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中的民族之声

这一届的《中国好声音》海选终于结束了。从《超级女声》开始,这类“草根选秀”越来越多,但能够憾动人心的乐曲却越来越少。一来是因为听众的不断成长,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来超越原唱或者是改编的好歌曲乏善可陈,实在让人无法产生共鸣。这一季《中国好声音》中最打动人的,是一些民族的元素的运用,使人眼前一亮。

2017年的好声音冠军扎西平措是一位藏族歌手,今年也有一位来自藏族的小伙子,名叫旦增尼玛,他的第一首歌《隐形纪念》让人印象深刻。这首歌是日本歌手中孝介《各自远扬》的中文版本(日文版霍尊也曾经唱过)。

▲ 点击收听

旦增尼玛将岛国的“琉球唱法”与藏腔毫无违合感地融合在一起。藏歌的哼唱虽然不长,但当听到的时候,两位评委相视点头一笑,可见这一点睛之笔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海然海然》是杭盖乐队在陈坤版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中演唱的的插曲。道尔吉的这一版将其音域扩得更宽广,特有的“低音炮”打动你心灵的最深处。中段中还加入了蒙古族标志性的呼麦。

呼麦是阿尔泰山原住民族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一个持续低音+一个流动旋律。

在我看来,这个持续的低音就像是一阵阵风从草原吹过,又像马头琴深沉的低语。我想导师之所以都没有转身,是因为实在没有办法再指导他吧!

除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元素以外,汉族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也毫不示弱。学员李志宇演唱了一首《侠客行》,这首歌曲的原唱是著名鼓手赵牧阳,对比了一下,觉得原唱真是很难超越的一个版本。

这首歌曲揉合了西北民歌的沧桑、秦腔高亢的呐喊、摇滚的激情,描写了一个倔强的西北汉子,徘徊在人生的路口,却只能努力向前,无法后退。歌曲里有无奈,有伤痛,也有一种不加修饰的悲怆,但更多的是铮铮的铁骨——我,就是自己的侠客!

唢呐的声音有一种入骨的俗,让人觉得融入骨血,不可分割。 所以中段间奏中的唢呐一出,立刻听得人热血沸腾,心也与歌者遇到了一处,特别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