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智慧?

四时气候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不同,自然界的一切植物, 受了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于是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古代医家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温泉,并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叙述了四时气候的不同养生方法,现归纳如下表:

上表所述,是古人在认识到机体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统一的基础上,对四时养生方法所作的具体说明,也就是《上古天真论》中“法于阴阳”这一摄生原则的具体化。这种适应四时之变的养生方法,对保护健康和预防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

而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说,历代注家却对此解释不一。

王冰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其阴。”(《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明春夏阳盛,而易伤阴,故宜食寒冷而抑其阳亢,秋冬阴盛而阳气不足,故宜食温热而益其阳。又说:“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所致。

张志聪注解为“四时阴阳之气,生长收藏,化育万物,故为万物之极本。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四气调神大论》)姚止庵亦同意此观点,均认为春夏二季阳气旺盛,而人体的阳气亦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二季气候寒冷,阴气旺盛,人体应之,则阴气外盛而内虚,从而提示四时阴阳变化与人体生命活动关系。

笔者认为,要解释这个问题,应当先明白“阴精”与“阳气”的相互关系。

阴精、阳气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关系。《生气通天论篇》指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其意为,阴精是阳气发挥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阴精藏于内随时急起而供应阳气的需要;阳气保卫于外,使机体固密,邪不可干,促使阴精的正常化生。即阴为阳之基,阳为阴之用。因此,阴精与阳气是处在不同的相互消长而又相互制约的状态中,不能偏胜偏衰。若阳气与阴精的相互依存关系遭到破坏,则会导致“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因此阴精与阳气内外调和是使人“气立如故”的基本条件。

基于上述,笔者认为: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经文先后连贯来看,且认为后说(张志聪论)为是。春夏秋冬四时阴阳变化,是促使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动力,人体亦应顺从四时阴阳而调之,故春夏养阳以助生长之能,秋冬养阴以益收藏之本,反之则灾害生矣。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

  •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原文 [论《黄帝内经》四时养生]

    [摘 要]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理论是"天人相应"整体观在中医养生学中的具体应用.它认为,只有能动地适应四季变化规律,才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避免衰老和疾病的发生. ...

  • 黄帝内经与阿育吠陀的四季养生法

    黄帝内经&阿育吠陀 Inner Canon of the Yellow Emperor&Ayurveda 上篇我们分享了<黄帝内经>与<阿育吠陀>两部经典关于养 ...

  • 人体阴阳消长赋

    人体阴阳消长赋     谢贵文 著 此文来源于谢贵文<阴阳五行成功学-养生篇> 冬至过后阴欲尽 阴极自然阳气生 仲冬大地余寒盛 腊七腊八冷置顶. 冬至过后记数九 示明天气寒冷情 三九四九低 ...

  • UC头条: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四时养生需辩证看待

    点击加载图片 <煮茶图> 丁云鹏(明) 点击加载图片 <佳雪围炉图> 钱贡(明)请输入图片描述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自霜降过后,今年的秋季 ...

  •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四时养生需辩证看待

    点击加载图片 <煮茶图> 丁云鹏(明) 点击加载图片 <佳雪围炉图> 钱贡(明)请输入图片描述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自霜降过后,今年的秋季 ...

  •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四时阴阳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原文]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以从其根(2):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3).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4)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 ...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内涵是什么?

    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就是说: 春养少阳助其生,夏养太阳助其长, 秋养少阴助收敛,冬养太阴助闭藏. 看完了今天的视频 你有什么感想呢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顺应阴阳气化是四季养生的奥秘. 春.夏.秋.冬该如何养生? 阴气在哪些地方最多? 阳气在哪些地方最多? 四季养生的秘诀--顺应阴阳气化 四季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阴阳气化.人为什么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呢?因 ...

  • 中医解惑: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理?

    在一年当中,四季的气候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之不同,自然界中的一切植物,受了四季(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于是便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古代医家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怎么理解?

    初读<黄帝内经>的时候,对里面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十分费解,春夏天地间阳气旺盛,为什么还要养阳呢?而秋冬天气冷,阴气盛,要对抗阴寒,更应该养阳才对呀!怎么 ...

  • 如何理解《黄帝内经》中所谓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坊间有"春捂秋冻""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医开药方"等的说法,这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人视此为自己的" ...

  • 也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道理,及灵活性:

    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但是对其中道理,多人並不清楚.这套养阳养阳理论,属于中医的特色理论. 春夏为什么要养阳?春夏天气温暖,自然界的阳气渐旺.到农历五六月,天气最热,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