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梦想
在《中国教育报》上,读到方圆撰写的有关个人成长的一段故事,看了之后很有同感。下面是他的叙述。
有这样两个故事: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成员约翰·戈达德,8岁那年,祖父送给他一幅世界地图,他整天趴在地图上看啊看。15岁时,他信誓旦旦地为自己写下人生的127个梦想,这些梦想包括完成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的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金利山……
有梦才有希望,有梦才有动力。52岁时,约翰·戈达德经历了18次死里逃生,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实现了其中的106个愿望。
索尼公司是世界著名的企业,创办人是井深大和盛田昭夫。这两个人年轻时就产生创办实业的梦想,并立下宏愿,要开发出丰富多彩的视听设备。1946年5月,这两人注册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1958年,公司更名为索尼株式会社,两人的事业慢慢做大,周围的人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6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索尼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民用电子、工业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及娱乐业等领域的先导企业。
我常常细细品味这些故事。
1980年,我踏上三尺讲台后时间不长,就感觉到了这个工作的神圣。
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孩子在你的教育下逐渐变得聪明起来,那份快乐是难以言表的。快乐的同时,也有些彷徨,教书的路还那么漫长,我该如何走下去?
和周围的一些老教师座谈,有的说,咱就是一个基层教师,什么理想不理想的,干了这个活,把孩子教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
望着他们的满头银发,我在心里使劲地摇摇头: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老年教师……这难道就是乡村教师的工作历程和人生轨迹吗?我有些苦闷、彷徨。
大约就是这个时候,我读到了上面这些故事。
读完后,我郁闷的心为之一亮:人生得有规划、有梦想啊!把梦想的双翅张开,希望的大门才会充满生机,前行的旅途才会变得生动活泼。
于是,我也模仿约翰·戈达德,为自己设计了一份人生梦想计划,并把这计划贴在了办公桌的右上方。这份计划的大体内容是:
选择了教师职业,也许注定一生将与寂寞为朋,与宁静为友。为使自己在前行中不迷失、不松劲,每天必须读一遍下面的文字,好让自己有激情、有目标、有方向:2年内在全乡开公开课,教学成绩进入前三名。5年内在县里开公开课,成绩在全县进入前3名;8年内在地区开公开课,总结出自己的教育经验;10年内在省里开公开课,出版自己的教育理论专著,并让省内大多数同行了解我们的学校;20年内让自己的教育理念走向全国……
我洋洋洒洒地写了36个梦想目标。
这份计划书成了我的催进鼓、励志源。每天进校后坐在办公桌前,第一眼就能看到它,它给了我神奇的鞭策,促使我马不停蹄地向前走、走、走。
这份计划一直贴在我心中最神圣的位置。十多年过去了,尽管我中间也怀疑过、动摇过,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梦想如同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对任何人都不会厚此薄彼。
我们对人生的目标,对幸福的期盼就是梦。
梦对任何人都是充满希望的。
无论我们今天如何坎坷,明天的梦都渴望平坦;无论今天如何阴沉,明天的梦都渴望阳光灿烂。
我们都是为这梦想中灿烂的阳光活着。
人是有潜力的,当我们抱着必胜的信心去迎接挑战时,我们就会挖掘出连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潜能。
如果没有梦想,潜能就会被埋没,即使有再多的机遇等着我们,也会错失良机。
带着梦想启程吧,人生之路会变得平坦、顺畅。
追着你的梦想前行吧,你脚下的每一步才会变得充实、踏实、宁静。
方圆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他设定的奋斗目标、他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地变成现实。
每个老师其实都是有梦想的,常常会在梦想的激励下,给自己订下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督促自己去实践。但往往目标定的过高,一下子实现不了,几经努力之后,自信心大伤,就失去了继续拼搏的勇气。记得我做教师不久,在不断订阅物理专业杂志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梦想:在正规的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我以为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没想到为此整整奋斗了7年。期间经历了多次的反复,几次都要准备放弃,是一种不甘心的心态激励着再努力一把试试看,这才有了后来的顿悟。我常常想,如果当时少些那种不甘心的心态,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典型的“教书匠”,除了上课不想其他的了。
对一个教师来说,应该有不断成长的愿望和梦想,要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设定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实际,要拾级而上,让自己在工作中始终带有挑战性,但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