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创刊70年·故事】乌人:改稿班的故事

2020年9月我们迎来了《北京文学》70周年华诞。

《北京文学》创刊于1950年,沉淀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第一任主编为老舍,汪曾祺曾任编辑部主任。著名作家杨沫、王蒙、林斤澜、浩然、刘恒都曾担任过正、副主编。70年来,一大批作家在《北京文学》发表处女作或在《北京文学》发表成名作,还有不少铁杆读者一直关注并阅读《北京文学》。数十年来他们与《北京文学》鱼水相依,有了许多值得怀恋并回味的故事。为纪念《北京文学》创刊70周年,我们陆续邀请部分作家和读者为大家分享他们与《北京文学》发生的故事,敬请关注。

我与《北京文学》

改稿班的故事

文/乌  人

在微信上看到张颐雯发上来的纪念创刊70年 “我与《北京文学》”主题征集活动启事,便想起了一段尘封很久的往事。这就是我参加《北京文学》于1986年11月在京举办的全国青年作者改稿班。当时,《北京文学》为了把这次改稿班搞出个样子,把编辑部所有编辑全部集中到颐和园,用了将近二十多天的时间,从全国将近3000多篇来稿当中选出10名青年作者参加了改稿班。我非常幸运地名列其中。1987年《北京文学》第3期“全国青年作者改稿班专辑”上发表了7位作者的作品。他们是:李国胜的《鸡和蛋的故事》(《小说月报》转发)、华德民的《不能重叠的身影》、李悦的《河流里的黄昏》、辛仲琳的《走走》、傅伟的《黑洞》(这篇小说被《文汇报》以缩写的形式作了推广)和我的《故里杂记》,还有一篇署名黄羽的《灾星》(这位当时没在我们这10位作者当中)。那时,浙江海盐县的余华就以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是我至今一直引以为豪的事情。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那股文学狂热中,我能从全国将近3000名青年作者当中被选入,实在是我这辈子最值得纪念的一件事情。在这次改稿班上,我出乎意料地得到了林斤澜先生和李陀的极高评价。林斤澜先生当着大家的面曾经这样问我:“宋志强,哎哎……你知道不知道,你和汪曾祺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哎哎……”我说:“不知道。”林斤澜先生说:“你和汪曾祺的差距,哎哎……就一纸之差,哎哎……你要是捅破了这层纸,哎哎……你就是第二个汪曾祺,哎哎……”我说:“我也许一辈子也捅不破这层纸。”林斤澜先生说:“哎哎……那是那是,哎哎……”李陀则对我说:“现在用这种笔法写小说的,活着的著名作家里边,除了汪曾祺,别人没人敢这样写。至于年轻作者里边就太多了。但你是全国第一!”当时,说实话,我根本没有想到他们会给我这样高的评价。我听了之后几乎有点晕晕乎乎的,不知身在何处。
今天再次翻出这本杂志,看到封三上的这张照片,让我不由得又回到了那个时候。在那次改稿班中,我除了余华和熊尚志的作品没看(好像他们两人没带作品),几乎把所有作者的作品都看了,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也给参加改稿班的作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这一点,当时我并不知道,是第二年我到《北京文学》编辑部时,编辑们笑着告诉我的。他们问我:“你知道不知道?去年那次改稿班,大伙儿给了你个什么封号?”我说:“不知道。我只知道人们叫李悦黄委会主任,叫我黄委会副主任。其他的不知道。”他们就笑着告诉我说:“除了黄委会副主任外,大伙儿还给你封了个荣誉编辑的称号。说你把他们的作品读过以后,都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我听了以后,颇觉意外,但也很高兴地承认了这个事实。
改稿班第一天,林斤澜先生向我们介绍每个人的情况,在介绍我的那组小说中的《黑蛋》时曾经特意说:宋志强,你的那篇《黑蛋》,我们起初看了,不知道你在写什么?我就让所有的编辑都看了一遍,然后,我们坐在一起一块儿讨论,这才明白你写的是什么了。这简直出乎我的意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作者的作品,居然会受到这样的待遇,实在少见!真应了《北京文学》“不薄名人厚新人”的办刊宗旨。
说起这话,我想起了1986年以前的某一年,《北京文学》1至4期,连续三期刊发了余华的小说,小说题目、内容至今我还依稀记得一点儿,一个是《你也走,我也走》,一个题目好像和星星有关,是写儿童的。这在全国的所有期刊中太少见了!还有1988年4月上旬,《北京文学》在大同举办函授学员面授时,发现了曹乃谦的那组小小说《到黑夜我想你没办法》,便在当年第6期以头条的位置隆重推出,并配发了汪曾祺先生为之写的同期评论《〈到黑夜我想你没办法〉读后》。李陀在接待台湾《联合报》几位来大陆访问的记者时,特别向他们推荐了曹乃谦的这组小说。结果曹乃谦很快在台湾红了起来,读者纷纷给曹乃谦寄来信件,说:通过他的小说,让他们对大陆有了一些了解。从此,台湾的杂志就开始向曹乃谦约起了稿件。
这些过往的陈年往事,在《北京文学》创刊70周年之际,向喜爱这本期刊的读者略作一些介绍,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期望。期望《北京文学》在未来的路上办得更好,走得更远!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为《北京文学》题词

敬告读者

《北京文学》投稿声明

一、凡向我刊投稿,务请自留底稿,并将纸质稿寄《北京文学》自然来稿唯一收稿地址:(100031)北京市前门西大街97号《北京文学》编辑部。

二、来稿勿寄我刊编辑或员工任何个人,以免丢失。寄往我刊编辑部的任何纸质来稿,均有专人登记、编号并交由编辑审读,三个月满未收到用稿通知,请作者另行处理。

三、因人力所限,除专题征文活动外,我刊不接收电子稿。

四、我刊编辑杜绝有偿审稿,也从未以任何方式授权其他单位及个人使用杂志社名义接收稿件,更从未以发表稿件名义向作者收取任何形式的审稿费和版面费,欢迎广大作者读者监督、举报,一经核实我刊将严肃处理。

特此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