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如山倒” ,昨天写完这个动态的处女作之后,我就意识到楼歪了,本来是想说说我怎么会走上卖书这条路的,可随笔而出的都是买书的历程,看来买书的话题才是更多人的共鸣,那就乘兴继续聊聊买书的话题吧,至于卖书的事儿,缓缓再说不迟。说到买书,大概每个酷爱买书尤其藏书的朋友都无法绕开一个灵魂之问——“那么多书你都读的过来吗?”
言下之意是买到的书还没读完就别再买新的书了。更有直白的人会套用“房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句式说“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藏的”。面对如此这般的诘问,相信绝大多数的藏书爱好者都是疲于应付,一笑了之吧。
今天我们不妨就来说说这书的读与藏的话题。相声段子里说“好骑马的不骑驴,好打扑克的不下棋,好吃苹果的不吃梨,好啃西瓜的不啃西瓜皮”,说的其实就是“各花入各眼”的意思。你喜爱什么,什么就会在你眼中熠熠发光。我就无法接受一个女孩子节衣缩食一年半载就为买一个包包的行为,因为那个被她视为档次、地位、格调的包包在我眼中无非就是个包包而已。我更喜欢拎个布袋,因为这东西很能装书,大布袋里放个十本八本大部头都没问题,小册子就更不在话下了。至于名牌包包我倒是也有好几个,都是土豪们送的,我从来不随身带着,潜意识里觉得那玩意儿太扎眼,违和!不信您就试着穿上燕尾服逛次书摊儿……
同理,骨子里不爱读书的人也不大理解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买书。年轻时爱斗嘴,曾经写文章描述藏书家对待好书就像皇上看到美女,必欲收入后宫而快之。没人质疑担心皇帝老儿用的过来那三千佳丽吗?犯不着操这份心,用完用不完都不耽误新的选秀,因为在皇上心目中,美女不被选进宫中就等于沦落凡尘,那是后宫的失职、失色。现在年近花甲,脾气温和多了,我会耐心地分析书的功能。书作为知识的载体,它绝不仅仅是用来读的,它更是用来藏的。否则几千年的文明早就没有了传承。马克思说商品都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说书是用来读的人其实是仅仅看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假如你说邮票是用来寄信的,当下这网络时代,不用集邮爱好者跟你掰扯,中国邮政都得跟你急,费那么多心血、花那么大成本,定选题、找设计、抓衍生品,搞促销,你竟然把它仅仅看做是为了寄信用的?那干脆只印一种普通邮票就足够了,甚至盖个邮资已付的戳子就够了。有一种书,主要不是用来读的,譬如工具书,谁家没用过字典?可谁又从头至尾通读或精读过一本字典呢?除非你就是编字典的,干这个的。
说“书是用来读的”人,多半不是真正读书的人,毕竟有过统计,说在中国十四亿人口里至少有十多亿人是除了课本之外没有读过书的。这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一本书才几千本的印量,居然在十四亿人口里卖不出去?因为真正读书的人口少得可怜,而读书人中只读“用得到的书”的人又大有人在,那些看起来跟“稻粱谋”没什么关系的书卖不出去也就顺理成章了。更加虐心的真相是,那些只读课本教材的人,绝大多数又是读书效果不怎么好的,也就是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人。这你就理解了为什么同样在一个教室里上课,用同样的教材,考同样的试卷,结果却大相径庭。这就是现实,书香社会需要爱书和爱读书的氛围熏陶,爱书与爱读书是互为因果的,爱读书的人不会不爱书,爱书的人不会说买书的坏话。在我的心目中,一个节衣缩食买书的穷书生就是比节衣缩食买包包的人品位格调要高很多,假如每个追逐包包的人都像追逐包包一样去买书,那就不会像今天这样,那么多的好书出不来、卖不掉,那么多的真知灼见无法转化为社会普遍的共识和逻辑了。可惜,正如夫子所言,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反倒是一个妻子时常抱怨、责怪、痛斥丈夫总是买书,同时却不惜重金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浸淫在你的抱怨声中,你的孩子会熏陶出真正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性吗?所以,真爱你的孩子,希望他有真才实学,那就给ta从小多说书的好话吧,没亏吃!好了,打住吧,一说书的好话就刹不住车。