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智慧?
四时气候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不同,自然界的一切植物, 受了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于是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古代医家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温泉,并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叙述了四时气候的不同养生方法,现归纳如下表:
上表所述,是古人在认识到机体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统一的基础上,对四时养生方法所作的具体说明,也就是《上古天真论》中“法于阴阳”这一摄生原则的具体化。这种适应四时之变的养生方法,对保护健康和预防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
而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说,历代注家却对此解释不一。
王冰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其阴。”(《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明春夏阳盛,而易伤阴,故宜食寒冷而抑其阳亢,秋冬阴盛而阳气不足,故宜食温热而益其阳。又说:“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所致。
张志聪注解为“四时阴阳之气,生长收藏,化育万物,故为万物之极本。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四气调神大论》)姚止庵亦同意此观点,均认为春夏二季阳气旺盛,而人体的阳气亦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二季气候寒冷,阴气旺盛,人体应之,则阴气外盛而内虚,从而提示四时阴阳变化与人体生命活动关系。
笔者认为,要解释这个问题,应当先明白“阴精”与“阳气”的相互关系。
阴精、阳气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关系。《生气通天论篇》指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其意为,阴精是阳气发挥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阴精藏于内随时急起而供应阳气的需要;阳气保卫于外,使机体固密,邪不可干,促使阴精的正常化生。即阴为阳之基,阳为阴之用。因此,阴精与阳气是处在不同的相互消长而又相互制约的状态中,不能偏胜偏衰。若阳气与阴精的相互依存关系遭到破坏,则会导致“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因此阴精与阳气内外调和是使人“气立如故”的基本条件。
基于上述,笔者认为: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经文先后连贯来看,且认为后说(张志聪论)为是。春夏秋冬四时阴阳变化,是促使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动力,人体亦应顺从四时阴阳而调之,故春夏养阳以助生长之能,秋冬养阴以益收藏之本,反之则灾害生矣。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