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平院士:没有互联网,全球疫情防控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11月24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分论坛“青年与数字未来”在乌镇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CERNET网络中心主任吴建平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全球疫情防控,如果没有互联网,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吴建平院士在演讲中介绍:“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去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也是进入中国25周年。我想大家一定都会认同,互联网技术的诞生为全世界带来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全球疫情防控,如果没有互联网,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吴院士指出疫情对中国互联网发展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今年为疫情防控我们采取了隔离措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量通过网络展开。比如利用网络视频召开科技攻关会议、公众在家通过线上课堂学习等都离不开网络。”
他强调,当前智能化、互联化、分布式、数字化已成为数字未来的发展趋势。以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蓬勃兴起,加速发展和演进,产业变革方兴未艾。IPv6下一代互联网解决了互联网的可扩展性、安全性、移动性以及可管理性,成为未来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互联网的主要创新平台。
与此同时,数字时代,信息技术创新扩散效应、信息知识溢出效应、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正持续显现,正在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对世界经济、全球治理体系、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
他表示,尽管数字时代的未来发展拥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但仍面临新的挑战、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隐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他表示这一代年轻人和互联网是共同生长、共同发展的。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相比前辈,青年理应眼光更远、理想更大、行动更强。”
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吴院士在演讲中对青年人提出以下四点希望,期望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互联网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强他们对于创造更美好数字未来的信心。
一是希望青年勇做攀登技术高峰的挑战者。从1969年互联网诞生到现在,在这50年里互联网一直在演进中创新,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创新占了非常重要的比重,现在正在从IPv4向IPv6的过渡,IPv6本身是为解决互联网的扩展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使我们有了一个创新的平台,而这些创新正是互联网发展的源泉。纵观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互联网创新最重要的主体还是年轻人,互联网的很多应用都出自于年轻的技术人员,有些甚至是在上学期间的发明和创造。所以年轻人才是互联网创新的主体,我们希望年轻人在当下和未来的急速变革中能够持之以恒的专注推动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最终为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带来根本性的力量。
二是希望青年敢做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者。不光互联网本身是年轻人创新的成果,由互联网带来的数字经济也是年轻人创新的成果。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就是一波又一波年轻人把奇思妙想化为现实的过程,互联网的迭代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为社会创新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诸多便利生活的互联网应用与模式,都来源于青年人的灵感创意和创新,这极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年轻人要把握数字时代带来的新机遇,敢作创新者,成为数字创新的生力军和数字经济最积极的创造者。
三是希望青年能做造福人类社会的引领者。当前全球“数字鸿沟”犹存,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地域、行业、群体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存在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经济贫富分化依然存在,弥补“数字鸿沟”促进数字普惠任重道远。青年应当胸怀大志、目光长远,担起时代责任,将造福人类社会作为推动数字发展的根本目标,在技术研发、成果应用中身体力行,引领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数字未来的普惠与共同繁荣。
四是希望青年擅于做全球合作互鉴的践行者。世界是开放的,互联网更是开放的,网络空间已经并正在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数字时代的美好未来需要全球共同努力。青年人思想更开放、更具国际视野、彼此联系更密切,可以在全球合作互鉴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年轻人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拥抱互联网,以更加积极的行动促进开放合作,加深对彼此的交流和理解,在互联网的发展下,在数字时代中,共同推动实现全球人民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初衷。
最后,吴院士引用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和青年们共勉:“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互联网也是,不光是老一代的,更是年轻一代的,因为年轻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年轻人既成为互联网的享用者,更成为互联网的奋进者、开拓者、贡献者,用你们的青春力量推动互联网造福全球和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