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差评集体被这俩男神打脸了吧

豆瓣总共收录多少片?
15万部左右。
但不是每一部都会被15万人反复看,看不够。
在“豆瓣电影250”中,今天这部最传奇。
它曾口碑扑街,上映惨败。
不喜欢的人,说它“神经病”“疯子”“变态”;
喜欢的人,说它的“痛”是美学,是存在,是“感受活着”。
如今很多分类榜单(暴力榜,惊悚榜,悬疑榜)。
它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它是啥?先留个悬念。
前一阵子,拍它的那个老混蛋大卫·芬奇,又拍了新片《曼克》。
还是拍“疯子”。
表面上,它讲述影史经典《公民凯恩》的剧本诞生,讲述天才编剧曼克与权贵阶级的恩怨过往。
实际上,是一场理想与金钱的“虐恋”。
主人公没有“盖茨比的那道绿光”,只有纠结、迷失、反叛。
他痛恨浮夸,却迷恋成为高级派对的焦点;他鄙视权贵,又留恋被权贵赏识的虚荣;他与周遭格格不入,又不敢彻底回归自我......
总在对抗与妥协之间,表达着无用的愤怒。
一种衣冠楚楚的疯。
像你,也像我。
说大卫·芬奇是最会拍疯子的导演
不如说每个人的疯狂与愤怒,都会被他的镜头“精打细算”。
《社交网络》的反社会天才,《纸牌屋》的黑手政客,《七宗罪》的绝望警探,乃至《消失的爱人》的妻子……
人的愤怒、异变、反叛。
几乎是所有芬奇电影的主题。
“我认为人类很变态。”
这话如果不是大卫·芬奇说的,那完全可以一笑了之。
但如果,大卫·芬奇当年没拍它。
他就不配成为今天的“大卫·芬奇”。
来,请出今天主角。
帅得发光的爱德华·诺顿、布拉德·皮特。
曾经反叛到极致的大卫·芬奇。
和这部煽动无数影迷,顺便冒犯了整个世界的电影——
搏击俱乐部
Fight Club
豆瓣9.0,IMDb8.8。
IMDb榜单排11,输给《指环王》(#10),赢了《阿甘正传》(#12)。
这不意外。
如果真让主角泰勒(布拉德·皮特 饰)遇见阿甘,他绝会把那盒巧克力踩得稀碎。
再光膀子跟他干一仗,“谁跑谁孙子”那种。
这是一部“最另类的杰作”。
反权威、反主流、反精英。
它向你提问:
在堆满商品广告和物质欲望的城市里,你是谁?从哪来?还打算上哪去?
再替你抢答:
“只有放下一切,你才拥有自由。”
1999年,20世纪的终点。

《搏击俱乐部》用悬疑冒险的障眼法,讲述一个永不过时的城市寓言。
但令Sir没想到的是,21年后的今天——
这寓言讲述的痛苦与愤怒,如此变本加厉。

是时候“文艺复兴”了。
01
“搏击俱乐部第一条规定,不要谈论搏击俱乐部。”
1999年秋天。
在意大利威尼斯,参加首映的观众们如此评价《搏击俱乐部》:
“这是法西斯!”
而主创们似乎不意外。
主演爱德华·诺顿说:制片厂真·冤大头。
他们给了我们7000万美元,让我们拍摄一部他们会痛恨的电影。
导演大卫·芬奇自己觉得:这次玩大了。
如果要付给每个被这部电影冒犯的人一毛钱的话,我更愿意用这笔钱从鲁珀特·默多克里那里买胶卷(不上映)。
随后,正式上映,更是惨到家。
上映首周,1100万美元票房,远低于媒体预测,第二周直接跌落到633万。
毫无规矩的叙事让票房一片灾难,价值取向又被主流影评界一致抨击。
市场口碑双扑,输得像个笑话。
谁也想不到,此后数年,它会被一步步推上神坛(简直像复制了一遍影片剧情)。
主流败北,地下称王。
《搏击俱乐部》最该感谢DVD。
从未获得任何主流奖项的它,在2000年得到了网络影评人协会颁发的最佳DVD、最佳DVD评论、最佳DVD特别花絮三项大奖。
出版,再版,一再发行。
2009年,它全球销量超过600万份,光DVD的出租收入,就达到夸张的5500万美元。
它讲述地下的故事,也在地下流行。
一个小细节。
打开《搏击》的DVD,版权警告后,会出现一幕红底白字警告(WARNING)。
来自“大名鼎鼎的泰勒·德顿”(男二)。
警告
如果你正阅读本文,那么这次警告正是为你准备。 
你所读的本文中的每个词,都是你生命中又一秒钟的浪费。
你没别的事可做吗?
你的生命真的如此空虚,以至于你怎么都想不出另一个打发时间的方法吗?
还是你如此容易受权威的影响,以至于你要呈上它所要求的一切尊敬和信任? 
你读了所有你被假定应该读的了吗? 你思考了所有你被假定应该思考的了吗? 买了所有你被告知你应当想要的了吗?
离开你的房间。去见一个异性。停止过度的购物和自慰。 辞了你的工作。开始一次搏击。证明你活着。 
如果你不主张你的人性。你将只是一个统计值。 
你已经被警告了……
  Tyler
“离开你的房间。去见一个异性。停止过度的购物和自慰。 辞了你的工作。开始一次搏击。证明你活着。”

这通篇反权威、反消费、反麻木,一本正经而又充满迷惑的“人生建议”。
完美地总结了《搏击》气质——
荷尔蒙与乌托邦。
说了半天,该回顾剧情了。
主角,和主角的“新朋友”泰勒·德顿,成立了一个地下搏击俱乐部。
来的人,有白领、工人、服务生......都是各行各业萎靡不振的螺丝钉。
每周六晚,他们精神振奋,轮流走上擂台。
无武器,无规则,无时限。

打架,一直打到“对方喊停,四肢受伤,快累死”。
赢了没奖品,输了不丢人。
一场对决3分钟,提供3分钟自由的幻觉。
入会的唯一规则就是。
保密。
搏击俱乐部第一条规定
禁止谈论搏击俱乐部
第二条规定
禁止谈论搏击俱乐部
渐渐地,组织越来越壮大了。
有组织,有纪律,麻木的旁观者成为了振奋的参与者。
从一开始的小恶作剧。
到后来的犯罪……纵火、炸雕像、威胁政要,乃至影片结尾处的(不可否认的)恐怖袭击
你别急着愤怒和表达正义。
它故事的极端,人物的愤怒,表现手法的煽动,归其根本其实有着明确的“敌人”——
资本秩序下的现代生活
主角,没名字。
(片尾签名是“讲述者”,所以可以是任何人。)
他可以是像你一样的打工人,天天周而复始,做着一份随时可被替代的工作。
有着无法填平的空虚、焦虑和不安。
他怎么自救?
到2020的现在,方法也很单调——
两个手段,一个是买买买,在商家宣传中寻找“个性”。
电影台词这么说……

“以前人们找刺激是看色情书刊,现在是看商品目录。”
另一个,则是假装病人,参加各种“互助小组”。
在相拥而泣的集体中 ,寻找温暖的假象。
谁都渴望正确的活法。
可问题偏偏是,生活中的“正确”太多。
当安慰剂统统失效,主角,终于遇上了人生中“最错误”的一个答案……
泰勒·德顿。
泰勒直指病灶的一段总结,至今是文艺青年摘抄背诵的名段:
我们是被历史遗忘的一代,没有目的,没有地位,没有世界大战,没有经济大恐慌,我们的大战只是心灵之战,我们的恐慌只是我们的生活。我们从小看电视,相信有一天会成为富翁,明星或摇滚巨星,但是,我们不会。那是我们逐渐面对着的现实,所以我们非常愤怒。
它表面是愤怒,实际是恐慌。
所以你“发泄”不完它,眼看着就要和它终生相伴。
你问,怎么解决?
……先回到现在吧,又有一句台词冒出来了。
02
“插上羽毛,不等于你就是老鹰”
《搏击》豆瓣页面这么写:
“好于99%的悬疑片,好于97%的剧情片”。
而Sir觉得,它就是不折不扣的青春片。
千万别小看青春片。
它好就好在,允许犯错。
因为往往只有“错了”,你才能重新思考“正确”。
这一命题上,《搏击俱乐部》是有“前辈”的,而且和它一样备受争议。
比如1967年《毕业生》。
用一场“不伦之恋”,让成年人世界的束缚、规矩如谎言溃败。
又如90年代,丹尼·博伊尔的《猜火车》。
用极度的墮落,重新思考四处被定义的所谓“标准人生”。
而在20世纪末上映的《搏击俱乐部》。
它精确地把愤怒的炸弹,引爆向了“商品时代”的精神空洞。
电影开篇一句话,灵魂点题。
你所拥有的,反过来拥有了你
随着时代变化,绑架青年人自我价值的杂音,总在不断“进化”。
《搏击》中的种种困境已愈演愈烈,不信就仔细看向你身边的各个角落——放心,一个角落都不落——
商品时代还没结束,就迎来了更牛的“算法时代”。
在算法时代,泰勒警告的那一句“你将只是一个统计值”已成现实。
取代商品杂志目录的,是精准推送的购物平台,是一位位购物主播激扬慷慨的带货套话,比色情内容更刺激;
(此处脑补“把嘴给我闭上.gif”)
取代各种互助小组的,是各种报团取暖的“圈层文化”。互相认同,互相争斗,用流量寻找精神归属。
一旦你关掉屏幕。
现实能回归吗?游戏会结束?
似乎,只能面对越来越沉重的麻木感。
这种麻木的本质,是我们已经习惯的,对于生活各方面的成本计算。
麻木的本质,是我们的“精明”。
反抗它(而非秩序),才是《搏击俱乐部》最初的创作动机。
原著作者,查克·帕拉尼克聊过这本小说的缘起。
一次意外斗殴,让他脸上挂了彩负了伤,但等他上班,同事的反应让他很困惑。
跟他打招呼的人,都只是“哎,天气不错啊。”“嘿,周末过得怎么样?”
没一个人提到他脸上的伤。
多问一句,就要多做一步反应,就要多一份社交成本。
现代人与现代人交往,总是活在“你值不值”的计算中。
不只是人。
还可以是爱好、兴趣、专长。
甚至是理想、自由与爱。
于是,整部《搏击俱乐部》就像一场心理实验——
让一个麻木已久的“我”。
和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我”,相遇。

第一场戏,是飞机上的“我”和“我”,偶然聊起天。
“我”刚刚开了一句无用的客套话,就被另一个“我”(泰勒·德顿)一口回绝——
“少给老子来这套。”
表面上,又帅又不要脸。
谈吐中逐渐表现本性——不吃客套,不懂寒暄,满嘴邪门冷知识。
这个“我”,真值得羡慕。
似乎面对各种折磨,总在等待反击,总能成功地把自己的欲望伸张出去。
他甚至不止自己活得爽,更像个传教士,可以用最摇滚炫酷的方式(一把手枪顶在对方头顶),让对方醍醐灌顶。
战士的激情,领袖的魅力,分泌不完的多巴胺与荷尔蒙。
一个“我们”的反义词。
表面上,它是一场人格分裂的悬疑把戏。
本质。
却是自己与自己的一场心理博弈。
面对那个虚妄的“我”,你其实不想赢,因为赢了就代表你将回归无聊的现实。
你想输。
因为输才让你抛开,让你打开,让你重获激情。
03
“我们相遇时,碰巧是我人生中最诡异的一段时间。”
坦白说,《搏击俱乐部》并不是完美的作品。
结局,有点为了高潮而高潮。
玩的哲学套路又过于“摇滚”,也稍显儿戏。
但它胜在,足够生猛有力。
不管你处在生命的哪个阶段,只要你置身于算法的社会。
那么它离经叛道的价值观,总能唤醒你对自己的尊重。
Sir年轻时,最喜欢的情节是影片后半段。
失控的泰勒,展现了一场行为艺术。
他扔开方向盘,狠踩油门,大喊“let go”。
特么感觉好自由。
但随着人生阅历不断增加,我们迟早会发现……
酷,不是什么都不在乎。
真正的酷,是正视自己后,再玩命地在乎一个“什么”。
用尽激情与勇气,去死磕那个“什么”。
好莱坞电影一贯爱用“在车上”“在路上”的画面,表现主人公的个人意志。
这部电影,也有一个Sir不能忘的画面——
两个主角,第一次登场。
机场外,停着一台红色跑车。
主角因行李问题被扣在机场,正祥林嫂一样念叨着。
一抬头,看见泰勒·德顿一袭红衣,潇洒地跳进了那台1999年的雪佛兰科迈罗。
一脚油门,扬长而去。
看到这,主角住嘴了。
一脸羡慕,望着跑车远去的方向。
跑车,就像他弄丢的欲望。
不是富有,而是上路。
他期待能重新上路,随时上路,寻找实现自我价值的激情与勇气。
这种“车即意志”的玩法屡试不爽,但好莱坞惜墨如金,只在好片中使用——
比如东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灵魂动作片,《百万美元宝贝》。
结尾是它最伤感的片段。
女拳手麦琪(希拉里·斯万克 饰)向她的老教练请求:
师傅,我能不能坐飞机去比赛,回来开着车?
她穷,没钱,她也胜算不大(年纪大,练拳又是半路出家)。
但她比谁,都更需要一次充满勇气的重新出发。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辆老雪佛兰。
这不是一辆拉风的雪佛兰,却是一辆硬派的雪佛兰。
就像她的臭脸老师傅,言传身教带给她的硬:
姑娘,你什么都没有,我也没有。
所以面对生活,咱俩都得死磕。
所以这种时候,车不止是车,车即人格。
但也不是所有车,都配得上主人公。
它必须配你的梦想——像一阵风,你跳进它,就跳进了未来,跳进了新的时间和空间,获得新的速度;
它也必须配你的现实——让你回头,看见过往的老路,看到踩过的坑,反刍一再承受的愤怒与不公……
这,才是雪佛兰。
身为美国1911年创立的国民级品牌,它总活在好片之中,总是那位最年轻、最自由、也最拉风的“性格演员”
身为影迷,你不能不知道雪佛兰萨博班(Suburban)。
1952年开始,这位名(劳)角(模)就参演了超过1750部电影。
扮演了无数英雄,或家庭的强力守护者(当然,坏蛋也爱用)。
由于太亲切,它让欧美观众产生了“大场面预警”共识——
“当Suburban成队出现时,高潮马上就要来!”

△ 《边境风云》《奥林匹斯的陷落》《疾速特攻》

去年,Suburban被好莱坞工会颁发了“最佳贡献奖”。
星光大道上刻了无数大明星的名字。

但其中有一枚,不属于人,属于它。
而年轻影迷也许更熟“大黄蜂”——

雪佛兰科迈罗
(Sir曾经的年轻梦想,但有了钱却没了开它的身材。)
它兼具颜值、速度与力量。
身为超跑,它是无数大片中,荷尔蒙与肾上腺素的象征。
《速激2》,直到你看到它出现,才会发出真正的尖叫。
光说前面两种,你会挑剔Sir“太主流”。
呵。
身为资深雪佛兰影史专家,你以为《霹雳娇娃》里我没发现1969年的科迈罗 SS Convertible?
还有《杀死比尔》,那台骚爆眼球的“Pussy Wagon”,Sir难道没印象?
还有《低俗小说》里,那辆昆汀贱兮兮洗的,不就是雪佛兰Silverado皮卡
以及,当文森载着米娅,开着红色敞篷的雪佛兰Malibu共度惊魂一夜。
难道Sir不羡慕,不……不记得?
雪佛兰,当然不只是百年汽车品牌。
它是好片逃不开的道具。
是有尊严的青春绕不过的时尚。
是依旧领军着青年潮流,浑身洋溢着多巴胺的探索者。
如果你也是《搏击》粉丝,如果你为《百万美元宝贝》流过泪,或激赏于昆汀的《低俗小说》或《杀死比尔》……
或者,如果你也曾怀疑现实。
如果你从未停止向时代发问,向不满意的自己发问。
那么希望有一天。
你能开着雪佛兰,驰向远方。
当你路过某一间加油站停下。
说不定Sir正满面困惑地傻站在那,一看你来就问:
兄弟,看得出你天纵奇才,无所畏惧……载我一程好不好?
而你只是低调而干脆地甩出一句:

“少给老子来这套。”

然后一踩油门,消失在天际。
那一刻,Sir会觉得自己活得像“一个统计值”。
而你,啧啧。
就是英雄本人。
最后,一则节目预告——
说了这么多,Sir觉得还是没聊够。
不如,面对面?
《Sir电影》门面担当,主编@卡卡西式角色扮演 将在本周五圣诞节之夜20:00,空降直播间,继续聊电影,以及关于电影的一切。
这一次,咱不如也搞点神秘感。
想要收看直播的旁友,评论区留言“直播上车”,Sir将一一回复观看地址。
不多废话。
这次咱们见面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