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法观回忆抗美援朝岁月:我被困在山洞七天七夜

翻开泛黄的红色证书,抚摸着荣誉勋章,流淌出一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今年 88 岁的张法观是盛泽镇荷花 村 16 组人。那天,他在接受记者采访 时说,他是第二批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 军之一,回忆起那段炮火时光,他的眼角有些湿润。

1951年 3 月 16 日,张法观响应国家号召,参军支援朝鲜。张法观回忆, 当时一起去参军的共有3人,只有他一 人去了朝鲜。“上半年在国内学习文化知识,下半年就出发前往朝鲜抗美援朝。”11 月 23 日,寒风刺骨,天上飘着鹅毛大雪,这天是张法观抵达朝鲜的第一天。之后的两年时间里,他为抗美援朝战役付出了青春和热血。

还没参与打仗,张法观他们就经历了一道“难题”。在张法观他们前往朝鲜的前一天,美国的炮弹炸毁了鸭绿江上的桥梁。无奈之下,志愿军只能靠轮船摆渡。“那是赴朝的第一天,就遇到了让人难以忘怀的事情。”张法观说。

“那个时候,每天都有敌军的飞机在上空飞过,每次一般都是 12 架,排成人字形,不知道什么时候敌机扔炸弹,反正觉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张法观回忆,战场上的环境异常艰苦,而且为了隐藏行踪、不被敌军发现,全队人员只能躲在山洞里。 有时,白天不好出行,就只能在山洞内潜伏, 晚上出来办事。有重要事情出行,都要全副武装。“头上戴着用树枝条编成的草帽,肩上插满枝条,身上也要挂满树叶,把自己伪装成一株植物,避免被敌人发现。”

在朝鲜战场,有点文化知识的张法观被委以发电报一职。1952 年 10 月,上甘岭战役打响。美军集中兵力对上甘岭狂轰滥炸。 张法观为躲避敌人的炮轰,被困在山洞里七天七夜。“四五个人一个山洞,不能做饭,因为做饭要冒烟,那就吃干粮,硬邦邦的馒头没有味道,却也没有办法,一口一口咽进肚里。”吃干粮、喝露水、发电报,听着飞机飞过的轰鸣声,分不清白天黑夜,恶劣的战争环境,张法观现在还记忆犹新。

1953 年7 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同年,张法观因为身体不适回到祖国。两年的艰苦战役成了张法观心里永远不会忘记的岁月,炮火锤炼了他的意志, 上甘岭战役的精神永远镌刻在心里。

作者: 徐东升

2020-12-2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