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盲人摸象与庖丁解牛的故事试论太极拳修为的次第阶段
大象斋主庚子十月有悟
“盲人摸象”与“庖丁解牛”的成语,大家都很熟悉。而这两个故事,对于我们太极拳学人来讲,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不管学什么学问,在开始时,学习都是“盲人摸象”的过程。就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六祖说:“迷时师渡,悟时自渡。”初期不知,须有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而当掌握了方法和基本知识以后,自己就可以独立的去完善、提高,以至于达到至善。
虽然书本亦是无私的老师,但是对于武学、书画、修真、琴、棋、书、画等技艺来讲,不经过师父的“口传神授”,入门是很难的,往往几年乃至几十年也只能是门外汉,仍归“未入流”,仅有知识而已,缺少神韵。
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由不立文字的部分和功谱文卷组成。不立文字,一种是因一些原因或保密,密而不宣;二是密而难宣,宣则离开本源。故而有“是密不能言,能言不是密。”、“唯有心印语”之语。这也是“无师不成道”之缘由。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是历代祖师大德高真留下的法脉,乃是大乘高渺的与道合真之学,本世纪之初而启源开真,将断代之灵性文化重启于世。故而,“饶君聪明过颜闵,不遇明师莫强猜。”更是必须需要师传才能徒承,非“入门引路须口授”不可。
“盲人摸象”即是初学,未入门之人,虽然摸到的感觉不同,也不知对错,但摸到的是真实的。虽不能窥知全象,但确实是象,不过只是象的局部,正如中国改革开放之初,被称作是“摸着石头过河”,每块石头都是需要摸着过去的,摸着摸着就会对全貌渐而清晰起来。这个摸索的过程体现了老师的重要性,师授阶段,老师带领你去摸每一块石头,以正确的方式领你认知通向未来的路。
“庖丁解牛”则是入门以后,采用分宫剖析法。逐个位置,逐个内容,每条经脉,每个骨节,每个器官都去细微解剖以进行正确定位,认识、熟悉和洞彻,如此方能做到心手相应,游刃有余,进而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我记得在刚和师父学习时,他经常讲的一句诗文:“追慕古人得真趣,别开新意成一家。”后来又增加两个字;“追慕古人(我)得真趣,别开新意(自)成一家。”这就是治学之道,真正的师父是不怕弟子超越的。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经验和方法,一定要认真精研,熟练、正确、掌握。循经太极拳对于每一个动作,每一势,都有详尽的操演、武学和循经内练的规范和要求,需要“庖丁解牛”的过程,做到“招招式式细经研”,“内隐玄奥要审诠。”
“肓人摸象”比喻盲修阶段,在不知中去模仿,靠近师父,在摸索中窥知全貌。“庖丁解牛”是在入门理解之后,或说“明性见道”以后,再经过“分宫剖析”,深入细微的研究,达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尽善尽美”的高深境地。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与道合真”阶段。
“艺者,道之形也”,艺术的层次,是“艺无止境”,需要经历“庖丁解牛”的过程,才能达到“功夫无息法自修”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