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指挥家的事吗?这里有十问十答
想知道指挥家的事吗?
这里有十问十答
文 / 乐迪
一个交响乐团,指挥是最令人瞩目的,因为TA站在全乐队的最前面,并且站立的方向与全乐队的成员是完全不一样的(协奏曲的独奏家除外)。然后TA指挥乐队开始、结束,演奏中不断挥舞双手,仿佛就是整个乐队的司令官。无论是交响乐爱好者,还是偶尔参加音乐会的人,都会对指挥发生兴趣。下面关于交响乐团指挥的十个问题,也许是最常被问起的。
一问:我发现乐队的乐手都在看谱,好像都不怎么看指挥,指挥就是在做给观众看吗?
回答:除了独奏家,交响乐团的乐手一般都不背谱,所以他们在演奏时通常需要看谱,但也必须看指挥的手势和肢体表情。只是这种“看”指挥,常常不是盯住看。观众在台下,因为距离和角度关系,也会看不清乐手的目光。
整个曲子开始的时候,几乎所有乐手的目光都注视着指挥,看起拍的手势,包括在起拍时不参加演奏的乐手,也会被要求看指挥,这时指挥可能有一些事先的小提示,也可能会展露一下情绪。更重要的是,乐曲开始了,不管开始的这部分有没有动作,都应该知道演奏开始了。整个乐曲结束的时候,所有乐手也会看指挥,取得一个整体的结束点和结束效果。
演奏中间,因为各位乐手承担的演奏部分不一样,所以看指挥手势是根据需要来的,其中各声部的首席会看得更多一些。指挥的很多意图,是通过首席传递给每一位乐手的,比如小提琴声部换弓法,小提琴手是跟首席的。
乐手看指挥,就像我们开车看仪表、看红绿灯、看交警手势,是“瞟”着看,用余光看,因为还要看乐谱、看首席,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盯住看,盯住看可能会只顾一点,不及其余。这种“余光瞟一眼”,台下观众是很难察觉到的。
所以,整个乐队都会十分注意指挥的存在和手势的变化,完全不是“好像都不在看指挥”。
二问:指挥在台上不断地变化手势和情绪,乐手来得及领会吗?
回答:这就说到了乐团指挥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带领乐团排练。任何演奏,除非非常特殊的情况,事先都在指挥的率领下,进行过时间不短的排练过程。在排练时,指挥要阐明TA对这部作品的理解,确认速度、节奏等要素,以及对乐曲各部分的情绪处理方式。同时对乐队各声部的响度比例做适当调整。排练过程十分枯燥繁复,指挥几乎对每一个重要节点都有交待,所以乐团排练是整个演奏表演过程的重中之重,指挥意图的铺设占了70%。而到了台上,就是排练效果的再次展现,这时指挥是对排练的预设处理方式进行提示,往往一个手势和表情,乐队就明白了。所以现场演奏占指挥整个效果铺陈的30%,包含了一些即兴的东西、艺术顿悟和现场即时调整。
不能以为乐手是到了台上才明白指挥的意图,或者指挥都是即兴发挥让乐队当场理解的,当场要理解的重要东西其实不是太多。
三问:既然乐队事先都排练过了,指挥在整个演奏过程中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挥手?
回答:指挥不停地挥手是在为乐队的演奏打拍子。20世纪伟大的指挥家威廉·富特文格勒说过一句著名的话:“那个人只是个节拍器!”
正统的说法是,指挥家右手握一个指挥棒(有些指挥家在某些章节喜欢徒手指挥)是专门打拍子的,是在全程控制乐队演奏的节拍。虽然作曲家在总谱上会对整个乐曲演奏的速度有所提示,比如“很慢”、“稍快”……,但究竟很慢或稍快到什么程度,每一拍究竟是多少时间,这是指挥通过当场打拍子来设定和控制的。一个百来人的交响乐队,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节拍,各人按自己理解打拍子,岂不乱套了。
但指挥家的作用要远远超出穿着燕尾服的节拍器,指挥的节拍会随着音乐的行进作出调整,而手势给出的每一拍也都有情绪,所以作曲家兼指挥家理查德·瓦格纳认为:“指挥家的责任在于始终指示正确的节奏。”所谓正确的节奏就是合乎作品发展情绪的,符合乐曲所要表达的感情的。
四问:指挥家右手在打拍子,左手是不是在提示感情?
回答:这么理解基本是对的,但不绝对,指挥有时双手都在打拍子,有时双手都在表达感情,左右手有分工,但又会融汇贯通。
指挥在台上,既要打拍子,又要传达一种阐释,指挥家的使命是赋予乐谱生命力,将自己对作品独特而凝练的感受,通过个性化的手势语言传递出去。有选择地抑扬某些音乐要素,对原有曲目进行个性化的重新演绎,这种演绎的表达和传递通常体现在左手。
交响乐作品之所以能被反复演奏,是因为每次演奏所展现的节拍速度和感情表达都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既体现在不同的指挥家之间,也体现在一个指挥家不同的演奏指挥中;这种不一样,既要遵从作曲家的意图,又要有新意,这就是艺术创作。如果一个指挥在这两点上每次都能处理得完美和有新的意义,他就会得到乐队的尊敬和拥戴,受到乐迷的追随,而成为著名指挥家。如果经常处理不好,这个指挥就是蹩脚的,没法让乐队和乐迷信服。
五问:指挥家的手势语言是不是都是一样的?
回答:指挥家们有一些常用手势是一样的,比如不同的拍子怎么打,都有一些规范,不然换了指挥,乐队就看不懂了,都要重新学习指挥的手势,就太累了。但越是伟大的指挥家,就越有独特的个人手势风格,比如富特文格勒有不假思索的强度手势;瓦列里·杰基耶夫有古怪的颤抖动作;后期的卡拉扬在强拍时动作变化也不太大,像在睡觉……不一而足。杰基耶夫本人认为,他的一些指挥手势习惯,出自他早先作为钢琴师的经历。
不同指挥间的手势差异,需要通过排练,让乐队与指挥间互相理解和认同。比如我国指挥家汤沐海在一次排练中向乐队确认:“我这个手扬到这个高度,就是全乐队满和弦,明白,看到了,满和弦!”这就是汤沐海的个性安排,并向乐队作了交待。
六问:为什么有时候指挥手势开始动了,乐队要等一会儿才开始演奏;有时指挥一挥手,乐队就开始演奏了?
回答:这是乐队与指挥之间关于起奏的约定。指挥让乐队开始演奏,是与他的手势节拍同步,还是延后一拍或者两拍开始,是一种约定,也是乐队的一种传统习惯。
大家都有体会,我们在家里教孩子唱歌,家长说:“预备——起!”孩子是在“起”之后的一拍开始唱,而不是和家长的“起”声一起唱出来。所以乐队在指挥手势挥动后延后一拍开始比较合乎一般无意识的约定。但也不尽然,有些指挥强调看手势,全乐队要情绪紧张一些开始演奏,就会规定延后两三拍开始演奏,比如圣彼得堡爱乐乐团的指挥特米尔卡诺夫,是在手势挥动后的两拍乐队才开始起奏的。
已故我国著名指挥家黄贻钧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载,他指挥国内乐团,是在提示一个弱拍后乐队在第一个强拍起奏的,但他第一次指挥西柏林爱乐时,第一个强拍下去,乐队没有起奏,不禁暗自惊了一下。原来柏林爱乐的习惯是在指挥第一个强拍后的第二个强拍起奏,知道了这个习惯就好了。
七问:为什么乐团首席指挥一般也都是乐团的艺术总监?
回答:这两个职务内涵不一样。指挥是乐团演奏工作的职务,首席指挥就是乐团所有指挥中的老大。而乐团艺术总监是乐团建设的职务,就是乐团的艺术总设计师,是乐团的艺术带头人,一般由首席指挥担任。也有些特殊的情形,这两个职务分开由两个人担任。
乐团艺术总监是和乐团团长(行政领导)、乐团总经理(经营领导)并驾齐驱的三个领袖之一,负责艺术管理和引领。乐团艺术总监需要完成以下主要工作。
第一,根据经费多少和乐团董事会(在我国可能是上级主管部门,比如文广局)的要求,确定乐队的规模并招募乐手;第二,确定乐队音响构成,也就是确定乐队各声部响度比例,调节和声效果;第三,确定并培养乐队的艺术发展风格,确定乐队的常演曲目单;第四,选聘驻团作曲家,选择外委创作曲目;第五,最终确定各演出季演出曲目。
从上述工作要求看,艺术总监犹如总工程师,是对艺术建设和方向总体把关的人,和具体指挥曲目演出并不一样。但艺术总监需要通过实践去体现自己的意图,也要通过实践修改自己的意图,所以艺术总监通常兼任乐团首席指挥。也由于一个乐团的艺术特色和重点是通过演奏来体现的,所以艺术总监的职位通常由指挥家来担任。
八问:为什么一个乐团的演出,总是指挥最受瞩目?有没有乐团不听指挥的情况发生?
回答:大家看交响音乐会的节目单,总是标出哪个乐团演奏,哪个指挥执棒,也就是乐团和指挥处于同等重要地位。乐团是一伙人,指挥是一个人,一个人要比一伙人相对受重视。
指挥家受到万众瞩目,是因为他是乐团演出效果的最终决定者,以一人决定整体结果,地位显赫;指挥家也是乐团的独裁者,如果大家意见不统一,最终由指挥决定取舍,权力很大;指挥家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听音乐会其实就是看指挥家怎么决定和控制这个乐队的演奏,具有无比悬念。就像一艘航空母舰,舰长决定很多重要的事情,所以舰长受瞩目,这是一样的道理。
有没有乐团不听指挥的情况呢?有的,包括乐手不买艺术总监账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著名乐团。这种情况很好理解,对于艺术处理,各人理解不一样,最终要指挥去统一,下最后决心,如果这位指挥不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艺术地位,TA就统一不了意见,指挥跟着乐队跑的情况就会发生。比如世界著名的柏林爱乐,由于乐手都是世界顶尖的,很多还是独奏家,指挥就比较难当,像早期的卡拉扬,到后来的阿巴多、西蒙-拉特尔,都有受到乐手诟病和控制不了乐队的事。
乐团指挥,因为TA是乐团的领袖,所以人格魅力、领导能力也很重要,光有一个艺术高度还不行。一个再有才华的指挥,如果TA平时动辄光火、鼠肚鸡肠、妒贤嫉能、口出恶言,乐团能忍一时也不能忍很久,这样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此外,乐团和指挥也有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规律,指挥名声大于乐团,乐团就比较听话,差距大的话,乐团还会很崇拜指挥,这样就是指挥的意见不合适,乐团也能顺从的。反过来,乐团名声很大,指挥的资历还不够,那就麻烦大了。
九问:指挥家是怎么培养的,TA一定会演奏乐器吗?
回答:很多指挥家是音乐学院指挥系培养的,TA学的就是指挥,但TA一定会一样乐器,大多数是钢琴。音乐学院教授指挥技术和艺术的同时,会开设钢琴课要求学习。
一部分指挥家是从作曲家那里发展来的,比如瓦格纳、里查-斯特劳斯和我国的吕其明等。作曲家对总谱、对配器和声都比较熟悉。
一部分作曲家是从乐手发展而来的,或者在学习指挥之前是学习乐器演奏的,比较集中的演奏对象是钢琴、大提琴和打击乐器。比如巴伦博伊姆、黄贻钧、许忠等。
指挥家都会乐器,但会乐器的人不一定是指挥家,指挥家需要对总谱、乐队和情感进行具体把握。优秀的指挥家同时也一定是哲学家、历史学家、逻辑学家和音响专家。
十问:过去我们很少见到女指挥家,现在怎么越来越多了?
回答:这和男女平等现代思潮的发展,和女性越来越多地自由选择学习音乐有关。大家可以发现,我国的女指挥家特别多一点,比如郑小瑛教授;活跃在欧洲音乐舞台毕业于我国央音的张弦;上交的指挥张洁敏;广交的指挥景焕等,这与我国解放后强调女性解放有很大关系。
但女指挥家的成长和出名依然受到很大限制,这除了观念问题,也与女性生理特性不十分适合指挥这一职业有关。女性感情细腻、利于沟通这是长处,但短处也不可小觑。女性的听觉反应和感情流露,受生理周期影响较大,在哲学、逻辑学方面的感知能力相对不如男性,这都制约了女性指挥的成长。此外,手舞足蹈、夸张形体这件事,在社会伦理上,也较不适合女性。但随着历史的进步,女性指挥家会越来越多,并赢得更多的施展空间。
作曲家兼指挥家皮埃尔·布列兹认为:“指挥家必须施加自己的意志,但不是用铁锤,而是要能以自己的观点说服人。”他以柏林爱乐为例:“这个乐团以奔放的团员闻名,人人都有完全的自我实现感。但是,如果指挥台上的指挥无法让他们集中到一个焦点上,那么乐团将群龙无首、魅力尽失。”因此,指挥家也许看起来很容易做,不必像演奏家那样去细腻地掌握每一个演奏技法,但指挥比单个乐器的演奏更为复杂。指挥家必须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总谱、计划最终呈现的音乐效果。
杜达梅尔指挥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独奏:哈恩
尽管过去一千多年来,指挥家的本质已有所变化,但在指挥台上这个不可思议的角色身上,依然环绕着某种神秘的光环。像一切伟大的艺术奥秘一样,完整的答案往往令人难以知晓。无论有形还是无形、自觉或是不自觉的行为,指挥台上的指挥家都有千头万绪的事情要做,本文仅能点出其中表面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