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知的收藏铜境知识!
在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过细腻精美的楼空花纹铜镜。这种铜镜是采用分铸的方法,把镜面和镜背纹饰分别铸造,再夹合在一起。这种复合铜镜,战国以后就基本绝迹了。清乾隆年间,宫廷造办处对宫内收藏的古镜正面多进行了处理,以达到重新鉴容的效果。其中一部分古镜面就采用了复合的方法,重新铸一镜面,研磨好后,再粘附在古镜正面。当然这种复合镜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复合镜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汉镜出土的数量最多,使用普遍,汉镜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发展。从其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重要的变化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西汉末年王莽时期、东汉中期。
古代青铜器在历经了商周青铜礼器的高峰之后,作为青铜器的一个种类的铜镜仍绵延不绝,为自商以来历朝历代所制作、使用,直到清代之后逐步被玻璃镜取代。其间,战国和汉、唐是它的辉煌时期,无数纹饰精美、铭文丰富的铜镜被创造出来,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的各种社会文化需求。
铜镜在西汉晚期就已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人们对铜镜的崇信有增无减。北周庾信《镜赋》曰:“镜乃照胆照心,难逢难值。”可见直到南北朝末期,人们对于“照胆镜”的存在仍深信不疑。从文献记载来看,这种铜镜一直到清代仍在宫廷中存在。但其神秘性已渐趋淡化。
纵观历史,各时期皆有端午节铸镜习俗,古人相信天人感应,参照阴阳五行规律,利用天时取得至极的阳气可辟邪祛毒、战胜世间一切不祥。秦至两汉时期,端午是指五月的第 一个午日。午时,日在中天,太阳的威力达到极点,是阳气极盛之时,因此代表火。而午月午日午时具三重之火,就在此时以火克金,是最 佳的熔金铸镜时刻,铸成的铜镜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力。
铜镜,也以其较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越来越被广大收藏爱好者认可。铜镜的收藏与投资,正面临着不可错失的良机。
铜镜是古代人用铜、锡或银铅等制作的镜子,一般制成圆形或方形,其背面铸铭文饰图案,并陪钮以穿系,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可清晰照面,是古代人的日常生活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