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穴针刺穴位分析
水沟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别名“人中”(见于《肘后备急方》),“鬼宫、鬼客厅” (见于《备急千金要方》)、“鬼市”(见于《千金翼方》)等,系督脉穴,为手、足阳明经与督脉的交会穴。水沟为临床上常用的急救穴,作用强烈,在石学敏教授创立的“醒脑开窍”针法中,水沟是主穴之一,本文针对其在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的作用等问题作以浅析。1. 中风急性期以醒为主在中风急性期,多有神志障碍,以清窍闭阻、神气匿藏为病机的主要方面,因此醒神当为大法,正如葛洪在《肘后方》救卒中恶死方中所云:“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督脉人脑,总督一身之阳气,而脑为“真气之所聚”,神即气也。就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而言,脑主真气而藏元神,并通过命门与肾水结合形成肾间动气而后激发心、肝、脾、肺之气,主导着正常生命活动,这就是现代中医学关于生命中枢的脑一肾学说。中风急性期,针刺水沟穴,可调督脉之阳气而醒脑神、开清窍,脑之神气激发肾间动气,而使机体生命活动恢复。这就是水沟用于中风急救的基本机制。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水沟可改善脑及内脏的血流量,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心功能,这就是其在中风急性期急救的基本原理。
2. 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以调神为用在中风的急性期过后,针刺水沟有其独特的意义,神志的清醒标志着脑神的再现,脑神即脑气,脑气的病理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总括起来无非有虚而不至,聚而不至及藏而不现3个方面。急性期为藏而不现,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为聚而不至,因此在急性期过后,针刺水沟主要在于调导聚积之神气,使之布散于肢体及咽喉舌窍,而发挥其主运动感觉等功能。这就是机体不同功能状态对针刺作用的不同反应的具体表现。3. 水沟醒神调神的作用基础解剖学研究表明,水沟穴分布着面神经及三叉神经分支,脑血管上的胆碱能神经纤维、血管活性肠肽(Vip)能神经纤维均源于面神经的蝶腭神经节,它们对脑血管起舒张作用,尤其是Vip作用更强。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发现,Vip神经元与皮层神经元和脑血管都有密切连接,使神经元活动、能量代谢与局部血流相匹配,因此,蝶腭神经节被称为面部脑血管舒张中枢。而分布在脑血管上的感觉神经纤维如SP能神经纤维、降钙素相关基因肽能(CGRP)神经纤维都源于三叉神经节,故被称为三叉神经一脑血管系统,该系统在血管收缩时被激活以恢复血管的口径。SP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肽类介质,是一种很强的舒血管物质,它广泛支配脑血管,以网状形式包绕于脑血管壁,因此它对于脑血管痉挛有解除作用。当然,水沟穴的救急作用绝不仅限于舒张微血管的作用,如Vip对脑神经元活动的直接影响,也就是说针剌水沟一方面兴奋脑神经元,使中枢神经发挥复杂的整合作用,但神经元兴奋需要能量,而脑细胞内几乎无糖元的贮存,占心输出量20%的脑一刻也离不开心脏的血供,因此另一方针刺水沟可改善脑血流,为脑细胞的功能恢复提供能量(脑血流)也就成为急救作用的重要方面,这两方面的作用构成了水沟的醒神调神功能。位置归经
三阴交《针灸甲乙经》,出自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其在小腿内侧, 当足内踝尖上3 寸, 胫骨内侧缘后方。穴名由来三阴 经而言,交,指交会与交接。为足太阴、少阴、厥阴三条阴经交会之处。(《针灸穴名释义》)古代验案 “昔有宋太子,性善医术.处苑逢一怀娠妇人,太子诊曰:是一女也.令徐文伯亦诊之,此一男一女也.太子性急,欲剖腹视之.臣请针之,泻足三阴交,补手阳明合谷,应针而落。果如文伯之言.故妊娠不可刺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世遂以三阴交、合谷为孕妇禁针腧穴。在“醒脑开窍”中应用三阴交穴作为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中重要穴位之一,治疗中风病疗效确切,由于中风病多见肝肾阴虚, 针刺三阴交可以疏通三阴, 泻浮越之阳, 引亢阳归阴,亢阳潜降,以滋肝肾脾三阴, 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临床操作: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进针1~ 1. 5寸, 针尖向后斜刺与皮肤呈450角, 施提插补法, 至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针刺三阴交可以激活大脑多个脑区,使其信号强度升高,改善脑区功能,从而影响大脑对人肌体的整体调节作用。现代临床效用治疗作用及整体作用。其近治作用是指三阴交能治疗其所在部位附近的疾病, 即腿足部疾病, 如下肢瘫痪、足跟痛等。远治作用即根据“ 经络所通, 主治所及” , 足太阴脾经经脉所主的妇科病证及脾胃、前阴病症均可治疗。且临床中机体的不同状态具有良性调除治疗脑血管病以外,三阴交穴在临床上效用广泛,三阴交穴的主治作用可归纳为近治作用、远节作用, 如既可以止遗, 治疗尿失禁、遗尿等症;还可以利尿通淋, 治疗尿潴留。三阴交穴的整体调节还体现在对患者内分泌、神经、免疫等功能的整体作用。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也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不但能治疗脾经的疾病,又能治疗肝肾两经的疾病。肝藏血、主疏泄,宜条达。其经筋“结于阴器,络诸筋”;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藏精,胞脉系于肾。故三阴交穴一直被视为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要穴,治疗相关疾病必须重视调治肝脾肾三脏,三阴交穴与奇经八脉的关系也甚为密切,冲任督三脉皆起于胞中,带脉则环腰一周,络胞而过,与胞宫关系密切,且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因此,三阴交穴亦可调理奇经八脉,治疗相关疾病。临床上应用三阴交治疗妇科疾患时,常常针刺法与灸法联合应用,疗效更佳。此外,三阴交穴对于五官科疾病如耳鸣症,皮肤科疾病如荨麻疹等均有良好疗效。保健作用除治疗效应之外,三阴交穴还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三阴交可以调节女性的月经问题。肾主生殖,脾通血,肝藏血。人体的气血都于三阴,而三阴交为汇聚之地。所以经常按摩或艾灸三阴交对于人体的气血的调节有益,特别是对于女性朋友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如痛经、月经周期或者颜色问题,以及经期的其他症状,都能利用三阴交进行调理,可以达到女性保健的目的。三阴交对于减肥也有很好的效果。研究证实三阴交穴具有减肥调脂的双重作用, 可健脾胃,益精气, 除湿痰。通过对脾经穴位的按摩就能改善脾的运化功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其次三阴交穴可以调节水液在身体的分布,按揉三阴交能够有效的改善脸肿、手肿、下肢肿这些由于水分布失常而出现的问题。按摩方法先将手指放于穴位表面用力向下按压,然后再按揉,揉的时间可根据个人体质耐受而定。因为下肢部的穴位肌肉比较丰厚,坚持用力按摩可以获得比较持久的刺激作用。按摩时需注意由于三阴交穴可以调节人体气血运转,所以孕产妇一定禁止按摩三阴交,以防影响妊娠。
艾灸法将艾条点燃靠近三阴交穴,距皮肤2 ~ 3 cm 即不再变动高度,灸约20 min 左右,得到温和、舒适而并不灼痛的持续灸感以局部皮肤红晕即可。一般每日早晚各灸1 次,每次5 ~ 10 min,连灸1 月可见好转。中老年人艾灸时可借助艾灸盒,防治烫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针刺手法量效关系古代对针刺量效认识针灸学历史悠久,古代经典中历代医家均有对针刺量效关系的描述,并把选择合适的针刺量作为针刺取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由此产生了针刺量效关系的雏形。中医学的宝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将针刺的深浅作为影响针刺效应的关键因素,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可能有害无益,如《素问·刺要论篇》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
晋代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中卷三对腧穴针刺深度作了阐述。如:“合谷……刺入三分”,“环跳……刺入一寸。说明当时医家对针刺深浅也有较为严格的量化规范。
现代针刺量效关系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在总结提炼“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新的针刺法时,首次提出了“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通过对古医籍深入研究、总结临床经验,更新了“大拇指向前捻转为补,向后捻转为泻”的传统定义,根据捻转的频率、幅度、作用力方向提出了量化的补泻定义及规范操作,更具有临床操作性。最终确定并科学界定出针刺捻转补泻手法量学的四大要素。捻转补泻手法量学要素:(1)捻转作用力的方向:以任督二脉为正中线,机体左侧顺时针;右侧逆时针,捻转用力时为补法,反之,机体左侧逆时针;右侧顺时针,捻转用力时为泻法。(2) 捻转作用力的大小:小幅度、高频率为补法 (捻转幅度<90°、频率120-160 次/分钟)。大幅度、 低频率为泻法(捻转幅度> 180°、频率40-60次/分钟)。(3)捻转手法施术时间:1-3 分钟为最佳参数。(4)治疗作用持续时间:因病而异,一般6-8小时为最佳参数。此后,石学敏院士率领研究团队先后对针灸治疗显效的十余种疾病进行了手法量学研究,将治疗有效的病种、处方、腧穴、针刺方向与深度、选择手法与施术时间、针刺间隔时间参数等详细记录和验证,积累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为整体针灸量学标准化的提升拓展空间,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一些规律性操作法和技术,为量学标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针刺手法量学的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基于辩证论治的治疗原则;(2) 有效的腧穴处方;(3) 针刺方向与进针深度;(4) 施术方法、操作时间与留针时间;(5) 针刺的时效性, 即针刺效应发生、发展及衰减的时间。时至今日,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包括针刺时间、频率、方向、力度、幅度、深度等众多因素在内的综合范畴,全面理解针刺操作所致的针刺量应包括进针方向、进针深度、具体施术手法的选择、施术所持续的时间、留针时间的长短,加之施针的指力、频度不同,对疾病的治疗和转归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了大量临床和基础实验表明:不同的针灸手法量学刺激,对机体或实验动物的生理调节及病理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石学敏院士创立的手法量学研究,开创了先河,奠定了基础,搭建了平台。石学敏院士创立的研究团队在针刺手法量学的探索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推动了针刺手法量学理论的科学化、国际化 。“治脑”即是“治神”
神是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代表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力,神存则机生,神去则机息。所以,神之所病,百病之始,皆本于神。神伤不仅可发生神志之疾,更能使脏腑气血、四肢百骸功能失常,而变生诸病。从中医学的发展来看,祖国医学脑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在《内经》时代,医家就认识到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脏器,不能受到丝毫损害,是关乎生命的关键脏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中曾指出脑如果在针刺中受伤,其结果为:“针入脑则真气泄,故立死”,而另一中医经典《证治准绳》也提到了脑的重要性,言其:“受邪则死不可治”。脑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几乎参与了人体的所有功能活动,在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中医早在《内经》中就有所论述,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头者,精明之府”。《灵枢·海论》提及了脑的解剖位置:“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也指出了脑与髓密不可分,正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说:“诸髓者皆属于脑。”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之处,主人体与外界的联系。人体内十二经脉中阳经均循行于头面,而阴经通过其经别与头发生联系;另外,任督二脉也运行到头。所以,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流注、濡养都受脑的支配。脑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还体现在脑主阳气,对全身的阳气有调控功能。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药方》中指出:“头者,诸阳之会也。《素问·脉微精要论》说:“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体现了脑的重要性,是生命要害的所在。脑藏神
“脑藏神”是脑根本性的功能作用,如张景岳对此作了解释:“人之脑为髓海,是谓上丹田,太乙帝君所居,亦曰泥丸宫,总诸神者也”。《备急千金要方》也有相似的论述:“头者,人之元首,神之所注。”而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头痛证治》说:“头者,……百神所集。”“脑藏神”是“脑为髓之海”的功能的具体展现。神和髓有着共同的物质来源,如《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本神》指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可以说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可以说髓是物质基础,神是功能作用。所以,《灵枢·海论》中提到了髓的充足是“神”正常发挥功能的前提:“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由于“诸髓皆属于脑”,故“脑藏神”,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论及:“头者精明之府。”张锡纯则认为:“……为其中有神明,故能精明,为神明藏于其中,故名曰府”。脑主神明
古代关于“神”的记载,《灵枢·本神》:“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表明了“神”是父母生殖之精的原始体现,是人体主宰一切的根本。《灵枢·平人绝谷》:“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小针解》:“神者正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可见“神”是精血气所生成的人的精神活动和正气盛衰的总体表现。脑主神明与“脑藏神”的功能密切相关,如孙思邈曾提出:“头者,人之元首,神之所注。”陈言也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头痛证治》说:“头者,……百神所集。”而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更是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经典观点。脑主神明,还表现在脑主神智,如《素问·解精微论》曾云:“泣涕者,脑也”指出人的情志变化与脑有关。而《素问遗篇·刺法论》曾提到:“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说明脑主人的思维。《素问·天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一旦“神”出现了问题,必使人病。祖国医学对于“神”的论述归纳起来有两种:一为狭义的神,代表神智,指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二是广义的神,指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而这两种“神”均归脑所主,如张景岳说:“人之脑为髓海,……总诸神者也”。所以脑是神的物质结构基础,神是脑的功能(脑神),治脑即是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