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没有前戏,直接高潮

开头,这部电影没有废话。

银幕亮起,大漠长空在眼前倏然展开,一个男人的背影刺入我们的眼帘,他环抱双臂,身体的边缘在空气中勾勒出一轮硬朗的线条。他的身边停着一辆跑车,就像一头歇息的烈马,不怒自威。

空气中尘沙弥漫,隔着屏幕你甚至能感受到此地空气粗糙的质感。地面岩砾遍布,宛如乌黑的繁星洒满橘黄的天空。远处山突丘兀,千沟万壑;天上云絮延绵,碧若玄冰。这是一副层次分明的油画,就好像这个男人已经在这块亘古大陆上站了一万年了,并且还将再站一万年。

这就是2015年的电影《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1979年,乔治·米勒执导的B级片《疯狂的麦克斯》上映了。由于刺激火爆的画面与大影星梅尔·吉布森的加盟,这部电影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接着,乔治·米勒又在1981年和1985年推出了两部乏善可陈的续集。随后这个三部曲系列就算是结束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36年后,乔治·米勒携汤姆·哈迪、查里兹·塞隆、尼古拉斯·霍尔特等一众巨星,还有那标志性的坚枪铁炮、如红莲绽放的壮烈爆炸、蓝宝石一样华丽的长空,以及大漠白天的烈日酷暑、晚上的冷月凄风高调回归。

这部电影一上映便获得了开挂一样的97%烂番茄指数,随后,IMDB、Amazon、豆瓣遍地开花,更是荣登豆瓣Top250榜单。

末世题材的电影并不少见。但它们或颓废灰暗,或死气沉沉。不过《狂暴之路》是精致的,是绚丽的。这取决于导演采用了诺兰惯使的“实景拍摄”

众所周知,诺兰嫌弃电脑特技。在拍摄《蝙蝠侠:黑暗骑士》的时候,他甚至真炸掉了一家医院。而乔治·米勒同样是这种拍摄手法的拥趸者,所以《狂暴之路》也有大量的实拍镜头,这样看来,在这个CGI技术风靡全球的时代,它是一个“异类”,但也确实“异类”得别具一格,这是不可多得的。

在任何网站上翻一翻这部电影的评论区,满眼的“high爆”、“炫酷”、“爽”。用这类词语来形容如今的电影似乎都不为过。但又是什么使《狂暴之路》在一系列爽片众脱颖而出呢?

第一:近乎完美的美术与场景设计。

在燃油战争使得全球土壤酸化之后,地表变得贫瘠,现代文明遭到了摧毁,人类的科技水平退回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充满着大机器生产蒸汽朋克的气息。而国家这一体制的消失又使得人类退步到了“部落时代”。蒸汽朋克与原始部落文化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他们有夸张花哨的装饰,狂热的信仰与习俗,还有自成一派的武器与战斗方式。看起来既不过火也不乏力,并且设计得合情合理,十分硬核,令人眼前一亮。不得不佩服美工组的脑洞。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这支演奏战歌的乐队。贝司喷吐长长的火舌,后面鼓声轰鸣,伴随着战车的高速前进与引擎的咆哮,还有激烈的摇滚乐,天蓝地阔,沙海无边,这景象还不能让你肾上腺素飙升吗?

第二:摄影与调色的艺术。

《狂暴之路》的摄影是一大亮点。大量的高空俯拍与高速跟拍,镜头的速推速拉,形成了一种酷似纪录片的独特风格。感觉每一个爆炸都近在眼前,每一个纷飞的或机器零件或人类残骸都擦肩而过。

本片的调色多用对比

白天的主色调为橘黄色,夜晚的主色调为深蓝色,构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此外,爆炸部分的火焰颜色经过调整,显现出一种颇为厚重的红色。看来分量十足,鲜亮得扎眼。

第三:节奏的把控与配乐。

本片的节奏快慢有致,文戏部分较慢,但时间更短;战斗部分较快,但时间更长。值得驻足欣赏的画面慢放,过程性的画面快放,这样下来,观众丝毫不会有疲惫感。

而且配乐不敷衍,粗粝磅礴,似刀砍斧剁一般。豆瓣上有位用户对它有这样的评价:听着它开夜路也是亡命天涯复仇之路的即视感。

此言非虚。

这样一部充斥着直男审美的电影,表现的却是女权意识的觉醒。从画着战妆的独臂女主到绿洲携带种子的众母,再到一声声“我们不是物品”的呐喊,无不体现着女性的脊梁在男权社会下一点一点挺起。

不似传统好莱坞大片,麦克斯与女主之间没有矫情的爱情,有的只是相互的尊重与信任。他与车上的众女子不是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只是合作与彼此救赎。这才是真正的女权,或者说,这才是真正的平权。

结尾处,暴君被消灭,麦克斯沉默的背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把一切荣耀留给女主角Furiosa。

黄沙蓝天、电闪雷鸣的沙暴、喷流吐火的贝斯、狂飙的战车和腾挪的子弹,还有一位位奋斗在狂暴之路上的战士们,构成了一幅烟火缭绕的泼墨画卷,一曲由鲜血与黄沙构成的壮丽交响乐。

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啊!

----

原创:丧钟本钟(感谢投稿)

编辑校正:慢慢游

丧钟本钟更多原创内容推荐

不敢2刷的恐怖片,它排第一

半个世纪前的科幻黎明

爽片过后,请尊他为神

这部「东京灾难」片,从头爽到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