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4分33秒
▼
昨天愚人节,与大家开了个小玩笑:
☟
貌似有童鞋觉得我是愚人节骗人啊,没有get到那个点…
所以在这举国同欢的节日之际(清明?!),专门写文解释一下的。
☟
文 | 莫沄
▼
凯奇是谁?
美国有两个凯奇最出名,一个是昔日的奥斯卡影帝,现在的烂片之王尼古拉斯·凯奇:
另一个则是作曲家约翰·凯奇:
John Milton Cage Jr.,1912-1992
▼
1952年美国的一次音乐会上,作曲家约翰·凯奇请钢琴家上台在钢琴前坐下,观众们坐在灯光下安静地等着。
1分钟,没有动静;
2分钟,没有动静;
3分钟,人们开始骚动,左顾右盼,想知道到底怎么了;
到了4分33秒,钢琴家站起来谢幕:“谢谢各位,刚才我已成功演奏了《4分33秒》。”
以上转自百度百科
卧槽!行为艺术啊!无厘头啊!这不是耍人吗!有意义吗!
掷地有声地回答:
有!
在这4分33秒里面,尽管舞台上没有演奏,但是音乐厅里发出的一切声音:
听众自己疑惑、骚动、骂fuck、咳嗽、打嗝、甚至偷偷放屁的声音…它们都是音乐!
凯奇在这里是要提出一个概念: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音乐!
有人问,这个音乐有乐谱吗?
您别说还真有…
那,凯奇为什么要弄这么一出呢?
只是单纯的为了恶搞吗?
或许,我们要先把西方的音乐史来捋一捋,了解西方的音乐是怎么过来的,才知道凯奇为何要这样干了。
那就…开始吧!
▼
音乐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就从欧洲公元6世纪的格里高利圣咏说起。
一开始,圣咏只是一个单声部旋律的演唱,那个时代没有和声、没有节奏、没有伴奏,只有纯男声演唱,我们可以听一段:
为什么是纯男声演唱,因为…呃…那时妹纸不准进教堂,女权们表打我!
几百年以后,到了9世纪,在格里高利圣咏旋律的上方5度或者下方4度,加进了一个平行的旋律,叫做奥尔加农。
喔,变了,变成两个声部。
再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增加声部,有了对位,有了节奏模式,慢慢地形成了复调音乐。
我看一下来自12-13世纪宗教作曲家,佩罗廷的克劳苏拉《君王们落座》开头的乐谱:
不得不提醒一句:12-13世纪还没有五线谱,这是根据古谱翻译的现代五线谱。要到15世纪才出现了接近现代的五线谱。
11-12世纪的乐谱
不过中世纪的音乐没有VII级音,也就是说没有si的,只有do-re-mi-fa-sol-la的六声音阶。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有了VII级音,fa与si之间就会构成三全音。
在中世纪,三全音简直就是音乐中的穆…sorry,简直就是音乐中的恐怖分子,在圣洁的教堂里是不能用的,因为它代表着魔鬼、撒旦,或者地狱!
问:那要是在赞美上帝的曲子里用了三全音呢?
答:说吧,你挑个死法…
总之,三全音在那时就是魔鬼与地狱的标配!
这种方式甚至一直流传到几百年以后,比如李斯特的《梅菲斯托圆舞曲第2号》,一开始为了描写魔鬼梅菲斯托,用的就是三全音:
还有他晚期的《凶兆》,同样一开始也是三全音:
那个…“凶兆”读音想歪的,自己出去枪毙5分钟!
到14世纪,法国的新艺术加进了VII级音!
再到文艺复兴,噢耶!解放!三全音可以用啦!大用特用!
又变了…
▼
再说回复调音乐,从之前说的奥尔加农开始,一直到了巴洛克时期,一千年间都是复调风格刷屏,稳坐江山。
但到了18世纪中开始,潮流再变,大家都跑去写主调音乐,写和声去了。
所以,晚年的巴赫在复调的世界里做独孤求败,没人与自己过招,高手很寂寞…
就像杜甫说的:
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
▼
1722年,法国的拉莫(不是拉磨,拉磨的是驴子)总结了前辈的经验,出版了他的《和声学》,由此拉开了古典和声的序幕:
拉莫《和声乐》的封面
但是和声早期也就是I-IV-V-I的功能圈,我们看莫扎特的作品就知道: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545
第1乐章开始的和声
到了一脚踏两船(古典 & 浪漫)的贝多芬,开始搞搞新意思,和声丰富起来,然后整个19世纪里面,和声更是花样百出。
改变常改变…
再后来,如果把和声比喻成老婆的话,那以下这些人绝对都是虐妻一族。
瓦格纳在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里把和声掐个半死,一个特里斯坦和弦挂在半空中不管了:
到了勋伯格再给补上一刀,把和声调性都干掉,弄成无调性,然后又在钢琴组曲Op.25里面找到了新欢——12音体系。
勋伯格《钢琴组曲》,Op.25
第1乐章《前奏曲》中的12音序列(圈红部分)
至于后来梅西安、利盖蒂…那种,我觉得那应该算是SM了吧…
OK,和声调性已经被玩死了,那作曲家怎么办呢?
老乡别急!走,接着吃大户吃下一家,把节奏也玩残呀!
▼
斯特拉文斯基在他的芭蕾舞剧《春之祭》里,把节奏碎片化,几乎一两小节就换一次节拍,让人无所适从:
《春之祭》总谱的开始部分
再后来,再后来节拍号也不要了…
我们听听梅西安整体序列的开山之作,《4首节奏练习曲》中的第2首《调式化的音值与音强》,不到4分钟的曲子,看您可以坚持听多久,顺便可以打打是什么节拍的:
演奏者:Erika Haase
行吧,节奏也破功被废了,怎么办?
那我们玩音、玩律制!
然后才有了哈巴(捷克作曲家,不是狗)的微分音音乐。
……
……
▼
江山代有人才出,你浪我骚三百年…
到了这里,我们应该也清楚,音乐的创作其实一直都在破四旧:
不断的建立规则,再不断打破规则。
但到了20世纪中,该砸的砸了,该变的也变了,全部都被玩完,好无聊啊肿么办!
这时约翰凯奇跳出来了,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一幕:4分33秒!
你们不是玩音乐吗?但你们玩的一直都是音,我现在连乐音都没有了,看你怎么跟我玩!
在这部作品里,凯奇对搞音乐的人提出了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而且是无法回避的,就像被凯奇壁咚一样:
如果《4'33''》是音乐,那还有什么不是音乐?
如果《4'33''》不是音乐,那它是什么鬼?
或者,大家也可以想想这个问题。
当年我在大学课堂上学到这一课时,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悠悠往昔,岁月如梭…十多年过去以后,我想到的答案是:
不!知!道!
但是,这样的音乐哪怕是石破天惊的,它也只能出现一次:
第一次是革命!
第二次是骗子!
▼
《4'33''》的诞生只是为了提出一个概念: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音乐,而非真正给人演奏的。
不信,哪位童鞋你钢琴比赛或者考研上去弹这个,琴凳上坐够4分33秒,然后说我演奏完毕了,谢谢大家…
看看底下的老师们会不会都是唐长老要说的这个单词:
这个表情实在太好玩了,忍不住又用了一次,哈哈!
但,最吐血的是什么呢?
2002年,凯奇的出版商指控英国音乐家迈克·巴特剽窃凯奇作品。
巴特在他的“行星”摇滚乐队唱片中有一分钟的沉默。
为此,巴特最终向约翰·凯奇信托委员会支付了高达6位数的罚金,真正见识了“沉默是金”。
约翰·凯奇,4分33秒,号称无声的音乐,也许是音乐史上最奇特的作品。
不知道我说清楚没有,您get到上一篇的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