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的“两难窘境”谈起

关于教学的悖论

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一书中引用了一段话:“纵观人生历程,我们都面临着调和各种对立面的任务,但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这些对立面是不可调和的……谁能将教育中的纪律与自由调和呢?”

一方面教师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性格活泼、思想活跃、行动敏捷,另一方面教师又要求孩子遵守纪律、保持安静、服从安排。有时候教师不得不采取严厉的办法控制某些孩子,“让孩子获得自由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限制他们的自由”,如何做才能使自由与纪律保持一定的张力?恐怕谁也概括不出其中的逻辑规律。教学中类似的悖论有许多,例如“不要跑题”与开放式讨论,宽容学生的错误与严格要求学生,表扬与惩罚,提倡独立思考还是要求开展相互帮助,勇敢面对困难还是远离任何风险……教师每天的生活随时可能陷入这样的两难窘境。

年轻教师总希望有人告知具体教学问题的解决办法。“具体怎么做”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大多数“关于怎么做的问题”是“两难问题”,需要靠直觉和智慧去把握,而且因人、因事、因地以及教育的时机不同,处置的策略也会不尽相同。关于教学方法、技术等知识大多是缄默的知识,能够用逻辑去思辨并用话语清晰表达的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之下的大部分是需要教师经过长期历练之后,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感”。

从“参与”着手

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提出的全是巧妙的问题,教学环节的安排也恰到好处,知识点的讲授和结论的求得毫无瑕疵,但是由于学生的冷淡、不配合,出现了长时间的冷场,导致教学无法推进,令教师感到心灰意冷。

教师精心设计的那些循循善诱的话语,关键在于能否打动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自觉抛开一切杂念投身到教学共同体的行动中。能够化解教师因学生不肯学习而焦虑的首要事项在于——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否则,最好的教学也只是教师的“自说自话”。

美国经济学家丹·艾瑞里研究发现,投入越多的劳动与情感,就越容易高估物品的价值,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宜家效应”:自己动手组装的宜家家具,会使人们产生对这一产品的依恋感和自豪感。由此,可以带给教学的启发是“如何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把握好教学行动各种对立面的张力,也就敞开了“钻研学问”的大门,从而吸引学生深入到能增长学识的领地。

把“关键的挑战”留给学生

能够引发“深度教学”的课堂设计,不是去事先规划教师讲授的每一句话,更需要考虑的是整个框架并且要把“关键的挑战”留给学生。教学的空间应当更开放些,“教师对学生要做的不仅是待之以礼、动之以情,还要诚恳地邀请他们就探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教师不仅要着眼于给学生教益,还要留点空间让学生给教师、同伴以教益。

当然,教师所设计的把“挑战留给学生”的方案,并不见得都能成功,以至于因为无人回答问题教师只能自问自答;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而影响了教学进程,教师只能对他们的意见进行强行压制;学生做了一些“离题”的事,教师要求他们重新回到“唯命是从”的任务书上……教学进程并不总是如人所愿,但是比起看上去似乎很完善的教师照本宣科地拼力讲解,学生面对挑战所做的工作即使不完美,也显得更有价值。

教学中的“两难窘境”,原因在于教师不可能直接找到处理“教学悖论”的办法,而且教师原有的教学经验对于所面对的学生也不见得就能适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假以时日,关键是要“体验来自教学生活中的一切”。教师需要在日积月累中找到纾解张力的主意,即使没有好的主意,至少能够与张力“共同度日”,正如我这样的校长虽然没有办法消灭“今天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冲突和矛盾”的担心,但是总能做到淡定地面对每天的不确定性,憧憬着学校的未来,以防范那种不可调和的对立面将我撕裂成两半。

(林卫民  作者系国家督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