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烧包时间有讲究吗

马上要到7月半中元节了,虽然中元节不是法定节假日,但也是我们的一个传统节日,我国民间对中元节是非常重视的,中元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就是烧包,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中元节烧包时间有讲究吗,中元节烧包有什么讲究。

中元节烧包时间有讲究吗

有些地区会在中元节当天晚上烧纸钱。 中元节当天,说法是这一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让他们重返阳间与亲人相聚,所以民间在这一天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上坟、烧香、烧纸。如果是提前烧纸、上香、上坟,那么,亲人的鬼魂还没有返回阳间,会收不到你的心意,所以,一般规矩而言,中元节不可以提前上坟、上香、烧纸。

中元节烧包有什么讲究

1.捆包

烧包的步骤首先是捆包,就是把写好的包按两封为一驮先用细绳捆好以便托运

2.喂马

喂马,就是对承担托运任务的纸马进行喂料,即找些粮食、青草和水等放在堆马匹的地方让其吃饱;

3.供马夫

供马夫,就是请赶马的纸人们吃饭,同时还烧纸钱给他们作赶马费用

4.上驮子

上驮子,就是将已捆好的包抬上马背,实际是将纸马夹捆好的两包中间;

5.画烧包圈

画烧包圈,就是用白灰在准备烧包的地方(一般是门口院内)画一个有出口的圆圈,直径约一米,出口对着大路方向;

6.插引路香

插引路香,就是烧一把燃香沿烧包圈出口到大路之间顺路每隔2—3米插一柱香,作路灯指引马队出发;

7.砌包

砌包,就是将需要烧的包在烧包圈内堆放成有一定空间的形状(一般是中空的塔形)以便燃烧焚化。

8.烧包

烧包,就是对堆砌好的包用纸钱点燃焚化,边烧边念先人的名字请他们各人来认领自己的钱。在焚化到中途的时候,顺便将家里供奉的那些金山银山、香花、纸花等供品烧掉,同时在烧包圈外另烧一些散纸钱,边烧边念请那些无人侍奉的孤魂野鬼们来领用。

中元节为什么要烧包

包,也叫包袱,就是将纸钱分为约一公分厚一叠一叠的然后用封皮包装就成为“包”。

袁枚《新齐谐烧包》:“ 粤 人於七月半,多以纸钱封而焚之,名曰烧包,各以祀其先祖。”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日本的“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中元节烧纸的注意事项:

一、买烧纸时,不要买那种成摞的印刷品,最好要买黄草纸。

二、在要烧的地面画个圈,西北角要留个缺口,方便下面的亲人进来拿钱。

三、烧纸时要表情严肃,不要嘻笑打闹,而且要念念有词,如:xxx,给您送钱花来了。

四、一定要坚持看着把纸燃尽才可以走,这样既可以防止火灾,也是为了保证亲人能够拿到钱。

五、去烧纸的来回路上,遇到烧纸尽量绕开,不要踩到。

烧纸钱的数量多少并不在乎,主要是纸钱上面打的钱多少的个数,有很大的讲究,单凭一个“钱”字,是“金戈戈”三个字组成,所以纸钱上面的钱数,也应该用“金银铜铁锡”来计算,一为金、二为银、三为铜、四为铁、五为锡,六为金、七为银、八为铜、九为铁、十为锡,十一为金。

一般求神、还愿、解灾、过节、人逝世烧老福纸,以用六个眼(六个钱)和十一个眼(十一个钱)一排的钱纸为最佳。而祭神、开灵、做斋应该用七个眼(七个钱一排)的最好。送鬼送花盘,七月半烧,应该用八个眼(八个钱)一排的最妥,这就是所谓的“神七鬼八”。

在烧纸的时候,若遇到不燃的情况,不可把钱纸拨乱了,这样鬼神很难齐整,又要来索取,烧纸钱的主人家庭就人口难安。

中元节烧纸五大讲究

时间

首先要讲究的,是烧纸的时间,在鬼节那一天,可不是想什么时候烧纸,就可以出去烧的。白天是肯定不行的,因为白天阳气占主导地位,烧纸不合时宜,而且毫无效果;而如果太晚的话也不合适,夜越深,阴气越重,尤其是在鬼节这么敏感的时候,太晚出去烧纸很容易被邪气冲撞到。

烧纸的最佳时间,在太阳刚刚落山之后,这个时候,阳气慢慢淡去,烧纸的效果最好,而超过七点半以后,就不建议大家外出烧纸了。

位置

在哪里烧纸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同地方关于这个的习俗不一:有些地方会在门口放一个火盆,用来烧给祖先;有些地方会选择在外面烧纸。具体的位置根据当地的习俗走就行,如果选择在外面烧纸的话,最好在路口也烧一点。

画圈

选定烧纸地方之后,最好把地面清理干净再烧,记得用随身携带的小木棍画一个圈,把我们烧的纸钱给圈在里面,不过这个圈不能画成实心圆,完全圈住的话反而不好,要记得留个开口,而且开口的位置要在西南方向。

圈内外都要烧

除了圈内烧纸钱之外,在圈外,我们最好也要烧几张纸,在传统风水中,这是安抚孤魂野鬼的最好方法,这样的话,它们不仅不会给你引来麻烦,反而会保佑你。

不随意乱翻

在纸钱燃烧的时候,我们一般会用小棍轻轻挑起,让纸钱充分的燃烧,不过翻动的幅度一定不能太大,不要让纸钱太散,最好烧成一个整体。

中元节烧纸禁忌

不能用脚踩纸灰

无论是自己烧的纸钱,还是别人烧完留下的纸灰,遇上了可以跨过去或者绕过去,但千万不要用脚去踩,很影响运势的。

不能拍照

如今,拍照已经成了我们的一个习惯,无论是旅游还是吃饭,都喜欢先拍为敬,不过在鬼节这一天,最好减少拍照的次数,尤其在烧纸的时候,千万不能图新鲜去拍照留念。

不捡路边无主的钱

在外面烧纸的时候,如果在路上看到掉在地上的钱,千万不要伸手去捡,对其他鬼魂来说,这种行为无疑是跟它们“抢钱”,很容易招来灾祸。

不要闲聊寒暄

烧纸的时候,可以轻念自己祖先的称谓,但不要和身边的人随意寒暄,更不要过多地谈论自己和家人的信息,以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本文地址:https://www.best73.com/news/32903.html
(0)

相关推荐

  • 纸钱晚风送,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

    最近,天气转凉,总会不经意间看到有人在十字路口烧纸钱,不由让人想起我们民间的习俗和讲究. 民间至今仍是"纸钱晚风送,谁家又添新痛". 烧 纸 钱 故 事 这里的渊源说法不一,其中有 ...

  • 你的家乡有中元节祭祖的习俗吗,在祭祖过程中,要一做四忌讳?

    在我们南方,我们祭祀祖先的时间,分别是农历4月1日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还有农历的十月初一,我们也叫做10月招,当然还有春节大年初二的时候,我们都会去做祭祀祖先的活动,今天就是农历七月十五,也就 ...

  • 七月半的祭祀

    在父亲的眼里,七月半的重要性只次于春节.七月半,所谓的"鬼节".在纳雍,"七月半"并非过七月十五,而是七月十三.这大抵是受穿青人习俗的影响吧. 农历七月刚过,节 ...

  • 那注定将要远去的中元节

     那注定将要远去的中元节 刘述涛 中元节还没有来,有关于中元节的各种公告不断地出现,从省到市再到县里,都是有关于禁止鞭炮,文明祭祀,不得在街.巷.小区进行烧纸,烧包的通知.看着这样的通知,我就知道这, ...

  • 在农村中元节“烧包”祭祖是七月十四,还是十五日?有啥说法吗?

    文/农夫也疯狂 时间过得真快,2019年又过去了一大半.进入八月份也迎来了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那就是"中元节".在有些地方也叫它"七月半",或者是鬼节.施孤, ...

  • 中元节习俗,烧包 附:书写格式及称呼大全!

    备注 ◎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 长按二维码关注中华贺氏家族自己的公众号,获得最新资讯   寻源之行,不是去看风景,而是去寻回自己--最本真的信仰! 运营:楚风 微信:id2690 公众号:贺氏楚风 gz ...

  • 用了这套烧包的营销策略,驾校一年搞100...

    用了这套烧包的营销策略,驾校一年搞1000多万:开驾校一年搞一千多万,你觉得夸张吗?我认识的一个驾校老板,凭借一套匪夷所思的玩法,一年能赚一千多万,这个视频给你揭秘一下他的神操作.考驾照是刚性需求,几 ...

  • 【虛怀论语】来路不正挣大钱,烧包是必然,败家不可免/孟 彦

    信奉"捞大钱当大官,当了大官捞大钱"的甘肃平凉市委常委.副市长黄继宗,其贪腐落马警示录,近日冲上热搜榜,跟帖踊跃. 先看疯狂捞钱 黄继宗担任分管城市规划建划的副市长,肥差事,几年下来寻租揽财1800多 ...

  • 今日药闻|用药时间有讲究,按时用药疗效好

    今日药闻|用药时间有讲究,按时用药疗效好

  • 出生时间有讲究?俗语“男怕子夜带天,女怕正午带仙”,有理吗?

    起名字是一门大学问,早在古代社会的时候,名字不仅是一种独有的代号,而且还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比如,古代皇帝以及皇族的名字,不仅不能随便叫而且还要避讳,可见古人给孩子起名的时候,绝对不会随便应付了事. ...

  • 止咳平喘祛痰药,服药时间有讲究

    看似普通的感冒咳嗽,患者对疾病知识和用药时机的认知也不一样.有些人一有感冒就急着去医院或药店配感冒药,一看到痰变黄了就要求配抗生素:而有些人除非发热或者咳嗽影响到睡眠时才会想到吃药. 面对配来的一堆感 ...

  • 39-擦烧包

    本手法利用生物力学原理,通过患者自身发力,配合提气锁定关节,使筋骨各就各位,保持筋骨和谐稳定,从而痛点自然消失.本手法省力好学,易用易接受,没有扳法,不使用暴力,让病人在享受中消除疾病,疗效持久,以柔 ...

  • 服用中药的时间有讲究,别再弄错了

    国医在线2019-05-03 19:08:41 自古以来,医家对于服药时间是特别讲究的.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曾讲:"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