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摩 经-
作者:陈志华 转载自:民间中医网
古人留下按摩经,一般手法人不明,人身经络有十二,三百六十五络通,
周流一日零一夜,气滞血凝病即生。肿痛有余古来理,酸麻之间气血行,
不用汤药来导引,按摩顺得手法平,手法深浅按住病,重按轻抬要少停。
余今按摩已多载,酿作歌诀传後生,学者如能明此诀,疗病犹如火化冰,
庸医多不明此理,莫把按摩术看轻。头痛左右太阳穴,风池风府一样攻,
连捏带按十余次,须臾头上即觉轻。双目昏暗视不明,按觅睛明运目框。
鼻塞无闻香与臭,通利鼻窍按迎香。耳聋浑沌不闻声,耳旁各穴均能听。
口眼歪斜而不正,面部诸穴皆可用。肩臂痿痹不能举,肩禺按之效无疑。
两肘挛痛动艰难,按罢曲池将肘牵。头面手足诸般症,合谷一按可收功。
按定人迎有动脉,二七呼吸臂上通。锁骨窝内按缺盆,呼吸二七臂上行。
云门肩头巨骨下,按定动脉在内生。此乃要摧肺中气,二十一度气要行。
极泉腋窝心脉始,按定此穴心窍清。乳旁期门是肝脉,重按腹内亦有声。
大包穴在乳筋内,此是脾经脉络通,斜按能调五脏气,心胸之病往下冲。
两手齐拢胸膈骨,大指深按巨阙中,指下气动即是病,随手重切向下攻。
上中下脘俱按到,呼吸二七把手松,两腿宛如火来烤,热气走到两脚中。
左右有动石关穴,此是积聚在内横,一样按法往下送,淤气下降病觉轻。
肓俞穴动肾气走,抬手热气散如风,一样按摩三五次,腹中轻快病无踪,
是寒是火随气降,七疝原来是肾经。盘脐有块聚是气,按住犹如石块形,
重按轻揉在指下,朝夕按摩要费功,按来按去气血散,脏腑调和病不生。
脐下二指名气海,按之有动气脉横,丹田不通生百病,体衰身懈气力空。
小腹不宜按摩法,曲骨动脉明气冲,一连按动数十次,小腹淤气往下行。
阴股动脉通五里,伸手摩脉抓大筋,能调五脏阴阳气,疼痛难忍方为真。
阴陵穴在麦辅骨,手指振动筋有声,正面按摩通到底,肚腹之中气自通。
胸腹按摩手法尽,再从背後一程行,君若试探劳心记,胸腹疾病定扫清。
平肩大筋真气聚,捏此开通气血行,脊骨旁边一寸五,此是太阳膀胱经,
两条大筋伸手捏,上下抓著筋有声,内连五脏与六腑,风寒暑湿尽皆通。
伸手抓到肾俞穴,按之大痛穴为真,此穴善治下寒病,腰痛之病立见功。
若要不痛拿至痛,此乃仙术定非轻,肾旁左右名带脉,大筋揪起痛更憎,
能降胁下阴阳气,六脉调和甚分明。胞肓脊骨第十九,去脊三寸在两旁,
伸手连揉数十次,背气相通到腿上。承扶闭结用脚踩,此穴阴股绾中央,
腿上酸麻气血降,患者不觉细参详。阳陵泉在膝外侧,振动小筋痛难当。
承山能治五脏病,伸手摸捏痛非常。踝上大筋著力起,疼痛难言不要忙,
此穴能调周身气,寒火腹痛立消亡。按摩能调阴阳气,总使气血归位乡,
运妙手功胜良药,著手成春变安康,救灾济世行方便,存仁施德寿延长。
【此训为先师胡秀璋教授所传授,余结合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整理如上】
清代按摩经的24式手法:
《按摩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本成人按摩推拿专著,成书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在嘉庆丁丑年(公元1817年)后又有人进行了整理补充,作者未留下姓名。
相关内容如下。
手法
1、丹凤展翅
命患者正坐。用右手从左边掐患人水突穴,有动脉应手,按定觉腋下微痛,膊肘引痛,手指酸麻。将大指轻轻抬起,觉热气从胳膊手指出。又用左手从患人右边掐水突穴动脉,按法与上同,令四肢脉气发散,不至闭塞也。
2、黄蜂出洞
令患人仰卧,以两手大拇指按定云门,有动脉应手,觉膊手沉紧麻木。将大指轻轻抬起,有气从膊手出也。
3、双龙投海
以两手从患者胸前同乳大筋抓起甚痛,觉胸中气降胁下有声,左右推之,使脾胃之气下降是也。
4、催兵布阵
用两手将其胁下胸骨齐拢,催邪气下降,使正气相通,随呼吸摇憾十二,轻轻抬起,再以手法摩病在何处,按之如将擒贼之状,不令冲上焦是也。
5、遍处寻贼
夫人身之正气,如天下之居民,摇而不动,自然经营也。邪气(原文此处有一个“和”字)如贼夺家劫舍,正邪焉得不斗争哉。正邪相间,经络不和,岂能相安。以手法按之,乱动者,即邪气也。重按轻抬慢慢去之,使邪气散而正气强也。
6、烧山火
用右大拇指按动紧处,重重切之,随呼吸二七数,慢慢抬起,觉两腿麻木,是邪热下降,随经而发下两腿,犹如火热而行至两足是也,如不到复按切。
7、透心凉
用手按膈下脉气不和者,或左或右,随气重按轻抬,使邪热气行下直至腿足,岂复上攻心膈哉。经云:脉气和则脏气平,心家自然清凉矣。
8、平土放水
胃家停食在右,停水在左。滞食者沉而不浮,按之觉痛,从石关穴以手法按摩,慢慢揉之,而消食水者,动而有声。以上用手法揉之,慢慢而去。
9、风卷浮云
膈下停气,中满不食,胃胀而闷。以右手大指、次指按两乳下,以左从膈下按揉无度,气行肠鸣,至下脘有声;右手小拇指按下脘穴,二七呼吸抬指,气下肠鸣,浊气下降,此云散清风也。
10、彻底澄清
脐上有痞块,硬而动急,腰府引痛。左手从左边推按,用右手大指从动硬处按之,即肾俞穴疼痛,觉麻木发热,再将手指轻轻抬起,两气从两足下行,脊胯疏通。是按上发下之法也。
11、顺水行舟
肚脐一旁有肓俞穴,此足少阴经脉。如内硬而浮动,是肾经有邪,邪冲脾泻,谷不消化。外肾湿,阳萎,疝气之道路也。用手大指按切腰肾,屡屡重切轻抬,发觉冷热之气频频下降于足涌泉穴,是水归源。
12、摇动山河
人尾闾骨之旁有高骨,骨下有陷穴,是足太阳膀胱经脉所过。上下有闭塞凝滞,脊强,腰腿痛。治宜手指从骨下陷穴揉十余次,令血气流通,左右相同。
13、踏破双关
必当令患者平伏,两大腿根有横纹,名曰承扶穴,斯为背部总络腿处大经,此穴若闭,气血不得流通。治从承扶穴以脚踏定,右脚踏左腿,左脚蹬右腿,踏稳不宜摇憾,觉腿足麻将腿轻轻抬起,有热气到足。此开关破壁之法也。
14、金鸡独立
人脘脘结块,手拿不动。用足踏住病处,觉脚下有动是也,稳稳踏定,觉气散脚足麻木,轻轻抬起,有余热行至足底,此除邪扶正之法也。
15、足下生风
病人有上盛下虚,头目昏沉,胸膈痛楚,腹气胀满,疼痛不休,四肢沉重,腿膝酸麻,此气血不能散也。宜手法从上按穴拿到小腹气冲、归来两穴。前阴旁有动脉,此上下通行之要路也。闭结不通,余热不能下降。令患者仰卧,用脚踏右气冲穴稍斜,觉腿足沉重,将脚轻轻抬起,邪热下行如风。再用脚踏左边如前。所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去薪,此之谓也。
16、移山倒海
脐下气海穴,按之如石,此寒结气凝,积而不散,令人身困肢弱,昼夜不安。用手法按、摩、揉、搌之引腰痛,外肾紧,按切无度,觉气发散,有余热擦四肢,痞块消矣。
17、二龙戏珠
六腑气闭,上下不能流通,不宜手法按摩,按之疼痛,不下反上壅,呕逆痰涎不已。
用手大指从大腿窝里气冲穴有动脉应手,重按轻抬无度,引气下降,亦止沸去薪之法也。
18、开笼放鸟
用两手将肩头大筋抓起大痛,此肩井穴也,真气所聚。气聚而不散,如笼罩闭门,令人心痛,手足拘紧,阵阵昏迷,不省人事。用手将肩头大筋抓起,令患人痛楚,咳声,使气散血行,各归本经,岂有不平哉。
19、双蛇吐信
用双手大指捻肩端骨横筋,捻之大痛,是真穴也,此通手太阳小肠经络。按到两肩麻木直到手指,轻轻抬起,有热气发散,邪热下行。此通经散气,五脏不克伤,使正气强盛之道也。
20、左右开弓
令患人正坐,用左手将肩头骨搬住,以右手将右边寸许大筋用大指、食指抓起,如开弓之状,放手有声;又以右手搬肩如前法。此背部关气之处,令正气扶而邪气散,此拨云散雾之法也。
21、飞结积气
脊腋后有筋通肾俞穴,令患人正坐取之,用手抓起有声,顺筋揪十数把,患者痛楚,使脏气流行,各归经络。闭塞凝滞,暴疾不省人事,心胸气闭,腹痛难言,感冒伤风,脊强背痛皆可。
22、推倒泰山
病人小腹疼痛,连及外肾玉茎,此阳与阴交媾,百脉绞乱,不使归元,急饮水者立死,因感风邪受害,名曰下寒。令患人直坐,从腰肾俞穴重推之大痛,是真穴也。重按轻抬,如是数次,觉少腹气散而热,腿麻而冷,再以手按摩病所而愈。此病性命相关也。
23、拔树寻根
人病腰、膝、腿、足痛甚,上下走不停,乍寒乍热,阵阵昏迷,善于悲怒。如脉症(豚疝)相似,发作无时,直中脏腑,其行走肾经根结任脉。于胃旁有动脉一条,直贯腿足痛、麻木。将手重按轻抬,拿下有热气下降。此病为恶疾,缓缓而愈,此为寻根之手法也。
24、脚踏火轮
人病两肩沉紧,手指疼痛不能拿物,此皆痰气,风寒所致,用脚法蹬散。令患人仰卧,将背伸开,从臂根天府穴用脚蹬住,稳定不可摇憾,觉手臂麻木,手似出冷气,轻轻将脚抬起,臂似火热,血气散矣。
21、飞结积气
脊腋后有筋通肾俞穴,令患人正坐取之,用手抓起有声,顺筋揪十数把,患者痛楚,使脏气流行,各归经络。闭塞凝滞,暴疾不省人事,心胸气闭,腹痛难言,感冒伤风,脊强背痛皆可。
22、推倒泰山
病人小腹疼痛,连及外肾玉茎,此阳与阴交媾,百脉绞乱,不使归元,急饮水者立死,因感风邪受害,名曰下寒。令患人直坐,从腰肾俞穴重推之大痛,是真穴也。重按轻抬,如是数次,觉少腹气散而热,腿麻而冷,再以手按摩病所而愈。此病性命相关也。
23、拔树寻根
人病腰、膝、腿、足痛甚,上下走不停,乍寒乍热,阵阵昏迷,善于悲怒。如脉症(豚疝)相似,发作无时,直中脏腑,其行走肾经根结任脉。于胃旁有动脉一条,直贯腿足痛、麻木。将手重按轻抬,拿下有热气下降。此病为恶疾,缓缓而愈,此为寻根之手法也。
24、脚踏火轮
人病两肩沉紧,手指疼痛不能拿物,此皆痰气,风寒所致,用脚法蹬散。令患人仰卧,将背伸开,从臂根天府穴用脚蹬住,稳定不可摇憾,觉手臂麻木,手似出冷气,轻轻将脚抬起,臂似火热,血气散矣。
当你有头、颈、肩、胸、腰、腿、的酸、麻、胀、痛时,表明,你的脊椎已经出现问题了,多数情况下,只要你将错位的脊椎正位,症状也将会消失。
如果每一节脊椎骨都处于正常的位置,那么整个脊椎呈现出两个向前的弯曲(颈曲和腰曲)、两个向后的弯曲(胸曲和骶曲)。当脊椎的弯曲度是良好的————该弯的地方弯了,该直的地方都直了,人就不容易生病;如果脊椎的生理弯曲改变,身体则往往陷入亚健康或是慢性病的困扰。
人体的31对神经分别从脊椎的椎间孔穿出并贯穿全身,调节支配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当骨盆、脊柱错位后,本来间隙就很小的椎间孔,首先变形,周围肌肉、韧带张力发生改变,脊椎的三维运动(前屈、后仰、侧屈)发生障碍,进一步压迫血管、神经,阻塞经络,引起一系列的感觉运动障碍和脏腑生理机能改变,造成内分泌机能紊乱,导致多种疾病发生。早期的头痛、头晕,视力下降、颈部僵硬,多梦、失眠,口渴、心烦、耳鸣、耳聋、胸闷、气短,肩胛酸痛、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反应迟缓,腹部胀痛、小便困难、便秘、腹泻,肥胖、消瘦,男性阳萎,女性月经紊乱,经络进一步阻塞,病情进一步加重,生理机能逐渐下降,加速了人体的衰老进程,甚至发生癌变。同样,当某一器官不健康时,也可以从脊椎骨上找到其异常之处,且直接通过养护脊椎拔除病根。
错位,就是骨头位置不正。骨与骨之间只要有轻微的错移、不正,就会引起周围正常软组织紧张、紊乱,相应的肢体就会出现的痛、麻、冷等不适症状。
复位就是用手法对骨头的错位微调,以达到筋、腱、骨、肉之间的平衡,从而解除、减缓其紧张和疼痛。
脊椎简介:
脊椎由7块颈椎骨、12块胸椎骨、5块腰椎骨、1块骶椎、1块尾椎(骶椎和尾椎分别是由出生时的4~5块骨头融合而成一块)组成。
每一节椎骨与相邻的椎骨之间都是通过复杂的关节、韧带以及椎间盘相互连接的。椎间盘就仿佛是脊椎缓冲压力不可缺少的"海绵垫",它的秘密其实埋在中央,那里有一种弹性极强的胶状物。这种胶状物中,水分占了80%,所以它像果冻一样可以随着外界的压力而改变位置和形状。为了不让"果冻"四处滑动,在它的四周,还环绕着厚厚一层纤维,纤维环就像桶箍一样牢牢地把"果冻"锁在最里层--因为一旦这颗"果冻"溜出纤维环,就会压迫到从椎骨中央穿行的脊髓神经,产生各种痛苦的症状,也就是常见的"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类型。椎骨之间的其他小关节、韧带也同样有可能在我们每天的行动中发生各种损伤。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只是很微小的细节,不足为奇,实际上每一个细节都可能破坏脊椎整体,乃至影响全身的健康。例如,某一节颈椎错位,极有可能压迫到与之相连的脊神经,导致其下方脏器功能的失调,因为穿过颈部的脊神经往往要通往全身各处,所以全身功能都会因此而受牵连,高位截瘫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某一节腰椎间盘突出,则有可能导致位于它上方整个脊椎生理弯曲发生改变,继而压迫椎管里的脊神经,不但引发剧痛,还影响脏器功能。
我们的头、颈、肩膀,如同树枝一样,它们与脊椎这根主干是不能分开的整体。严格来说,头部甚至可以认为是脊椎的延伸,因为头和脊椎从我们还是胚胎那么小的时候就已经连为一体、共同生长了。所以脊椎的姿势会直接影响头部,而头部的活动也直接影响脊椎,影响全身功能。连接头与脊椎的是我们的颈部,如果您姿势不当,例如习惯头部向前倾、下巴过分内缩、肩膀耸起等,都会造成颈部肌肉紧张与僵硬,长此以往不但肩膀会感到疼痛、麻木,整个背部甚至都会感到不适,乃至全身健康水平下降。
那么骨盆呢?骨盆牵制着脊椎基底,影响它的自然曲度,如果骨盆过于往后、过于往前或者两边骨盆一高一低,都会导致长短腿现象的发生,进而使脊椎侧弯、脊髓受到压迫,最终使得与脊神经相连的脏器功能下降。
错位可能导致那些疾病?
颈椎1 眩晕、偏头痛、失眠、嗜睡、头昏沉、颈性高血压、脑供血不足
颈椎2 眩晕、头痛、失眠、嗜睡、眼干涩、耳鸣、心动过速
颈椎3 眩晕、头昏沉、偏头痛、颈肩综合征
颈椎4 头昏、恶心、呃逆、双手麻木、肩周炎、落枕
颈椎5 胸痛、心跳过缓、恶心、呃逆、颈、肩、手掌胀痛
颈椎6 血压波动、肩部疼痛、肩、拇食二指麻
颈椎7 气短胸闷、第四、五指麻痛、颈根、肩胛痛
胸椎1 气短、气急、肘手痛、凉、早博
胸椎2 气短胸痛
胸椎3 肺部、支气管症状、易患感冒
胸椎4 胸背痛、胸闷、长叹气
胸椎5 口苦、低血压、胃痉挛
胸椎6 胃痛、消化不良、胃痉挛
胸椎7 胃溃疡症状、消化不良
胸椎8 免疫功能低下
胸椎9 肾功能障碍、小便白浊、尿不畅
胸椎10 肾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
胸椎11 肾功能障碍、尿道病
胸椎12 下腹疼凉、疲劳综合症
腰椎1 结肠功能失调、便秘、腹泻、腰痛、下腹痛
腰椎2 腹痛、腰酸痛、性机能减退
腰椎3 膀胱、月经不调、尿少、腰、膝内侧痛无力
腰椎4 腰痛、坐骨神经痛、排尿困难、尿频或尿少、腿痛放射至腿肚外侧
腰椎5 腿血液循环不良、下肢无力怕寒冷、腰腿痛麻至腿肚后外侧
骶椎 腰骶关节病变、足根痛麻凉感、膀胱病
尾椎 尾骨痛
你可以对照上图或上表,检查自己的那块脊椎骨错位了,或自己有什么症状,检查相应的脊椎骨是否错位,用正骨的方法将错位的骨头正位。
怎样简易检查:
1.被检查者最好是穿一件薄衣,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一侧;
2.检查者两手都取出食指和中指,靠近被检查者头部的一手横向按住脊椎的上段;另一手与脊椎方向竖直平行,食指和中指分别放在中心线的两旁。顺着脊椎用大约两分的力量往下滑动。
3.看脊椎是否正直,一方面通过手下直接的触感,另一方面通过观察衣服上留下的滑动轨迹,这也是建议穿件薄衣的原因。
也可以这样自我检查:
用一筒保鲜纸,中空处用木棍填实,外再卷一张浴巾,仰卧在硬床上,用该棍卷从腰至颈在背上逐节抵压,有痛处即是 。(也可以代替保鲜纸筒)
脊柱定位:
摸不到的是颈一;能摸到的是颈二;能转动的是颈七;中间一节是颈四;不能转动的是胸一;肩胛内侧最突点水平连线是胸四;肩胛最下端水平连线是胸七;第十二肋骨起点是胸十二;第十二肋骨端水平连线是腰二;髂骨上端水平连线是腰四;骶椎上端第一棘突是腰五;腰椎下方是骶椎;骶椎下方是尾椎;
正骨的方法需要正骨医生施治。轻微的脊椎骨突起,可用两只大拇指叠加按压凸出的脊椎骨,按压时可在脊椎处,先用生姜去皮后涂抹药酒再按压,压平为止。内凹和侧弯比较难自己正位。
2、 头冷痛,前额痛,受寒时疼痛加重,头部畏风怕冷,常要戴帽子,天冷鼻塞呼吸不利,可分辩气味,天热时症状消失,病因为气虚血瘀,炙百会穴,上星穴,拨揉风府风池穴。
3、 头目昏沉,精神不振,全身无力,病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休息不到位,点揉后溪穴3分钟,后溪为督脉之会穴,上通头部可使人精神振作。
4、 偏头痛,为少阳胆经循环不良,取小腿外侧,阳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拨法,(泻法)
5、 酒后头痛,点搡率谷穴,卢息穴,百会穴,拨揉后头斜方肌起止点心,浅拿肩井穴。
6、 视物不清,好象被云雾庶住,病因为肝虚引起的症状,点揉太冲穴300次。
7、 声音嘶哑,病因为感冒咳嗽起因咽痛,捉拿法,强刺激大椎穴,定喘穴,天突穴用捏揉法。手三里用擦法。
8、 落枕,手部落枕穴,人中穴风府穴强刺激。
9、 背痛,直取大椎穴旁开5分处,后溪穴,外关穴强刺激。病因为寒凝后背。
10、 急性腰扭伤,直取承山穴双侧上臂扭伤穴,太冲穴强刺激.活动腰部。
12、腰胀,眼胀,口苦,不想饮食,睡眠不好,病为带脉病,合并肝胆症状,直取足临泣穴强刺激。
病。
诊病,救人。指隐患,救人。
冥顽者,重言。至诚者,轻言。心重者,婉言。豁达者,直言。敌对者,不言。诽谤者,不言。灵犀者,简言。迟钝者,繁言。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凡言,言简意赅,易记,易懂,易会,点到为止。
知而言,不知不言,不以不知强言。
言而形象,诙谐,比喻,谈心,交流,推心置腹。
善医者,法自然之本,通古今之变,通天人之变,通人心之变,善解人意,感应、捕捉、升华信息,不拘泥成法。
善医者,医生理之躯,医心理之神,医人格之魂,医人性之根。
缘此,则必须由医身而医心,奋发其志,谆谆以诲人,启迪其慧根,才是真医之德
推拿绝技“八把半锁”推拿疗法,在中国历史悠久,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无数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其手法之灵巧,疗效之确切,令人惊叹。
然而,自古至今,凡推拿之功,皆为私传,擅长推拿手法的医生,人数极少,而大多却是民间草医药郎。推拿中的精华,尤算开关,而真正懂得开关的则更少,此手法却是秘而不传的。有些医生光会按摩,却不懂开关,遇到危重病人就束手无策。
推拿中的推就是按摩,拿就是开关。开关,民间医生又叫开锁,在治疗因各种原因引起昏厥之患者中显得至关重要,一个濒于气绝之人,几位推拿医生反复推拿都无济于事,唯独有经验的推拿医生一到,看一眼病人,就知道那把锁闭塞,应该先从那把锁开起,他这一推一拿,病人就张口出气,起死回生了,你说他神吗?并不神,这确实是真传了,功夫学到家了。辩证出效果,实践得真知。在这里,开锁是关键,锁是举足轻重之物。
人身上究竟有几把锁?各家说法不一,为了发掘祖国医学宝库中这一独特奇葩,笔者走访了多家民间推拿医生,搜集到几种私存推拿开关的手抄本,通过实地得到的推拿手法,依据前人经验,结合临床点滴体会,一一作了对照。
笔者认为,人体存在“八把半锁”的说法较为实际。至于锁的名称,只是前人根据“锁”在人体的部位及其作用,为了便于记忆而取的。
现把“八把半锁”及其开锁方法介绍如下:
青龙锁——位于颈肩交接的斜方肌处,左右各一把。民间也有称为“井锁”或肩筋。开锁方法:患者坐卧皆可,术者面向患者或站立背后,两足分开,取站立势(坐)或马步桩势(卧)。操作时采用蝴蝶手法,即四指拼拢微屈,与大拇指相对,用食指第一、二节指外侧缘,与大拇指外侧缘捏住肩筋的斜方肌,根据患者承受力程度,用劲拧动即可。用劲要由轻到重,不能突然用力,动作须缓和,只要具有一定的指力,能恰到好处用劲,瞬间的挤压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小孩着力应轻柔。
返魂锁——左右各一把。位于腋窝处,有前、中、后三关,前为腋窝的前壁肌(胸大肌),中为腋窝与手臂接壤处(相当于肱二头肌的上段,包括通过腋窝的神经组织),后为腋窝的后壁肌(背阔肌)。民间医生把返魂锁三关从前至后依次定为大定、返魂、后亭,也有称前为总筋,中为痹筋(拿此筋手臂有麻痹感),后为背筋。开返魂锁时,术者侧向患者,取马步或丁字极,一手握住患者前臂部,使患者手臂成外展姿势,另一手在患者腋前、腋后、腋中分别用蝴蝶手法开锁,先拿总筋,再拿背筋,最后拿痹筋。有的手抄本上称“返魂锁,锁中又有锁,单开一锁无效果”,实质是指返魂锁中有三锁,即前中后三关,要开动返魂锁,前中后三关必须依次开全方才有效,单开一关是不起作用的,就象一把号码锁,有上中下三环一样,只有三环号码对齐,才能使锁打开。特别是中锁(即痹筋),一定要开准,要拿到患者手臂有麻痹感方才有效,否则,此锁仍未打开。昏厥病人开这把锁就要凭术者的手法与感觉了.
紫金锁——左右各一把。位于脐下商部腹直肌下段,相当于足阳明胃经之外陵与大巨穴之间。民间称为吊筋的便是此锁。开紫金锁须由旁人扶起患者,使腹部肌肉松弛,术者面向患者,站马步桩,一手扶住患者腰背部,另一手四指拼拢微屈,用食指指侧顺势向上兜起。拇食两指(大拇指罗纹面与食指指侧)同时拿住吊筋,门力拧动,顺气而开。
白虎锁—一左右各一把。泣于大腿辑部,腹股沟内侧端直下三寸大筋处,分前、中、后三关,大筋为中锁,中镇前开一寸处为前锁,后开一寸处为后锁。有的民间医生把白虎锁前中后三关称为前沟、中沟、后沟。也有称上马、大筋、下马的。按解剖位置分,白虎镇前中后三关分别指大腿前部肌肉群的缝匠肌(中段),内部肌肉群(内收肌与股薄肌),后部肌肉群(半腱肌和半膜肌)。
开白虎锁时患者坐或卧皆可。术者面向患者,站了字桩或马步桩,一手握住患者小腿部或胭窝处,使患者大腿成外展姿势,另一手在患者大腿根部用蝴蝶手法次捏住大筋、上马、下马所属的肌肉组织,分别施用手法。白虎锁与返魂锁一样,锁中有锁,也有前中后三关,必须先开三关中的中锁(即大筋),依次再开前锁与后锁。总锁—位于前后阴之中点,相当于合阴穴处,民间医生称之为“半把锁”。开总锁采用食指指法:患者仰卧,术者站在患者右侧,左手掌放在患者下腹部关元穴处并向下按压,与此同时,用右手食指指肚于会阴穴处向内顶掐,缓慢作为到一定程度时维持一、二分钟即可。
这就是民间推拿疗法中常说的“八把半锁”。其中前四锁左右各一把,共八把,加上总锁半把,号称人体“八把半锁”,是人体机能活动中一种无形的特殊的关卡。由于历史沿革及旧的传统习惯,过去拜师学艺,只能秘传口授,无从笔录,有幸寻觅到的几种手抄本,也是后人依据前师口传,偷偷记下来的,其内容不是抄之太繁,就是录之过简,且多半是临床经验之谈。但从多家民间医生的实地推拿手法考察后发现,虽然说法不一,手法大都一样。
八把半锁就是当人体因各种原因昏厥之后,术者选择上述几个部位中的一个或多个施以适当手法,使病人当即复苏。锁开则病人复苏,锁不开则病属危重,甚至死亡。
八把半锁在临床上多半用来治疗跌打损伤中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手握固,牙关紧闭。脉象有力,肢体强痉,邪盛气实的闭征相当有效,特别是伤科疾病应用广泛。也用于某些痧症(如中暑、晕厥等)及溢死(吊颈)气绝之治疗。推拿医生,认准病情,从何一F 手,先开何锁,自有决断,不一定八把半钱都要开齐,先后次序也各有别。
大体说来,预项强直,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胸腹气闷,多开青龙、紫金锁,俗话说,“吊筋一兜,病人开口”。牙关紧闭,口不能言者,必开紫金锁。肢体强痉,两手握固,胸腹烦闷,身热肢凉,应开返魂、白虎锁。具体地说,就是气血受阻于何处,先从何开锁,哪侧气血受阻,则开哪侧锁,有的患者气血阻于上,则应从上往下开锁,有的患者则应队下在上开锁(如吊颈患者)。
一般开关都是与推拿同时进行,边推边开,推拿结合。宜至病人复苏。无论闭证,痧症,只要病人开了口.肢体活动恢复了就算达到了目的,它标志着气血通道已开通,表示全身各锁已打开。
至于总锁,民间推拿医生极为重视,认为半把锁是“生死锁”,“救命锁”,不是极危重患者,此锁不易闭塞,一般平时推示中也不随便开半把锁,只在八锁开齐,病未转机,患者仍不开口,也不见动弹,垂危之,祆,万不得已才开此锁。有救无救,在所一举。
至于半把锁的名称由来,则无从考证,有人认为,把它说成半把锁是为了突出它的重要性,有的认为前八把锁要用双指打开,唯总锁一指独开,是取单指开销为半而得名。
推拿开关最好在室内进行,温度应该使病人适宜为准则,空气宜流通,不应在外当风处,以兔复遭外邪侵袭。操作前必须剪修指甲,活动指力,以防损伤皮肤,切忌用拇食两指指峰捏住所在部位开关(有伤穴位)。施力强度,视病情轻重及患者忍受的程度而定,原则上应轻重适宜,用力均匀。
推拿最好直接在体表进行,隔衣开关部位有时拿不准,指力也达不到要求,特别是返魂、白虎二锁各有三关,只要一关未开动,此锁仍然闭塞。开锁时间除总锁顶掐时间须维持一、二分钟外,其它各锁应在瞬间的挤压内完成,时间过久有伤穴位及组织,开锁应一次开动,不得反复擒拿。
小儿姿势,多以家属抱在身上,坐卧皆可,力求舒服自然。术者推拿时所站姿势,大体说来,头胸腔腹背及卧姿时推拿取马步检(又叫飞骑桩),即两腿层膝半蹲成马步,四肢侧面推拿取丁字桩,即一脚与另一脚呈丁字形。
开关也有它的禁忌证,临床上遇到口开目合,手撤肢冷,神迷冷汗,二便自遗,脉微欲绝,元气虚极之脱症,阴症伤寒(民间称之为“伤寒挟色”)之痹缩症,以及中毒及大出血后休克患者,则禁用手法开关。
八把半锁是疏通人体机能活动的一种特殊关卡,与经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十四经脉的角度来看,青龙锁是手三阳经必经之处,返魂锁是手三阴必经之处,紫金锁是足三阳经必经之处,白虎锁是足三阴经必经之处,而总锁则是任、督、冲脉三脉循行起始之处。由此看来,八把半锁是人体经络循行的枢扭,是气血通行的要道,“锁”开则经络疏通,气血流畅,病人复苏,“锁”不开则气滞血凝,病人危亡。
祖国医学理论认为,人之一身莫不由气血滋养,而气血之所以能在人体循环不息,主要是借助于经络循行,经络通行的要道一旦受阻,即锁闭,则气血运行失常,形成气滞血凝,引起疾病。气为血帅,血为气母。锁闭则气先闭,气不行则血凝。
从现代医学观点看,昏厥病人则是由于全身微循环障碍造成,开销实质上是开启气门,疏通微循环,气行则血行’经络得以疏通,则人体气血流畅,营卫调和,肌体正常功能得到恢复,就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上述浅薄之见,意于起抛砖弓!玉之用,
[转载] 上海中医经络研究所陈玉琴老师---循环指压疗法
根据陈玉琴老师部分问答录内容整理 作者pnxylong
关于敲胆经、《循经指压疗法》和《人体使用手册》 鉴于近来有很多朋友都在找《循经指压疗法》,而很多朋友对这本书的来由不是很了解,我就把这三者的关系稍微介绍一下吧(我也是因为《人体使用手册》而对中医产生兴趣的爱好者,因为《人体使用手册》,我从民间中医网找到了敲胆经问答录的源头——中国中医药论坛,但当我花了几天看完《关于敲胆经,请教yuqincheng》这个帖子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陈玉琴老师早在我到来之前就已经退出论坛了。而且我还发现另外一个问题,很多朋友后来所提出的问题,在帖子的前面都已经讲了,所以如果您真的是一个有心人,可以翻看原装的帖子。说了太多的废话,回到这三者的关系上,因为我也是从网上了解到的,可能不是很确切,但总比某些人把《循经指压疗法》说成是《人体使用手册》的好。) 敲胆经:是陈玉琴老师根据自己的体会总结出来的一套适合大众的健身方法。其核心是循经指压(具体论述见置顶帖子和整理出来的问答录和《循经指压疗法》)和早睡养气血。 《循经指压疗法》是网友们根据陈玉琴老师在论坛的帖子整理出来的,其早期版本是烟花粉丝等网友整理出来的问答录,后来有位叫子昊的网友根据问答录进行再加工,并在书后加入了关于经络方面的资料,制作出一个pdf格式的书。该书传到我手中的时候,还没有经过陈玉琴老师审阅。至于后来是否还有更新的版本,我无从知道。因为得来的时间比较久了,所以也忘记具体是从哪里得到的。或许是在置顶帖子中的邮箱,或许是从民间中医网。 《人体使用手册》:是吴清忠先生根据陈玉琴老师的方法进一步总结和实践提炼出来的书。其中关于中医阴阳的论述属于吴清忠先生的个人理解。 至于《循经指压疗法》和《人体使用手册》的主要区别在于: 一、一招三式 1.1.2 为什么敲胆经? 1.1.3 为什么早睡? 1.1.4 为什么压心包? 人体要健康首先要血够,没有一个人不会造血,这是人的本能,但确少了造血的材料或造血时间,人体的血一定会越来越不够用,但有了血还不够,还要抓心脏的博动力,无论心脏有积水还是心包有积水都会影响心脏对全身的供血情况.所以抓这二条经络的通畅是非常重要的,当心脏有积水时,人体会有心慌的感觉,当心包积水时,人体会有胸闷,心情低下,心脉沉的现象,如何让血多起来上次已讲过,只要坚持一个月就可以体会到,现在希望你自己给自己压心包经,如果你没有经络系统图,可以先压一个膻中穴,用手指,用小棍都可以,位置在两乳连线正中,不要太用力,只要一点点力就可以了,但要时间长,每次压要五分钟以上,同时最好让自己的意念集中在膻中穴上.为了让心包积水容易除去,可以先压脚跟外侧的昆仑穴各一分钟。 1.1.5 陈老师的健康观 一.人要健康,只要血多.要血多,只要早睡(每天10:30以前/成人)加敲胆经(大腿外侧各100下/每天)。 二.症在四肢五官,病在五脏六腑,所有的症都是内脏问题在体表的表现(近视眼---肾水不足以涵木,中耳炎---小肠有细菌感染的病灶,五十肩---大肠有细菌感染的病灶,香港脚是胃有细菌感染的病灶等等)。 三.人体健康与否取决与人体总血流量的多少,现在没有这样的指标,也没有检测的方法,但中医通过望证是可以了解的,人体总血流量够的最低标准 1.2 方法 为了疗效好可以配合一点时间,人体的血在不同时间是进不同脏腑的,在血流注的时间里压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