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矛盾十问!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矛盾论》?

1、什么叫“矛盾”?

要想读懂《矛盾论》,首先得知道什么叫“矛盾”。《矛盾论》里的“矛盾”,和普通人理解的“矛盾”完全不同。

普通人理解的“矛盾”,指的是:两个说法不能同时成立。正如那个寓言故事所讲,我的矛无坚不摧,我的盾坚不可摧,就是无法同时成立的:如果矛无坚不摧,盾就是可以被摧毁的;反之,如果盾坚不可摧,矛就有摧毁不了的东西。所以,普通人理解的“矛盾”,应该换一个说法, 叫“互斥”。

而《矛盾论》里的“矛盾”,应该理解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二者是“共存”的而非“互斥”的,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如果没有矛,盾就不存在;如果没有盾,矛也不存在。二者是“同生共死、相爱相杀”的关系。如果不能深刻理解这一点,对《矛盾论》则完全没有入门。

在中国汉语中,关于矛盾的解释是:矛盾是在两个或更多陈述、想法或行动之间的不一致,无善恶之分。汉语辞源出自《韩非子》中《难一》所述故事。后来“矛盾”连举,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的现象:~百出。他的观点前后有~。因认识不同或言行冲突而造成的隔阂、嫌隙:他们俩的~很深。泛指事物互相抵触或排斥:自相~。

在逻辑中,矛盾被更加特殊化的定义为同时断言一个陈述和它的否定。在口语和辩证法中,矛盾有着同形式逻辑中完全不同的意义。

2、什么叫“辩证法”?

要想读懂《矛盾论》,还得知道什么叫“辩证法”。

普通人理解的辩证法是:一件事,正着说也对,反着说也对,这叫“以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在他们眼里,“辩证法”等同于“和稀泥”,这又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之所以需要“辩证法”,是因为“矛盾”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研究事物,本质上就是研究“矛盾”,不研究“矛盾”,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事物,于是,我们把这种以“矛盾”为研究对象的方法,称为“辩证法”。真正掌握“辩证法”的人,绝不“和稀泥”,因为他们尽可能看到更多矛盾并深入理解“矛盾”的双方,于是把事物研究得特别透彻,同时他们还具有坚定的立场,所以,他们的观点往往极其鲜明。“和稀泥”的人是辩证法的敌人。

3、什么叫“矛盾的普遍性”?

一言以蔽之:矛盾处处存在,时时存在。

这话说起来容易,但有多少人能发自内心接受这一点?普通人就是希望没有矛盾、没有冲突,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这都是幻想。真相是:我们必须永远和矛盾共处。尤其对组织而言,一团和气的组织是毫无希望的,无处不在和无时不有的矛盾并因此引发的广泛而长期的斗争,是组织生命力的体现。

《矛盾论》中是这样说的: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4、什么叫“矛盾的特殊性”?

一言以蔽之:矛盾处处不同,时时不同。

“矛盾的特殊性”这一模块,是《矛盾论》中最长的部分,因为是全文的主要目的所在,那就是对教条主义者也就是“留苏派”进行打击。

既然矛盾处处不同,时时不同,那么,“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但是,“教条主义者不遵守这个原则,他们不了解诸种革命情况的区别,因而也不了解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这就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或者将本来做得好的事情弄得很坏。”

5、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放在一起,会出现什么问题?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且每时每刻每处都不一样,这个道理,我们是明白了,但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怎样才能把握如此复杂多样的矛盾并解决问题呢?这也太难了吧?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因为,我们只需抓住“主要矛盾”即可。

6、什么叫“主要矛盾”?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就要用全力去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7、什么叫“主要的矛盾方面”?

抓住“主要矛盾”后,还要继续研究:既然是矛盾,肯定包含“矛”和“盾”两方面,既然是两方面,就存在“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所以,我们还要找到“主要的矛盾方面”,即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如果我们能找到“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我们就把握住了事物的性质,即“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8、矛盾着的两方面的相互转化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是不变的,而是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当二者转化到“互易位置”,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这不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根本原理吗?所以说,所谓的“量变质变规律”并非独立法则,而是从属于矛盾法则。

9、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这一部分,我们就不引用任何原文啦,原文的论述极其精彩,但对于中国人来讲,最容易理解的方式,是在头脑中想象中一张太极图:阴阳共存,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而在阴阳转化的过程中,伴随着无所不在的斗争,这就是“矛盾的斗争性”。

10、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有矛盾就有斗争,但解决斗争的方式,不总是具有对抗性。而且,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

这个理论看上去非常简单,但价值太大了,关系到无数人的生命。比如斯大林,动不动就采用激烈对抗的方式解决斗争问题,于是杀了很多“同志”,毛主席则采用“大部不抓一个不杀”的方针,让很多本应激烈对抗的斗争转化成非对抗的,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很多人可能对此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毛主席没少“整人”,一点也不“宽容”。这种人完全没有认识到斗争的普遍性,他们幻想,人和人之间要和和气气,不能有矛盾,更不能有斗争。这种人但凡有一点历史知识,他们就知道,“整人”等同于“救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换上斯大林,那些被整的人,十个脑袋都不够砍。所以说,否定斗争,是愚蠢的,而注意斗争形式的区别,就是最大的宽容,也是最大的智慧。

11、总结

以上就是我们在研究《矛盾论》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原文内容比本文内容丰富一万倍,也深刻一万倍,所以,我们要反复研读原文。毛选中其他文章,分析问题的时候,用到的底层方法论,就源于《矛盾论》。

我们一直说,矛盾就是阴阳,阴阳就是矛盾,如果我们对《易经》和《道德经》有研究的话,我们就会发现,矛盾论的思想和中国最古老的智慧一脉相承,只不过用马列主义的语言重新表述出来罢了。反之,如果我们读懂了矛盾论,也更容易理解《易经》和《道德经》。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的关系,是高维智慧向下兼容低维认知的关系,而非平行关系,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如果一个人不具备高维智慧,只知道在马列主义的框架下形成认知,即使聪明如斯大林,对“矛盾”的理解也只是入门级水平,如果蠢如王明,则只能鹦鹉学舌。

实言之,《矛盾论》中所揭示的矛盾的特性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并不复杂,可以说极其简单,尤其是,矛盾论中的很多内容早就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反复强调,凡是上过学的人,对其中的内容都似曾相识。但是,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难掌握的,所谓“大道至简”,其之所以简单,正是因为太根本啦。那些有志于改变世界的人,一定要长期对其反复揣摩并加以运用。一个真正掌握了矛盾论的人,正如毛主席年轻的时候在《致黎锦熙信》中所讲:通达天地,明贯过去现在未来,洞悉三界现象,执此以对付百纷,驾驭动静,举不能逃。

一、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矛盾论》?

1、愿意花时间深入研究《矛盾论》的人,是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人,如果安安心心做个普通人,没必要研究《矛盾论》。当然,这里说的研究,是读懂读透的意思,事实上,即使是普通人,也应该花点时间了解矛盾论,以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只是要求没那么高罢了。

2、君子有两种人生模式,如《致黎锦熙信》中所言:君子如但顾自己,则可离群索居,古之人有行之者,巢,许是也。若以慈悲为心,则此小人者,吾同胞也,吾宇宙之一体也。吾等独去,则彼将益即于沉沦,自宜为一援手,开其智而蓄其德,与之共跻于圣域。如果选择了第一种人生模式,也不需要研究《矛盾论》,而如果选择“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则非研究《矛盾论》不可。《矛盾论》未必能够帮助我们抵达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即《道德经》中所言的不可道的“道”),但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改造现实世界,则《矛盾论》是我们能见到的最顶级的学问,没有之一。如果有人读了《矛盾论》觉得用处不大,不用怀疑,一定是自己水平不行。

二、毛泽东为什么要写《矛盾论》?

毛泽东写《实践论》,是为了干掉教条主义,写《矛盾论》,是为了进一步干掉教条主义,同时树立起自己党内理论权威的地位,为几年后的“整风运动”做铺垫。教条主义者主要是什么人?留苏派。这群人学习的是所谓的最“纯正”的马列主义,自以为掌握了“真理”,整天瞎指挥,中国革命要想走自己的道路,就必须否定掉这群“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家伙。研究党史的时候,留苏派和本土派的斗争,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主线,多亏本土派中出了毛泽东,否则,留苏派会把本土派全部清洗掉,然后自己也完蛋。

三、毛泽东为什么能写出《矛盾论》?

很多人以为,毛泽东是认真学习了马克思、列宁等人的哲学理论之后,终于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于是写出了《矛盾论》。这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毛泽东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且其思想维度比马克思、列宁等人高多了。他读马列著作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其思想,而是为了从中找到依据,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俯视”的读书方式,用高维思想把低维思想给兼容了,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为什么“留苏派”接触马列著作比毛泽东早,读的马列著作比毛泽东多,还是写不出《矛盾论》这样高水平的东西,就是因为他们总是带着“仰视”的心态去读,是无法抓住重点的,更不可能灵活运用。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解释:毛泽东水平这么高,为什么要和这帮菜鸟一起做事?毛泽东本来也是打算单干的,后来发现实在走不通。那时的中国,根本不存在独立创业的可能性,哪一个实力派军阀背后不站着至少一个列强,想革命想搞掉这帮军阀,就只能向这帮列强的敌人求助,关键是这个敌人还得有本事,看了一圈,就一个选项,苏联。孙中山本来特别不喜欢苏联,怎奈英美不搭理他,只好接受了苏联的投资,共产党就更不用说了,一开始就是冲着苏联去的。后来,蒋介石背叛苏联,投靠英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国民党本来就有此意向。苏联和英美,谁好谁坏,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没一个好的,但是,要选个不那么坏的,还是苏联,至少名义上带点理想主义色彩,做事情的时候多少会有点底线,但各种副作用肯定是躲不掉的,比如和一帮“留苏派”共事,还要和他们围绕着”马列主义“的解释权进行争夺。好在毛主席心态好,就按照你们的游戏规则和你们玩,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四、《矛盾论》到底讲了什么?

但凡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毛泽东所说的“矛盾”,本质上就是道家思想中的“阴阳”,阴阳理论毫无疑问是最顶级的学问,“一阴一阳之谓道”嘛。只是,道家典籍是写给圣人看的,不是给普通人看的,所以,普通人完全看不懂。毛泽东要做的,就是把这套理论“翻译”给普通人听,尤其把“阴阳之间如何转化”以及如何把这一理论应用到现实中,讲得极其透彻。不仅如此,他还给自己提出了一个更大的挑战,必须用马列主义的语言模式进行翻译,只要有需要,他还要随时引用马克思和列宁的原话,这是对教条主义者赤裸裸地打脸:我就把马列原话丢在你面前,就问你到底能不能看得懂?用“高维学问”兼容“低维学问”非常轻松,于是完成了对“教条主义者”的一通吊打。

关于“毛泽东的矛盾论是比马哲更高维的学问”,我们还可以补充一点。我们当年学马哲的时候,讲的是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但是,很显然,后两个不是独立规律,而是矛盾律的特殊形式,无非是“质-量”矛盾和“肯定-否定”矛盾罢了,包括实践论,也是矛盾论的特殊形式,即“认知-实践”矛盾或者叫“知-行”矛盾。当时,这两篇文章,《实践论》先写,《矛盾论》后写,《实践论》的副标题就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已经非常明白地指出了这对矛盾。总之,人类认知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规律只有一个,那就是“矛盾律”,任何认为存在三个甚至更多根本规律的都是糊涂虫,是对“矛盾律”认知不透彻的表现。再说,根本规律只有一个,难倒不是常识吗?即使不知道根本规律是什么,也不可能搞出三个根本规律啊。说到这儿,我真的特别佩服毛主席和其他人讲道理时的耐心。当然,我也能理解,他为什么这么有耐心,因为当年他没有耐心的时候,虽然每次都是正确的,但总是被那群错误的家伙剥夺领导权,他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学会如何和这群普通人沟通的。《矛盾论》的出现,标志着,他已经彻底掌握了和普通人沟通的方式。

(0)

相关推荐

  • 二哥闲话|矛盾论读书笔记(0612)

    <矛盾论>读书笔记 <矛盾论>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的又一篇哲学著作,其主要目的依然是和创作<实践论>时的目的一致,即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59)

    原著连载(59)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哲学世界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世界的关系展开的. [矛盾分析] 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分析事物,认识事物发展变 ...

  • 艺术论基本原理浅说

    作者觉得在每篇文章下面都引用一段艺原比较麻烦,写篇文章统一解释下,推送时只附上链接. 艺术论基本原理全文: 分歧是宇宙的常态. 美是在N层的分歧与N+1层的统一,丑是在N层的统一与N+1层的分歧.美是 ...

  • 必须打破学术界的陈见,中国的话语权才能走向世界

    当今学术界有两个成见:一个是西学成见一个是传统成见.这种所谓成见并非一般之定见,即固定的认识.现成的见识.成型或定型的看法.习惯看法.这种所谓成见是指由哲学理念所形成的文化观念之成见是很难改变的.当今 ...

  • 矛盾之方法

    矛盾之方法

  • 我对《矛盾论》的理解(自己总结的不全面,大家一定记得读原文)

    我对<矛盾论>的理解 学党史悟真理!用唯物辩证法探究世界!大家好,这里是我的学习作业:清烛视频. 非常尴尬!害怕自己总结的<矛盾论>出错,所以大部分文字都是节选的原文,但是很多 ...

  • 《矛盾论》整理与感悟

    为什么读矛盾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分析问题的方式.我很敬佩毛泽东能在那么艰苦和困难的情况下打败日寇.击退国民党并且建立新中国,他即使不是中国历史第一人,但也是和秦始皇并列的政治家了.如何能在正确地时机做正 ...

  • 矛盾论与养育的困惑(三)

    『写在前面的话』 假如,牛顿第一定律里的小球挣脱束缚,真的跃然纸上.它将看到一个花花世界,朗朗乾坤.一切都是那么奇妙,一切又都是那么非心所愿. 那个纯粹的实验环境不见了,既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又不能 ...

  • 为什么《矛盾论》中强调“调查”的重要性?这是了解矛盾的根本

    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我们绝不会完全地作到这一点,可是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 --列宁 -01- 在1937年,继<实践论>之后 ...

  • 思想的光芒

    连续走了几天的路,还爬了2次山,有点累了,赶巧后天是毛泽东诞辰纪念日,就从旧作<大散文>中截取<学点辩证法>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讲的是当时股市问题,已时过境迁)和<两战两 ...

  • 《矛盾论》详解

    原创 学毛小学生 叁道生如是说 2月15日 一.<矛盾论>的写作背景. 苏联影响:1936年年底,苏联再次掀起了对德波林学派的批判. 德波林学派的三点错误: 关于对列宁及其哲学思想的评价: ...

  • 通过《矛盾论》谈岩土工程的基本工作方法

    近日细读伟人的<矛盾论>,给笔者以深刻的感悟,由此想到从事的岩土工程专业,深觉矛盾论的博大与精深,使笔者不由得依据原文写下这篇文章. 矛盾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其主要特征具有普遍 ...

  • 如何看到事物的政治本质

    这是小王子创作的第155篇文章 小王子发现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随着阅历增加,自己也回到了知行合一的良性循环之上,也践行着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全文五千字,希望大家阅有所值. 本文提纲 ...

  • 《矛盾论》导读

    原创 罗辑 罗辑 2月15日一.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矛盾论>?1.愿意花时间深入研究<矛盾论>的人,是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人,如果安安心心做个普通人,没必要研究<矛盾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