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离开了中秋节,只是点心而已
听人说到“月饼离开了中秋节,也仅只是一个点心而已”,瞬间激起脑海中的涟漪,关于节日与食物的记忆。
食物就是“吃的东西”,用科学语言可表述为“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
每个人每天都需要食物,习以为常的日子里,司空见惯的食物中,也不会特意把某种食物与文化联系起来;非要与文化扯上点关系的话,也只会说“饮食文化”。但“饮食文化”就不再是单纯指食物了。
生命不息的日子里,每年都要经历许多的节日,每个节日都希望得到祝福或送去祝福,惯常的祝福语中,最通用的就该是“吃喝!和好!”毕竟国人的节日里,总离不开吃,离不开食物。
繁忙或者平淡,谁也不会多想食物与节日的关系,只是经年重复的场景,让食物与节日的关联,深深烙在了脑海里,成为了潜意识的知识,虽然不曾刻意去想起,但也不会忘记。
正如一个小品的台词提到“中秋节吃粽子”时,大家都笑了。这种笑,正是对说话者不懂常识的否定。也说明,我们对不同节日的食物,其实也有着特殊的情感。或者说,某些食物在某个节日食用,已经成为常识,就像除了中秋节前后,超市不会售卖月饼一样,因为我们认定了“月饼离开了中秋节,也仅只是一个点心而已”。
要说食物与节日的关联,在众多传统节日中,要数中秋节与食物的关联最紧密,范围也最广。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让中秋节比起其他节日在选择、享受食物方面,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成年后的许多年里,因为学业、事业,四处奔走,关于中秋节与食物的记忆不是很多,也没有太深刻的记忆。倒是儿时过中秋节的记忆,常在这个节日里被反复温习。
故里的人们不会把中秋节叫作“中秋节”,直至今日依旧习惯把中秋节称为“八月十五”。每到八月十五,妇人们总是最为忙碌,孩子们总是最为开心。
八月十五的下午,妇人们就忙碌磨米面、磨豌豆面。在没有磨面的机器以前,还得用碓来舂米面,程序繁杂,甚是辛苦。可因为过节的缘故,所有辛苦都被喜庆冲淡了。
到了晚上,月出东山,圆圆的、大大的,月光透过家家户户的炊烟散漫的雾,洒在各家的院子里,肆意享用院子中央木桌上的供品。
供品多与“圆”有关,有圆圆月饼,圆圆的梨,圆圆的苹果,圆圆的板栗,还有用妇人们忙碌了一下午磨好的米面,做成的裹了豌豆面、撒了红糖末的汤圆。
孩子们心猿意马的等着父母念完祷词,潦草应付的对着木桌磕了头,得到父母的应允后,急不可耐的抢走喜欢的供品。
或是因为孩子总是太馋,也许是那些作为供品的食物平时很难吃到。直到现在,我依旧认为,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汤圆、月饼、板栗和梨,就是儿时中秋节吃的。
尽管与现在相比,那时的月饼就是一个没有馅的饼子,板栗的个头很小,梨不仅皮厚肉糙还得吐渣,汤圆就是过了一层豌豆面、加点糖水的米面团子。可总是让人期待、让人留恋。
现在食物不再匮乏,甚至淡化了季节、地域的界限,故里的人们过八月十五也添加了柚子、牛肉等食物,那种皮厚肉糙还得吐渣的梨已经难以见到了。
可以吃的食物是多了,只是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