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以广东省为例
黄修杰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
作者简介:黄修杰(1980—),男,广东茂名人,硕士,副研究员,从事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绿色发展研究。围绕此方向,形成了多篇科研论文,出版专著1部,农业高质量研究成果经第三方评价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广东省相继编制了《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指导、推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尤其是广东省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其农业高质量发展经验对于全国类似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以广东省为例量化评估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可为各地诊断农业发展问题、监测农业高质量进展、支撑完善支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从高效化、绿色化和稳产化3个方面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模型,借助空间自相关、双变量空间关联性分析法,分析了2017年广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
(1)2017年,广东省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介于0.369~0.634之间,总体呈现“平原区>丘陵区>山地区”的分布格局。其中,广州、佛山、东莞、潮州、汕头市内的平原区(县)农业发展质量最好,云浮、韶关、清远、河源市内的区(县)发展最弱。高效化、绿色化和稳产化指数的空间特征总体与综合水平的格局相似,均呈现平原区优于其他区域的分布特征。
(2)广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正向空间集聚性显著,在空间上形成“平原区显著高高集聚、山地丘陵区显著低低集聚”的格局。其中,广州、佛山、汕头市内的县域呈现显著高高集聚,韶关市内的县域呈现显著低低集聚。高效化、绿色化和稳产化3个维度均呈现显著的正向集聚性,其显著性依次增高;三个维度与综合水平的空间集聚格局相似,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和潮汕平原区。
(3)年均气温、高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县域劳动力就业结构、粮经比例、人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农村人均用电量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最重要的正向因素,其次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高程是最重要的负向因素,其次是劳动力结构和粮经比例。
广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分异格局
引用本文
黄修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以广东省为例[J/OL].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1-13.(2020-10-20).
目前CNKI发布版本为三审后录用定稿,尚未进行编校,可能存在微小错误或不规范之处,如您发现问题,欢迎指正,以帮助我们改进。文后留言或联系编辑部均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