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十面埋伏》观后
首先声明我不懂舞蹈,得到朋友赠票兴冲冲去看《十面埋伏》完全是因为对杨丽萍舞蹈的至高敬意,可惜事前没有做功课,不知道杨丽萍2015年创作编导的大型舞剧其本人并不上场,如果早知道或许还会去,但可能会犹豫要不要急匆匆在西安停半天就赶回来。
开场前,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突然来到观众中热场,引来年轻粉丝一片尖叫声,她所行走的过道马上就拥挤起来,很多观众跑过去与其握手合影,这对热心舞蹈的人们来说绝对是超值大礼包。据说这场演出并不对外售票,但是门口有大量黄牛用100元收购观众手中的余票,然后开价500往外兜售,河南艺术中心门口有很多大人带着孩子在等待奇迹,看来名人的影响力就是大啊。
《十面埋伏》这部舞蹈剧应该凝结了杨丽萍大量心血,它有很多创新之处。比如贯穿全剧的京剧元素,无论是萧何的脸谱、道白还是唱腔,都是标准的京剧味道。还有剧中的剪纸、反串,以及琵琶弹奏等,毫无疑问地标示着这场舞蹈属于中国。还未开场就已震撼住所有观众的是悬挂在舞台上方的千万把剪刀,这些剪刀闪烁寒光随着剧情上下移动,把《十面埋伏》隐含的恐惧不安和暴力与阴谋传递给台下观众,发自内心的为舞美设计点赞。同样值得点赞的还有一位女士从始至终坐在舞台一角剪纸的创意,她就像一位历史的旁观者,不停地剪出剧情的关键词然后展示给观众,然后再把剪过的纸撕碎轻扬。还有就是开场很吸睛,十几位穿西服戴头盔的古代勇士突然跳下舞台逼近前排观众,然后是长达数分钟的凝视,这一瞬间会让人产生很多联想,比如历史与现实……
《十面埋伏》作为一部有很多创新点的现代舞剧,加上杨丽萍非凡的艺术造诣,应该说有很多看点。从主要演员的艺术功底和舞美设计来说,都是值得大大点赞的,很多片段单独拉出来都堪称精品,但是从创新舞剧角度看,也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站在一个外行的角度来说,就是有不少看不懂的地方。比如刘邦出场那一段为什么猴性十足,在配上颇具嘻哈风的背景音乐,是否为了迎合某些少年的喜好夸张过度了?
《十面埋伏》注定是一场男人的战争,其残忍一面与阳刚之气成为舞台主旋律,曾经幻想着虞姬出场时能带来女性阴柔的气息以调和舞台氛围,甚至期望杨丽萍本人上台表演这一段,结果却看见一位只穿一条小内内浑身肌肉的男版虞姬,虽然演员表演的非常精彩,阳刚之美与妩媚温柔融于一身,最后也穿上了红外套,对杨丽萍来说这是反串是创新,但对很多观众来说却是颠覆,他们不认为这是京剧中的男旦,而是觉得霸王与虞姬原来是基友,这多少有些倒胃口。而且有很大篇幅演的是虞姬告别奄奄一息的霸王,虽然后来霸王又回光返照让虞姬先走一步。不谈艺术,在历史故事层面有点儿怪怪的。
由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传人裘继戎扮演的萧何是楚汉相争时期的关键性人物,在三个小时的舞剧表演中他的出场次数是比较多的,或许为了增加他的戏份,或许为了突出京剧色彩,在剧中似乎他还有一个历史发言人的兼职,隔一段时间就上台道几句京白,或者唱上几句京腔,告诉观众此刻的历史背景。因为几次讲话都是站在楚国的角度解说历史,让人怀疑他是否还是汉国的丞相。如果不考虑背景故事,他的京剧道白与唱腔绝对是一流的水平。
韩信是整场演出的灵魂人物,剧中有一黑一白两个韩信如影随形,大概代表着分裂的人格不停地做着思想斗争,用意虽好但似乎不符合韩信的性格。还有让韩信重复承受胯下之辱也不太合适。此外,我觉得楚汉军士的服装应该有所区别,哪怕区别很小,不能为了突出埋伏无处不在、你在埋伏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埋伏你这个主题,就让人无法区分敌我,有点影响欣赏剧情。
从我这个外行的角度看,每个人的动作表演都非常精准,每个片段的造型都很优美,尤其是打斗中的动作衔接,展示出演员良好的艺术功底。最后一场用红纸屑替代的黄土地,大大增强了战场厮杀血流成河尸骨如山的艺术感染力。杨丽萍领衔的谢幕迎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也代表了观众的认可。应该说这是一部艺术佳作,剧中精彩之处纷至沓来应接不暇,如果在故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方面再多下些功夫就更好了。胡乱言之,若得罪了舞蹈家的粉丝还望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