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论针刺得气与补泻手法(5)
第四节 论针刺得气与补泻手法
一、针刺候气
针刺候气的意义,《灵柩·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标幽赋》引申其义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并形象地解释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凡此足以说明候气的重要性。所谓候气,就是进针后,通过针刺手技的操作,以求达到某一种针感。如觉针下虚滑,必须持针留捻,或留针片刻再捻,至觉针下沉至,是谓得气之候,然后可根据脉证的不同而施行补泻手法。
总之,“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这是针刺能否取效的前提。
二、针刺补泻
针灸之要,首在配穴,配穴之要,尤重手法。古今研究手法者,其说不一,然掌握其重要关键,不外补泻两端。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指出:“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意即虚证用补法来充实;实证用泻法来疏泄;有邪滞瘀的就当除去;邪气偏盛的就要削弱它。
《金针赋》就说:“观夫针道,捷法最奇,须要明乎补泻,方可起于倾危。”这都充分说明了针刺补泻的重要。
大凡补法针刺宜轻宜浅,泻法针刺宜重宜深,故《难经《七十六难》说:“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
在这里,荣卫就是指部位的深浅。补泻手法的种类繁多。然切于临床,我常用迎随补泻与呼吸补泻两法,扼要介绍如下。
(一)迎随补泻及其用法
用针之法,多本诸经络之顺逆起止。而迎随补泻,即顺其经络之去路随而济之是谓补;逆其经络之来路迎而夺之是谓泻。
因十二经脉,手之三阴由胸走手,手之三阳由手走头,足之三阳由头走足,足之三阴由足走腹。
这种定向也就是十二经气循行的起点至终点。
按照此种气血环周情况,进针后,虚证是顺着该经气血的走向转针,即随而济之,实证是逆着该经气血的走向转针,即迎而夺之。
同时迎随补泻,还需要视其病症的虚实来分别针刺的先后。
《灵柩·终始》篇说.“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大意是:阴经太过阳经不及,阳经太过则阴经不及。太过是实,宜泻;不及是虚,宜补。但补泻的先后应先补后泻。
病症是属于阳虚,就当先补阳,而后泻阴以和之;若属阴虚,当先补阴,而后泻阳以和之。如,左手阳经,欲行补法,则医者以左手按穴,右手持针,消毒之后,随穴刺针,先入皮肤一层是曰天部,稍停,进入肌肉一层是曰人部,稍停,再入筋骨是曰地部。天部人部春夏为宜,人部地部秋冬为良。然后捻针,令患者先呼后吸,医者拇指向前,食指向后,以得气为度者补也,是为随其经络之往而追济之法。反之令患者先吸后呼,医者拇指后退,食指向前,是为迎其经络之来而夺回之泻法。
左手阳经如此,阴经反之,左手阴阳经补泄手法,与右足相同,右手阴阳经补泻手法与左足相同。
盖人体之经络,上下一贯,周而复始,循环无端,左与右不同,胸与背有异,男女上下,凭腰分之,总以得气为主。
《标幽赋》说:“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
所言应当很好体会。
(二)呼吸补泻及其用法
呼吸补泻,即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
《标幽赋》云:“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其意当是,完善的补泻手法,不但要注重呼吸,而且要讲究手指的配合。是呼吸与手指并重,而呼吸尤在补泻之先也。
然学者遂以为补泻之法,是专用手指,而不在呼吸。致此手法,得其妙用者盖寡。
临床上,我常以补泻手指与呼吸一时并用,解决偏盛偏虚之疾甚多,令不揣谫陋,介绍于下:
当补之时,候气至病所,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人鼻中吸气,口中呼气,病家自觉温热;
当泻之时,令病人口中吸气,鼻中呼气,病家自觉清凉。
余初以为语多夸诞,非敢信以为真,及运用在临床上,始知其法确切不移。又如少阳病寒热往来,头晕目眩,目赤耳聋,胸下痞满,郁郁微烦。
此等症候,手法用补泻兼之呼吸,其人便蒸蒸而振,发热汗出而解。
临床时呼吸出入与补泻手法必须同时并用,收效始大。
其手法操作,比如左手阳经,针合谷穴而用泻法,令病人口中吸气,鼻中呼气,医者左手按穴,右手下针,食指向前,拇指后退,紧提慢按,徐进疾退,以得气为度。用补祛,令病人鼻中吸气,口中呼气,医者左手按穴,右手下针,拇指向前,食指后退,慢提紧按,疾进徐退,以得气为度。
以上所言迎随,呼吸两法,用针在腹部时,宜用呼吸补泻,在四肢时,宣用迎随补泻。
总之,手法当与配穴相提并重,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临床之际自能通权达变,取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