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运城开始了!去七彩盐湖探访火烈鸟的奥秘吧!

最近一段时间
运城人的朋友圈里
六只火烈鸟是绝对的主角
就是图中的这六只可爱的红色小精灵
它们又回到了运城盐湖
这是2015年9月份在运城盐湖首次发现火烈鸟踪迹后
连续五年与火烈鸟的“一期一会”

6只火烈鸟在运城盐湖嬉戏

它们在湖水中或觅食、或嬉戏、或栖息

成为初冬运城盐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近几年来,
运城盐湖鸟类逐年递增,
据不完全统计,
每年九月下旬至来年三月下旬的鸟类迁徙期,
在此栖息、休整或是越冬的鸟类最多时近二百余种,
数量数千只,
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及罕见珍稀种类。
随着越来越多鸟类的青睐和“定居”,
运城盐池在迎来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的同时,
其丰富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地理特征,
也引发了更多的讨论、关注和研究。
一群反嘴鹬在运城盐湖飞翔
究竟为何如此多的鸟类会选择来到运城盐池?
运城盐池又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成为吸引鸟类来此越冬的关键因素?
追本溯源,
跨越历史,
我们跟寻运城盐湖的历史进程,
解题探秘,
寻根问底。
是什么原因,
让这个开发生产历史长达几千年的“工厂”,
能够确保资源开采与自然生态始终一脉相连,
交融和谐?

“一池活水”引鸟来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从最早“天日映晒,

自然捞采”的尧舜时期,

到春秋战国“垦畦浇晒法”的进步,

催生了隋末唐初“五步产盐法”工艺的发明成熟,

以及80年代后期的水硝生产、

2014年盐池资源开采的转型、

生物养殖资源的开发,

运城盐池所经历的所有工业生产过程及生物资源开发,

都需要一项重要步骤——操练卤水。

运城盐池的年平均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
蒸发量却达2000毫米。
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业生产,
每年要外引500—800万方黄河水等大量客水进入盐池,
作为生产后续水,
为盐池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源”。
每年将有1000—2000万立方不同类型、
不同组份、
不同浓度的卤水,
通过盐池特有的生产设施——泵站、江道、口子,
顺着储卤池、蒸发池、结晶池,
遵循一年四季的季节时令,
在大自然和人力的共同作用下,
按照各自生产工艺,
有规律、有节奏地,
来回流动,
不停循环。
大体量的淡水、
半成型卤水和成型卤水,
遵循着自然和四季的变化,
以年为周期,
一年一循环,
赠予了盐池“一池活水”,
成为盐池这池“老卤”的“保鲜”秘诀。
池水里蕴藏的丰富的钠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
依据各自化学性质,
随着节令气温的变化,
不断转换“身份”——春秋镁盐、夏日食盐、冬季水硝,
岁月更迭,
精彩不止,
让运城盐池的四季始终充盈丰厚。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进行的卤水操练,
要经过溶矿、滩晒、蒸发、风力搅拌、反复循环,
池中池水浓度由低到高,
最终完成结晶。
在此过程中,
这个位于黄土高原南缘的内陆湖泊中,
出现了自然的“七彩盐湖”壮丽景观,
更在淡水储存区域形成了许多围绕盐池的条带湿地,
成为众多野生鸟类的乐园。
在保证生产的同时,
对盐池生态平衡和盐池湿地维系发挥了实质性作用。
尤其是进入2014年,
生物养殖作为山焦盐化新兴产业逐渐规模化发展崛起,
盐池养殖面积逐年增长,
水面的扩大为鸟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
工业生产的逐步转型升级,
使运城盐池水域面积不断发生变化,
水质多样化和可控程度进一步加强。
在几千年的人工开采与自然演变的共同作用下,
运城,
这个中国农耕核心,
拥有的极为罕见的咸水湖泊,生态湿地,
形成了稳定、适宜、和谐的鸟类栖息环境,
为鸟类生存提供了独有而特殊的栖息条件。
在黄河流域的中下游,
能够拥有上百平方公里的一块长期稳定的盐池水域和条带湿地,
且开发历史和保护现状,
历经几千年。
这本身已经非常难得,
异常珍贵。
相对于较深的淡水湖泊,
运城盐湖池畦中的卤水深度一般都不到一米,
为水禽和涉禽获取食物提供了可能和便利。
以火烈鸟为例,
火烈鸟腿长九十公分,
脖长七八十公分,
可以很轻松的在这样的水域中来回走动,
肆意觅食。

因为大型涉禽均拥有一双“大长腿”,

这样的水深,

能够让它们稳稳当当的踩到池底,

同时,

羽毛部分也不至于湿水,

引起不适或生病。

这便成为吸引鸟类前来的重要原因。

“安全空间”筑乐园

在工业生产进程中,

需要遵循大自然的节令和盐池独特的气温,

借助和顺应盐池独有的盆地气候,

利用风力对池水进行“搅拌”,

通过不同的气温结晶生产出不同的季节性产品。

在整个循环过程中,

操练卤水过程贯穿整年,

不同时期、不同浓度、不同组份、不同类型,

卤水不仅服务于工业生产,

更为盐藻和卤虫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水体环境。

因为有了藻类,

以卤虫为主的生物开始大量繁殖和生存,

为需要的鸟类提供了优质的高蛋白和充足的饵料。

火烈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它的直接需求就是盐池中的卤虫。

眼下的运城盐池,

也已因中国唯一的野生火烈鸟种群连年越冬在全中国“榜上有名’。

除了涉禽火烈鸟,

作为陆禽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

以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

也是近年来运城盐池的“常客”。

它们所看中的,

是运城盐池稳定的“安全空间”。

在长期工业生产中,

58公里盐池“禁墙”作为“人工屏障”,

使运城盐池形成的相对稳定、资源平衡、生态和谐的系统,

没有人居环境的过渡打扰,

成为这个“安全空间”被越来越多鸟类选择的重要契机。

陆禽一般以盐湖周边田地里的麦苗为主要食物,

在有水的地方也可食用鱼、虾。

运城盐湖稳定的栖息空间为它们解决了安全问题,

盐湖周边的麦田为它们提供了主要的食物。

选择留在运城盐池的灰鹤群不再需要一路跋涉翻过大别山、秦岭,

向南飞行近一千公里去往长江中下游湿地鄱阳湖过冬。

而更具有探究价值的一点在于,

摄影人发现,

河津黄河滩同样具备灰鹤所需的这两种条件。

相较于更近的黄河滩,

为何每年都有稳定的灰鹤群,

偏离一百多公里飞来运城盐池?

研究者说,

“我们不能排除,有些鸟类选择运城盐池,是因为有补充矿物质和盐分的需求。”

和灰鹤同样依赖于这片“安全空间”的大鸨,

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

更在“观鸟界”享有一席之地。

因它的到来,

运城盐池迎来了更多专业“观鸟”团队、

鸟类调查组及生态保护机构的到访。

据运城市摄影家协会范力老师介绍,

他所拍摄的一张大鸨生境照,

曾被刊登在2020年第四期《中国鸟类观察》大鸨专辑期刊上,

被业内人士评价:

“这是我心心念念一直想看到的一幕。”

照片的前景是麦地,

十几只大鸨在麦地中间,

背后是运城盐池,

再背后就是房屋和运城市的城市天际线。

“在百万级人口的城市周围,依然有大鸨选择落脚。”

在这么多年的调查过程中,

鸟和人类一直“矛盾对立”,

“人进鸟退”是普遍现象。

“这张照片吸引别人的,是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景象,

而吸引我的是照片里的运城盐池,

没有这个盐池,没有盐池的生态和环境,大鸨不会来。”

这足以说明,

运城盐池在这座城市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让百万级人口的城市近郊就已经具备了极强的生态潜力。

除了能够为需要的鸟类提供特殊的“卤虫”食源,

提供“安全稳定”的空间,

处于中条山以北的运城盐池,

也成为很多南迁鸟类在飞跃中条山之前的迁徙“驿站”。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白琵鹭嘴长直而扁阔,

如琵琶一般,因而得名。

“通俗点比喻,它的嘴型像炒菜用的铲子。”

在飞往越冬地的途中,

它们会选择在运城盐池短暂停留“歇脚”修整,

饱腹后,

再飞跃连绵不断的大山,

到达目的地。

往往最短的时候它们只会出现几天。

无论如何,

我们都应该感谢与珍惜,

因为有了运城盐池,

有了现在的生态体系,

不仅让这座城市拥有了与众不同的无限“可能”,

更让我们有机会与越来越多珍贵与可爱的鸟相遇。

而相遇,

本就难能可贵。

“情感养料”育转型

随着盐池资源开发工艺的不断进步、改进、创新,

实现了平衡开采,

保持了生态稳定。

其生产而出的食盐(氯化钠)、

水硝(十水硫酸钠)、

硫酸镁(七水硫酸镁)、

氯化镁型卤水四种产品,

释放出巨大能量。

由盐池先民集体智慧而形成的“垦畦浇晒”法,

以及到隋末唐初最终发展完善成熟的“五步铲盐法”工艺,

领先世界铲盐史1000年,

柳宗元在《晋问》中感叹“唐之富庶,

盐税之半。

“运城食盐是当时中国最早的重要战略资源”。

直到现在,

河东大盐仍具有它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时代意义。

几千年的开采,

在生产与保护之间、

在平衡和转型之间、

在获取和舍弃之间,

人类与自然共同塑造了运城盐池的独特生态,

终成为现在众多鸟类依赖的重要生存环境。

“鸟类是靠记忆一代一代延续而来的,幼鸟跟着父母飞行,当他长大后,需要自己飞往越冬地,全凭父母带它飞过来的这一趟记忆。在历年的飞行记忆库里,它们会知道这里可以栖息生存。运城盐池已经在它们一代一代的迁徙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烙印……”

如今,

运城这一独特生态体正在“退盐还湖”,

运城盐湖的转型和发展,正在注入“情感”温度。

而情感,

正是培育创新、转型与发展的最佳“养料”。

文字:卢慧敏

END

运城旅游年票128元一年内不限次数游24家景区。

加小编微信:284128720,留言“运城旅游年票”,进入运城旅游年票微信群,更多优惠活动、转发福利最先知晓。

(0)

相关推荐

  • 我的火烈鸟摄影作品100幅(61—100)

    八只火烈鸟.八只小精灵.我常常说它们盐湖的八仙:怀念八只火烈鸟的岁月. 水面如镜,没有一丝涟漪,火烈鸟们有的在梳妆打扮,有的在短暂的小憩,不同的队形,组合成不同的画卷.我不停的按动着相机的快门,舍不得 ...

  • 火烈鸟在盐湖洒下一抹红

    火烈鸟在,拍鸟人就有去处,就能打发闲暇的时间,愿火烈鸟年年都来到运城盐湖做客 愿火烈鸟能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愿运城盐湖的人们自觉担当起保护火烈鸟的责任

  • 火烈鸟的影子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拍鸟人来山西运城盐湖拍摄火烈鸟,火烈鸟已经成了山西运城的一张名片 近几年国内各大媒体相继对运城盐湖的火烈鸟进行了不同方式和角度的报道,知道火烈鸟的人越来越多,很多的市民和附近的村民也 ...

  • 火烈鸟来去匆匆

    山西运城盐湖的火烈鸟虽然说在盐湖落脚已有四年多的时间,由于盐湖东西长30多公里,南北宽5公里多,面积较大,几年来觅食的位置一直不固定.运城的鸟友都知道,火烈鸟经常出没的地方大约有五个位置以上,具体每天 ...

  • 火烈鸟的守护神

    山西运城盐湖有火烈鸟,这已经是好几年的事情啦!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鸟友也陆陆续续来运城拍,但是由于长期没有人管理,实际上也没有办法管理,因为运城盐湖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5公里左右,面积较大:火烈鸟几乎没 ...

  • 一辈子没有见过的奇观

    "硝凇"是芒硝凝聚在草木的枝叶上而成的冰晶,为芒硝的结晶体,学名为"十水硫酸钠Na2SO4·10H2O",在一定的气温条件下方可结晶成此状. "硝凇& ...

  • 火烈鸟的蜜月

    查网络资料了解到火烈鸟每年的三四月份处于繁殖期,所以山西运城盐湖的火烈鸟短时间的失踪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25日下午短暂的闪现,只能证明火烈鸟目前仍在盐湖,并不是大家猜想的火烈鸟已远离运城.但是目前连续 ...

  • 火烈鸟闪现运城盐湖

    自从22日火烈鸟突然集体离奇失踪后,令拍鸟人魂牵梦绕的火烈鸟25日下午再次闪现运城盐湖,得到消息后,笔者迅速赶往火烈鸟出现的地点,现场总共只有八名拍摄者,外地的鸟友四名,运城的四人.火烈鸟的突然出现, ...

  • 晋游记(14)中国死海—运城七彩盐池

    位于运城市区南中条山下的运城盐湖,由鸭子池.盐池.硝池等组成,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被誉为"中国死海",因为这里的含盐量和中东死海类似,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从空中俯瞰, ...

  • 运城盐湖: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活化石,野生火烈鸟因何栖息至此?

    在山西运城人的春节朋友圈里,极其罕见的6只火烈鸟是绝对的主角,这是中国唯一的野生火烈鸟种群.自2015年9月在运城盐湖首次发现火烈鸟踪迹后,它们已经连续6年与运城"约会".粉红火热 ...

  • 火烈鸟再现运城盐湖

    数九寒冬.山西运城盐湖格外的宁静.大部分的湖面都已结冰,已看不到往日人们在盐湖中劳作的身影,各种鸟也难寻踪迹!感觉今年运城的冬天异常的冷,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最为关心的火烈鸟也多日不见踪影,但是,打听火 ...

  •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家在运城盐湖!

    山西运城盐湖发现火烈鸟啦!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喜欢看和拍我的人们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带着各类观鸟.拍鸟和摄鸟的器材,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来到运城盐湖,就为一睹我的芳容. 人们发现我在运城盐湖 ...

  • 每期一鸟(136—1)——灰鹤

    随着天气渐渐变冷,和往年一样,大批的灰鹤长途迁徙来到运城盐湖过冬. 有关灰鹤的习性,我在每日一鸟(136期)--灰鹤中做过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两年来的疫情,逐步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