.【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如鲁迅《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14.【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15.【东曦】古代神话说太阳神的名字为羲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如《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指东方的太阳已经出来了。16.【天狼星】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如苏轼《江城子》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用典皆出自星宿,雕弓指弧矢星。17.【老人星】为全天空第二颗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极星座最明亮的星。民间把它称作寿星。北方的人若能见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事。杜甫诗云:“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18.【牵牛织女】“牵牛”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19.【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以上的恒星组成。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月明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苏轼《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秦观《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20.【文曲星】星宿名之一。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云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如吴敬梓《范进中举》:“这些中老爷的都是上天的文曲星。21. 【天罡】 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哥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22. 【云气】 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的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如《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二)历法1.纪年法。(1)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之类。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经六十年,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经久不乱,永无穷尽。“六十甲子”依次是: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与妻书》)(2)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继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从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例如: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张衡传》)(3)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大多用于春秋,战国时代。例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4)年号和干支兼用。例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梅花岭记》)2.纪月法。(1)序数纪月法。古代纪月,常用序数。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后来又按夏历把一年分为正月 二月 三月…….十月 冬月 腊月 共十二个月,并以此来纪月。例如:四月初五日辰刻。(《三元里抗英》)至和元年七月某日。(《游褒禅山记》)(2)时节纪月法。有的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如“孟春(一月)”“仲秋(八月)”。例如: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古诗十九首》)(3)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例如:荒村建子月(农历十一月),独树老夫家。(《草堂即事》)3.纪日法。(1)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2)干支纪日法。如《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日。古人还单用天干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 朏 望 既望 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4.纪时法。(1)特定称谓纪时法。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旦 早 朝 晨 日入时叫夕 暮 昏 晚 ,太阳正中叫日中,将近日中叫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ze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 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 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分别是鸡鸣和昧旦,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后是平旦 平明 这是天亮的时间。例如: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木兰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孔雀东南飞》)(2)十二地支纪时法。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做初,第二个小时叫做正。例如子时两个小时就叫子初 子正。十二时辰表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昃晡时日入黄昏人定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现代时间23-11-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2121-235.古代计时单位。(1)五更。我国古代把今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做五更 五鼓 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怒至城下,无一人知者。”《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夜间时辰五更五鼓五夜现代时间黄昏一更一鼓甲夜19-21点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23点夜半三更三鼓丙夜23-1点鸡鸣四更四鼓丁夜1-3点平旦五更五鼓戊夜3-5点(2)鼓。古时常夜间击鼓报时,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3)漏。古时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4)时。时是时辰,介绍见前古代纪时法。(5)点。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每点约等于现代的24分钟。(6)刻。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00刻,实算96刻,每刻15分钟。漏刻指很短的时间。6.历法名词解释。(1)农历。我国长期采用一种传统的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叫农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2)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别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个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为。月份节气月份节气月份节气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1)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一短时间。此次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如《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2)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 二 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为孟春 仲春 季春;  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为孟夏 仲夏 季夏;  秋季 冬季 以此类推。(3)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如《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4)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传说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如《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5)下九。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八、古代地理(一)地区名1.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例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2.江东。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例如:亮兄瑾也,避乱江东。《赤壁之战》3.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例如: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4.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例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腻。《鸿门宴》有时“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例如: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货殖列传》5.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6.中国。指中原地区。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二)政区名1.九州。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2.八荒、八州。泛指中国。例如: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3.郡。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例如: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4.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例如: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张衡传》)5.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道。例如:陈明选下骑搏战,至兵备道前被杀。(《阎典史传》)6.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例如: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7.省。本是官署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8.县。地方基层行政区域,例如: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士。(《海瑞传》)(三)山川关隘名1.江。指长江。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赤壁怀古》)2.河。指黄河。例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3.崤。指崤山。例如:崤有二陵焉。《崤之战》4.函。指函谷关。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5.岱。指泰山。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6.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7.四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8.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水、济水。9.大泽。指云梦(在今湖北省长江南北,本为两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后来淤为陆地,今洪湖等是其遗迹。)洞庭、彭蠡(今鄱阳湖)、具区(又名震泽,今太湖)。10.五湖。指具区、兆滆(即太湖附近的洮湖和 湖)、彭蠡、青草(在洞庭湖东南)、洞庭湖。11.有古称、别称的地名。南京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等。例如:金陵降,君臣出走。《阎典史传》 ;吴中孙公兆圭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梅花岭记》杭州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例如: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福州又称三山。例如: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指南录〉后序》镇江又称京口。例如:去京口,挟旨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指南录〉后序》开封又称东京。例如: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柳敬亭传》[13.三都、两都、三辅。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京都长安。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三辅。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píng yì)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故合称'三辅'。13.畿。古代王都所在地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14.其他常见地理名词释义。(1)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2)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如毛泽东词《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3)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指整个黄河流域。(4)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5)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7)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如《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8)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9)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如《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0)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如《三国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11)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如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2)淮左。淮水东面。如《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13)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如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14)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如《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15)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如《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16)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17)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如《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18)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如《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19)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如《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20)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九、古代服饰(一)头衣冕,从月,即古帽,字免声,是大礼帽,天子、诸侯、卿大夫在祭祀时所戴。冕上有长方板叫延,前后有数串小圆玉叫旒(liú),天子有十二旒。冠,从月从人从寸,会意字,寸是手,以手执月戴人头上为冠。冠,与后世的帽子在形制上明显不同。冠并不能像帽子那样把头顶全部罩住,而是用一个冠圈套在发髻上,上面有冠梁,自前至后,覆在头顶上。从冠的作用看,主要是捆住头发,同时也起装饰的作用。古时只有统治阶级,王公贵人才能冠(戴帽),奴仆只能用巾(黑纱)包头。如《释名》说:“士,冠;庶人,巾。”巾,又称绡头、幅巾、帻(zé)。王公贵人在巾上再加冠。唐朝时,巾又称幞(fú)头,以纱为之,因纱质较软,就用桐木作一衬子垫在里面。后又因两脚软垂,就用铁丝为干把“软翅”撑起来,就这样成了质硬的乌纱帽。如《灌园叟晚逢仙女》:“那桂枝上挂的,不是大爷的软翅纱巾么?”(二)体衣原始人是蓬头跣脚,不冠不履,以兽皮树叶为衣遮体,后来才分为上衣和下裳。先秦时衣长而裳短,裳的上半截藏在衣内,后来变为衣短裳长,裳就加衣上。如《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滢营?身上衣裳口中食。”,《陌上桑》:“紫绮为上褥”的“褥”是小衣;《羽林郎》:“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则是短袄。袍,本是一种简单便服,如高中课文《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汉以后成了朝服,不分衣和裳。古代的裙和裳不同如《尔雅》说:“绕襟谓之裙。”意思是说所以要从衣襟斜下通过右腋,往下绕至腰臀间,以至前膝。后代的裙与古代的裳则接近。如《林黛玉进贾府》:“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装饰。”古代体衣在质地、颜色上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如司马光《训检示康》批评“近岁风俗尤为侈靡”时说“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这表明:走卒穿士服,农夫穿丝履不合常规。五冕、九衮之类衣服只能王公贵人才有资格享受。他们寒冷时,有毛皮大衣(裘);天热时,有高级丝织品。而那些寒士庶人则只能穿布衣(麻、葛所织)、褐(粗毛编织的灰色粗布)和缊袍(旧絮或乱麻填的旧袍)之类,如《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披绮绣,带朱缨宝石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配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颜色方面,隋唐及宋,紫、朱、绿、青四色,只有士人以上才能穿。而庶人在隋穿白色,唐时穿黄白两色,明朝则不许庶人用黄色。(三)胫衣、足衣上古时有裳无裤,但有袴,袴后无裆,只两个裤筒,类似后世的套裤。后来加上裆,称裈(kun)。裈腿短的称犊鼻裈(因形状像犊鼻,即现在的短裤衩,一般为贫贱者所穿。足衣,就是鞋,上古称屦,汉以后叫履。上古时,鞋分革、丝、麻、草四种,有钱人穿革履丝鞋,贫苦人穿草鞋或光脚,如《孔雀东南飞》:“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四)常见和服饰相关的名词解释1.黔首: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具体而言指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2.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3.布衣:麻衣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4.缙绅: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5.青衫:黑色的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人也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6.巾帼:本是古代妇女头上的头巾或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自古以来把妇女中英雄豪杰称为“巾帼英雄”。7.裙钗:古代妇女的服饰,引用为妇女的代称。8.纨绔:纨绔是古代一种用细绢做成的裤子。古代富贵人家的子弟都穿细绢做的裤子,这很能反映出他们奢侈的特点,因此,人们常用纨绔来形容富家子弟。9.乌纱帽:巾因沙质软,就用桐木做一个硬衬子垫在里面。后来因为两翼软垂,就用铁丝撑起来,这样就成了硬质的乌纱帽。多为官服,也代指官位。10.顶戴花翎:清代官员身份的标志,分两种,一是蓝翎,一是花翎。蓝翎用鸪羽做成,俗称“野鸡翎子”,供六品以下官员使用,而花翎是孔雀羽毛做成,须经皇上特赐方可佩戴,必须是五品以上官员。11.东坡巾:东坡巾又名鸟角巾,相传当时苏东坡因为贬官入狱,在狱中无法身着官服,故想出此头巾。东坡巾实为狱服。东坡巾可用多种布料制作,有内外两层,内层有四面为方形,比外层略高;外层也是四面,但四面都不相连,边缘为开口,前口开得最大,后面有两条带子。12.方山巾:一作为方头巾。古代儒者戴的一种方形软帽,又称方山冠。如李白《嘲鲁儒诗》:“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13.衽衣襟:《汉书.张良传》:“楚必敛祍而朝。”又指床草席。《周礼王府》:“祍席床第。”还指袖子。《列女传》:“文伯引祍攘卷而亲馈之。”14.裳:古代指下衣。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如《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15.绔:今称套绔,左右各一,分裹两胫。参阅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绔》。16.褐:粗布或粗布衣服。如《诗·幽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郑玄笺:“褐,毛布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从者衣褐。”17.缊袍:以乱麻为袍子。古为贫者所服。如《论语·子罕》:“衣蔽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18.品色衣:官吏所穿的公服,即“品服”。以唐代为例,官分九品,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深红,五品浅红,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着紫穿红者便是身居高位者,而穿青色衣着者,官卑职微。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江州司马青衫湿”句,便有遭贬后官职卑微之意。19.帔:古代妇女披在肩背上的服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十、古代刑罚(一)普通刑罚1.髡(kūn)。髡又称髡首,剃去犯人头发的刑罚。2.黥(qíng)。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刺刻烦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用来惩治犯有轻罪的人。古书记载:“臣不正君,服墨刑,凿其额,涅以墨”,指的就是墨刑,即黥刑。3.劓(yì)。劓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割鼻子的刑罚。这种刑罚大约起于商代。《史记·商君列传》记载:“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4.笞。笞刑也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一直沿用到清代。5.杖。杖刑是一种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兴发。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沿用到清代。6.大辟。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头的刑罚。周、商、春秋、战国等时期,为死刑的通称。7.弃市。弃市是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秦、汉、魏、晋各代,这种刑罚极为流行。隋唐两代以后,虽然没有列为刑罚种类,但是执行死刑,一般都用弃市。8.枭首。枭首,将斩下的首级悬于高处示众。(二)酷刑1.刖(yuè)。刖刑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一种砍掉脚的刑罚。“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一句中记载的就是这种刑罚。2.膑(bìn)。膑刑是古代的一种剔去膝盖骨的酷刑。《汉书·司马迁传》中“孙子膑脚”即指膑刑。3.宫。宫刑是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司马迁曾受宫刑。(黥、劓、笞、杖、刖、膑、宫这几种刑罚比较起来,一个比一个残忍。黥刑最轻,宫刑最重。)4.炮烙。炮烙相传为商代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用炭烧铜柱使之热,令有罪者爬行其上。人堕入火炭中被烧死。5.汤镬。汤镬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把人投入到滚烫中煮死。6.车裂。车裂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人头、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同时分驰,撕裂肢体。也称“辕裂”,俗称“五马分尸”,“秦惠王车裂商君”,商鞅就是受车裂之刑而死的。7.凌迟。是古代零割碎剐的一种酷刑,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共需3600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处死罪犯,方算行刑成功。五代时开始在刑法外另设立凌迟一条。宋代凡是犯所谓“大逆”及“逆伦”等罪的人多用此刑,元代将凌迟(俗称“剐刑“)正式列入刑法之内,明清两代沿用。8.腰斩。腰斩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罪人从腰部斩断。《史记·商君列传》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9.菹醢(zū hǎi)。一种酷刑,把犯人剁成肉泥。【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仅作分享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更多高中语文干货!(上下滑动查看)一、作文篇26.高级词汇、高分句式、高端搭配、高档比喻,满分作文再也不用愁了!25.万能模板 | 时评类作文分数如何拿55+?这份技能请收下!24.从罗振宇2021跨年演讲中,我们整理出26个作文素材23.作文素材 | 南方周末1997-2021新年献词最全汇总22.作文素材 | 2021年新年贺词文字版及品读提示(附2014-2020贺词)21.新生必备!材料作文立意十大方法(共35张ppt)20.漂亮!这个议论文开头课件能用三年(共79张ppt)19.作文立意经常出错怎么办?18.衡中都在用的作文素材!24篇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一年一篇,值得细品……17.十篇考场优秀作文,冲清北那种!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衡水中学2021年最新最全高考作文素材汇编15.满分作文 | “发财”梦不该被谴责(湘豫11月联考优秀作文)14.人民日报推荐人物素材丨十个热点人物,十个作文主题!13.比喻分两种,一种是比喻,一种是钱锺书的比喻12.提升文采,我让学生背美文!(推荐9篇必背经典议论性散文)11.议论文十大结构模式,高中生必须掌握!10.作文教学设计,搞定分论点一堂课就够了,经典!9.一品作文 | 《树立远大理想,唱响青春之歌》中“时空纵横”+“关联排比”等作文技法的使用!8.一份42分高考作文工工整整重抄一遍,你猜能得多少分?7.【笔记】一张图掌握辩论稿、演讲词、倡议书等五大应用文格式!6.高分作文与摄影美学丨听说明白这个道理的考生,高考作文不低于53分!5.作文结构与建筑美学——跟大师梁思成学习作文排版!4.作文打磨有奇招,直接用、拆开用、正反对举用、营造意境用,名师手把手教你玩转名言!3.【作文打磨】玩转名言“十全大法”终结篇——拈词连缀法+仿造句式法!2.【作文PPT】高考考场作文怎样写得深刻!1.【作文备考】十种热门应用文体作文写作范本与抢分须知,值得收藏!隐藏这么深都被你发现,一定是铁粉,快进,人满联系下jiaoxueshouzha1就ok!二、练字篇9.写字从难看到好看是种怎样的体验?8.学霸说 | 高中生这样练字,语文想不上120+都难!(小学初中也适用)7.正式出台的笔顺标准写法,很全面!(附一套视频练字教程)6.收藏!十八节练字课程免费送(视频+字帖)5.【状元之师】不会书法的语文老师如何教学生练字?4.辉辉老师亲自示范握笔姿势:去书法化练字第七讲——点画的写法3.师者说:练字,也许你早已误入歧途 ——谈一谈中小学生练字的底层逻辑(深度解读版)2.状元说:中高考650分学霸谈练字(微信聊天采访)1.状元说:满分作文考生谈练字(电话采访录音)三、默写篇1.高中14篇链接目录(默写零失分)2.高考古诗文默写“0”失分攻略初中篇16—《送东阳马生序》3.这样复习默写64篇,如虎添翼!4.新高三64篇理解性默写押题训练144道(篇篇都有)5.【ppt下载】高考语文64篇情景式默写终极押题(附答案)6.高考押题!64篇理解性默写130题(附答案)7.高考64篇易错字分类训练 | 形近字专练140处(上)作-做;萧-箫;壁-璧…8.高考64篇易错字分类训练 | 形近字专练118处(下)冽-洌;燕-雁;尊-樽…四、挖空篇1.【Word下载】高中14篇默写挖空训练,纯手工打磨,你值得拥有!2.【Word下载】初中50篇默写挖空训练,纯手工打磨,你值得拥有!3.【殿堂级干货】必修1—5课内文言文挖空练4.【文言挖空】2020高考三套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答案+下载)5.殿堂级干货|120个文言文实词小故事(挖空学生版)6.【殿堂级干货】古代文化常识易混一百例,近300个一考就出,一记就混的文化常识!7.课内文化常识2.0 | 必修1-5课内文识单篇汇总+分类整理(值得收藏)8.文识整理 | 2021最新94道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专项突破”!五、一轮篇1.主观题这样排版,语文可以稳上120+了!2.近三年标点符号高考真题汇编(word版)3.【作文备考】十种热门应用文体作文写作范本与抢分须知,值得收藏!4.【微专题】做好语句补写题,瞻前顾后细斟酌(配套word练习可下载)5.【殿堂级干货】常见成分赘余114例(词语赘余、成语赘余、虚词赘余)6.【语病检测】18道题测出学生修改语病真实能力!7.一篇文章助你吃透18个文言虚词(附ppt课件+趣味练习)8.【殿堂级干货】120个文化常识考点融入趣味故事,有趣、有料,看你记不记得牢!9.【状元之师】不会书法的语文老师如何教学生练字?10.理科生唐楚玥高考总分数725分,语文考了146,数学149!作文卷面曝光……11.十六篇准高三优秀作文,平均分55+,高分特征显而易见!12.【作文进阶】议论文论证段怎么写?如何把段落写充实?这篇文章都有……13.【微专题】小说叙事特点最全解析,96张PPT保你小说无忧!14.2020各地高考作文横向打分,准高三快来围观!上海最难,浙江最悬,江苏最要命,北京最甜……15.有没有什么清新脱俗的作文素材可以用于高考?……点在看会弹出来宝藏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