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中国绘画里最深沉的一张脸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进行到第二期,76件展品中,有一幅最诚挚的画。

画中故事位列《史记》七十列传第一篇,发生在首阳山的密林里。

拨开树叶,伯夷和叔齐坐在那里。

南宋 李唐 采薇图 卷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他们是孤竹国的王子,为什么出现在荒山野地?因为两兄弟经历了两次出走。

第一次,因为父亲不讲“理”,要绕过老大伯夷,传位给三子叔齐。伯夷为了避免尴尬而出走,叔齐则自愿追随,投奔他们心中的理想国周国。

第二次,因为周武王不讲“理”,服丧期间,出兵讨伐殷商。伯夷和叔齐叩马力谏未果,失望地发现理想国不理想,于是自我放逐到没有人烟的地方。

伯夷和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广为流传,但没人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史书对他们的记录也并不详尽。

兄弟俩的形象具体起来,是从南宋画家李唐的《采薇图》开始的。

这幅现实主义画作,把人们对伯夷和叔齐的想象实在化,做到了超越文字的诚恳。

《采薇图》是手卷,画卷自右向左展开,首先将观者拉入近景空间。之后从近到远、从大到小,一层层铺陈出环境,令观者所想一一得到印证。

在移动影像出现之前,横轴观画是非常有快感的视觉体验。

在画面里,哥哥伯夷所处的位置比弟弟高,交脚而坐,像是在沉思。

伯夷身形饱满,双肩微耸,敞领袒胸,衣着不算整齐。双臂从阔袖里伸出,十指交叉抱膝,姿势泰然,好像可以长时间地坐在那里。后世的人物画也有类似的姿势,但不像这样讲究。

伯夷表情肃穆,髭须和乱发暗示出境遇落魄。但他保持着尊严,嘴角向下绷出一条不屈的弧线。他在聆听,眼神没有聚焦在现实中,但并不失神,投射出内心的刚毅。

这可能是中国绘画里最深沉的一张脸。

弟弟叔齐是哥哥形象的衬托,他的存在,让画面灵动。他身体前倾,支起来的左腿和扶在地上屈指的右手,撑住了形体。

叔齐嘴微张,好像有声音发出似的。他伸出左手,手掌的形状被夸张地强调——这是一只原本不干活儿的手。

伯夷和叔齐穿的草鞋,是贫寒生活的证明。脚边的锄头和筐,暗示采薇(蕨菜)充饥。

叔齐坐在画面最显眼的地方,兄弟俩形成一个三角形。

细究起来,伯夷左手的袖子不该支棱出去,但如果垂下来,三角形就会缺一角,撑得没那么稳。

伯夷和叔齐衣褶的用笔虚虚实实,很多地方并非一挥而就,衔接处经过仔细推敲,每一根线条都考究,但又不觉得画得僵硬。

所谓匠心,并非无限度地投入,重要的是取舍。

看过理想的形象,观者的眼光会向周围移动。他们身处一个理想的平台,周遭是理想的风景。

卷末逶迤的河流,暗示还有更深远的天地。

整幅画的色调层次丰富、节奏明了。打开手卷,从暗的近景看起,以一个虚空敞亮的远景作为终结。

《采薇图》自诞生起,从内府到民间,从南方到北方,在众多人手中递藏,可说是人见人爱。这不仅因为它是一幅悦目的杰作,更因为它总能让人相信,画中人就是伯夷和叔齐,跟想象中一模一样。

不食周粟,这四个字就足以激励人。人有选择的自由,即使这意味着要饿死。

画这幅画的李唐,曾供职于北宋徽宗的画院。靖康之难后,颠沛流离十几年,受尽苦楚,也不愿“多买胭脂画牡丹”。好不容易逃到临安,经人举荐进入南宋画院,那时已年近八十。

传说李唐逃难途中,在太行山遇劫,行囊中大半都是画具。匪帮中有个年轻人叫萧照,懂绘画,仰慕李唐,护送他脱身,追随了他一辈子。

李唐与萧照的关系,是否令你想起伯夷与叔齐?

能让人死心塌地追随的,是信念。

《采薇图》,描述了中国人的信念,离现实很远,离人心很近。

本文转载自艺术永不眠,作者 孙琳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