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镭:我为什么会犯这么严重的错误
【略带瑕疵】35×35 纸本水墨|河夫作品
昨天推文发出后【传送门】,有朋友立即指出我的错误。这是我最想看到的,所以真的非常感谢。
关于这些硬伤,我想说明一下,顺便把造成语专栏的一些原则也跟朋友们剖白。
表达需要,成语可以造,出处可以造,但涉及历史知识,一定要慎重。老朋友们都知道我的态度,我只是个业余了再业余的历史爱好者,谬误在所难免,愿意花时间看我公号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历史知识比我更丰富的人。所以,谁向我指出,我感谢之余,都会将留言置顶。
你懂的,我也很怕被“历史虚无”了。
昨天这篇《精灶甩锅》,所谓的“出处”,我改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如下: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我改为:
后十年,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即精灶甩锅,今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道中皆弃锅,以诈魏。”
——《史记通鉴·孙子列传》
《史记通鉴》当然是瞎编的书名,这是我的惯用伎俩。至于我在“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中间,加塞了“即精灶甩锅,今”这六个字;最后又加了“道中皆弃锅,以诈魏”八字,这当然是为了给成语安一个出处。
但看过原文的细心读者会发现,《史记》中说马陵之战是桂陵之战“后十三岁”,为什么也被改成“后十年”?
这是因为,我在《史记索隐》中看到关于这个时间线的质疑:
王劭案纪年云:“梁惠王十七年,齐田忌败梁于桂陵,至二十七年十二月,齐田忌败梁于马陵。”计相去无十三岁。
司马迁的“后十三岁”是不准确的,所以我顺手改为“后十年”,顺便也给这编造的出处留多一个“编造”的证据。
另一个朋友说,孙膑是被挖掉膝盖骨,不是被砍断双脚。
没错,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之所以有这样的印象,应该是受《东周列国志》的影响。不怕大家笑话,我还是一朵后浪时,也是把《东周列国志》当成史书的,但其实,它是演义,只是它的史含量比《三国演义》之类要丰富。
孙膑是被砍断双脚的,司马迁原文就是: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膑刑,上古时代五刑之一,“膑、宫、劓、墨、死”,膑刑确实是挖掉膝盖骨。但到了周代,膑刑就改为砍双脚的刖(yuè)刑了。清代法学家沈家本在《历代刑法考》中说:“唐、虞、夏刑用膑,去其膝头骨也。周用刖,断足也。”
孙膑被庞涓残害发生在战国时代,这个时候的膑刑早改成了刖刑了,所以司马迁说庞涓砍断了孙膑两足,是对的。今天又有一位叫@老土豆二爷 的朋友在留言中举证,“关于孙膑所受的膑刑,许多著作理解为挖去膝盖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最大的质疑集中在我写的这一段:
就这样,孙膑终于报了被庞涓口袋罪之仇,留下了一个“精灶甩锅”的经典战例,和一本名扬天下的《孙子兵法》。
有朋友指出,《孙子兵法》是孙膑的爷爷孙武写的。我把推文发出后就忙于拍片,没时间细说,只是随手纠正了一下:“按司马迁的记载,'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不可能是爷孙。”
没多久,又看到老朋友王小山也在我们群里纠正我,《孙子兵法》是孙武写的,孙膑写的是《孙膑兵法》。同样因为忙,再加上又是老朋友,我也只是简单回了一句:“知道,有朋友留言里说了,我有放出来。”
这些愿意花时间看,并指出我硬伤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等到拍完东西,我才腾出手来,认真回答朋友们的问题。
我近几年翻得最多的书,除了《西游》就是《史记》,为什么会把孙膑和孙武以及他们的著作混为一谈?
这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首先,千百年来,不断有历史学家怀疑,二孙有可能是同一人,书也有可能是同一本。
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孙膑兵法》只见于汉及先秦史书,魏晋以后就已逸失。而且,像孙武这么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比《史记》更早,详细记载春秋历史的《左传》《国语》等典籍都不曾出现。
这些质疑,我多年前就陆续有看到过,但那时候只是凭兴趣阅读,没做笔记,再加上人老记性差,就只剩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孙武与孙膑的故事,疑点太多。
现在有了网络,搜索就方便多了。至少这一千年来,历史学家们对俩孙的质疑,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著名学者钱穆,还有日本学者斋藤拙堂都认为:孙武跟孙膑同一人,兵法是孙膑写的。
2. 日本学者武内义雄在《孙子十三篇之作者》一文中认为,孙武跟孙膑是两个人,但《孙子兵法》十三篇是孙膑写的。
3.近现代学者、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金德建写过一篇《孙子十三篇作于孙膑考》,认为孙武无其人,现存的《孙子兵法》是孙膑写的。
这些是说得通的,“子”只是当时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孙武被称为孙子,孙膑也是被称为孙子的。因为孙武匡吴,孙膑扶齐,在《汉书·艺文志》中,这两人写的书,就分别被称为《吴孙子》和《齐孙子》。
刚才说过,以上这些内容,我很久以前就看过了,开始造这成语时,潜意识里觉得这不是历史专著,也就笼统地说,孙膑留下一本名扬天下的《孙子兵法》。
幸亏这些指出我硬伤的朋友,促使我再去搜索相关史料,这才发现,我真的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史学界对二孙的质疑,都止步于上世纪70年代。
因为,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汉墓中,同时发现了刻有《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大批竹简,使失传了一千多年的孙膑著作重见天日,也使得孙武、孙膑是否同一人的怀疑不再存在。两部不同的著作可以看出,二孙明显是不同时期的人,《史记》和《汉书》中的相关记载,得到了考古的印证。
到此,疑义顿消。
这只是一篇造成语的游戏文章,但我接下来要写的“世家”“列传”两个专题,涉及到孙武、孙膑、庞涓等人的内容,将会更加严谨。
所以,真的非常感谢所有指出我硬伤的朋友,我的进步,离不开你们的关爱,这比打赏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