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邓铁涛的养生功法大公开!通气血强体魄,每天只需10分钟
中医认为,养生的第一要务在于养神,而静坐正是养神的最好方法。
和孔孟有着同等地位的古代圣贤王阳明,曾说:“静坐是长生久视之道。”
国医大师邓铁涛每天醒来后不急于下床,而是先在床上调整呼吸吐纳,通过静坐、冥想等方法安定心神。
静坐,不仅能实现身体的自我平衡,还能够强健身体,提升五脏六腑的功能。它对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痛风、肺病、身体沉重、四肢寒冷、风湿病等,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据《深圳晚报》报道,美国的科学家们对40名学生进行静坐生理实验,观察表明只要静坐5~10分钟,人的大脑耗氧量就会降低17%,而这个数值相当于深睡7个小时后的变化。
静坐,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妙处?
中医眼中
静坐背后的秘密
【返回先天,天地人合一】
古人认为静坐姿势就是人的先天姿势,或是最接近的先天姿势。
似同未出生的婴儿在母腹时,双手抱耳、目并膝曲,自然形成一个天人地三者合一的自然气化状态。
练静坐法,确实具有深奥的内涵,它产生的种种良性心理和生理的反应,是任何姿势所不能够产生的。
【增强心脏功能,又不会过度负荷】
运动是最好的锻炼心脏方式,但是中老年人最担心的就是矫枉过正;
听到跑步锻炼好,就跑几个小时,结果头昏脑涨;
听到散步好,就散步几个小时,结果膝盖疼……
而静坐使得下肢由于屈曲而局部紧张,血循环因此受到障碍,心脏不得不增加压力以维持平衡状态,于是心跳变得有力。
在腿静坐状态下,随着身体的适应和功力的提高。心脏跳动变得更加有力,血液不仅上行头部,还能下行至屈曲的下肢中。
心脏的强健使得其他脏腑器官都同时得到调节和提高,能改善大脑缺血缺氧、腰膝酸软无力、性功能下降和头部目眩耳鸣多痰等问题。
静坐的过程就是锻炼心脏功能的过程。
【打开会阴,中脉百通】
通过静坐,激发了会阴穴的特殊作用,人体气机的升降出人是依赖阳气与阴气的调节,即人既需要阳气壮火,又需要阴气滋阴以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
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换中,百会穴与会阴穴的作用最大。
会阴穴被认为最不容易开启的“铁门”,说成是“万箭射不穿之地”。
人在母腹时是“目并膝曲”,自然形成一个天人地三者合一的状态。人一旦离开母腹进人后天环境,双腿自然伸直,会阴穴即被关闭。
在静坐姿势下,会阴穴才处于松弛状态,就会有内吸和跳动感,就能逐渐被打开并,有利于打通纵贯人体中轴的中脉,冲开头顶的百会穴。
常言道,中脉一通、百脉俱通、百穴皆开、百病不生。
国医的静坐法
主张量力而行
我们在最开始提到,国医大师邓铁涛每天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静坐。邓老静坐时身体随意放松,通常他习惯单腿交换盘坐,他不勉强自己一定要盘双腿,而是让自己舒舒服服静静地入坐。
这一点很值大家借鉴,特别是老年人修习静心功,能盘双腿就盘双腿,不行就单腿,或者单腿微微弯曲,千万不能勉强!
静坐时,邓铁涛老先生自然闭目,排除脑中杂念,专注于一呼一吸,以助于理清思虑、平伏心情、集中注意力。
▲国医大师邓铁涛
不过,静坐时间久气血易短暂的凝滞,所以邓老每次静坐都视状态掌握一定时间,一般5-10分钟,若坐久了会通过按摩等手法来疏通四肢的气血。
很多人静坐时很难做到完全不想事,他建议大家只要思维不要太活跃,坐着发呆也有好处,让自己全身放松,最重要的是让心静下。
4种静坐方法
总一种适合您
刚刚介绍了邓老自己的静坐心得,现在,我再为您仔细梳理详细做法。
双腿如何安放?
双盘膝:把左脚小腿架在右股上面,使左脚掌和右股略齐,再把右脚小腿牵上,架在左股上面;这时候两脚掌向上,两股交叉,好像三角形,这叫作“双盘膝”,
两膝盖必定紧贴坐垫上,坐的姿势自然端正,不会向前后左右歪斜。但这种双盘膝姿势,不容易学,中年以上的人,学起来更难,不必勉强。
单盘膝:坐时把左脚小腿,架在右股上面,右脚放在左股下就得了。这比双盘膝容易得多。
它的缺点,是左膝盖不能够紧贴坐垫,入坐稍久,身体要向左边歪斜;只要你自己觉得歪斜,慢慢改正,也没有妨碍的。
下盘法:如果连单盘也做不到,那就把两小腿向下面盘,也可以的。不过两膝盖都落了空, 更容易歪斜,应随时注意改正。
平坐法:两脚底平放地面也可,但腿与脚掌,要保持九十度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